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应在充分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演唱技巧,关注歌曲的情感表达,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演绎出来。从歌词表达、旋律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探讨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关键词:《黄河渔娘》;演唱技巧;情感控制
《黄河渔娘》是由当代著名词曲家甲丁、徐沛东共同创作的艺术歌曲,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黄河岸上的渔家女性的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本文从歌词表达、旋律特点等方面研究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从气息控制技巧、情绪基调控制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一、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
(一)歌词表达
《黄河渔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每部分都有相应的歌词。在歌曲开始部分,伴随着音乐节奏、旋律的慢慢跟进,在歌词的渲染下,听众可以想象出渔娘出生时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船桨拍打着浪花,逐渐被带入歌曲意境之中。在跟随音乐进入歌曲的第二部分后,会发现虽然歌曲的整体情感没有前一部分那么激昂,但却能够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从“你把早和晚织进那渔网”“在波光里梳妆”等歌词可以让听众想象到渔娘每日辛勤劳作,早起晚归,在黄河边上耕耘的情景,感受到黄河渔娘生活的艰辛。歌曲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情感的升华。创作者在向听众讲述过黄河渔娘的不易后,逐渐显露了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从“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中可以看出,创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渔娘的浓烈情感,但渔娘却心系黄河[1-2]。歌词除了能够体现出创作者对黄河渔娘的怜爱之情外,还能够体现出创作者对黄河渔娘的佩服之感。整首歌曲的歌词都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叙述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歌词中的“我”并不仅仅代表创作者和演唱者,而是可以代表任何人,歌词中的“你”则涵盖了整个黄河渔娘群体。渔娘们在黄河上时常会遇到风浪,但仍不畏艰辛地为美好生活而打拼,在日复一日的以打鱼为生的生活中养成了坚韧不拔的美好品格。同时,渔娘们的内心依然温和美丽,保持着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二)旋律特點
歌曲的旋律往往可以给人一种最为直观的听觉感受。《黄河渔娘》给人的感受则是宏伟、辽阔、大气。这是因为歌曲一开始的旋律就非常令人震撼,有着较强的歌颂性,风格鲜明。通过在歌曲的引子部分营造此种音乐氛围,可以使听众和演唱者更快地投入歌曲情境当中。此外,创作者在歌曲中融入了河南音乐曲调,赋予了《黄河渔娘》一丝豫剧风格。同时,创作者将河南地区的语言特征与歌曲旋律相结合,使歌曲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黄河渔娘》的旋律比较重视对情感的推动性作用。例如,在歌曲的第一部分中,通过ff来营造稳定的音乐情绪。在歌曲的第二部分中,通过mf来对前一部分的音乐情绪进行延伸,使得该部分的音乐情绪显得十分饱满。之后再通过mp让旋律变得平静下来,使得该部分的音乐情绪随之变得和谐。伴随着平缓的旋律,创作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黄河渔娘的故事。歌曲的第三部分将全曲推到了高潮,音乐情绪变化比较大,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钦佩、赞叹及怜爱之感全部体现出来[3]。
二、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一)气息的控制技巧
《黄河渔娘》的旋律比较高昂,演唱者只有掌握正确且有效的换气方法、呼吸方法,才能确保在演唱时有足够的气息作为支撑,完成对歌曲的演唱。例如,若在演唱过程中出现断唱的情况,有时是因为演唱者的腔体不稳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转音所导致的。有时则是因为演唱者的气息比较死板,不能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气息所导致的。当演唱到歌曲的某个部分时,演唱者需要将气息快速调整至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状态,倘若此时演唱者的肺泡还没有打开,就会导致气息很僵硬,不能达到歌唱的要求,造成断唱的情况。还有部分演唱者在起音阶段起得过高或过于猛烈,使得气息失去控制,导致原本储存好的大量气息在短时间内全部消耗完,无法为后续的歌唱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这也是可能造成断唱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演唱者应在演唱前反复练习换气和呼吸,将自己的呼吸频率和换气频率调整至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状态,尽可能地放松身心,保证演唱的歌词之间以及各个音之间具有连贯性[4]。
(二)情绪基调的控制技巧
《黄河渔娘》属于并列式单三部曲式结构,由三个不同的乐段构成,各乐段都有相应的情绪基调。在对其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具备较强的情绪基调控制能力。创作者除了想要通过歌曲来表现黄河渔娘们的艰苦生活外,还想要体现渔娘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应充分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将黄河渔娘内心的细腻温和表现出来,将歌曲中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例如,歌曲中有连续四个“黄河渔娘”,在演唱该部分时,演唱者需要确保能够用不同的情绪基调来对每个“黄河渔娘”进行演绎,让听众听出差异。而在演唱“哎”字的时候,演唱者应对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赞美、怜爱之情加以突出。在演唱到第二部分时,演唱者需要削弱前一部分中比较高亢的力度,让情绪基调恢复逐渐平缓的状态。同时,演唱者对该部分的演唱应具有一定的叙述风格,能够通过歌声向听众描述黄河渔娘的柔美形象。由于前两个乐段的旋律起伏较大,演唱者只有掌握好过渡处的力度,才能在不影响情绪传达的基础上达到演唱要求。对第三个乐段的演唱则是演唱者施展自身演唱技能的关键部分。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发出来的声音通常都是来自共鸣腔,只有在胸腔和肺部中保存足够的气息,才能够通过演唱将歌曲蕴含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
(三)吐字技巧
《黄河渔娘》属于声乐作品,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因此,演唱者应在台下做好充足的准备,气沉丹田,放松喉头,抬起软腭,借助气息、喉头、软腭来进行吐字,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例如,在演唱“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时,“我”字的演唱需确保前发音和后发音的咬字位置是相同的。演唱者将“我”看作是自己,因此“我”的吐字应该是十分饱满且富有情感的。在演唱“上”字时,则要将重点放在“ang”上,保证开口音在持续一段时间后缓缓收拢。在演唱后半句歌词时则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性与咬字位置的平稳性。在演唱“方向”一词时要有短暂的停顿动作,在停顿时快速地调整气息,为后续的发音做好准备。 (四)情感控制
对歌曲演唱情感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充分掌握歌曲想要传达的情感。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应了解其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表达[5]。首先,演唱者应准确地把握歌曲《黄河渔娘》的音乐风格。由于《黄河渔娘》吸收了一些河南戏曲元素,演唱者需要对此加以了解,以更好地传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其次,演唱者需准确掌握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黄河渔娘》既赞美了在黄河上以打鱼为生的女性群体,又对黄河进行了歌颂。在部分人的眼中,黄河是危险的地方,但在渔娘们的心中,黄河不但孕育了她们的生命,还为她们提供了生存之本。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我国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与黄河有关的故事,表达对其的情感不需要委婉含蓄,可以采用十分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情境之中。加之《黄河渔娘》的歌词本就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叙述的,为演唱者的情感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演唱者可以将自己想象成正在黄河上打渔的渔娘,再结合歌曲的歌词来获取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从而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传递得更加真切。
综上所述,《黄河渔娘》是一首歌颂渔娘的聲乐作品,经常会出现在许多歌唱比赛和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演出作品中。笔者在对歌曲的演唱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发现,《黄河渔娘》的歌词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创作的,曲式结构为并列式单三部曲式,歌曲旋律是宏伟且辽阔的。在对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需要掌握气息控制技巧、情绪基调控制技巧、吐字技巧,以及对演唱时的情感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昀.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赏析[J].戏剧之家,2019(4):77.
[2]贾平平.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9(6):127-128.
[3]王海霞.浅谈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J].牡丹,2019(21):89-91.
[4]贺美智.徐沛东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研究:以《大森林的早晨》、《黄河渔娘》、《曙色》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报),2015(2):111-113.
[5]叶新.艺术歌曲《黄河渔娘》钢琴伴奏音乐的曲式分析[J].艺术大观,2020(31):41-42.
作者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黄河渔娘》;演唱技巧;情感控制
《黄河渔娘》是由当代著名词曲家甲丁、徐沛东共同创作的艺术歌曲,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黄河岸上的渔家女性的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本文从歌词表达、旋律特点等方面研究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从气息控制技巧、情绪基调控制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一、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内容
(一)歌词表达
《黄河渔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每部分都有相应的歌词。在歌曲开始部分,伴随着音乐节奏、旋律的慢慢跟进,在歌词的渲染下,听众可以想象出渔娘出生时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船桨拍打着浪花,逐渐被带入歌曲意境之中。在跟随音乐进入歌曲的第二部分后,会发现虽然歌曲的整体情感没有前一部分那么激昂,但却能够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从“你把早和晚织进那渔网”“在波光里梳妆”等歌词可以让听众想象到渔娘每日辛勤劳作,早起晚归,在黄河边上耕耘的情景,感受到黄河渔娘生活的艰辛。歌曲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情感的升华。创作者在向听众讲述过黄河渔娘的不易后,逐渐显露了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从“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中可以看出,创作者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渔娘的浓烈情感,但渔娘却心系黄河[1-2]。歌词除了能够体现出创作者对黄河渔娘的怜爱之情外,还能够体现出创作者对黄河渔娘的佩服之感。整首歌曲的歌词都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叙述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歌词中的“我”并不仅仅代表创作者和演唱者,而是可以代表任何人,歌词中的“你”则涵盖了整个黄河渔娘群体。渔娘们在黄河上时常会遇到风浪,但仍不畏艰辛地为美好生活而打拼,在日复一日的以打鱼为生的生活中养成了坚韧不拔的美好品格。同时,渔娘们的内心依然温和美丽,保持着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二)旋律特點
歌曲的旋律往往可以给人一种最为直观的听觉感受。《黄河渔娘》给人的感受则是宏伟、辽阔、大气。这是因为歌曲一开始的旋律就非常令人震撼,有着较强的歌颂性,风格鲜明。通过在歌曲的引子部分营造此种音乐氛围,可以使听众和演唱者更快地投入歌曲情境当中。此外,创作者在歌曲中融入了河南音乐曲调,赋予了《黄河渔娘》一丝豫剧风格。同时,创作者将河南地区的语言特征与歌曲旋律相结合,使歌曲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黄河渔娘》的旋律比较重视对情感的推动性作用。例如,在歌曲的第一部分中,通过ff来营造稳定的音乐情绪。在歌曲的第二部分中,通过mf来对前一部分的音乐情绪进行延伸,使得该部分的音乐情绪显得十分饱满。之后再通过mp让旋律变得平静下来,使得该部分的音乐情绪随之变得和谐。伴随着平缓的旋律,创作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黄河渔娘的故事。歌曲的第三部分将全曲推到了高潮,音乐情绪变化比较大,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钦佩、赞叹及怜爱之感全部体现出来[3]。
二、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
(一)气息的控制技巧
《黄河渔娘》的旋律比较高昂,演唱者只有掌握正确且有效的换气方法、呼吸方法,才能确保在演唱时有足够的气息作为支撑,完成对歌曲的演唱。例如,若在演唱过程中出现断唱的情况,有时是因为演唱者的腔体不稳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转音所导致的。有时则是因为演唱者的气息比较死板,不能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气息所导致的。当演唱到歌曲的某个部分时,演唱者需要将气息快速调整至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状态,倘若此时演唱者的肺泡还没有打开,就会导致气息很僵硬,不能达到歌唱的要求,造成断唱的情况。还有部分演唱者在起音阶段起得过高或过于猛烈,使得气息失去控制,导致原本储存好的大量气息在短时间内全部消耗完,无法为后续的歌唱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这也是可能造成断唱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演唱者应在演唱前反复练习换气和呼吸,将自己的呼吸频率和换气频率调整至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状态,尽可能地放松身心,保证演唱的歌词之间以及各个音之间具有连贯性[4]。
(二)情绪基调的控制技巧
《黄河渔娘》属于并列式单三部曲式结构,由三个不同的乐段构成,各乐段都有相应的情绪基调。在对其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应具备较强的情绪基调控制能力。创作者除了想要通过歌曲来表现黄河渔娘们的艰苦生活外,还想要体现渔娘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应充分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将黄河渔娘内心的细腻温和表现出来,将歌曲中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例如,歌曲中有连续四个“黄河渔娘”,在演唱该部分时,演唱者需要确保能够用不同的情绪基调来对每个“黄河渔娘”进行演绎,让听众听出差异。而在演唱“哎”字的时候,演唱者应对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赞美、怜爱之情加以突出。在演唱到第二部分时,演唱者需要削弱前一部分中比较高亢的力度,让情绪基调恢复逐渐平缓的状态。同时,演唱者对该部分的演唱应具有一定的叙述风格,能够通过歌声向听众描述黄河渔娘的柔美形象。由于前两个乐段的旋律起伏较大,演唱者只有掌握好过渡处的力度,才能在不影响情绪传达的基础上达到演唱要求。对第三个乐段的演唱则是演唱者施展自身演唱技能的关键部分。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发出来的声音通常都是来自共鸣腔,只有在胸腔和肺部中保存足够的气息,才能够通过演唱将歌曲蕴含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
(三)吐字技巧
《黄河渔娘》属于声乐作品,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因此,演唱者应在台下做好充足的准备,气沉丹田,放松喉头,抬起软腭,借助气息、喉头、软腭来进行吐字,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例如,在演唱“我想要停泊在养你的船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时,“我”字的演唱需确保前发音和后发音的咬字位置是相同的。演唱者将“我”看作是自己,因此“我”的吐字应该是十分饱满且富有情感的。在演唱“上”字时,则要将重点放在“ang”上,保证开口音在持续一段时间后缓缓收拢。在演唱后半句歌词时则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性与咬字位置的平稳性。在演唱“方向”一词时要有短暂的停顿动作,在停顿时快速地调整气息,为后续的发音做好准备。 (四)情感控制
对歌曲演唱情感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充分掌握歌曲想要传达的情感。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应了解其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表达[5]。首先,演唱者应准确地把握歌曲《黄河渔娘》的音乐风格。由于《黄河渔娘》吸收了一些河南戏曲元素,演唱者需要对此加以了解,以更好地传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其次,演唱者需准确掌握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黄河渔娘》既赞美了在黄河上以打鱼为生的女性群体,又对黄河进行了歌颂。在部分人的眼中,黄河是危险的地方,但在渔娘们的心中,黄河不但孕育了她们的生命,还为她们提供了生存之本。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我国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与黄河有关的故事,表达对其的情感不需要委婉含蓄,可以采用十分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演唱《黄河渔娘》时,演唱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歌曲的情境之中。加之《黄河渔娘》的歌词本就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来叙述的,为演唱者的情感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演唱者可以将自己想象成正在黄河上打渔的渔娘,再结合歌曲的歌词来获取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从而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传递得更加真切。
综上所述,《黄河渔娘》是一首歌颂渔娘的聲乐作品,经常会出现在许多歌唱比赛和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演出作品中。笔者在对歌曲的演唱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发现,《黄河渔娘》的歌词是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创作的,曲式结构为并列式单三部曲式,歌曲旋律是宏伟且辽阔的。在对歌曲进行演唱时,演唱者需要掌握气息控制技巧、情绪基调控制技巧、吐字技巧,以及对演唱时的情感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昀.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赏析[J].戏剧之家,2019(4):77.
[2]贾平平.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9(6):127-128.
[3]王海霞.浅谈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J].牡丹,2019(21):89-91.
[4]贺美智.徐沛东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研究:以《大森林的早晨》、《黄河渔娘》、《曙色》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报),2015(2):111-113.
[5]叶新.艺术歌曲《黄河渔娘》钢琴伴奏音乐的曲式分析[J].艺术大观,2020(31):41-42.
作者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