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域随想》是现代古筝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作曲家巧妙采用特殊技法,以叩击琴盖等演奏方式模拟打击乐音效.在调式调性方面采用非传统的人工调式音阶定弦,兼采特色复合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胡灵活现的将一幅人们载歌载舞画面呈现在听众面前.本文从创作背景、作曲技法、演奏技巧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对同类题材的筝曲作品提供更多研究路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域随想》是现代古筝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作曲家巧妙采用特殊技法,以叩击琴盖等演奏方式模拟打击乐音效.在调式调性方面采用非传统的人工调式音阶定弦,兼采特色复合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胡灵活现的将一幅人们载歌载舞画面呈现在听众面前.本文从创作背景、作曲技法、演奏技巧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对同类题材的筝曲作品提供更多研究路径.
其他文献
《金色的秋天》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郭祖荣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小提琴独奏曲,至今在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曲式结构、主题旋律、调式调性三个方面对此曲进行了分析,并从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对此曲的演奏表现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
《平龄会》与《锋剑春秋》同属孙膑题材的清官昆弋连台本戏,由于二剧内容相似度较高,常被学界所混淆与误读.《平龄会》有国家图书馆与梅兰芳纪念馆所藏的两个总本,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所藏的单本.《锋剑春秋》的藏本则更为复杂,虽多数皆为残本,却分为提纲本、昆弋抄本、皮黄抄本,庋藏多地,部分曲本被影印出版.廓清昆弋本《平龄会》与《锋剑春秋》版本及关系问题,有助于对相关研究对象采取准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以及对相关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男中音是声乐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声部.在声乐合唱中,男中音声部演唱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合唱的表演的成败.为了更详细的了解男中音声部的演唱,完善在声乐合唱中的表演效果,本文对声乐合唱中男中音声部的演唱进行了研究.
题记rn案头现有译林出版社近年出版的“克拉克艺术史文集”共五部,即:《何为杰作》《风景入画》《哥特复兴》《浪漫派的反叛》和《观看绘画》,《何为杰作》我已经写了两篇读书札记,接下来我要陆陆续续写完这五本著作的系列读书札记.
单簧管最初是一种木管乐器.自文艺复兴以来,它一直受到许多欧洲音乐艺术家的青睐.现在,单簧管在各种器乐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单簧管的声音有一定的幽默感,并能够表现出幽默的音调,进而让人体学会到某种审美的乐趣,而本文内容则是针对在弹奏单簧管乐曲的过程中,如何找到最佳声音震动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相关演奏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演奏技巧.
本文基于小提琴曲《瑶山篝火》创作背景的认知,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看,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曲式结构的运用、民族五声性音阶与色彩音的融入、丰富的调性转变手法、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移位变化;在演奏表现上,则需要注意多元音色的表现、双音与和弦的情绪表现、装饰音技法的表现.对《瑶山篝火》的演奏,首先要建立在深入地音乐分析基础上,然后才能够在音乐的分析中体验和把握风格,进而才能够与具体的演奏技术相结合,达到音乐表现真实性与独创性的统一.
京剧男旦艺术是戏曲男旦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形成发展与中国传统社会环境与文化有关,也与中国艺术审美一脉相承.职业戏曲演出水准的不断精进和理学禁忌束缚了女性演员的上台,促成了男旦艺术的时代性发展.在今天,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察男旦艺术的价值、成绩及存在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稀缺性,艺术创造的独特性以及社会文化多元的客观需要.
老戏单是民国时期戏曲活动的重要信息记录.以经济为研究视角,可以管窥民国北平地区剧业运营模式,从对票价、茶资和彼时不同阶层家庭的经济研究可以确定戏曲娱乐消费人群的主体是部分下户、中户和上户.各色广告是市场贸易活跃的佐证,行业间的竞争与联系、梨园与传媒业的互联关系以及从“男女分座”到“男女混座”所传达出的女性经济的萌芽等,从老戏单中观察到的种种文化现象,其背后是客观经济的作用,是历史的真实情形.
1919年11月1日,具有现代剧场属性和空间特质的更俗剧场开幕.“更俗”实践是从上海到南通的欧阳予倩开展戏曲改革的一次“悲壮之举”——坚持了三年,结局是剧场更名而未能彻底“更俗”.笔者通过对《公园日报》这一史料的深度挖掘,爬梳欧阳予倩的“更俗”剧目,分析“更俗”前奏及当时环境下“更俗”的困难,从旧戏到新戏,以期直观呈现中国戏曲现代化的艰巨性和改革中在古今和中西问题上的复杂性.
徐枕亚(1889-1937),名觉,字枕亚,江苏常州人.1904年毕业于常熟虞南师范学院,1910年到无锡鸿山脚下的西仓镇鸿西小学教书,其班上有位名蔡如松的学生,徐枕亚十分喜爱,蔡的母亲陈佩芬是位青年寡妇.徐枕亚与陈佩芬两人因此生情.徐枕亚与陈佩芬的侄女蔡蕊珠结婚.徐枕亚与蔡蕊珠的事情,见徐枕亚著《亡妻蕊珠事略》等文.1912年,徐枕亚以自己与陈佩芬的情感故事为原型创造长篇小说《玉梨魂》,并在《民权素》上连载,引起强烈反响.1920年代又被拍成电影和搬上舞台,推动了《玉梨魂》的传播.《玉梨魂》被称为骈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