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棒材冷床区域自动化控制网络频繁出现闪断,严重影响生产秩序的问题进行了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网络;自动化;总线;通讯速率
一、项目背景
河钢宣钢一棒冷床区域自动化控制网络自2017年3月开始频繁出现闪断故障,故障频率从每周一次逐渐增加至每周2-3次。故障时间极短,查看报警记录均显示故障后1秒钟自动恢复。此故障造成冷床区域设备全部断电,无法正常工作,轧机送出的红钢在冷床入口处堆钢,重新恢复生产需20分钟以上时间,对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分析解决问题
自动化控制网络共配置有6个分站,起始于冷床区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第三块通讯模板CP443-5的DP网络接口。网络布线路由顺序为CP443-5→ET200→三号飞剪就地操作台PL-TR41→冷床液压站就地操作台PL-UH40→P2集中操作台P2A→P2操作台远程控制柜L52→裙板就地操作台PL-CM43→冷剪就地操作台PL-C50→冷床区域集中油脂润滑就地操作台PL-UG2,网络总线长度约260米。
从故障存储器的故障报警记录可以查看到,大部分故障信息均包含P2A网路通讯中断故障,也有一小部分故障信息包含PL-TR41或者PL-CM43等分站。由于一棒自动控制网络使用年限较长,现场工况较差,参考以前故障实例,故障点应与故障信息相对应,或者在真实故障点的上下游相邻站点,所以根据这些故障信息,我们陆续进行了如下改造:
(1)首先,检查故障信息频率最高的P2A分站网络通讯模板、DP网络接头。检查发现P2A网络通讯模板ET200M已经老化严重,通讯指示灯昏暗,DP网络接头原设计为直接头,线路压痕明显。因此更换ET200M通讯模板和背板连接器,将DP网络接头改为斜接头,斜接头更有利于DP线路插接和布置。
(2)其次,测量分站电源模板,测得输出电压为19.3VDC。电源模板的额定值为输入220VAC,输出24VDC。19.3 VDC已经低于额定输出的负5%,说明电源长期使用性能下降,所以更换P2A分站电源模板,确保各模板供电的24VDC电源正常。
(3)由于此网段总线距离达到260米,DP线路长期使用后,线路阻抗增大,防漏电性能下降,总线控制信号有所衰减。为了保证信号稳定,分别在P2A分站和PL-TR41分站处各增设1台DP网络中继器,用于信号放大和过滤干扰。DP网络中继器采用西门子RS-485,采用全双工模式,可以自动识别RS-485信号流向,零延时自动转发报文,工作电压24VDC,中继距离大于1.2km,通讯波特率从300-115.2Kbps自适应,内置抗雷击保护和抗静电保护,完全适应现在的工况环境。
(4)对于出现故障报警的PL-TR41分站,更换了PL-TR41通讯模板IM153-1和DP网络通讯适配器。
(5)使用ProfiCoreUltra2网络测试工具软件进行了网络测试,针对PL-CM43分站通讯反馈电压值偏低的情况,更换了PL-CM43通讯模板IM153-1和DP网络适配器,并重新制作了DP网线接头。
(6)轧线自动化改造后DP网络网速均被调试厂家提高至1.5Mbps,根据西门子网络手册说明,网络的通讯速率与通讯距离和稳定性成反比,此路网络设计速率1.5Mbps,通过测试软件观察各分站反馈电压值波动较大,说明网络运行情况不稳定。所以将此路网络通讯速率由1.5Mbps降为187.5Kbps,修改后的网络通讯速率完全可以满足生产使用要求,且使此路网络通讯距离和通讯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从下图的电压值可以看出,图1改造前各分站反馈电压差别较大,最大电压差达到1.5V,波形图中毛刺较多,没有形成类似平直的波形。改造后图2直方图中各分站电压反馈基本平稳,电压差值0.27V,已經小于系统允许误差。波形图中波峰毛刺明显变小,基本类似于平直的方形波。
(7)根据网络拓扑结构,P2A网线来自PL-UH40,此路网线与冷剪输出辊道VR51变频电缆在同一电缆沟敷设,期间也出现过启动VR51变频辊道的同时造成P2A网络中断的故障,所以针对VR51辊道共计43台变频电机的接地线路进行了整理,规范了电机侧地线连接,同时补全了辊道电机开关箱处与传动部件的地线连接。改造后,没有出现过变频电机对通讯网路的干扰。
三、结语
通过此次改造,基本解决了棒材冷床区域自动化控制网络频繁闪断问题,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S7-200 CN可编程序控制器手册[M].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2005.
关键词:网络;自动化;总线;通讯速率
一、项目背景
河钢宣钢一棒冷床区域自动化控制网络自2017年3月开始频繁出现闪断故障,故障频率从每周一次逐渐增加至每周2-3次。故障时间极短,查看报警记录均显示故障后1秒钟自动恢复。此故障造成冷床区域设备全部断电,无法正常工作,轧机送出的红钢在冷床入口处堆钢,重新恢复生产需20分钟以上时间,对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分析解决问题
自动化控制网络共配置有6个分站,起始于冷床区可编程控制器PLC2的第三块通讯模板CP443-5的DP网络接口。网络布线路由顺序为CP443-5→ET200→三号飞剪就地操作台PL-TR41→冷床液压站就地操作台PL-UH40→P2集中操作台P2A→P2操作台远程控制柜L52→裙板就地操作台PL-CM43→冷剪就地操作台PL-C50→冷床区域集中油脂润滑就地操作台PL-UG2,网络总线长度约260米。
从故障存储器的故障报警记录可以查看到,大部分故障信息均包含P2A网路通讯中断故障,也有一小部分故障信息包含PL-TR41或者PL-CM43等分站。由于一棒自动控制网络使用年限较长,现场工况较差,参考以前故障实例,故障点应与故障信息相对应,或者在真实故障点的上下游相邻站点,所以根据这些故障信息,我们陆续进行了如下改造:
(1)首先,检查故障信息频率最高的P2A分站网络通讯模板、DP网络接头。检查发现P2A网络通讯模板ET200M已经老化严重,通讯指示灯昏暗,DP网络接头原设计为直接头,线路压痕明显。因此更换ET200M通讯模板和背板连接器,将DP网络接头改为斜接头,斜接头更有利于DP线路插接和布置。
(2)其次,测量分站电源模板,测得输出电压为19.3VDC。电源模板的额定值为输入220VAC,输出24VDC。19.3 VDC已经低于额定输出的负5%,说明电源长期使用性能下降,所以更换P2A分站电源模板,确保各模板供电的24VDC电源正常。
(3)由于此网段总线距离达到260米,DP线路长期使用后,线路阻抗增大,防漏电性能下降,总线控制信号有所衰减。为了保证信号稳定,分别在P2A分站和PL-TR41分站处各增设1台DP网络中继器,用于信号放大和过滤干扰。DP网络中继器采用西门子RS-485,采用全双工模式,可以自动识别RS-485信号流向,零延时自动转发报文,工作电压24VDC,中继距离大于1.2km,通讯波特率从300-115.2Kbps自适应,内置抗雷击保护和抗静电保护,完全适应现在的工况环境。
(4)对于出现故障报警的PL-TR41分站,更换了PL-TR41通讯模板IM153-1和DP网络通讯适配器。
(5)使用ProfiCoreUltra2网络测试工具软件进行了网络测试,针对PL-CM43分站通讯反馈电压值偏低的情况,更换了PL-CM43通讯模板IM153-1和DP网络适配器,并重新制作了DP网线接头。
(6)轧线自动化改造后DP网络网速均被调试厂家提高至1.5Mbps,根据西门子网络手册说明,网络的通讯速率与通讯距离和稳定性成反比,此路网络设计速率1.5Mbps,通过测试软件观察各分站反馈电压值波动较大,说明网络运行情况不稳定。所以将此路网络通讯速率由1.5Mbps降为187.5Kbps,修改后的网络通讯速率完全可以满足生产使用要求,且使此路网络通讯距离和通讯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从下图的电压值可以看出,图1改造前各分站反馈电压差别较大,最大电压差达到1.5V,波形图中毛刺较多,没有形成类似平直的波形。改造后图2直方图中各分站电压反馈基本平稳,电压差值0.27V,已經小于系统允许误差。波形图中波峰毛刺明显变小,基本类似于平直的方形波。
(7)根据网络拓扑结构,P2A网线来自PL-UH40,此路网线与冷剪输出辊道VR51变频电缆在同一电缆沟敷设,期间也出现过启动VR51变频辊道的同时造成P2A网络中断的故障,所以针对VR51辊道共计43台变频电机的接地线路进行了整理,规范了电机侧地线连接,同时补全了辊道电机开关箱处与传动部件的地线连接。改造后,没有出现过变频电机对通讯网路的干扰。
三、结语
通过此次改造,基本解决了棒材冷床区域自动化控制网络频繁闪断问题,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S7-200 CN可编程序控制器手册[M].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