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课与探索性学习具有诸多一致性:作为课程,二者内容上都有开放性;在教学方式的“问题”产生上,都具有不可预设性;在教学目标上,都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渗透探索性学习,教师首先得转换角色,其次是激励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实践,以最终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变化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探索性 开放性 不可预设性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69-0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运用者”,这是信息技术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渗透“探索学习”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
1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探索性学习的可行性
首先,信息技术课和探索性学习在内容上都具有开放性。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知识。它是实现教育对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的过程。它的内容随着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和更新。“探索性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索、合作讨论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作为教学形态具有开放性,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关注的实际问题而确定的。显然两者的内容都要经过实践的体验。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时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的学科之一,它们在内容上的广博和开放,表明它们的相融性。这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探索性学习提供了融洽的环境。
其次,信息技术课和探索性学习,在“问题”的产生方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设性。
探索性学习重在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以实践为核心的不断地迈向未知领域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提出”问题,问题中有时出现的新知识,教科书显然不能及时吸纳进来,教师也不可能全部知晓,甚至有些问题超出教师的专业知识范围,出乎教师的预料。所以,以此为前提(或为目的)提出的问题,必然具有不可预设性。
信息技术课常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即提出学习任务,启发学生去思考和质疑,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具有不可预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探索性学习,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的智力平台,它不仅拓宽了学科内容的范围,而且也增强了信息技术的动态时交性,从而为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2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探索性学习的途径
2.1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以往不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教师来决定。学生只要象个容器一样等待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放进来就行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几乎没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完全是被动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学观念,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这需要教师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去构建一种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面对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而产生畏缩情绪和逃避心理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进行适应的帮助,使学生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意志;当学生确定了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该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通过问题解决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探索性学习,还必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这一目标取消了教师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敢于在教师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在探索中就能获得丰富的相关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教师把握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2 激发兴趣,提高探索学习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多一些,为避免学生对该课失去兴趣,教师要及时引导,挖掘其教材的魅力,用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功的起点,人对什么有兴趣,就会对它乐于观察、记得牢,就对它爱探索、爱思考。所以说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教给他们知识还重要。
综合上述,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索性学习,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从而也增强了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探索性 开放性 不可预设性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69-0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运用者”,这是信息技术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渗透“探索学习”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
1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探索性学习的可行性
首先,信息技术课和探索性学习在内容上都具有开放性。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知识。它是实现教育对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的过程。它的内容随着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和更新。“探索性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索、合作讨论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作为教学形态具有开放性,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关注的实际问题而确定的。显然两者的内容都要经过实践的体验。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时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的学科之一,它们在内容上的广博和开放,表明它们的相融性。这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探索性学习提供了融洽的环境。
其次,信息技术课和探索性学习,在“问题”的产生方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设性。
探索性学习重在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以实践为核心的不断地迈向未知领域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提出”问题,问题中有时出现的新知识,教科书显然不能及时吸纳进来,教师也不可能全部知晓,甚至有些问题超出教师的专业知识范围,出乎教师的预料。所以,以此为前提(或为目的)提出的问题,必然具有不可预设性。
信息技术课常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即提出学习任务,启发学生去思考和质疑,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具有不可预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探索性学习,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的智力平台,它不仅拓宽了学科内容的范围,而且也增强了信息技术的动态时交性,从而为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2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探索性学习的途径
2.1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以往不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教师来决定。学生只要象个容器一样等待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放进来就行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几乎没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完全是被动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学观念,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这需要教师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去构建一种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面对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而产生畏缩情绪和逃避心理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进行适应的帮助,使学生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意志;当学生确定了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该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通过问题解决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探索性学习,还必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这一目标取消了教师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敢于在教师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在探索中就能获得丰富的相关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教师把握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2 激发兴趣,提高探索学习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多一些,为避免学生对该课失去兴趣,教师要及时引导,挖掘其教材的魅力,用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功的起点,人对什么有兴趣,就会对它乐于观察、记得牢,就对它爱探索、爱思考。所以说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教给他们知识还重要。
综合上述,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索性学习,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从而也增强了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