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西部绿岩带的三维构造:对金矿勘探的推断

来源 :地球物理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和加拿大的绿岩带的三维几何形状受到重力、大地电流和地震反射资辩的相当好的约束.对比世界各地的绿岩,显示出它们的总体几何特征处处相似.它们具有典型的厚度约5km,并且有比较平坦的基底.可能由于构造史中的局部差异,使它们与周围花岗岩的接触的倾斜幅度和方向都不相同.绿岩中有时有席状花岗岩体侵入.较厚的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岩基已经可以辨认出来.澳大利亚西部绿岩带的少数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是可以利用的.尽管如此,由于重力数据显示出在某些情况下花岗岩-绿岩的接触带以平缓的角度向远离绿岩带倾斜(逆倾),也有证据表明
其他文献
卫星观测结果表明高纬场向电流区的磁场和电场扰动有很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用两个模型来解释,第一个模型是静态模型,观测到的扰动被认为是静态空间变化,磁场和电场的正交分量之比△B_x/E_x 表示高度积分的电离层Pedersen 电导率∑p;第二个模型是阿尔芬波模型,观测到的扰动被解释为Doppler—shifted 阿尔芬波,比值△B_x/E_x 的倒数是阿尔芬波速V_A°本文应用DE2的观测资料
期刊
用空间飞行器EXOSD获得的磁场和电场资料确定了1989年3月13-14日大磁暴期间黄昏区和早晨区场向电流(FAC)的特征.这个磁暴开始于3月13日0128UT 的急始(SSC).第二个急始出现在当天的0747UT.磁暴持续到3月14日.紧随第一个急始之后,在黄昏和早晨扇区内,FAC 区的赤道侧边界开始向赤道移动,但极侧边界并未立即响应急始.FAC 区体系的赤道侧边界达到48°不变纬度,相当于L=
期刊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春城昆明市召开.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有台湾,西达新疆的56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全国167个单位.理事长翁文波致大会开幕词,云南省有关领导及地球物理学会的主要支持单位代表到会祝贺.大会共收到论文663篇,其中有345篇论文被刊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2年)》.会议安排的大会报告有:阚荣举:“云南地球物理工作进展”,
期刊
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与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2月1—3日在湖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召开.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
期刊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动力气象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中层大气物理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大气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研究所、热带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和总参及地方气象局、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空军和北京气象学院、气象出版
期刊
应用美国LaCoste-Rombcrg D型重力仪可以进行微重力方法探测,在良好条件下观测精度可以达到2—3μGal.给出一个微重力探查的实例,在30m~2的室内面积上,进行30cm×30cm、50cm×50cm 的测点网的微重力测量.经常规的、与第一次给出的建筑物重力效应改正对观测重力值进行改正,得到经改正的重力场值.对于三个小幅度重力异常圈闭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与作出解释.通过浅地震探测和挖掘验
期刊
现代大陆裂谷是板内岩石圈正在开裂的构造活动强烈地带,地震活动频繁,不同地质时期的裂谷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陆裂谷是窥视板内岩石圈变形、深部构造运动、地球动力学、地震发生过程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富集条件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在过去500Ma的地质时期内影响地球气候的基本天文频率的预期变化也许能在地质记录中识别出来,并且这种影响已在几种情况下推理得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过去5亿年内,地-月距离以及日长随地质年龄增大而缩短,导致基本周期如黄赤交角周期及气候差周期由54至35,41至29,23至19和19至16千年的缩短,而在这一时间内,岁差常数由50弧秒/年增至61弧秒/年.由于行星系统不规则运动所造成的基频的改变极小,
期刊
由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5届构造物理学讨论会暨第3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讨论会于1992年12
期刊
就采用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岩石学分析和高温高压实验(GGE)综合研究区域地壳细结构和确定地震震源区的可能性和方法作了探讨,并以临汾地区为例,给出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考虑.这些考虑包括: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建立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电性、密度、磁性和热等结构,给出深部的温压分布等;通过地质调查、钻探和岩石学分析确定沉积层的性质与厚度、结晶基底的组成,推测深部物质的状态,选取典型样品等;在模拟深部温压条件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