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或许是成龙从影以来最失意的一年。成龙电影生涯中投资最大的影片《环游世界80天》不久前在北美和亚洲地区同时上映,没想到的是,这部影片在美国惨遭票房滑铁卢,而在成龙的“地头”——香港也是劣评如潮。
经过这次惨败的成龙表示,未来三至四年内,他不再接拍好莱坞电影,只拍中国人的电影。这可以看作是成龙对自己在好莱坞打拼这几年的一个总结,一直没有拍“中国人的电影”是他的一块心病。
其实成龙进军好莱坞后拍摄的影片在美国票房一直都不错,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这些片子在香港和大陆的票房均不理想,可谓开了新市场,丢了大本营。中国人不喜欢成龙美国作品的原因很简单:成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心中铁打不动的银幕英雄,永远都是影片的绝对中心。但美国人不可能给成龙这样的地位,他们有自己的银幕英雄,他们要的只是成龙的拳脚功夫和搞笑本领。所以他们总是在电影中安排一个与成龙地位完全对等甚至略胜一筹的美国演员,而成龙的角色也始终不能摆脱拳脚厉害却没有头脑的小丑形象。
《环游世界80天》的失败在于它想夺回成龙前几部好莱坞电影中失去的绝对中心的地位,但又不敢彻底走出这样一个被证明还算成功的模式。成龙在影片中是以英国绅士仆人的身份成为主角的,这恐怕让中西双方都感到别扭。在美国人看来,没有一个有分量的美国演员的加盟,影片就失去了美国味;而中国人则觉得,他们心中的那个中国英雄依然没有归来。
成龙也许终于明白,想把中西文化融于一炉是多么困难。即使是李安这样的高手拍出的《卧虎藏龙》,也只是用中国文化的外壳包裹着西方文化的内核,在美国受青睐,在中国仍遭冷遇。《环》片试图两头讨好,最后却是不中不西,不咸不淡。
诚如成龙自己所言,他到美国发展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也能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下,而且不仅仅被当作“功夫机器”。否则他完全可以沿着前面几部好莱坞电影的路子走下去,不必做新的尝试。
但他可以再大胆一点。如果他直接扮演影片的最核心角色——那位英国绅士,或许在中国人眼中,成龙又是原来的那个英雄了,而在西方人眼中,一个东方的绅士不也是一片很有新鲜感的风景吗?所以《环》片的失败归根结底在于,成龙还是太迁就美国人。
当年从香港进入好莱坞,成龙用小丑式角色否定了曾经银幕英雄的形象;在好莱坞打拼这么多年后,他再次否定了自己前几年的模式,希望再成银幕的绝对中心,然而却失败了。也许成龙真应该回到中国人的世界再修炼几年,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体味更深一些,那时他就能真正向好莱坞证明些什么了。
经过这次惨败的成龙表示,未来三至四年内,他不再接拍好莱坞电影,只拍中国人的电影。这可以看作是成龙对自己在好莱坞打拼这几年的一个总结,一直没有拍“中国人的电影”是他的一块心病。
其实成龙进军好莱坞后拍摄的影片在美国票房一直都不错,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这些片子在香港和大陆的票房均不理想,可谓开了新市场,丢了大本营。中国人不喜欢成龙美国作品的原因很简单:成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心中铁打不动的银幕英雄,永远都是影片的绝对中心。但美国人不可能给成龙这样的地位,他们有自己的银幕英雄,他们要的只是成龙的拳脚功夫和搞笑本领。所以他们总是在电影中安排一个与成龙地位完全对等甚至略胜一筹的美国演员,而成龙的角色也始终不能摆脱拳脚厉害却没有头脑的小丑形象。
《环游世界80天》的失败在于它想夺回成龙前几部好莱坞电影中失去的绝对中心的地位,但又不敢彻底走出这样一个被证明还算成功的模式。成龙在影片中是以英国绅士仆人的身份成为主角的,这恐怕让中西双方都感到别扭。在美国人看来,没有一个有分量的美国演员的加盟,影片就失去了美国味;而中国人则觉得,他们心中的那个中国英雄依然没有归来。
成龙也许终于明白,想把中西文化融于一炉是多么困难。即使是李安这样的高手拍出的《卧虎藏龙》,也只是用中国文化的外壳包裹着西方文化的内核,在美国受青睐,在中国仍遭冷遇。《环》片试图两头讨好,最后却是不中不西,不咸不淡。
诚如成龙自己所言,他到美国发展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也能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下,而且不仅仅被当作“功夫机器”。否则他完全可以沿着前面几部好莱坞电影的路子走下去,不必做新的尝试。
但他可以再大胆一点。如果他直接扮演影片的最核心角色——那位英国绅士,或许在中国人眼中,成龙又是原来的那个英雄了,而在西方人眼中,一个东方的绅士不也是一片很有新鲜感的风景吗?所以《环》片的失败归根结底在于,成龙还是太迁就美国人。
当年从香港进入好莱坞,成龙用小丑式角色否定了曾经银幕英雄的形象;在好莱坞打拼这么多年后,他再次否定了自己前几年的模式,希望再成银幕的绝对中心,然而却失败了。也许成龙真应该回到中国人的世界再修炼几年,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体味更深一些,那时他就能真正向好莱坞证明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