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楼诸贤记》及关于王达的研究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听雨楼诸贤记》的出现,让笔者对王达其人其艺产生了兴趣。历来对王达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徐亚硕士论文《明代无锡作家研究》,较为细致地考察了王达的诗文创作情况,但对王达书画方面的造诣却考察甚少。
  一
  (一)东南才子
  王达,字达善,号耐轩居士,锡山(今属无锡)人。据胡广撰写的《翰林侍读学士奉直大夫王公墓志铭》可知“公生于元至正庚寅(1350年),卒于大明永乐五年(1407年)六月乙未(十三),享春秋五十有八”。他与胞弟王绂同为明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词人,其才甚至让宋濂折行辈相交。他与浦源,王绂合称“锡山三杰”,又与“解缙、王洪、王璲、王偁”号为“东南五才子”。
  称“锡山三杰”时,当属王达早年。浦源号东海生,受业于倪云林,诗词书画皆称美。与“高启、徐责、钱复”等号称“吴下十才子”。能与这样的前辈并称与时,实在是莫大的殊荣。明代刘昌在其笔记《縣笥琐探》首倡“东南五才子”之说:“吉水解学士缙,天质甚美,为文不属草,顷刻数干言不难,一时才名大噪。时杭有王洪希范,吴有王璲汝玉,闽有王偁孟扬,常有王达达善,皆官翰林。四人者,词翰流丽。孟扬常谓希范曰:‘解学士名闻海内,吾四人足以撑柱东南半壁。’”
  王达一生所写诗文甚多,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一窥全貌。流传至今的,仅有《天游杂稿》卷六存词24首,《全明词》中收录27首,以及王兆鹏在《天机余锦》考述中,考证出的《苏武慢》等4首。清朝著名词人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写道:“词至于明,而词亡矣。明初如杨孟载、高季迪、刘伯温辈,温丽芊绵,去两宋不远。至李昌祺、王达善、杨升庵之流,风格稍低,犹堪接武。自马浩澜非出,淫词秽语,风雅扫地。明末陈人中,为一时杰出。但气数近小,国运使然。”陈廷焯最为推崇苏东坡、辛稼轩两家,他的审美偏向于“沉穆雄浑”。即使是杨升庵,也有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样气势豪迈之作传世。王达之诗词,风接六朝,句句传情,能与这些大家并称,正得益于此。在俞宪《盛明百家诗》、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陈田《明诗纪事》等诗集中,均选辑了王达之诗,可见后人对其重视。王达现传世之作,以送别、题画诗居多,现选录数首,以传其美。
  如《题王绂万古山川图》:
  万古山川一镜开,层层曲曲见楼台,云随晓月峰前堕,鸥逐春溪树里来,两岸落花人荡桨,半汀残雨客衔杯,寰区何处有此地,物外四时无点埃,岂但右军多笔法,要知黄石是仙才,奔滩触浪飞赪鲤,绝壁凝岚护翠苔,玉室金堂疑太华,紫芝瑶草忆蓬莱,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风真快哉。
  山水景物诗是南朝诗歌的重要题材,并在那个时代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唐朝王维和孟浩然的笔下,山水景物诗又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首即是王达极为推崇的山水景物诗,作为题画诗最合时宜,在诗中他努力使意境清新,气韵逼古。王达继王、孟之后对山水景物诗继续耕耘,故多得唐人韵味,他对文人题画诗的继承,功不可没。
  又如《题瓶梅》:
  孤山堂下玉层层,几度寻君策瘦藤。折得一枝香满榻,半窗斜月带残冰。
  “策”“折”“残”三字妙用,无不使此诗生机盎然,既侧面写出了梅花的孤傲,又体现出了梅花香气四溢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一位天才艺术家的造境能力。
  诗词之外,王达亦工于文章,其传世《笔筹》一书,多作道学家语,上承宋儒语录文体,下启明人隽语集录如《呻吟语》等。
  (二)博学鸿儒、永乐近臣
  据《明代孤本人物小传》载:“王达洪武间中举明经,为大同训导,荐入官国子助教。永乐初擢翰林编修,迁侍读学士。”
  关于王达为翰林院编修一事,《明实录》中记载为姚广孝举荐。胡广墓志中则说:“今天子居藩邸,即闻公名,即位召与语,称旨,遂命入翰林为编修。”都穆《都公谈纂》中记载:“无锡王达善,洪武间为大同训导,尝过北平,以书私谒太宗,太宗优礼之。建文末,助教国子。太宗即帝位,达善为草诏,得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明词综》中记载:王达善,字耐轩,无锡人。洪武中举明经,以荐擢侍读学士。以上诸多说法皆有其合理性,参照《听雨楼诸贤记》,王达明确提到:自来仪以下,予少年时曾交之。则知其与姚广孝很早相识,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在永乐皇帝即位后为心腹,那么王达入翰林院为学士,除了自身才学之外,或许主要得力于姚广孝的举荐吧。
  在成为翰林院编修之后,王达之声名与日俱增。《翰林侍读学士奉直大夫王公墓志铭》中称:“六馆诸生,多趋公之门以请益,达诱掖开诲讲说,论议终日不懈。成德达材之士,彬彬然出达门下。”加之王达本人低调谦恭,为人随和,很快又得到了皇帝的升迁,升为侍读学士。
  虽说侍读学士仅区区四品官,但内阁侍读学士在那个内阁初建的年代,负责了大部分文书起草工作,仿佛今日之首长秘书。终日陪伴皇帝左右,得到的委任自然就比常人更多。据《明实录》《明史》《国朝献徵录》中记载王达事迹统计,仅永乐元年至永乐五年间,王达便两任乡试主考,主持修撰《洪武实录》,担任《永乐大典》总纂官,无不表明皇帝对王达恩宠有加。在担任侍读学士期间,王达还撰写了有史以来第一块进士题名碑记,题名碑有记始此。
  都穆书中提到王达为永乐帝即位诏书的作者,祝允明《野记》中说:“文皇即位诏,传为王达善所草。闻之先辈,言实景彰学士笔也。”孰是孰非,且待方家考证。另外,陆深《玉堂漫笔》中提到,朱棣即位之初便令胡广专寻张三丰一事,经年未得。永乐三年,得王达引荐,朱棣方才得见真仙,赐金冠鹤氅。此举想必进一步拉近了王达与朱棣之间的关系。
  据《翰林侍读学士奉直大夫王公墓志铭》中记述,王达可能患有哮喘病,遇寒暑辄发,他刚发病的时候,永乐就命太医前往诊断,足证王达在皇帝心中地位也。   二
  (一)听雨集会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原为王蒙《听雨楼图》卷尾的题跋,所记述的是在《听雨楼图》中作跋的元至明高士,凡十八人的生平小记。
  事情的缘起要追溯到元代倪云林的好朋友卢山甫,这位卢山甫,当是一位“爱画入骨髓”的风雅之士,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倪瓒名作《六君子图》即为卢山甫所作,倪瓒在画上题云:“卢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余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也正是这位卢山甫,将自己经常和朋友们雅集的一处居所命名为“听雨楼”,并得到了名士倪瓒和张雨的赠诗。
  至正八年二月十一日,张雨为卢山甫作并书《听雨楼》诗,中有“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之句,风格清冷洒落。18年后,即至正廿五年的四月九日,卢山甫将此诗卷携至绿绮轩中与倪瓒一同观赏,当时距离张雨过世已近10余年了。倪云林面对故人手迹,不免感慨系之,因此另作两诗写在张雨题诗之后。在这之后的四月廿七日,王蒙和倪瓒一同前往卢士恒听雨楼聚会,其间王蒙画《听雨楼图》相赠,是图“用米法写树一株,余树及江岸远山参以大痴笔意,全用败笔涂抹,楼覆以茅,中有听雨者一人,江干有舟,舟中张盖者一人,摇橹者一人,运笔甚简,神韵俪然,想见兴酣洒墨,顷刻而成之状”。“山势平远空勾,不皴但隐隐在望耳。松四株枝干虬曲平屋矮檐,杂树参错……下坠小石,楼后丛竹蒙密,行笔颇类草书,叔明诸品中超逸者是也”。只可惜原卷已佚,我们仅能从历代鉴赏家的鉴定笔记中窥得原卷一二。
  从张雨的一首诗开始,“听雨楼”的故事就这样被越来越多文人雅士演绎、丰富、传承。苏大年、周伯温、钱惟善、张绅乃至明初的大诗人高启、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姚广孝、太常博士张羽等人,都参与到这风雅的游戏之中,在听雨楼图卷上留下了自己的题诗或者跋文,到了王达题跋作记时,已然洋洋大观。
  (二)王达作记
  此卷元代藏卢士恒家,明初归沈成甫,并于永乐五年把图卷寄至京师请王达作记。
  王达为无锡人,倪瓒亦是本邑前贤。加之当时王达名满天下,沈成甫又为王达同邑好友,为《听雨楼图》作记之人,非王氏达善莫属。永乐五年二月,沈成甫将此卷寄至南京,邀王达作记。这些前贤,王达或闻名(张雨、倪瓒);或年少时事之(王蒙、周伯温),自张羽以下数人,皆为王达酬唱之好友。早在王达于乡里求学时,这卷《听雨楼图》即是闻名天下之至宝,年少的王达并没有条件一观。此番得见,心中涌起多少钩沉,焚香展卷,清风凛然,神思泉涌之际,写下此篇。
  后来沈成甫将此卷赠予沈周的祖父沈孟渊,沈孟渊为此卷专门建造了一座“听雨楼”,并将此卷代代相传,天下名士争至,只为一观《听雨楼》卷。在沈周家族呵护了百年之后,沈周长子的离世使失去了经济来源的石田翁不得不抛售家中藏画。此后《听雨楼图》辗转各家之手,仅可考的大藏家即有项元汴、于子重、宋荦、成亲王、吴荣光五人。然而自宣统后,《听雨楼图》的踪迹却变得扑朔迷离,其中原因或有两端,一者清末政局变动,古玩书画恒易其主,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二者古董商为射利之故,割裂本幅,使此卷四分五裂,散失殆尽。清末李恩庆在《爱吾庐书画记》中写道,《听雨楼图》为人间至宝,自吴荣光家散出后,已有商贾对着原迹制作副本。李恩庆一人所见,即有四本伪作之多。王达此记有宣统年题签,即知《听雨楼图》在当时已非完璧。
  (三)王达传世作品小考及《听雨楼诸贤记》真伪问题
  经笔者对王达传世作品进行探访后,整理出存世或经过著录的王达作品,共计14件,现列表于下。
  王达传世作品简表:
  在上述作品中,能独立作为艺术家独有作品的仅有《与周文尊契扎》《序文一篇》《听雨楼诸贤记》3件。而其中著录于《平生壮观》的两件书法今已不可考藏于何处。目前来看,《听雨楼诸贤记》是王达唯一存世独立成件的作品,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8件王达名下题跋,据笔者考证,几乎都不可靠。如宋徽宗真迹《耄耋图》、赵孟頫《张公艺九世同居图》皆是明代苏州片,各题跋字体之间并无联系,毫无明初人风度,可定为伪作。张渥临《龙眠居士罗汉卷》,实属添款,而题跋中又言之凿凿题张渥临李龙眠画卷,想必是旧时商贾所为,故定为伪作。元赵孟頫山水题跋,题于永乐九年,据《墓志》王达卒年永乐五年,已过去四年之久,莫非“死而复生”?故此作无须多言,定是赝品。王绂《草亭烟树图》与《云峰萧寄图》同为清宫旧藏,树石位置仿佛,均有梁用行、王汝玉、王达、俞行之、韩奕五人题跋,甚至题跋内容都一致。仅在题跋位置上两图稍异,《草》图将王绂自题放置中部,即《云》图乾隆御题的位置,而将梁用行题上移至王汝玉题之后。徐邦达在《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中将《草》图定为伪作,认为《云》图为真迹。王绂墨笔山水图与王绂赠黄叔洪山水轴也存在未解之谜,据笔者所见,另有数幅名为王绂万古山川图的作品,题跋与这两件完全一致,均有王达及敖叟题跋。因王氏兄弟当时名声过大,市肆之商贾可能依靠一个母本大量制作相似画作牟利,题跋则全然照抄,这类“多胞胎”如非找到确定无疑之母本,实在真伪难辨。至于王绂画作中最富盛名的作品《凤城饯咏图》,至今几乎没有专家提出疑问。虽然《凤城饯咏图》的画面本身具有足够丰富的王绂元素及极高的绘画水准,但是对于《凤》图上的题跋水准之低,令笔者疑惑万千。这些题跋中,不乏王汝玉、胡俨、解缙这样有标准件存世的明贤墨迹。然而将这些明贤名下墨迹与标准件相较,水准相去甚远。就王达题跋而言,这段题跋与存世任何王达书法之间均无法建立联系。其落款为“翰林老友王达”,既然王绂为王达胞弟,何以用这样的称呼?实在令人费解。
  经过逐一排查,最终确定存世可见的王达墨迹当中,仅有《晴山堂法帖》中送徐高士七言可作为王达行书标准件。《晴山堂法帖》中所刻,均为徐霞客家旧藏元末明初名贤写赠徐氏先祖诗文,为确定无疑之真迹。《听雨楼诸贤记》中小楷,笔法精妙,一派元人气象。加之此卷流传有序,亦可将此卷确定为王达小楷之标准件。
  另石涛曾有题王达善山水图,想必能人石涛法眼为之题跋的古画,定是高于常人之作,可惜我们现在无缘得见了。
  三
  王达生活的时代,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不久,百废俱兴。这是一个文化重组融合的大时代,适合的会继续留存,不利于统治的将会被摒弃。赵孟頫的书法秀丽规整,对于刚刚终结乱世,从元朝外族手中接管中国的朱明王朝统治者来说,这样的字体非常为他们所接受。因为通俗易懂,工整简洁。加之大量元遗民都是赵孟烦的徒子徒孙,经他们多年的推波助澜,赵体在文人士大夫中,扎根已深。因此,明初书坛呈现一派赵氏书风。
  在明永乐年间,沈度沈粲兄弟的小楷独步书坛,并因此获得皇帝青睐,擢为翰林学士。由此其小楷被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争相仿效,遂为后世“台阁体”“馆阁体”之滥觞。“台阁体”笔致秀美,中宫紧收而取势外纵,端庄典雅。但格调甜媚,干字一同,也是其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清四家”之一的王文治评其:“端雅正宜书制诰。”实是一语中的。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题跋的发现,无疑使我们对王达的书法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的小楷给人第一眼感觉就是气息苍厚,取法晋唐,脱胎于张即之而兼有赵孟頫小楷秀美之姿。端庄严整,笔法精妙,于沈氏兄弟甜媚一路外另辟法门。就王达的书法来讲,其书法并没有强烈的个人面貌。殆因王达本人嗜好平淡,平生绝不饮酒,他的书法总体给人感觉就是中正平和。但是王达作为一代才子,显然窥得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即笔法精妙。他凭借个人智慧,窥得宋元诸大家所追寻的法门。他的小楷,放在明初的大环境中,足与宋濂分庭抗礼。纵使放眼整个元明时期,小楷能臻此成就者,不过数家而已。除了高超的书法水准外,本卷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民国时期,黄宾虹便在所编各类美术书籍中,引用《听雨楼诸贤记》中所载介绍作者。加之王达与这些元末文人都是好友,因而小传写得生动简洁,绝非随意杜撰道听途说,具有一定的传记性。《听雨楼诸贤记》内所载元末18位高士生平,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后人对这些先辈文人的认知。
  现今,《听雨楼图》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有王达经历了劫后余生的《听雨楼诸贤记》成为了那张名作的仅存见证者。欣赏此卷,我们手中的仿佛不只是一件单纯的书法作品,更是六百年前元末明初文人意志的传承。
其他文献
期刊
民族词序有象似性,也存在突显因素。只有同时注意象似性与突显性,才能对词序构成动因得以全面认识。本文在前此词序认知研究基础上,关注词序突显,并提出词序象似与突显研究的互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存空间,生存空间的建构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组织架构,安其位能履其责,促使企业创新健康发展,形成上下一心谋发展,兢兢业业干事业的工作氛围。营造这种氛围的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逐渐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行业领域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化的产生和发展,金融信息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是企业的经营业员管理理念和方
期刊
葫芦能肥,将色化开运用,此上法也。笔如枯藤,色能揉入,色中有墨,可师也。  ——林散之  莲塘生奇趣,鳞赤逐清波。古法贵今样,冠南制妙图。  ——程十发  吴冠南,是颇有学养的艺术家,以写意花鸟画见长。他的花卉典雅灿烂,沉郁浑朴,用笔之老练,用墨(尤擅长用焦墨)用色之大气,书法诗文之功力,都可以看出他的传统艺术修养和善于在传统大师中汲取适合自己灵性的营养。他还大胆消解花鸟与山水的边界,运用平面构成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油田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模式已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油田企业要取得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经营管
期刊
本届省民族运动会是全省各族人民大团结、展示风采的一次体育盛会。在为期6天的比赛中,来自甲、乙两组51个代表团的834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竞赛项目44个小项和50个表演项目的比
有些东西总是过眼云烟,有些东西又总是记忆深刻,我出生在湘西,童年的岁月是在吊脚楼里度过的,吊脚楼是我的生活,土家人与生俱来全靠它荫蔽;但我对它却没有太多的思想,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