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井子垦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有近50年的历史,已成为垦区粮食作物的优势产业,水稻种植占粮食播种面积及总产的95%,在整个种植业中面积占15%~20%。垦区土壤质地多数偏粘重,盐碱重,地下水位高,种稻用水量较少,年单季种稻晚熟品种(150~160d)的耗水量在1000~1400方/亩,为减少棉田枯黄萎病危害,便于稻棉轮作。
随着近几年稻米市场规律的变化,国家对粮食生产给于直补政策,各团场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使垦区的水稻生产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销售正在逐步走向市场,摸索出一套适应我区稻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途径。
一、示范区完成情况
沙井子垦区曾推广节水种稻6.8万亩,亩节水250~400方,亩节省水费30~48元,比前几年亩增产稻谷59.3kg,亩增产10%,亩增收节支149.3元。由于示范区将各种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发挥了各项技术的叠加作用,提高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品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了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
二、对我区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的回顾
60年代以早熟黑、白芒品种为主,采用人工拉滚筒旱直播。
70年代以中熟沙字129为主,中期推广矮丰2号等晚熟品种,播种方式采用机力条播,1975年一团试验站经系统选育出中熟、高产水稻品种沙丰75号用以代替了沙字129。
80年代采用蓄水泡田措施,30%~50%的面积种植晚熟品种沙交5号、矮丰2号,80年代末引进了辽盐2号和辽粳5号,但由于生育期偏长而被淘汰,播种方式以水直播和旱直播并重。
90年代推广减耕蓄水种稻,矮丰2号、A稻6号、辽开79-3、辽盐19-1等晚熟品种水稻面积占80%左右,采用播前蓄水,飞机或人工撒播。由于矮丰2号的引进推广,使水稻连年稳产高产,团场经济有了长远的发展,但该品种米质差,市场无竟争力,于1996年引进A稻6号、辽开79-3等品种,A稻6号虽丰产潜力大,但米质很差,很快被淘汰,1997年辽开79-3晚熟品种彻底取代了种植20年历史的矮丰2号,1998年引进东北优质粳稻辽盐12、16、19号,丰产性能好,抗倒伏,缺点是生育期偏长(155~157d),千粒重低。沙井子稻区以4月10日左右播种。
进入21世纪后,2001—2006年引进并推广的雨田1、3和10号,丰产性能方面较好,米质在口感、营养成分、垩白等在市场上优于辽盐系列。但种植多年,品种退化严重,将逐渐由98-3、97-55-4等纯度高,适宜我区大面积亩产750~850kg超高产品种替代。
三、水稻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具体地讲就是:改进稻田耕作和灌水技术,节水种稻。采用播前浅翻,基施水稻专用肥,推广减磷增氮补锌技术,浸种催芽播种,减少亩播量,依靠分蘖成穗,推广育秧和插秧种稻技术,扩大晚熟高产品种面积。
1.节水种稻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对产业区方针政策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区作为水稻主产区,在用水上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塔河灌区流域治理的实施,50年来一贯的有钱买水的历史已经过去,目前采用的灌溉区内控制总用水量从2000年前的全部耕地播种作物总配水量2.2亿立方到2002年的1.8亿立方再到2004年的1.6亿立方,2006年为1.4亿立方。从近20年的种稻历史看,4月上旬播种给水困难,不给水的局面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既要保证晚熟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又要在节约用水,缓解4月份枯水期上做好文章。从品种、耕作、栽培、灌溉、施肥等综合栽培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重新调整了种稻技术思路。
2.改变耕作方式,狠抓土地平整
棉茬稻耕作改变了以往的减耕蓄水做法,在返浆初期,土壤化冻18cm时,犁地20~22cm浅翻灭茬,便于机力刮地。
狠抓土地平整是种水稻的基本功,是贯彻其他各项技术措施的保证,为提高稻田的平地质量,充分发挥机力旱平地的作用,全部采用悬挂式刮土板,对格田逐块刮平,技术人员用水准仪测高程、复验;人工进行细平,将格田小坑小包、埂槽彻底复平,按要求修直引渠、田埂。进水后严格按6条标准进行人工水整地:①水层不超过3cm;②地平、寸水不露泥;③田间不打小埂,地边无犁沟,无埂槽;④埂直角方,尽量减少引渠占地面积;⑤捞尽田间漂浮物;⑥埂子高度20cm,宽度40cm,削成三角形。经团检查验收达到标准方可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3.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雨田1号
良种是水稻增产的内在因素,推广高产良种是夺取水稻大面积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雨田10号具有适应性强、分蘖性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伏、抽穗整齐、成熟一致等丰产优点,是我团大面积水稻高产的主栽品种。
4.浸种催芽,减少播种量,推迟播期,降低基本苗
近几年我们在播种方式进行多种尝试:近两万亩水稻在采用雨田品种生育期较长的情况下,在4月28日到5月5日时间内采用人工浸种催芽至1.5cm左右撒播,实现了一次撒播保苗成功。一是较好地解决了4月份棉花播种期间正值枯水期,棉花与水稻播种抢机械、抢劳力的矛盾。二是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我区在4月底前往往有倒春寒强降温过程2~3次,年年播种后由于气温等因素导致烂种,基本苗不足,缺苗面积大,而 4月底至5月初播种,躲过了4月中旬的低温冷害。三是播前切施基肥,使种床松软,减少了漂秧危害,便于立苗扎根。四是按以往惯例3月底开始蓄水,4月20日播种,现为4月20日开始进水,推迟进水20~25d,按推迟20d用水计算,每天用水10方/亩,仅此一项节约用水200方/亩,节约水费24元/亩。五是将播种量由原来的14~16kg减少到10~12kg,基本苗控制22~25万/亩。六是推迟进水节约杀虫和一遍稻田封闭费用共计10元/亩左右。由于各项保苗措施的综合作用,使田间出苗率提高了30%~40%。为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提高群体生产质量开辟了新途径。
所谓发挥个体生产潜力,就是依据叶龄进程,通过合理播量,保证落田苗数,促早发,攻大蘖,保壮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确保足穗、重穗、增产。所谓群体质量是指在不同生育阶段克服或減少田间存在的弱苗、弱蘖、弱穗、弱花和弱粒,达到苗与苗、株与株能够均衡生长,同步发育。而“五弱”的减少又依赖于个体潜力的发挥。个体是否健壮、匀称,集中表现在根、蘖、穗3个部分,蘖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5.推广水稻平衡施肥技术,采用减磷增氮补锌施肥方法
根据垦区土壤养分化验资料、水稻需肥特点、肥料利用率和目标产量等因素,总结出了减磷增氮补锌施肥方案,将施肥配方提供给师专用肥厂,生产水稻专用肥。播前基施水稻专用肥15~20kg,减少磷肥用量,叶面补施锌肥。在总投肥量上由以前的三料磷8~10kg/亩,降低到6~8kg/亩,尿素由38~40kg/亩增加到45~50kg/亩。每亩补施硫酸锌500~1000g或氨基酸锌200~250g。通过肥料量的调整这几年已经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其次在稻田的施肥方法上,锌肥采用拌种或苗期喷洒。磷肥用作种肥播前条施,氮肥按照“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做到早施苗肥(一叶一心期),重施分蘖肥(4叶期施促蘖肥10~2kg,6叶期施保蘖肥8kg),巧施穗肥,增施粒肥(破口期)或根外追肥,以充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益
6.推广插秧节水种稻技术
选择土地肥沃,拔秧、运秧方便,水稻较为集中的中心地带做为育秧田,播前基施专用肥40kg,亩播量60~80kg,浸种催芽,均匀撒播。6月初稻苗4~5片叶龄时起秧,进行本田插秧。比水直播少用水35~40d,每亩节水350~400方。
7.抓苗期病虫害防治,推广水稻三期封闭,实现全期无草田
沙井子垦区稻田的病虫害主要有:苗期的绵腐病,稻蝇蛆和稻摇蚊。防治绵腐病主要采用0.2%的硫酸铜拌种,防治稻蝇蛆和稻摇蚊主要采用低毒类杀虫剂防治。
稻田杂草主要有三棱草、稗草、芦苇、角茨藻等。通过多年的探索对水稻实施三期封闭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的漫延。①播前封闭:稻田进水后,根据进水时间顺序认真调查三棱草的发芽情况,在球茎三棱草刚刚萌发时用20g/亩农得时进行播前封闭(封闭时保持田间3~5cm的水层一星期左右),可有效控制三棱草的发生,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②立针期封闭:用10%的农得时20g/亩+96%的禾大壮200g/亩浅水喷雾封闭,可有效控制幼龄杂草。③分蘖期封闭:可在前两次封闭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对草情较小的用15g/亩农得时或10g/亩草克星进行喷雾,草情大的地可在加入苯达松200~250g/亩兑水喷雾,可有效地防除大龄杂草。
8.推广浅水灌溉技术
全期水层管理应采用浅、湿、干交替的灌水方法。做到适时晒芽,适时适度烤田、孕穗,抽穗期灌浅水层,灌浆期采用间歇灌溉为主,养根保叶,以达到青杆活叶黄熟的目的。所谓培育壮苗,关键是促进根部发育,这就必须向根供给氧气。而向根供给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即由叶部气孔将氧气吸入体内,通过地上部的细胞间隙达到根部,再通过根的细胞间隙达到根端。根据这个道理,向秧苗根部供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晒芽。在水稻发芽后第二完全叶展开以前,晒芽越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四、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垦区在总结多年水稻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在取得绿色食品(水稻)认证后,严格按农业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选择低毒农药,尽量少用农药,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将常规主体栽培技术同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制订出了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水稻综合标准,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认真实施“绿色食品水稻亩产850kg栽培技术规程”,运用综合手段科学运筹肥水,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达到苗、茎、穗、粒协调发展,促进水稻单产一年一个新台阶。
随着近几年稻米市场规律的变化,国家对粮食生产给于直补政策,各团场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使垦区的水稻生产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销售正在逐步走向市场,摸索出一套适应我区稻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途径。
一、示范区完成情况
沙井子垦区曾推广节水种稻6.8万亩,亩节水250~400方,亩节省水费30~48元,比前几年亩增产稻谷59.3kg,亩增产10%,亩增收节支149.3元。由于示范区将各种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发挥了各项技术的叠加作用,提高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品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了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
二、对我区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的回顾
60年代以早熟黑、白芒品种为主,采用人工拉滚筒旱直播。
70年代以中熟沙字129为主,中期推广矮丰2号等晚熟品种,播种方式采用机力条播,1975年一团试验站经系统选育出中熟、高产水稻品种沙丰75号用以代替了沙字129。
80年代采用蓄水泡田措施,30%~50%的面积种植晚熟品种沙交5号、矮丰2号,80年代末引进了辽盐2号和辽粳5号,但由于生育期偏长而被淘汰,播种方式以水直播和旱直播并重。
90年代推广减耕蓄水种稻,矮丰2号、A稻6号、辽开79-3、辽盐19-1等晚熟品种水稻面积占80%左右,采用播前蓄水,飞机或人工撒播。由于矮丰2号的引进推广,使水稻连年稳产高产,团场经济有了长远的发展,但该品种米质差,市场无竟争力,于1996年引进A稻6号、辽开79-3等品种,A稻6号虽丰产潜力大,但米质很差,很快被淘汰,1997年辽开79-3晚熟品种彻底取代了种植20年历史的矮丰2号,1998年引进东北优质粳稻辽盐12、16、19号,丰产性能好,抗倒伏,缺点是生育期偏长(155~157d),千粒重低。沙井子稻区以4月10日左右播种。
进入21世纪后,2001—2006年引进并推广的雨田1、3和10号,丰产性能方面较好,米质在口感、营养成分、垩白等在市场上优于辽盐系列。但种植多年,品种退化严重,将逐渐由98-3、97-55-4等纯度高,适宜我区大面积亩产750~850kg超高产品种替代。
三、水稻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具体地讲就是:改进稻田耕作和灌水技术,节水种稻。采用播前浅翻,基施水稻专用肥,推广减磷增氮补锌技术,浸种催芽播种,减少亩播量,依靠分蘖成穗,推广育秧和插秧种稻技术,扩大晚熟高产品种面积。
1.节水种稻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对产业区方针政策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区作为水稻主产区,在用水上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塔河灌区流域治理的实施,50年来一贯的有钱买水的历史已经过去,目前采用的灌溉区内控制总用水量从2000年前的全部耕地播种作物总配水量2.2亿立方到2002年的1.8亿立方再到2004年的1.6亿立方,2006年为1.4亿立方。从近20年的种稻历史看,4月上旬播种给水困难,不给水的局面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既要保证晚熟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又要在节约用水,缓解4月份枯水期上做好文章。从品种、耕作、栽培、灌溉、施肥等综合栽培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重新调整了种稻技术思路。
2.改变耕作方式,狠抓土地平整
棉茬稻耕作改变了以往的减耕蓄水做法,在返浆初期,土壤化冻18cm时,犁地20~22cm浅翻灭茬,便于机力刮地。
狠抓土地平整是种水稻的基本功,是贯彻其他各项技术措施的保证,为提高稻田的平地质量,充分发挥机力旱平地的作用,全部采用悬挂式刮土板,对格田逐块刮平,技术人员用水准仪测高程、复验;人工进行细平,将格田小坑小包、埂槽彻底复平,按要求修直引渠、田埂。进水后严格按6条标准进行人工水整地:①水层不超过3cm;②地平、寸水不露泥;③田间不打小埂,地边无犁沟,无埂槽;④埂直角方,尽量减少引渠占地面积;⑤捞尽田间漂浮物;⑥埂子高度20cm,宽度40cm,削成三角形。经团检查验收达到标准方可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3.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雨田1号
良种是水稻增产的内在因素,推广高产良种是夺取水稻大面积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雨田10号具有适应性强、分蘖性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伏、抽穗整齐、成熟一致等丰产优点,是我团大面积水稻高产的主栽品种。
4.浸种催芽,减少播种量,推迟播期,降低基本苗
近几年我们在播种方式进行多种尝试:近两万亩水稻在采用雨田品种生育期较长的情况下,在4月28日到5月5日时间内采用人工浸种催芽至1.5cm左右撒播,实现了一次撒播保苗成功。一是较好地解决了4月份棉花播种期间正值枯水期,棉花与水稻播种抢机械、抢劳力的矛盾。二是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我区在4月底前往往有倒春寒强降温过程2~3次,年年播种后由于气温等因素导致烂种,基本苗不足,缺苗面积大,而 4月底至5月初播种,躲过了4月中旬的低温冷害。三是播前切施基肥,使种床松软,减少了漂秧危害,便于立苗扎根。四是按以往惯例3月底开始蓄水,4月20日播种,现为4月20日开始进水,推迟进水20~25d,按推迟20d用水计算,每天用水10方/亩,仅此一项节约用水200方/亩,节约水费24元/亩。五是将播种量由原来的14~16kg减少到10~12kg,基本苗控制22~25万/亩。六是推迟进水节约杀虫和一遍稻田封闭费用共计10元/亩左右。由于各项保苗措施的综合作用,使田间出苗率提高了30%~40%。为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提高群体生产质量开辟了新途径。
所谓发挥个体生产潜力,就是依据叶龄进程,通过合理播量,保证落田苗数,促早发,攻大蘖,保壮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确保足穗、重穗、增产。所谓群体质量是指在不同生育阶段克服或減少田间存在的弱苗、弱蘖、弱穗、弱花和弱粒,达到苗与苗、株与株能够均衡生长,同步发育。而“五弱”的减少又依赖于个体潜力的发挥。个体是否健壮、匀称,集中表现在根、蘖、穗3个部分,蘖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5.推广水稻平衡施肥技术,采用减磷增氮补锌施肥方法
根据垦区土壤养分化验资料、水稻需肥特点、肥料利用率和目标产量等因素,总结出了减磷增氮补锌施肥方案,将施肥配方提供给师专用肥厂,生产水稻专用肥。播前基施水稻专用肥15~20kg,减少磷肥用量,叶面补施锌肥。在总投肥量上由以前的三料磷8~10kg/亩,降低到6~8kg/亩,尿素由38~40kg/亩增加到45~50kg/亩。每亩补施硫酸锌500~1000g或氨基酸锌200~250g。通过肥料量的调整这几年已经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其次在稻田的施肥方法上,锌肥采用拌种或苗期喷洒。磷肥用作种肥播前条施,氮肥按照“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做到早施苗肥(一叶一心期),重施分蘖肥(4叶期施促蘖肥10~2kg,6叶期施保蘖肥8kg),巧施穗肥,增施粒肥(破口期)或根外追肥,以充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益
6.推广插秧节水种稻技术
选择土地肥沃,拔秧、运秧方便,水稻较为集中的中心地带做为育秧田,播前基施专用肥40kg,亩播量60~80kg,浸种催芽,均匀撒播。6月初稻苗4~5片叶龄时起秧,进行本田插秧。比水直播少用水35~40d,每亩节水350~400方。
7.抓苗期病虫害防治,推广水稻三期封闭,实现全期无草田
沙井子垦区稻田的病虫害主要有:苗期的绵腐病,稻蝇蛆和稻摇蚊。防治绵腐病主要采用0.2%的硫酸铜拌种,防治稻蝇蛆和稻摇蚊主要采用低毒类杀虫剂防治。
稻田杂草主要有三棱草、稗草、芦苇、角茨藻等。通过多年的探索对水稻实施三期封闭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的漫延。①播前封闭:稻田进水后,根据进水时间顺序认真调查三棱草的发芽情况,在球茎三棱草刚刚萌发时用20g/亩农得时进行播前封闭(封闭时保持田间3~5cm的水层一星期左右),可有效控制三棱草的发生,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②立针期封闭:用10%的农得时20g/亩+96%的禾大壮200g/亩浅水喷雾封闭,可有效控制幼龄杂草。③分蘖期封闭:可在前两次封闭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对草情较小的用15g/亩农得时或10g/亩草克星进行喷雾,草情大的地可在加入苯达松200~250g/亩兑水喷雾,可有效地防除大龄杂草。
8.推广浅水灌溉技术
全期水层管理应采用浅、湿、干交替的灌水方法。做到适时晒芽,适时适度烤田、孕穗,抽穗期灌浅水层,灌浆期采用间歇灌溉为主,养根保叶,以达到青杆活叶黄熟的目的。所谓培育壮苗,关键是促进根部发育,这就必须向根供给氧气。而向根供给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即由叶部气孔将氧气吸入体内,通过地上部的细胞间隙达到根部,再通过根的细胞间隙达到根端。根据这个道理,向秧苗根部供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晒芽。在水稻发芽后第二完全叶展开以前,晒芽越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四、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垦区在总结多年水稻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在取得绿色食品(水稻)认证后,严格按农业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选择低毒农药,尽量少用农药,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将常规主体栽培技术同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制订出了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水稻综合标准,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认真实施“绿色食品水稻亩产850kg栽培技术规程”,运用综合手段科学运筹肥水,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达到苗、茎、穗、粒协调发展,促进水稻单产一年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