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进行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导向;摆脱旧有观念误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应该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打造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全程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价值导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5-0172-03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in local colleges must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highlight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In addition, we should also get rid of the old misunderstandings an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s. The specific path of talent cultivation mainly includes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creating a multi-dimension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establish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vering the whole process,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establishing a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so on.
Keyword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value orientation; the path
在我国高校文科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基础专业和优势专业,分布很广。目前国内该专业普遍呈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特征,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与现实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国内高校不少专业都存在,因为这些专业“基本上培养的是单纯的学科性、学术性人才”,“然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是大量能够扎根一线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管理、建设、生产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1]
鉴于此种状况,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试图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和行业性培养。但总的看来,仍受制于专业发展的强大历史惯性,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平台、路径、方法等方面受到较大限制。
一、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诸如文案写作、宣传策划、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公务行政、文化产业、教育教学、公关文秘之类应用性的工作,但毕业生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养成实践能力方面表现出较大短板,主要原因有:
1. 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该问题突出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课程是教学的科目,是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過课程教学来实现的。”[2]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偏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偏少,并且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切合度不高。
2. 实践平台的建设存在数量不足、形式单一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实践诉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3. 实践环节的设置存在覆盖不全、体系粗疏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未能对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过程进行全覆盖,导致学生未能接受贯穿始终、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
4. 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创新创业素质有待加强。由于缺乏充分的行业对接性实践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均较为欠缺,实践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亟需提升。
二、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价值导向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必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
(一)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导向,实现错位发展
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国内一流高校、研究型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特别是在师资和生源方面存在较大劣势,如果仍与这些高校一样强调专业教育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将很难具备专业优势。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从学校实际和专业现状出发,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而不是以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从而既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实现与研究型高校的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
(二)摆脱旧有观念误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过去,普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天性地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循规蹈矩地进行学术研究、传承文脉和培养“作家”即可。实际上,从社会职业需求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以“说”和“写”为核心的技术层面上。对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人才培养应该以此为导向,建立起一套以“说”和“写”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超越非此专业人才的“说”和“写”的能力,“以彰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能力特色,保持其核心竞争力。”[3] 三、地方院校漢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具体路径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应该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打造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全程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措并举,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
积极探索“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采取前沿问题研讨、主题演讲、课件制作竞赛、案例分析、专题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中,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多方筹划,打造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比如笔者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
1. 建构“6613”实践教学平台。所谓“6613”,是一个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一个实践教学工程,要求学生在大一期间于课外完成60篇题材、体裁不同的文章;大二完成6篇读书报告;大三写1篇学年论文;四年内阅读完教育部规定的100部中外名著,三年半内任选背诵古今中外诗词300首,每学期参加3次演讲或辩论活动。
2. 完善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平台。在原有文科综合实验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建成办公业务综合实训室,有效缓解了专业实验室不足的难题。
3. 巩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就近利用校内资源,加强与校内各单位的横向合作,建立并不断巩固校内实习基地群。另一方面,积极申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获批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办公室业务技能校内实践基地。
4. 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多方联系,积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后续建设,提高基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学生接触社会和实际工作,锻炼、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5. 提升自办刊物实践教学平台。将学生自办刊物《南粤潮声》由院级内刊提升为省级内刊(粤内登字G第11359号),将其明确定性为学生自主性实践教学平台。
6. 丰富实践教学成果出版平台。与暨南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合作,在出版学生作品集时“一举两得”。学生在出版自己作品集的同时,还在出版机构的指导下参与自己作品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7. 构筑专业赛事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载体和抓手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根据专业特点,构筑以校园文学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为核心的专业赛事实践教学平台。
8. 强化“双创”实践教学平台。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促进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组建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双创”项目的申报、执行、验收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实施效果。
(三)多路并进,构建全程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构建起一套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覆盖、贯穿始终、持续强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以形成制度保障,固化落实,使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经过不断努力,笔者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破除了理论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应用型专业定位。组织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核心课模块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中开设系列专业实践课程,在学科专业拓展课模块和跨学科基础课模块中开设系列应用型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和其他功能单位建立起20多个校内实践阵地,校外实习基地达到13个。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暨南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等机构出版学生作品集多部,多名学生出版了个人诗集和散文集;学生独立运作的期刊《南粤潮声》质量不断提升,连续获得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青果奖”;积极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获批立项数十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参与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服务社会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申报的“雷州半岛文化中的海洋特性”“雷州三贤诗文的雷州书写”“赤坎老街中沉浮的广州湾文化”“湛江海岛地名文化研究”“传媒视角下的湛江城市形象研究”等获得各级大创项目立项;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近四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95%、99.27%、96.92%、98.2%,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四、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主要意义
总体而言,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应以“立体平台、全程覆盖、多元创新”为核心,构建起人文与应用相得益彰、理论与实践一体两翼的传统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立体平台”,是指实践教学平台的多维立体。强化平台建设意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努力争取校外资源,使实践教学平台由单一到立体、由扁平到多维,数量大幅增加,质量普遍提升,有效解决专业办学条件有限与学生实践诉求强烈之间的矛盾。所谓“全程覆盖”,是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训练的相互配套、课内课外实践活动的一体化,多路并进,多点发力,合力构建起一套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覆盖、贯穿始终、持续强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中,注重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有意识地使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它们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贯穿于四年学习全过程的、科学的实践体系,使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所谓“多元创新”,是指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互联互通、多元共融的整体观念,充分利用发表作品、出版文集、运作期刊、申报大创项目、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有利于摆脱“文科专业无应用”的错误观念,突破“理论实践两回事”的认识误区,强化文科专业的实践性,凸显文科专业的应用性,将人们对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的边界与融通等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在实践层面,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将构建起一套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不是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从而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又实现与老牌高校的错位发展,为非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型大学的文科专业发展提供一种范例。
参考文献:
[1]林浩亮.加快转型发展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A].魏中林,胡振敏,郑文.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31.
[2]闫淼.做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领航者[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8.
[3]李影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职业教育转型策略探究[J].高教学刊,2017(11):18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价值导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5-0172-03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in local colleges must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highlight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In addition, we should also get rid of the old misunderstandings an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s. The specific path of talent cultivation mainly includes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creating a multi-dimension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establish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vering the whole process,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establishing a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so on.
Keyword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value orientation; the path
在我国高校文科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基础专业和优势专业,分布很广。目前国内该专业普遍呈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特征,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与现实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国内高校不少专业都存在,因为这些专业“基本上培养的是单纯的学科性、学术性人才”,“然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是大量能够扎根一线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管理、建设、生产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1]
鉴于此种状况,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试图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和行业性培养。但总的看来,仍受制于专业发展的强大历史惯性,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平台、路径、方法等方面受到较大限制。
一、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诸如文案写作、宣传策划、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公务行政、文化产业、教育教学、公关文秘之类应用性的工作,但毕业生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养成实践能力方面表现出较大短板,主要原因有:
1. 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该问题突出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课程是教学的科目,是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過课程教学来实现的。”[2]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偏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偏少,并且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切合度不高。
2. 实践平台的建设存在数量不足、形式单一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实践诉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3. 实践环节的设置存在覆盖不全、体系粗疏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未能对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过程进行全覆盖,导致学生未能接受贯穿始终、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
4. 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创新创业素质有待加强。由于缺乏充分的行业对接性实践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均较为欠缺,实践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亟需提升。
二、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价值导向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必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
(一)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导向,实现错位发展
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国内一流高校、研究型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特别是在师资和生源方面存在较大劣势,如果仍与这些高校一样强调专业教育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将很难具备专业优势。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从学校实际和专业现状出发,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而不是以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从而既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实现与研究型高校的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
(二)摆脱旧有观念误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过去,普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天性地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循规蹈矩地进行学术研究、传承文脉和培养“作家”即可。实际上,从社会职业需求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以“说”和“写”为核心的技术层面上。对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人才培养应该以此为导向,建立起一套以“说”和“写”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超越非此专业人才的“说”和“写”的能力,“以彰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能力特色,保持其核心竞争力。”[3] 三、地方院校漢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具体路径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应该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打造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全程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措并举,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
积极探索“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采取前沿问题研讨、主题演讲、课件制作竞赛、案例分析、专题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中,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多方筹划,打造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比如笔者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
1. 建构“6613”实践教学平台。所谓“6613”,是一个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一个实践教学工程,要求学生在大一期间于课外完成60篇题材、体裁不同的文章;大二完成6篇读书报告;大三写1篇学年论文;四年内阅读完教育部规定的100部中外名著,三年半内任选背诵古今中外诗词300首,每学期参加3次演讲或辩论活动。
2. 完善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平台。在原有文科综合实验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建成办公业务综合实训室,有效缓解了专业实验室不足的难题。
3. 巩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就近利用校内资源,加强与校内各单位的横向合作,建立并不断巩固校内实习基地群。另一方面,积极申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获批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办公室业务技能校内实践基地。
4. 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多方联系,积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后续建设,提高基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学生接触社会和实际工作,锻炼、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5. 提升自办刊物实践教学平台。将学生自办刊物《南粤潮声》由院级内刊提升为省级内刊(粤内登字G第11359号),将其明确定性为学生自主性实践教学平台。
6. 丰富实践教学成果出版平台。与暨南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合作,在出版学生作品集时“一举两得”。学生在出版自己作品集的同时,还在出版机构的指导下参与自己作品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7. 构筑专业赛事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载体和抓手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根据专业特点,构筑以校园文学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为核心的专业赛事实践教学平台。
8. 强化“双创”实践教学平台。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促进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组建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双创”项目的申报、执行、验收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实施效果。
(三)多路并进,构建全程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构建起一套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覆盖、贯穿始终、持续强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以形成制度保障,固化落实,使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经过不断努力,笔者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破除了理论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应用型专业定位。组织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核心课模块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中开设系列专业实践课程,在学科专业拓展课模块和跨学科基础课模块中开设系列应用型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和其他功能单位建立起20多个校内实践阵地,校外实习基地达到13个。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暨南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等机构出版学生作品集多部,多名学生出版了个人诗集和散文集;学生独立运作的期刊《南粤潮声》质量不断提升,连续获得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青果奖”;积极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获批立项数十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参与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服务社会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申报的“雷州半岛文化中的海洋特性”“雷州三贤诗文的雷州书写”“赤坎老街中沉浮的广州湾文化”“湛江海岛地名文化研究”“传媒视角下的湛江城市形象研究”等获得各级大创项目立项;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近四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95%、99.27%、96.92%、98.2%,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四、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主要意义
总体而言,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应以“立体平台、全程覆盖、多元创新”为核心,构建起人文与应用相得益彰、理论与实践一体两翼的传统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立体平台”,是指实践教学平台的多维立体。强化平台建设意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努力争取校外资源,使实践教学平台由单一到立体、由扁平到多维,数量大幅增加,质量普遍提升,有效解决专业办学条件有限与学生实践诉求强烈之间的矛盾。所谓“全程覆盖”,是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训练的相互配套、课内课外实践活动的一体化,多路并进,多点发力,合力构建起一套从大一到大四全程覆盖、贯穿始终、持续强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中,注重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有意识地使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它们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贯穿于四年学习全过程的、科学的实践体系,使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所谓“多元创新”,是指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互联互通、多元共融的整体观念,充分利用发表作品、出版文集、运作期刊、申报大创项目、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有利于摆脱“文科专业无应用”的错误观念,突破“理论实践两回事”的认识误区,强化文科专业的实践性,凸显文科专业的应用性,将人们对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的边界与融通等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在实践层面,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将构建起一套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不是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从而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又实现与老牌高校的错位发展,为非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型大学的文科专业发展提供一种范例。
参考文献:
[1]林浩亮.加快转型发展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A].魏中林,胡振敏,郑文.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31.
[2]闫淼.做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领航者[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8.
[3]李影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职业教育转型策略探究[J].高教学刊,2017(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