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人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14
我院近年来收治重症患者数十例,通过医护精心的护理,大部分情绪明显好转,现报告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要有仁爱之心
古代医家把医学称为“仁术”,从“仁爱救人”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一视同仁,一心救护,要求医务工作者治病一定要专心致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要有同情心,对患者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都应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不能考虑自己得失,护惜自己名声,为救护病人,应不怕苦、不怕累,不能谢绝、推诿病人,不能产生不愉快念头,孔子说“仁者,爱人也。”护理人员要有深厚的仁爱之心,从各方面给予重症患者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医护人员首先具备的条件。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重症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危重、住院时间长,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变化,保持呼吸通畅,保持患侧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患肢受压、畸形、垂足等状况发生。临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掌握病情变化的先兆,准备用相应的急救药品。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饮食护理: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重症患者正气不足,往往反映出对饮食好恶,如津液亏损者,喜食西瓜、甘蔗等多汁之品,因此人们有喜食为善的说法,在具体运用时应以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无刺激的新鲜米面、疏菜水果为主。昏迷病人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米汤、豆浆、果汁等,恢复期病人应注意滋补,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禁忌肥、甘、甜腻及辛辣刺激肋火生痰食品。给药时,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可用吸管进药,或浓煎后滴入,尽量防止咳呛,必要时采用鼻饲法,服药后应减少搬动病人,密切观察药效及有无异常反应。
心理护理:《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开之以其告。”向患者解释疾病的进度,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临床治愈的实例,把信心和希望传达给病人,对病人的期望给予肯定的回答,但还靠患者主动配合治疗。重症患者预后差,患者及其家属多有恐惧、激动、悲伤、焦虑、痛苦、心情压抑、对人、事失去兴趣,空虚、自卑,甚至厌世、拒绝治疗等不良情绪反应,到昏迷状态,病情难以逆转,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或到崩溃的边缘,稍有不慎即造成医患矛盾。我院近年来收治此类病人数十例,通过医护精心的护理,大部分患者情绪明显好转,心情放松,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反应逐渐消失,配合医师积极治疗。
关心体贴:对患者应“视人尤己”,对病人似亲人,和蔼可亲,同情理解,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自我护理,协助患者主动参与锻炼,消除患者“无能”心理,提高积极性,消除依赖感,同时指导病人加强个人修养,培养乐观豁达、朝气蓬勃的品质,进行意志锻炼,增加主观能动的自我防御机制,使精神舒畅,配合医师积极治疗。
临终护理:对于重症患者晚期应姑息治疗与全面护理为主,在临终护理关怀过程中更要体现美学原则,安置优美舒适的环境,患者应住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及温、湿度要适宜,避免噪音干扰,物品摆放有序,做到简洁明快,协调恰当,既有利于安全,也令患者及家人感到愉快、舒适、轻松。也可选择悠然自得、安稳舒适的乐曲,或根据患者自己的喜好挑选,音量以患者舒适为准,或叫患者感受大自然中优美的音响人在弥留之际,是极端痛苦的,他们需要在人生最后时刻,享受最佳的临终关怀,使其在平和、宁静、无限的安慰中,走完生命,护理人员应自觉塑造美的精神境界,以善良的心灵,真诚、热情地为每个患者提供最优质的照护,在搞好基础护理,做好病人饮食护理,生活护理,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任务的同时,应注意神态亲切自然,形貌端正,举止沉稳老练,尤其在危急情况要做到忙而不乱。在语言上,患者及家属对工作人员的语言非常敏感,若使用不当,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引起医患纠纷,因此,与家属接触时,注意语言修养,掌握语言艺术,语调要适中,语音应清晰,语气要温和,语言要明确,避免刺激性、伤害性语言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同时,还可使用体态性语言,如与家属交谈时可轻握其手,家属讲话时耐心倾听等,使其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并且也融洽了医患关系,赢得了家属的信赖,亦满足病人在人间最后心愿,使患者带着护理人员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对患者家属安抚和关怀
重症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对家属打击大,医务人员应重视这一情况,具体来说:①理解家属心态,做好死亡教育:家属往往对于患者昏迷频死或死亡的事实持否认、不接受甚至不配合的态度,他们总寄希望医护有回天之术,能使患者苏醒,因而,必须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积极接受适应死亡的教育,帮助亲属树立正确的生命质量观;②把握语言解释技巧,防范医患纠纷:对于昏迷患者,亲属无心理准备,一时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医护在实施全力抢救之前,对病情说明要谨慎,在诊断病情,分析亲属的情绪及个性特征后,可采取循序渐进的说明方法,自然而然让亲属知道疾病的性质,即使病情恶化,亲属认为医生态度好,已尽力而为了,也不会对诊疗产生怨言;③照顾好亲属:在病危期间就要将亲属与患者视为一体,既要尊重病人生命,又要维护亲属的权益,满足其合理要求,病人去世后,尽可能减轻家属精神痛苦,对他们关怀、帮助、慰籍,使他们从悲痛、遗憾心境中解脱出来,这是人道主义的升华和完善。近年来,我们遵循以上原则关怀重症患者及其家属,无1例医患纠纷,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14
我院近年来收治重症患者数十例,通过医护精心的护理,大部分情绪明显好转,现报告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要有仁爱之心
古代医家把医学称为“仁术”,从“仁爱救人”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一视同仁,一心救护,要求医务工作者治病一定要专心致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要有同情心,对患者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都应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不能考虑自己得失,护惜自己名声,为救护病人,应不怕苦、不怕累,不能谢绝、推诿病人,不能产生不愉快念头,孔子说“仁者,爱人也。”护理人员要有深厚的仁爱之心,从各方面给予重症患者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医护人员首先具备的条件。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重症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危重、住院时间长,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变化,保持呼吸通畅,保持患侧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患肢受压、畸形、垂足等状况发生。临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掌握病情变化的先兆,准备用相应的急救药品。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饮食护理: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重症患者正气不足,往往反映出对饮食好恶,如津液亏损者,喜食西瓜、甘蔗等多汁之品,因此人们有喜食为善的说法,在具体运用时应以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无刺激的新鲜米面、疏菜水果为主。昏迷病人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米汤、豆浆、果汁等,恢复期病人应注意滋补,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禁忌肥、甘、甜腻及辛辣刺激肋火生痰食品。给药时,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可用吸管进药,或浓煎后滴入,尽量防止咳呛,必要时采用鼻饲法,服药后应减少搬动病人,密切观察药效及有无异常反应。
心理护理:《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开之以其告。”向患者解释疾病的进度,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临床治愈的实例,把信心和希望传达给病人,对病人的期望给予肯定的回答,但还靠患者主动配合治疗。重症患者预后差,患者及其家属多有恐惧、激动、悲伤、焦虑、痛苦、心情压抑、对人、事失去兴趣,空虚、自卑,甚至厌世、拒绝治疗等不良情绪反应,到昏迷状态,病情难以逆转,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或到崩溃的边缘,稍有不慎即造成医患矛盾。我院近年来收治此类病人数十例,通过医护精心的护理,大部分患者情绪明显好转,心情放松,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反应逐渐消失,配合医师积极治疗。
关心体贴:对患者应“视人尤己”,对病人似亲人,和蔼可亲,同情理解,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自我护理,协助患者主动参与锻炼,消除患者“无能”心理,提高积极性,消除依赖感,同时指导病人加强个人修养,培养乐观豁达、朝气蓬勃的品质,进行意志锻炼,增加主观能动的自我防御机制,使精神舒畅,配合医师积极治疗。
临终护理:对于重症患者晚期应姑息治疗与全面护理为主,在临终护理关怀过程中更要体现美学原则,安置优美舒适的环境,患者应住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及温、湿度要适宜,避免噪音干扰,物品摆放有序,做到简洁明快,协调恰当,既有利于安全,也令患者及家人感到愉快、舒适、轻松。也可选择悠然自得、安稳舒适的乐曲,或根据患者自己的喜好挑选,音量以患者舒适为准,或叫患者感受大自然中优美的音响人在弥留之际,是极端痛苦的,他们需要在人生最后时刻,享受最佳的临终关怀,使其在平和、宁静、无限的安慰中,走完生命,护理人员应自觉塑造美的精神境界,以善良的心灵,真诚、热情地为每个患者提供最优质的照护,在搞好基础护理,做好病人饮食护理,生活护理,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任务的同时,应注意神态亲切自然,形貌端正,举止沉稳老练,尤其在危急情况要做到忙而不乱。在语言上,患者及家属对工作人员的语言非常敏感,若使用不当,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引起医患纠纷,因此,与家属接触时,注意语言修养,掌握语言艺术,语调要适中,语音应清晰,语气要温和,语言要明确,避免刺激性、伤害性语言引起患者家属不满,同时,还可使用体态性语言,如与家属交谈时可轻握其手,家属讲话时耐心倾听等,使其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并且也融洽了医患关系,赢得了家属的信赖,亦满足病人在人间最后心愿,使患者带着护理人员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对患者家属安抚和关怀
重症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对家属打击大,医务人员应重视这一情况,具体来说:①理解家属心态,做好死亡教育:家属往往对于患者昏迷频死或死亡的事实持否认、不接受甚至不配合的态度,他们总寄希望医护有回天之术,能使患者苏醒,因而,必须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积极接受适应死亡的教育,帮助亲属树立正确的生命质量观;②把握语言解释技巧,防范医患纠纷:对于昏迷患者,亲属无心理准备,一时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医护在实施全力抢救之前,对病情说明要谨慎,在诊断病情,分析亲属的情绪及个性特征后,可采取循序渐进的说明方法,自然而然让亲属知道疾病的性质,即使病情恶化,亲属认为医生态度好,已尽力而为了,也不会对诊疗产生怨言;③照顾好亲属:在病危期间就要将亲属与患者视为一体,既要尊重病人生命,又要维护亲属的权益,满足其合理要求,病人去世后,尽可能减轻家属精神痛苦,对他们关怀、帮助、慰籍,使他们从悲痛、遗憾心境中解脱出来,这是人道主义的升华和完善。近年来,我们遵循以上原则关怀重症患者及其家属,无1例医患纠纷,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