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对接计划”: 南京开启招才引智新模式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城市竞逐中,对于科创资源和人才的竞争,成为比拼发展实力关键一招。每一个怀揣雄心的城市,都保持着“饥饿感”和“紧迫感”。一向科教资源丰沃的南京,看似处变不惊,却早已布下一盘大棋。区别于高歌猛进的大手笔,这是一场“锦衣夜行”的低调出击。
  2019年12月,南京启动“百校对接计划”。计划实施以来,南京已向全国69家重点高校院所选派科技人才专员106人次,覆盖全国19个省、22个城市。与常规的招才引智相反,南京是把机关干部派到校园里去。此举谋的究竟是什么?

“卧底”高校


  5月12日,南京高新區(浦口园)管委会副主任雍晓峰又一次来到重庆大学。回想18个月前首次踏入这所著名学府,当初的新生入学般的“无所适从”,变成了现在“学业有成”的踌躇满志。
  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毕业设计”。去年12月8日,重庆大学与南京市签署协议,在浦口共建该校的外地研究院,未来将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功能的产学研融合基地。这是“百校对接计划”启动以来,南京引进的分量最重的合作项目之一。
  南京“百校对接计划”,首批从全市15个高新园区和相关产业平台选出32名科技人才专员,奔赴省外32家高校院所,他们的使命很明确——深度推进校地合作。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生根出访”是面向海外,“百校对接”是深入国内,共同构成南京对外吸纳科技创新资源的两大机制。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教名城,南京高校资源丰厚,为何还要四处奔走?
  在新一轮城市竞逐中,南京时刻葆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南京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高原无高峰,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南京市委提出,要立足更高站位,在提升创新能级上取得新突破,要以江河奔流开新路、层峦耸峙争高峰的大气魄、大手笔,奋力实现新突破。“百校对接计划”从动议提出,到落定启程仅花了三个月时间。

  “生根出访”是面向海外,“百校对接”是深入国内,共同构成南京对外吸纳科技创新资源的两大机制。

  “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2019年底初到重庆的场景,雍晓峰依然历历在目。从没去过山城的他,怀揣着一张介绍信就被分配到了重庆大学科技处,“人是蒙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甚至做好了空手而归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卧底”过程中,雍晓峰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学校正准备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布局一所新的研究院。消息传回南京,市、区两级主要领导意见高度一致——加快对接,必须成功!
  去年12月,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同赴南京签约。重庆大学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南京渴望得到学校的科研资源,双方一拍即合。根据双方的战略协议,浦口区将启动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重庆大学将结合浦口区的主导产业,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相关学科展开教育教学,导入院士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未来这里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也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沉浸其中


  在杭州工作生活了一年,时任鼓楼高新区管委会经济运行部部长冯磊换了一种忙法。身处互联网经济浪尖的城市,他每天都被这里的年轻活力所感染。
  每天出入在浙江大学各个学院和部门的办公室、会议室,向形形色色的人递上名片。杭州大小二十余个园区,他全部走一遍。提着公文包挤地铁去企业看项目,一年六七百元的地铁票,换来了一次次洽谈的机会。
  唯有沉浸其中,才能发现机会。冯磊在一次次“陌生拜访”中,对“涟漪效应”有了切身的感受,“造访A学院时,聊着聊着就会被引荐到B学院,以此不断延展触角,结识更多人,发现更多机会。”在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每周例会上,一个部门负责人提到一家名叫赛伯乐的投资基金公司,最近在投资某家杭州本土企业,这家企业专长于新媒体策划和营销,曾经主导策划了青岛啤酒节、西安大唐不夜城等热门城市IP。
  冯磊越听越兴奋:老城鼓楼,不正需要这样有活力有创意的互联网企业吗?会后就坐着地铁去拜访公司,宣讲南京政策,宁杭线上几番来回后促成合作。由鼓楼高科集团注资900万元,旭航网络科技投资2000万元,双方将在鼓楼区设立子公司,该公司将在鼓楼国际服务外包大厦拿下半层楼的办公空间,从事最拿手的新媒体策划。
  去年12月,南京市召开“百校对接计划”轮换工作部署会。盘点此前一年成果,落地和在谈新型研发机构达49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近400人,共建校地、校企合作联盟和实习基地57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10多项,合同金额8亿元。全年共开展校地互访150次,举办政策宣讲等活动220多场,签订长效合作协议80份。随后,第二批72名专员也将奔赴全国68所高校院所履职。
  第一批对接是规定动作多,先梳理A 学科,瞄准知名专家教授和科研成果,匹配南京各板块主导产业,确定各板块对接的高校。第二批,更多的是各板块主动提出对接目标,有的区自我加压,一下子增加了三四家对接高校。

  “百校对接计划”将会对南京市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产生化学反应式的推动。多位科技人才专员表示,相比于以往常规的政策推荐、招商大会,这次大家不再是“单打独斗”“点到即止”,而是网络状铺开,花时间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把南京创新名城的政策优势、城市的发展优势,以及招揽人才的诚意,面对面地传播了出去。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绕不开空间维度。通过福建土楼修缮的个案分析,展现了物理空间的修复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参与和乡村再组织化,在解决地方问题的同时,赋予了空间新的文化活力。土楼修缮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变了乡村面貌,呈现了在空间形塑、主体实践、文化势能机制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凸显了地方性、社会参与和文化活化的关键作用。
资本市场的“安徽板块”正加速形成。  “十三五”以来,安徽资本市场取得良好发展成效,全省共新增48家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34家,位居中部第1、全国第9;截至2020年末,安徽辖区法人证券期货公司净资本、总资产分别为356亿元、1646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143%、43%;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由“十二五”末的153家增长到目前的226家,增长近50%;管理规模由37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3025
在当今数字时代,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人工智能是生产工具,互联网、物联网是生产关系,这些技术共同构筑起数字化的购物、出行、社交、娱乐、制造、物流等生产力,让数字化浪潮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数字化也成为政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契机。  当下,在浙江各地如火如荼展开的产业大脑建设,正是政府推进经济治理数字化的新方向和新抓手。其“一脑治经济,两端同赋能”的建设理念,标志着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决策行为博弈模型,研究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贷款成本、贷款利率等对贷款决策的影响,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动态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贷款成本是影响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关键因素,贷款利率对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政府供给金融公共产品能有效提高贷款供需方的借贷意愿。由此提出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贷款在线办理,压低贷款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向农地抵押贷款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等政策建议。
共同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全国重要增长极。  “中三角”的“第五极”地位,呼之欲出。  今年3月,全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此后不久,湖北省委书记、省长带队的党政代表团,就分别到江西、湖南“串门”,用三天时间共商长江中游城市
“财政收入13296万元,财政支出142013万元,其中机关工资福利、商品服务、资本性支出共计78728万元”,这是山西临汾市浮山县2020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透露的数据。  三个数字折射浮山县进入山西人口小县改革试点名单的原因——行政成本畸高。2020年开始,山西省在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开展人口小县改革试点。《山西日报》刊文称,“(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县域行政成本大
“人设”,即“人物设定”,原指漫画、动画、游戏中的人物角色设定,包括个性、外貌、服装、造型等。而后使用范围日渐拓展,既指电视剧中的人物设定,也指个人的形象设定。  当下,已延伸到非人物领域,如城市“人设”,正在影响城市营销。魔幻重庆、休闲成都、美食西安,因城市“人设”精准,又有自媒体、短视频等新传播手段,讲真话、有生活,皆成网红城市。特别是自媒体和短视频,来势汹汹,摧枯拉朽,魅力无法阻挡。  与此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从革命的血与火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勇于实践、革故鼎新,领导亿万农民围绕土地书写下壮丽篇章。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安徽一次次走在改革的潮头,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从“大包干”改革、取消农业税试点,到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三变”改革,一系列勇闯新路引领了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农业农村发展取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
中国现代化建设呈现了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再到“两个十五年”的历史过程。  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四个现代化”。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四个现代化”作了调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