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的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因为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老师提出十个问题还有意义,还有价值,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课堂上要重视评价,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科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氛围;引导;质疑;大胆;平等和谐;创新能力;评价;倾听;学生;教师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因而,“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进步;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发现真理;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成功……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一)更新观念、平等和谐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者。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当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能站起来并提问就是良好的开端。荀子的《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一成江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低或完全离题,千万不能讽刺、嘲笑,教师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去认真学习,保护学生提问题地积極性,创造良好地生疑发问的气氛。一次我在教学判断题“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倍”时,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句话是对的。课上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还表扬了发言的学生。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倍’这句话是错的。如果这个数是0呢?因为零扩大10倍还是零。”听完他的话,我恍然大悟,立刻对这个学生说:“你分析得非常正确,谢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我怎么这么粗心呢,考虑问题这么不全面。”我对全班学生作了检讨后,并郑重地表扬了那位学生,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一举动看起来非常小,但它带来的效应却非常大,在后来的数学课上,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就敢于随时提出来讨论解决。
  (二)合理安排,形式多样
  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在教学中每节课要设置质疑问题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的开头,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课的进行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在组织形式上,我一般是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在小组内先提问,也可以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题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的气氛中消除畏惧心里。另外,对于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提问勇气的学生,课后找时间和他们个别指导、交谈,鼓励他们先在课后谈,使其最终能在课堂上提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任意给出2个或3已知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提出问题,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质量高。这样也非常有助于他们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三)学生交流,耐心倾听
  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探索往往是数学课堂的智慧之源。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畅所欲言。学生互动交流时,老师应耐心倾听,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尤其是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的新知识和新问题。教师要作出表扬,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如果遇到学生学习中易错的问题,要让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研究易错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逐渐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
  (一)在难题上找问题
  教学一个新知识点前,让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先让学生练习不退位的,老师故意在练习题里出现一道要退位的,(如:28-5= ;23-8= )计算23-8=时,个位3减8不够减,学生自然会有“疑”可质了。
  (二)在问题中找问题
  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还是上面提到的问题,23-8= 在解决个位3减8时,学生又会生出其它几个问题。如: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的一,到个位是多少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率也最好。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当十”这样退位减法就自然引出并会解决了。
  (三)呵护“好奇”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有责任呵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我的课堂基本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如此一来,学生的疑问也自然地产生了。
  三、重视评价,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质疑。近几年来,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再展示交流,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质疑,又小组代表展示,再个别评价、集体评价。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自然评价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疑问开始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使学生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
其他文献
如果说是人类的无知导致宗教思想的产生,那么在科学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宗教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表现出与科学分庭抗礼的趋势.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不尽相同,不
摘 要: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关键词:音乐;兴趣;丰富性;多样性  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
电视广告在面对不同的受众时会采取不同的受众细分和定位策略,在面对少数民族受众时不得不在其电视广告中考虑到其民族性.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电视广告中拥有自己的民族特
摘 要: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并善于分析事物、观察事物,同时能够用所掌握的词句布局谋篇。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也发现大多数初中生天性好动,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探索欲。并且当他们遇到新鲜事或者是感觉好玩的东西时都会想要表达出来,可是只要一谈到作文创作,很多学生却表现出厌倦甚至是恐惧的情绪。经研究发现之
本文以高等院校日语初级阶段动词的习得状况为考察对象,以动词活用形为中心进行了语法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试图从教材编写,教师观念,教学过程等几个
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确保中国民族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作用。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反腐倡廉
冈夫在山西现代诗坛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冈夫抗战诗歌以诗歌大众化为目标,创作出在内容和语言上大众能够理解的诗歌。在他的诗歌中反映了处于压迫中的民族对自由的执着
摘 要: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  语文教学中存在多种多样的互动,师生互动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课程
摘 要: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
摘 要:进入初中階段,作文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本文从写作中的细节描写角度入手,探讨初中学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信服的文章。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细节  初中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更高一层,其中细节的描写成为较为突出的难题。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高年级状态,记流水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