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约车合法”并不能保证滴滴的“安全”。
约车的一只靴子在近1个月前落地,但出行领域的暴风雨似乎并没有小太多。
7月27日,交通部等七部委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之后,滴滴、中国优步、神州专车、易到等均称“支持新政,要依法运营”,整个行业看起来也一片欢腾。
但这1个月以来,落地的政策靴子背后,更多隐藏的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与优步(Uber)中国合并的滴滴首当其冲。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引发垄断质疑,纷繁复杂的VIE股权结构带来投融资和监管的不确定性,网约车新规在地方落地细则的差异更是让市场格局陡增变数。
新规离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两个半月,重重风险就像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未能消除的四重风险
接近滴滴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政策落地当天,程维表示,大家先喝杯香槟庆祝一下,然后等待解决更麻烦的问题。
麻烦很快到来。
公开消息称,兰州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日前宣布,兰州已经制定出相关政策落地细则,对网约车实行数量控制,留给网约车的数量大约在3000辆左右。
此前,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滴滴平台上有1500万注册司机,覆盖全国400个城市。对网约车数量控制意味着,不少网约车司机将被排除在外,无法从事这一行业。
这等于又回到了老路。背后原因是,出租车行业不是全国一盘棋,每个地方公司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监管,新规中关于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也都下放给了地方。
在此背景下,包括滴滴在内的众多网约车平台,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博弈,在传统出租车行业竞争和社会安全因素考量下,这会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新规落地难之外,另一重风险来自它与Uber的博弈。虽然吞下后者中国子公司,但博弈显然会更复杂,双方未来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按照公开的信息,滴滴和Uber中国的交易完成后,滴滴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其中,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但拥有滴滴17.7%的经济权益。
而滴滴背后的终极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名叫Xiao-ju Kuaizhi Inc.(简称“小桔快智”)。作为滴滴境内公司的核心,“滴滴系”的旗舰公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注册地在天津的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权益的互换和典型的VIE架构意味着,滴滴与Uber的竞合关系,无法消除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的角逐。至少在美国,Uber的光环会给滴滴的上市路带来不小的麻烦。除非它拆除VIE,回来国内IPO,但这无疑会抑制它的估值。
VIE架构还有一层风险。那就是网约车的监管涉及复杂数据,本地监管部门要求所有数据都必须落在本地,服务器架设在本地。而VIE架构,决定了一旦滴滴在美国上市,它在资本市场将面临中美两种监管体制的博弈影响。
而最新一重风险,也已经暴露。那就是公司股权过于分散。滴滴经过最新一轮融资后,管理层股份已稀释到8.40%。员工持股10%,腾讯和阿里分别持股11.4%和9.5%,剩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这意味着,滴滴管理层的话语权面临重大挑战,可能存在投票权的风险。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滴滴或不排除复制阿里合伙人制度,然后登陆美国。但它毕竟不同于阿里,这会波及更多现有股东利益。
当然,即使这些因素都能化解,宏观面也未必配合。美国正在经历IPO寒冬,一份IPO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下半年,仅51家公司完成IPO,直到今年4月,美国才迎来2016年首个科技IPO案例。
更深的挑战:模式中的隐患
更深层次的隐患,从滴滴诞生的那天起就已埋下伏笔。
和淘宝的策略类似,滴滴通过构建司机、私家车、乘客的主体交互关系,打造了一个开放式平台,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流量。这使得滴滴在过去的2015年,完成14.3亿的订单量,仅从这个维度来讲,滴滴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互联网交易平台。
但是,这样的交易量却是建立在不断开辟新业务的基础上。去年2月,滴滴快的合并后,增速放缓,为使用户下载量提升回攀升轨道,滴滴相继推出快车、顺风车、代驾等业务,其旗下巴士业务“滴滴巴士”也于2015年7月正式上线,通过产品迭代,丰富产品矩阵。
这些看似充足的产品线,表面上为滴滴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大数据资源,但实际上,滴滴的每条产品线都拓展不深,在政策还没有监管到位的条件下,极易产生隐形成本。
另一方面,和刚刚上市的神州以及体量较小的易到相比,规模更大的滴滴显然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
从滴滴、快的大战到阻击Uber之战,长期以来,一直靠“强补贴”来笼络司机和用户的滴滴,不仅没有实现共享经济本应实现的“零边际成本”,反而扩大了开支成本,导致盈利模式不清。
现实情况是,随着滴滴体量越来越大,投资者将会越来越谨慎,毕竟,投资一家“独角兽”的巨额成本与扶持一家隐形“独角兽”相比,后者投入少、风险小且见效快。
因此,今年6月份,在完成一笔巨额融资之后,滴滴创始人程维明确表示,“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业务,不再进行大规模补贴”。
这也是为什么从6月底开始,滴滴在不同的城市开展幅度不一的价格调整,乘客端普遍涨价,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上涨30%。同时,滴滴对司机的补贴也下调了70%。这也就意味着,滴滴打车与正规出租车相比的低价优势已在悄然流失。
更糟糕的是,除了资金,滴滴并没有能够真正阻挡对手的护城河,目前专车司机和打车平台关系松散,很多专车司机同时用多个打车软件进行抢单,且更青睐补贴高的平台。专于一项业务,或者同样拥有高补贴的对手的进入,将对滴滴形成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和赴美IPO成了滴滴熬过压力期仅有的两条通道。这两条通道,一条已经打开,但充满了不确定性,另一条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滴滴的当务之急,或许应该回到原点,先想想办法,熬过这场政策、资本、竞争等不利因素交织而成的暴风雨。
约车的一只靴子在近1个月前落地,但出行领域的暴风雨似乎并没有小太多。
7月27日,交通部等七部委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之后,滴滴、中国优步、神州专车、易到等均称“支持新政,要依法运营”,整个行业看起来也一片欢腾。
但这1个月以来,落地的政策靴子背后,更多隐藏的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与优步(Uber)中国合并的滴滴首当其冲。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引发垄断质疑,纷繁复杂的VIE股权结构带来投融资和监管的不确定性,网约车新规在地方落地细则的差异更是让市场格局陡增变数。
新规离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两个半月,重重风险就像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未能消除的四重风险
接近滴滴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政策落地当天,程维表示,大家先喝杯香槟庆祝一下,然后等待解决更麻烦的问题。
麻烦很快到来。
公开消息称,兰州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日前宣布,兰州已经制定出相关政策落地细则,对网约车实行数量控制,留给网约车的数量大约在3000辆左右。
此前,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滴滴平台上有1500万注册司机,覆盖全国400个城市。对网约车数量控制意味着,不少网约车司机将被排除在外,无法从事这一行业。
这等于又回到了老路。背后原因是,出租车行业不是全国一盘棋,每个地方公司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监管,新规中关于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也都下放给了地方。
在此背景下,包括滴滴在内的众多网约车平台,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博弈,在传统出租车行业竞争和社会安全因素考量下,这会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新规落地难之外,另一重风险来自它与Uber的博弈。虽然吞下后者中国子公司,但博弈显然会更复杂,双方未来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按照公开的信息,滴滴和Uber中国的交易完成后,滴滴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其中,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但拥有滴滴17.7%的经济权益。
而滴滴背后的终极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名叫Xiao-ju Kuaizhi Inc.(简称“小桔快智”)。作为滴滴境内公司的核心,“滴滴系”的旗舰公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注册地在天津的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权益的互换和典型的VIE架构意味着,滴滴与Uber的竞合关系,无法消除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的角逐。至少在美国,Uber的光环会给滴滴的上市路带来不小的麻烦。除非它拆除VIE,回来国内IPO,但这无疑会抑制它的估值。
VIE架构还有一层风险。那就是网约车的监管涉及复杂数据,本地监管部门要求所有数据都必须落在本地,服务器架设在本地。而VIE架构,决定了一旦滴滴在美国上市,它在资本市场将面临中美两种监管体制的博弈影响。
而最新一重风险,也已经暴露。那就是公司股权过于分散。滴滴经过最新一轮融资后,管理层股份已稀释到8.40%。员工持股10%,腾讯和阿里分别持股11.4%和9.5%,剩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这意味着,滴滴管理层的话语权面临重大挑战,可能存在投票权的风险。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滴滴或不排除复制阿里合伙人制度,然后登陆美国。但它毕竟不同于阿里,这会波及更多现有股东利益。
当然,即使这些因素都能化解,宏观面也未必配合。美国正在经历IPO寒冬,一份IPO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下半年,仅51家公司完成IPO,直到今年4月,美国才迎来2016年首个科技IPO案例。
更深的挑战:模式中的隐患
更深层次的隐患,从滴滴诞生的那天起就已埋下伏笔。
和淘宝的策略类似,滴滴通过构建司机、私家车、乘客的主体交互关系,打造了一个开放式平台,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流量。这使得滴滴在过去的2015年,完成14.3亿的订单量,仅从这个维度来讲,滴滴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互联网交易平台。
但是,这样的交易量却是建立在不断开辟新业务的基础上。去年2月,滴滴快的合并后,增速放缓,为使用户下载量提升回攀升轨道,滴滴相继推出快车、顺风车、代驾等业务,其旗下巴士业务“滴滴巴士”也于2015年7月正式上线,通过产品迭代,丰富产品矩阵。
这些看似充足的产品线,表面上为滴滴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大数据资源,但实际上,滴滴的每条产品线都拓展不深,在政策还没有监管到位的条件下,极易产生隐形成本。
另一方面,和刚刚上市的神州以及体量较小的易到相比,规模更大的滴滴显然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
从滴滴、快的大战到阻击Uber之战,长期以来,一直靠“强补贴”来笼络司机和用户的滴滴,不仅没有实现共享经济本应实现的“零边际成本”,反而扩大了开支成本,导致盈利模式不清。
现实情况是,随着滴滴体量越来越大,投资者将会越来越谨慎,毕竟,投资一家“独角兽”的巨额成本与扶持一家隐形“独角兽”相比,后者投入少、风险小且见效快。
因此,今年6月份,在完成一笔巨额融资之后,滴滴创始人程维明确表示,“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业务,不再进行大规模补贴”。
这也是为什么从6月底开始,滴滴在不同的城市开展幅度不一的价格调整,乘客端普遍涨价,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上涨30%。同时,滴滴对司机的补贴也下调了70%。这也就意味着,滴滴打车与正规出租车相比的低价优势已在悄然流失。
更糟糕的是,除了资金,滴滴并没有能够真正阻挡对手的护城河,目前专车司机和打车平台关系松散,很多专车司机同时用多个打车软件进行抢单,且更青睐补贴高的平台。专于一项业务,或者同样拥有高补贴的对手的进入,将对滴滴形成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和赴美IPO成了滴滴熬过压力期仅有的两条通道。这两条通道,一条已经打开,但充满了不确定性,另一条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滴滴的当务之急,或许应该回到原点,先想想办法,熬过这场政策、资本、竞争等不利因素交织而成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