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的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因为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老师提出十个问题还有意义,还有价值,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课堂上要重视评价,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科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氛围;引导;质疑;大胆;平等和谐;创新能力;评价;倾听;学生;教师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因而,“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进步;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发现真理;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成功……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一)更新观念、平等和谐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者。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当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能站起来并提问就是良好的开端。荀子的《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一成江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低或完全离题,千万不能讽刺、嘲笑,教师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去认真学习,保护学生提问题地积極性,创造良好地生疑发问的气氛。一次我在教学判断题“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倍”时,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句话是对的。课上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还表扬了发言的学生。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倍’这句话是错的。如果这个数是0呢?因为零扩大10倍还是零。”听完他的话,我恍然大悟,立刻对这个学生说:“你分析得非常正确,谢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我怎么这么粗心呢,考虑问题这么不全面。”我对全班学生作了检讨后,并郑重地表扬了那位学生,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一举动看起来非常小,但它带来的效应却非常大,在后来的数学课上,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就敢于随时提出来讨论解决。
(二)合理安排,形式多样
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在教学中每节课要设置质疑问题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的开头,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课的进行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在组织形式上,我一般是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在小组内先提问,也可以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题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的气氛中消除畏惧心里。另外,对于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提问勇气的学生,课后找时间和他们个别指导、交谈,鼓励他们先在课后谈,使其最终能在课堂上提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任意给出2个或3已知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提出问题,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质量高。这样也非常有助于他们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三)学生交流,耐心倾听
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探索往往是数学课堂的智慧之源。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畅所欲言。学生互动交流时,老师应耐心倾听,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尤其是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的新知识和新问题。教师要作出表扬,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如果遇到学生学习中易错的问题,要让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研究易错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逐渐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
(一)在难题上找问题
教学一个新知识点前,让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先让学生练习不退位的,老师故意在练习题里出现一道要退位的,(如:28-5= ;23-8= )计算23-8=时,个位3减8不够减,学生自然会有“疑”可质了。
(二)在问题中找问题
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还是上面提到的问题,23-8= 在解决个位3减8时,学生又会生出其它几个问题。如: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的一,到个位是多少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率也最好。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当十”这样退位减法就自然引出并会解决了。
(三)呵护“好奇”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有责任呵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我的课堂基本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如此一来,学生的疑问也自然地产生了。
三、重视评价,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质疑。近几年来,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再展示交流,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质疑,又小组代表展示,再个别评价、集体评价。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自然评价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疑问开始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使学生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
关键词:氛围;引导;质疑;大胆;平等和谐;创新能力;评价;倾听;学生;教师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因而,“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进步;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发现真理;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成功……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一)更新观念、平等和谐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者。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当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能站起来并提问就是良好的开端。荀子的《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一成江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低或完全离题,千万不能讽刺、嘲笑,教师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去认真学习,保护学生提问题地积極性,创造良好地生疑发问的气氛。一次我在教学判断题“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倍”时,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句话是对的。课上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还表扬了发言的学生。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倍’这句话是错的。如果这个数是0呢?因为零扩大10倍还是零。”听完他的话,我恍然大悟,立刻对这个学生说:“你分析得非常正确,谢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我怎么这么粗心呢,考虑问题这么不全面。”我对全班学生作了检讨后,并郑重地表扬了那位学生,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一举动看起来非常小,但它带来的效应却非常大,在后来的数学课上,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就敢于随时提出来讨论解决。
(二)合理安排,形式多样
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在教学中每节课要设置质疑问题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的开头,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课的进行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在组织形式上,我一般是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在小组内先提问,也可以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题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的气氛中消除畏惧心里。另外,对于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提问勇气的学生,课后找时间和他们个别指导、交谈,鼓励他们先在课后谈,使其最终能在课堂上提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任意给出2个或3已知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提出问题,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质量高。这样也非常有助于他们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三)学生交流,耐心倾听
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探索往往是数学课堂的智慧之源。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畅所欲言。学生互动交流时,老师应耐心倾听,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尤其是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的新知识和新问题。教师要作出表扬,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如果遇到学生学习中易错的问题,要让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研究易错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逐渐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
(一)在难题上找问题
教学一个新知识点前,让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先让学生练习不退位的,老师故意在练习题里出现一道要退位的,(如:28-5= ;23-8= )计算23-8=时,个位3减8不够减,学生自然会有“疑”可质了。
(二)在问题中找问题
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还是上面提到的问题,23-8= 在解决个位3减8时,学生又会生出其它几个问题。如: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的一,到个位是多少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率也最好。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当十”这样退位减法就自然引出并会解决了。
(三)呵护“好奇”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有责任呵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我的课堂基本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如此一来,学生的疑问也自然地产生了。
三、重视评价,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质疑。近几年来,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再展示交流,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质疑,又小组代表展示,再个别评价、集体评价。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自然评价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疑问开始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使学生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