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已引起中央及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给予扶持。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在于产业发展失衡,深刻分析其成因及表现形式,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等多层面探求系统的政策措施。
一、产业发展空间失衡,区域经济协调难度大
三峡库区是指湖北宜昌市至重庆市靠近长江的地区,按照国家制定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峡库区包括19个县、市、区,分布于湖北省宜昌市、恩施自治州和重庆市。这一地区一衣带水,山脉相连,文脉相同,资源相近,是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带。
从流域经济看,流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应该是生产要素顺应流域方向向下游集中,在下游城市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 从而对上游地区产生辐射力、带动力、凝聚力。三峡成库后,流域下游的库首是湖北省宜昌市,而上游库尾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两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外流域经济发展经验相悖,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大城市在水库库尾。这种首尾错位的空间布局使宜昌市无力带动上游经济发展,而重庆市的经济腹地更集中于上游和西南地区,三峡库区缺乏经济龙头的带动作用,甚至于对长江流域的合作发展、东西互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区域经济看,三峡库区分属不同的省市管辖,不仅产业政策不同,而且利益矛盾难以调和,严重阻滞着产业的协调发展。如,重庆市的15个县市区划归西部,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而湖北宜昌市的3个县区划归中部,执行的是中部政策。三峡旅游在国内外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然而由于三峡旅游同质性高,所涉行政区划复杂,重庆宜昌两市缺乏协调,未能有效建立区域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机制,导致内部竞争激烈,相互封锁市场,无序过度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
在民族文化方面,重庆市主唱巴渝文化,宜昌市主打巴楚文化,两者主要内容其实都是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起源于宜昌长阳,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两地文脉本来相同,一个完整的巴文化被人为分割成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对三峡旅游发展极为不利。此外,重庆宜昌两市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地级市,重庆市还兼有三峡库区占比较大(重庆三峡库区占整个三峡库区的比例和重庆市的比例)的优势,有更多的话语权,使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空间失衡更加严重,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产业发展进程失衡,区域经济大起大落
三峡库区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状态,对外的商品交流活动较少,缺乏商品生产的意识,自然经济比例大,产业发展落后。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后,数以千亿的工程建设资金和移民建设资金集中投向三峡库区,对建筑业、部分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带来空前的繁荣。但是,随着三峡工程接近尾声,固定资产投资逐渐减少,二期移民任务完成后,移民资金投入也大幅度减少,投资拉动降低,已有的繁荣产业又逐渐萧条,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幅将大幅回落。这种高低反差的发展环境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不仅本地产业培育不起来,而且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环境,外地企业也不大可能落地生根,大多参与建筑有关的行业,赚钱就走。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三峡库区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模式。
三、产业结构失衡,区域经济缺乏竞争力
三峡库区历来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典型山区河谷传统农业,自然经济比例大,商品转化率低,农业生产在库区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三峡工程开工建设时,三峡库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35∶26,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
国家对三峡库区的投资大多是投向移民搬迁、生态环保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投入比重小,导致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建筑业畸形发展,三峡湖北库区建筑业占第二产业中的比例高达46.4%。“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只有交通线,缺少生产线。”随着三峡工程和库区移民投资高峰的过去,支撑库区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将面临市场萎缩的严峻形势。
在技术结构上,库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很小,传统产业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其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研究与开发投入能力。在组织结构上,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套,大部分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四、生产要素比例失衡,产业发展基础差
三峡库区人口集中,生产力落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类生产要素不匹配,三峡工程建设,加重了生产要素比例不平衡的态势。
三峡库区19个县市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90万人,人口密度为283.9人/平方公里,不仅高于西部,而且比中部地区的262.2人/平方公里还要高出21.7人/平方公里,比邻近的宜昌市要高出91.1人/平方公里,但三峡库区的生存条件远不如中部和宜昌市。建国以来,周边地区发展缓慢,交通又极为不便,信息闭塞,人口迁移困难。三峡成库后,长江沿岸的稠密人口大都靠安置,更加重了安置地的人口密度。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移民和二次征地移民安置在城镇的二、三产业;大量淹没工矿企业的职工被迫再谋出路,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发挥,劳动力资源被大大削弱,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湖北三峡库区共淹没农用地17.8万亩,其中耕地6.4万亩,175米以上可供安置的耕地只有2.3万亩,剔除25度以上坡耕地7100亩,移民人均仅0.65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8亩的最低警戒线。三峡水库蓄水还使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更加不足,土地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三峡库区资本稀缺,来源少,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人行重庆营管部统计显示:2004年库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058.8亿元,较1997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20.3%,而贷款余额仅为604.2亿元,年均增长9.9%,贷款增长幅度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低于重庆主城区6个百分点。
五、产业发展动力失衡,区域经济缺乏活力
三峡库区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也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竞争中,三峡库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一是库区地处山区,土地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珍贵,且受到国家严格土地供给政策的限制,以土地换资金的余地不大;二是库区交通虽然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与其它地方相比,仍然不方便,运输成本高,产业区位明显处于劣势;三是库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严格的环保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一条“高压线”,引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受到限制,加之库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技术基础差,产业集聚困难;四是库区缺乏高校,人力资源缺乏,且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较差,难以引进、留住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因此,这种主要依靠外力推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保持。
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大的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在宏观上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与资金、项目支持的微观层面相结合。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赋予库区一个特别的身份和特别的地位与权利,把三峡库区作为中央直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区”、或“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在打通长江航运障碍后还可考虑设立“自由贸易区”,甚至于可考虑调整行政区划,成立“三峡特区”;要加快三峡库区中下游城市宜昌、万州的发展,努力打造流域经济增长极。二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纽带作用,打通长江航运瓶颈障碍,使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畅通国家经济命脉,形成西部地区的东向出海大通道,推动三峡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三是加大产业发展初期项目、政策、资金投入支持和长期扶持力度,可考虑将三峡工程投资概算中忽视的产业扶持资金补上来,用三峡工程节约的200多亿建设资金补充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调整投向保持每年的投资力度不减少,保持三峡库区投资需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四是坚持制度创新,推进三峡库区财税、金融、流通、社会保障、电力、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试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培育三峡库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内在能力。五是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在三峡库区布局一批就业容量大、产业带动强、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就业培训基地给予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劳务输出,形成劳务经济、劳务产业;可考虑生态移民,将众多的农村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此文为湖北省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资助课题
(执笔:杨美仁郭向东彭志春)
一、产业发展空间失衡,区域经济协调难度大
三峡库区是指湖北宜昌市至重庆市靠近长江的地区,按照国家制定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峡库区包括19个县、市、区,分布于湖北省宜昌市、恩施自治州和重庆市。这一地区一衣带水,山脉相连,文脉相同,资源相近,是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带。
从流域经济看,流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应该是生产要素顺应流域方向向下游集中,在下游城市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 从而对上游地区产生辐射力、带动力、凝聚力。三峡成库后,流域下游的库首是湖北省宜昌市,而上游库尾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两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外流域经济发展经验相悖,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大城市在水库库尾。这种首尾错位的空间布局使宜昌市无力带动上游经济发展,而重庆市的经济腹地更集中于上游和西南地区,三峡库区缺乏经济龙头的带动作用,甚至于对长江流域的合作发展、东西互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区域经济看,三峡库区分属不同的省市管辖,不仅产业政策不同,而且利益矛盾难以调和,严重阻滞着产业的协调发展。如,重庆市的15个县市区划归西部,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而湖北宜昌市的3个县区划归中部,执行的是中部政策。三峡旅游在国内外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然而由于三峡旅游同质性高,所涉行政区划复杂,重庆宜昌两市缺乏协调,未能有效建立区域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机制,导致内部竞争激烈,相互封锁市场,无序过度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
在民族文化方面,重庆市主唱巴渝文化,宜昌市主打巴楚文化,两者主要内容其实都是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起源于宜昌长阳,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两地文脉本来相同,一个完整的巴文化被人为分割成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对三峡旅游发展极为不利。此外,重庆宜昌两市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地级市,重庆市还兼有三峡库区占比较大(重庆三峡库区占整个三峡库区的比例和重庆市的比例)的优势,有更多的话语权,使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空间失衡更加严重,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产业发展进程失衡,区域经济大起大落
三峡库区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状态,对外的商品交流活动较少,缺乏商品生产的意识,自然经济比例大,产业发展落后。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后,数以千亿的工程建设资金和移民建设资金集中投向三峡库区,对建筑业、部分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带来空前的繁荣。但是,随着三峡工程接近尾声,固定资产投资逐渐减少,二期移民任务完成后,移民资金投入也大幅度减少,投资拉动降低,已有的繁荣产业又逐渐萧条,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幅将大幅回落。这种高低反差的发展环境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不仅本地产业培育不起来,而且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环境,外地企业也不大可能落地生根,大多参与建筑有关的行业,赚钱就走。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三峡库区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模式。
三、产业结构失衡,区域经济缺乏竞争力
三峡库区历来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典型山区河谷传统农业,自然经济比例大,商品转化率低,农业生产在库区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三峡工程开工建设时,三峡库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35∶26,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
国家对三峡库区的投资大多是投向移民搬迁、生态环保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投入比重小,导致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建筑业畸形发展,三峡湖北库区建筑业占第二产业中的比例高达46.4%。“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只有交通线,缺少生产线。”随着三峡工程和库区移民投资高峰的过去,支撑库区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将面临市场萎缩的严峻形势。
在技术结构上,库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很小,传统产业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其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研究与开发投入能力。在组织结构上,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套,大部分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四、生产要素比例失衡,产业发展基础差
三峡库区人口集中,生产力落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类生产要素不匹配,三峡工程建设,加重了生产要素比例不平衡的态势。
三峡库区19个县市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90万人,人口密度为283.9人/平方公里,不仅高于西部,而且比中部地区的262.2人/平方公里还要高出21.7人/平方公里,比邻近的宜昌市要高出91.1人/平方公里,但三峡库区的生存条件远不如中部和宜昌市。建国以来,周边地区发展缓慢,交通又极为不便,信息闭塞,人口迁移困难。三峡成库后,长江沿岸的稠密人口大都靠安置,更加重了安置地的人口密度。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移民和二次征地移民安置在城镇的二、三产业;大量淹没工矿企业的职工被迫再谋出路,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发挥,劳动力资源被大大削弱,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湖北三峡库区共淹没农用地17.8万亩,其中耕地6.4万亩,175米以上可供安置的耕地只有2.3万亩,剔除25度以上坡耕地7100亩,移民人均仅0.65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8亩的最低警戒线。三峡水库蓄水还使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更加不足,土地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三峡库区资本稀缺,来源少,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人行重庆营管部统计显示:2004年库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058.8亿元,较1997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20.3%,而贷款余额仅为604.2亿元,年均增长9.9%,贷款增长幅度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低于重庆主城区6个百分点。
五、产业发展动力失衡,区域经济缺乏活力
三峡库区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也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竞争中,三峡库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一是库区地处山区,土地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珍贵,且受到国家严格土地供给政策的限制,以土地换资金的余地不大;二是库区交通虽然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与其它地方相比,仍然不方便,运输成本高,产业区位明显处于劣势;三是库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严格的环保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一条“高压线”,引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受到限制,加之库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技术基础差,产业集聚困难;四是库区缺乏高校,人力资源缺乏,且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较差,难以引进、留住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因此,这种主要依靠外力推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保持。
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大的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在宏观上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与资金、项目支持的微观层面相结合。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赋予库区一个特别的身份和特别的地位与权利,把三峡库区作为中央直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区”、或“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在打通长江航运障碍后还可考虑设立“自由贸易区”,甚至于可考虑调整行政区划,成立“三峡特区”;要加快三峡库区中下游城市宜昌、万州的发展,努力打造流域经济增长极。二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纽带作用,打通长江航运瓶颈障碍,使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畅通国家经济命脉,形成西部地区的东向出海大通道,推动三峡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三是加大产业发展初期项目、政策、资金投入支持和长期扶持力度,可考虑将三峡工程投资概算中忽视的产业扶持资金补上来,用三峡工程节约的200多亿建设资金补充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调整投向保持每年的投资力度不减少,保持三峡库区投资需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四是坚持制度创新,推进三峡库区财税、金融、流通、社会保障、电力、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试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培育三峡库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内在能力。五是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在三峡库区布局一批就业容量大、产业带动强、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就业培训基地给予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劳务输出,形成劳务经济、劳务产业;可考虑生态移民,将众多的农村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此文为湖北省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资助课题
(执笔:杨美仁郭向东彭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