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VSD持续负压吸引引流治疗骨髓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回顾比较VSD组8例患者和传统手术组1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中治疗和护理过程的不同。结果 VSD组8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均一期闭合伤口。住院天数、平均换药次数、换药时的痛苦程度、手术次数等均较传统手术组效果好。结论 VSD持续负压吸引引流治疗骨髓炎具有疗效显著、易于操作等特点,使得临床护理工作大为减轻。
[关键词] 骨髓炎;VSD持续负压吸引;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08-133-01
急性骨髓炎及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创面经久不愈合,伴有大量脓性组织渗出,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反复溃烂、骨的缺损和破坏,往往手术失败率较高、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精神、经济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利用含有双芯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使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持续有效抗生素冲洗、吸引,来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材料和方法[1]。2007年7月~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利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髓炎8例,与传统切开引流、清创、反复换药方法比较疗效满意。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VSD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3~52岁,平均41.5岁;传统手术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8~53岁,平均43.5岁。所有患者均为胫骨骨髓炎,内固定术后6例,创伤后原发感染10例;急性感染12例,慢性感染急性发作6例;病程1~13个月,平均4.6个月;单一细菌感染14例,混合细菌感染4例。
2 方法
2.1 材料
VSD一次性负压引流敷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用作创面封闭主体。内置带多孔双芯的硬性硅胶引流管。生物透性薄膜,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2]。
2.2 手术方法
VSD组:首先对病灶进行彻底清创,完全清除坏死组织、脓液、不良肉芽等,充分止血,反复冲洗。然后根据创面大小剪裁出合适的敷料将其填充于创面于缺损。将多孔引流管用多头连接管合并成1个或多个出口。敷料与创面边缘间断缝合,最后用半透性粘贴薄膜粘贴密闭整个创面,使整个创面呈密闭状态。术后引流管接负压装置,予以持续负压引流,负压为0.017~0.06MPa。引流管为双芯,可持续有效抗生素冲洗,7d后待引流液清晰,取部分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如未发现细菌,可停止冲洗,继续负压吸引4~5d。其后即可拆除VSD敷料,观察其创面清洁,血供丰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如果皮肤缺损较大可进行邮票样植皮治疗。
传统手术组:对病灶进行彻底清创,完全清除坏死组织、脓液、不良肉芽等,充分止血,反复冲洗。留置冲洗管和引流管,创面缺损处用引流条填塞。术后有效抗生素冲洗。随时换药,观察用引流管通畅情况。必要时再次手术清创。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χ±s)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术后VSD组患者局部病灶红肿热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感染均一期控制,取出VSD病灶缺损处的肉芽生长良好。在手术用时方面两组无差别,但是在住院天数、换药次数、疼痛、手术次数上VSD组明显效果(P<0.05)。具体见表1。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是难治性感染,往往担心感染能否控制,术前访视要充分了解病情,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心理变化,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
3.1.2 备皮 小腿处多毛,慢性感染者脓性分泌物长期的刺激,局部有较多不良皮肤反应,局部需备皮,防止皮肤毛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感染。局部皮肤用酒精反复清洗,去除死皮和痂皮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的紧密粘贴。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着重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创缘皮肤情况。
3.2.2 一般护理 由于肢体制动患者排便不方便,应给予帮助。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食高纤维素食物,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进含钙高的食物增加钙的吸收。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以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生長。
3.2.3 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压力维持在0.017~0.060MPa,半透明薄膜瘪陷表示有效。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负压瓶定期消毒、更换,放置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观察、记录引流物的颜色、量。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关闭冲洗管,且最后开启冲洗管,以免冲洗液渗出半透明膜,造成漏气。减少患肢的移动,避免半透明膜的破损,造成漏气,负压失效[3]。
3.3 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病人患肢需保持体位长时间的不变,因此容易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需及时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早期的肢体的功能锻炼。
软组织缺损及感染性创面通常是通过频繁换药及放置引流及时排出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分泌物、脓液等。然而早期或者感染未控制时,创面会有大量持续的渗出,为了保持伤口的干燥、促进肉芽的生长,需及时更换辅料,这样往往费时费力,而效果欠佳,需较长时间和花费。而持续的封闭式负压引流不需换药,大大减少了换药时的痛苦。创面的持续冲洗使得感染极易控制,减少了全身抗生素的应用。渗出、坏死组织等被及时引流,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为二期伤口的闭合创造有利条件,大大缩短了病程[4]。
使用VSD治疗骨髓炎时,临床护理工作大为减轻,但是由于VSD装置的特殊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取得其良好的配合;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练;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易江平,向常艳. VSD临床应用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1(13):89-91.
[2] 毛秀娟,王雪娟. 1例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109-2110.
[3] 王光辉. VSD负压引流治疗1例严重下肢挤压伤的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2009,15(10):1215-1216.
[4] 王学文,范小淘,李伟,等. 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83-584.
(收稿日期:2011-03-01)
[关键词] 骨髓炎;VSD持续负压吸引;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08-133-01
急性骨髓炎及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创面经久不愈合,伴有大量脓性组织渗出,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反复溃烂、骨的缺损和破坏,往往手术失败率较高、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精神、经济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利用含有双芯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使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持续有效抗生素冲洗、吸引,来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材料和方法[1]。2007年7月~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利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髓炎8例,与传统切开引流、清创、反复换药方法比较疗效满意。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VSD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3~52岁,平均41.5岁;传统手术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8~53岁,平均43.5岁。所有患者均为胫骨骨髓炎,内固定术后6例,创伤后原发感染10例;急性感染12例,慢性感染急性发作6例;病程1~13个月,平均4.6个月;单一细菌感染14例,混合细菌感染4例。
2 方法
2.1 材料
VSD一次性负压引流敷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用作创面封闭主体。内置带多孔双芯的硬性硅胶引流管。生物透性薄膜,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2]。
2.2 手术方法
VSD组:首先对病灶进行彻底清创,完全清除坏死组织、脓液、不良肉芽等,充分止血,反复冲洗。然后根据创面大小剪裁出合适的敷料将其填充于创面于缺损。将多孔引流管用多头连接管合并成1个或多个出口。敷料与创面边缘间断缝合,最后用半透性粘贴薄膜粘贴密闭整个创面,使整个创面呈密闭状态。术后引流管接负压装置,予以持续负压引流,负压为0.017~0.06MPa。引流管为双芯,可持续有效抗生素冲洗,7d后待引流液清晰,取部分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如未发现细菌,可停止冲洗,继续负压吸引4~5d。其后即可拆除VSD敷料,观察其创面清洁,血供丰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如果皮肤缺损较大可进行邮票样植皮治疗。
传统手术组:对病灶进行彻底清创,完全清除坏死组织、脓液、不良肉芽等,充分止血,反复冲洗。留置冲洗管和引流管,创面缺损处用引流条填塞。术后有效抗生素冲洗。随时换药,观察用引流管通畅情况。必要时再次手术清创。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χ±s)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术后VSD组患者局部病灶红肿热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感染均一期控制,取出VSD病灶缺损处的肉芽生长良好。在手术用时方面两组无差别,但是在住院天数、换药次数、疼痛、手术次数上VSD组明显效果(P<0.05)。具体见表1。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是难治性感染,往往担心感染能否控制,术前访视要充分了解病情,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心理变化,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
3.1.2 备皮 小腿处多毛,慢性感染者脓性分泌物长期的刺激,局部有较多不良皮肤反应,局部需备皮,防止皮肤毛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感染。局部皮肤用酒精反复清洗,去除死皮和痂皮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的紧密粘贴。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着重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创缘皮肤情况。
3.2.2 一般护理 由于肢体制动患者排便不方便,应给予帮助。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食高纤维素食物,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进含钙高的食物增加钙的吸收。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以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生長。
3.2.3 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 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压力维持在0.017~0.060MPa,半透明薄膜瘪陷表示有效。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负压瓶定期消毒、更换,放置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观察、记录引流物的颜色、量。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关闭冲洗管,且最后开启冲洗管,以免冲洗液渗出半透明膜,造成漏气。减少患肢的移动,避免半透明膜的破损,造成漏气,负压失效[3]。
3.3 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病人患肢需保持体位长时间的不变,因此容易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需及时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早期的肢体的功能锻炼。
软组织缺损及感染性创面通常是通过频繁换药及放置引流及时排出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分泌物、脓液等。然而早期或者感染未控制时,创面会有大量持续的渗出,为了保持伤口的干燥、促进肉芽的生长,需及时更换辅料,这样往往费时费力,而效果欠佳,需较长时间和花费。而持续的封闭式负压引流不需换药,大大减少了换药时的痛苦。创面的持续冲洗使得感染极易控制,减少了全身抗生素的应用。渗出、坏死组织等被及时引流,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为二期伤口的闭合创造有利条件,大大缩短了病程[4]。
使用VSD治疗骨髓炎时,临床护理工作大为减轻,但是由于VSD装置的特殊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取得其良好的配合;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练;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易江平,向常艳. VSD临床应用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1(13):89-91.
[2] 毛秀娟,王雪娟. 1例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109-2110.
[3] 王光辉. VSD负压引流治疗1例严重下肢挤压伤的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2009,15(10):1215-1216.
[4] 王学文,范小淘,李伟,等. VSD在骨科的临床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83-584.
(收稿日期:201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