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赏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应在充分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演唱技巧,关注歌曲的情感表达,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演绎出来。从歌词表达、旋律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探讨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关键词:《黄河渔娘》;演唱技巧;情感控制
  《黄河渔娘》是由当代著名词曲家甲丁、徐沛东共同创作的艺术歌曲,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黄河岸上的渔家女性的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本文从歌词表达、旋律特点等方面研究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从气息控制技巧、情绪基调控制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一、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
  (一)歌词表达
  《黄河渔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每部分都有相应的歌词。在歌曲开始部分,伴随着音乐节奏、旋律的慢慢跟进,在歌词的渲染下,听众可以想象出渔娘出生时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船桨拍打着浪花,逐渐被带入歌曲意境之中。在跟随音乐进入歌曲的第二部分后,会发现虽然歌曲的整体情感没有前一部分那么激昂,但却能够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从“你把早和晚织进那渔网”“在波光里梳妆”等歌词可以让听众想象到渔娘每日辛勤劳作,早起晚归,在黄河边上耕耘的情景,感受到黄河渔娘生活的艰辛。歌曲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情感的升华。创作者在向听众讲述过黄河渔娘的不易后,逐渐显露了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从“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中可以看出,创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渔娘的浓烈情感,但渔娘却心系黄河[1-2]。歌词除了能够体现出创作者对黄河渔娘的怜爱之情外,还能够体现出创作者对黄河渔娘的佩服之感。整首歌曲的歌词都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叙述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歌词中的“我”并不仅仅代表创作者和演唱者,而是可以代表任何人,歌词中的“你”则涵盖了整个黄河渔娘群体。渔娘们在黄河上时常会遇到风浪,但仍不畏艰辛地为美好生活而打拼,在日复一日的以打鱼为生的生活中养成了坚韧不拔的美好品格。同时,渔娘们的内心依然温和美丽,保持着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二)旋律特點
  歌曲的旋律往往可以给人一种最为直观的听觉感受。《黄河渔娘》给人的感受则是宏伟、辽阔、大气。这是因为歌曲一开始的旋律就非常令人震撼,有着较强的歌颂性,风格鲜明。通过在歌曲的引子部分营造此种音乐氛围,可以使听众和演唱者更快地投入歌曲情境当中。此外,创作者在歌曲中融入了河南音乐曲调,赋予了《黄河渔娘》一丝豫剧风格。同时,创作者将河南地区的语言特征与歌曲旋律相结合,使歌曲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黄河渔娘》的旋律比较重视对情感的推动性作用。例如,在歌曲的第一部分中,通过ff来营造稳定的音乐情绪。在歌曲的第二部分中,通过mf来对前一部分的音乐情绪进行延伸,使得该部分的音乐情绪显得十分饱满。之后再通过mp让旋律变得平静下来,使得该部分的音乐情绪随之变得和谐。伴随着平缓的旋律,创作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黄河渔娘的故事。歌曲的第三部分将全曲推到了高潮,音乐情绪变化比较大,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钦佩、赞叹及怜爱之感全部体现出来[3]。
  二、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一)气息的控制技巧
  《黄河渔娘》的旋律比较高昂,演唱者只有掌握正确且有效的换气方法、呼吸方法,才能确保在演唱时有足够的气息作为支撑,完成对歌曲的演唱。例如,若在演唱过程中出现断唱的情况,有时是因为演唱者的腔体不稳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转音所导致的。有时则是因为演唱者的气息比较死板,不能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气息所导致的。当演唱到歌曲的某个部分时,演唱者需要将气息快速调整至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状态,倘若此时演唱者的肺泡还没有打开,就会导致气息很僵硬,不能达到歌唱的要求,造成断唱的情况。还有部分演唱者在起音阶段起得过高或过于猛烈,使得气息失去控制,导致原本储存好的大量气息在短时间内全部消耗完,无法为后续的歌唱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这也是可能造成断唱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演唱者应在演唱前反复练习换气和呼吸,将自己的呼吸频率和换气频率调整至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状态,尽可能地放松身心,保证演唱的歌词之间以及各个音之间具有连贯性[4]。
  (二)情绪基调的控制技巧
  《黄河渔娘》属于并列式单三部曲式结构,由三个不同的乐段构成,各乐段都有相应的情绪基调。在对其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具备较强的情绪基调控制能力。创作者除了想要通过歌曲来表现黄河渔娘们的艰苦生活外,还想要体现渔娘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应充分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将黄河渔娘内心的细腻温和表现出来,将歌曲中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例如,歌曲中有连续四个“黄河渔娘”,在演唱该部分时,演唱者需要确保能够用不同的情绪基调来对每个“黄河渔娘”进行演绎,让听众听出差异。而在演唱“哎”字的时候,演唱者应对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赞美、怜爱之情加以突出。在演唱到第二部分时,演唱者需要削弱前一部分中比较高亢的力度,让情绪基调恢复逐渐平缓的状态。同时,演唱者对该部分的演唱应具有一定的叙述风格,能够通过歌声向听众描述黄河渔娘的柔美形象。由于前两个乐段的旋律起伏较大,演唱者只有掌握好过渡处的力度,才能在不影响情绪传达的基础上达到演唱要求。对第三个乐段的演唱则是演唱者施展自身演唱技能的关键部分。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发出来的声音通常都是来自共鸣腔,只有在胸腔和肺部中保存足够的气息,才能够通过演唱将歌曲蕴含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
  (三)吐字技巧
  《黄河渔娘》属于声乐作品,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因此,演唱者应在台下做好充足的准备,气沉丹田,放松喉头,抬起软腭,借助气息、喉头、软腭来进行吐字,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例如,在演唱“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时,“我”字的演唱需确保前发音和后发音的咬字位置是相同的。演唱者将“我”看作是自己,因此“我”的吐字应该是十分饱满且富有情感的。在演唱“上”字时,则要将重点放在“ang”上,保证开口音在持续一段时间后缓缓收拢。在演唱后半句歌词时则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性与咬字位置的平稳性。在演唱“方向”一词时要有短暂的停顿动作,在停顿时快速地调整气息,为后续的发音做好准备。   (四)情感控制
  对歌曲演唱情感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充分掌握歌曲想要传达的情感。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应了解其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表达[5]。首先,演唱者应准确地把握歌曲《黄河渔娘》的音乐风格。由于《黄河渔娘》吸收了一些河南戏曲元素,演唱者需要对此加以了解,以更好地传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其次,演唱者需准确掌握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黄河渔娘》既赞美了在黄河上以打鱼为生的女性群体,又对黄河进行了歌颂。在部分人的眼中,黄河是危险的地方,但在渔娘们的心中,黄河不但孕育了她们的生命,还为她们提供了生存之本。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我国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与黄河有关的故事,表达对其的情感不需要委婉含蓄,可以采用十分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情境之中。加之《黄河渔娘》的歌词本就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叙述的,为演唱者的情感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演唱者可以将自己想象成正在黄河上打渔的渔娘,再结合歌曲的歌词来获取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从而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传递得更加真切。
  综上所述,《黄河渔娘》是一首歌颂渔娘的聲乐作品,经常会出现在许多歌唱比赛和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演出作品中。笔者在对歌曲的演唱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发现,《黄河渔娘》的歌词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创作的,曲式结构为并列式单三部曲式,歌曲旋律是宏伟且辽阔的。在对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需要掌握气息控制技巧、情绪基调控制技巧、吐字技巧,以及对演唱时的情感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昀.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赏析[J].戏剧之家,2019(4):77.
  [2]贾平平.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9(6):127-128.
  [3]王海霞.浅谈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J].牡丹,2019(21):89-91.
  [4]贺美智.徐沛东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研究:以《大森林的早晨》、《黄河渔娘》、《曙色》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报),2015(2):111-113.
  [5]叶新.艺术歌曲《黄河渔娘》钢琴伴奏音乐的曲式分析[J].艺术大观,2020(31):41-42.
  作者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落脚点在课堂。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在宏观上科学规划,以期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也需要在微观上予以落实,使素质教育的每一项发展目标,改革
期刊
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即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
期刊
一、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1.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数学教学要注重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数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优化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
期刊
兴趣是点燃人类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真理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从小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学练兴趣,对体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乃至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活动之一,影响着人的参加体育与的具体活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我是从以下几人方面着手的:  一、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1、游戏要有趣好玩  教师所选的
期刊
摘 要:声乐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艺术类课程,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声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乐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它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共性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独到的声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个性教学才能实现。文章分别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阐述了实现共性与个性教学统一的难点与意义,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为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金课”背景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优势进行互补,力求通过线上资源建设、线下面授教学及全过程教学评价等将钢琴即兴伴奏这一门综合性极强的音乐课程用最佳方式进行呈现,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
期刊
摘 要:缄默知识是与可以用文字或数字符号表达的显性知识相对的一种知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实践性,其中包括有意识的且无法表达的知识与无意识且无法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是教学中公认的难点。文章结合高校古筝专业实践教学,从教师之间缄默知识转化与共享、教师缄默知识转化与共享的途径、现阶段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缄默知识;古筝;高校教学  注:本文系2020年烟台大学校级
期刊
摘 要:在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书法是十分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它有着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书写原则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文化。书法的表现形式比较抽象,但是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书法作品集中体现着国人的艺术气息和审美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书法大家,现在也有很多学生在练习书法,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以我国的书法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书法理论的融入,对书法中的文学描写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目前各教育阶段受到重视,很多高校也设有对应的专业课程。音乐作曲理论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不仅是学生日后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所以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期刊
摘 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绘画史上现存最早的山水绘画理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提到了“理”字。文章借“理”字来分析宗炳的山水观,从山水画中的“理”、宗炳“应目”的物象之“理”、宗炳“会心”的上达之“理”、趋于“神”的绘画之“理”四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宗炳;“理”;山水;《画山水序》  一、山水画中的“理”  《韩非子》云:“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