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和教研作为幼儿园青年教师的两条工作主线,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针对如何培养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的能力进行解析,提出以教学为中心、教研为辅,教学与教研协同发展的思路,并就幼儿园日常教学与教研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幼儿园;专业发展;青年教师;教学;教研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幼儿园招聘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地扩大,于是大量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各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来。青年教师已成了幼儿园发展的主力军,她们专业技能素质的高和低,直接影响到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优和劣,这些青年教师虽然参加过短期的岗前培训或上岗脱产进修,但由于缺乏幼儿园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立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能力,许多人无法立即胜任幼儿教师这一角色,出现了许多问题,贻误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成为当下幼儿园亟须解决的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园青年教师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教学与教研的基本要求呢?我将从如何培养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的能力进行解析。
一、以课堂为基石,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
幼儿园青年教师课堂执教能力的提升,需要以课堂为基石,从学习人手,小步递进,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一)学会听课,促进青年教师理解课堂模式
幼儿园要实行互相听课制度。园领导要多下班听课,这样有利于督促教师认真备好课。教师听课时做到:记录听到的主要内容、重点环节有旁评、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疑义进行点评,并将听课作为期末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的参考资料,形成激励机制。
1.听公开课。组织青年教师听县、园级公开课,依据听课内容在交流活动中谈谈自己对公开课各个环节的认识。
2.听导师课。作为徒弟应抱着好学的心态,常听导师的常规课(每学期至少听3节师傅课),学习导师在课堂上处理问题的好方法,做到有问题及时请教。
3.听优质课。青年教师应多听听园内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因为,优质课是经过探讨、论证后的课,其构思、语言、问题设置与评价都比较完整,是经得起推敲的课,可学之处甚多,对青年教师的启发可谓是经验学习“大餐”。
4.听常态课。常态课不同于公开课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在于它不是有准备的课堂,教师必须依据简单的教具、通过问题的设置、语言的感染,逐步引导幼儿实现教学目标。常态课中的许多情景是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碰见的,青年教师听常态课更能引起教学策略的共鸣,“这个问题我也是这样解决的”“这个环节原来也可以设计成操作活动”,这些共鸣在听常态课中打开青年教师的思路,效果不言而喻。
(二)学会开课,规范青年教师教学环节程序
1.学会复制课。青年教师听课后,必须学会复制课。第一步:指导师傅帮助青年教师徒弟将听到的课整理成教案(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其掌握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引题、学习过程、巩固练习、结束部分。第二步:结合课堂具体内容师徒一起进行反思,对课堂上合理有效的环节进行肯定,对影响课堂效果的不良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三步:经过改进后,由青年教师执教再现相同的课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第四步:教研组内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听课后集体评课,帮助亲年教师掌握规范的教学程序。
2.学习上创新课。创新课是为培养青年教师的个性教学魅力而设定,目的在于挖掘青年教师课堂执教能力的闪光点,促进青年教师的独立执教能力。
要放手让青年教师自己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做好准备、课堂呈现,课后再由本人谈教学后自己的感受与反思,再由听课教师认真评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在创新课中青年教师独具个人魅力的执教能力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形成,为今后创设优质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3.参加教学比武课。有压力才有动力,青年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课堂教学比武,幼儿园要为她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学比武课体现的是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學能力,每个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在这种氛围下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二、在研究和反思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在研究中促进青年教师研讨教材、理解教材的能力
青年教师因为经验不足,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为达到课堂的趣味性,有些青年教师绞尽脑汁设计出有趣味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显得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内容的传授,幼儿看似学得快乐,兴趣浓厚,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可见,研究和处理教材是青年教师必不可少的教研能力。 在培养青年教师研究和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应强调注意几个问题:
1.忌“复制”“粘贴”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切不可机械地将教材“搬家”到课堂,要在认真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抛弃不可用的建议,或把不能执行的建议更改成现实容易操作的方法。
2.忌目标繁多,主次杂乱。培养青年教师研究和处理教材时注意:抓住主要目标(重点),弱化次要目标,突出主要目标的实践情况(突破难点)。切忌对所有教学目标的设置面面俱到,这样就会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收效甚微。
3.忌教材至上,唯书是从。 “教材不是幼儿学习的世界,世界才是幼儿学习的教材”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研究和处理教材时,我们应该活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引领幼儿走向教材之外,联系现实生活,拓宽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更广阔的领域,锻炼自己的能力。只有青年教师对教材研究透彻,才能自如地运用教材,教材在青年教师手中才会活了起来、美了起来、深了起来,价值就多了起来,幼儿才能在有效、有用的课堂中学习,长此以往,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又怎能不得以提升呢?
(二)在反思中促进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很害怕反思,把教学反思当成负担,流于形式。青年教师的反思能力要通过集体反思的力量促进成长,学会在反思中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反思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青年教师研讨质量和经验总结能力才能得以慢慢提高。
三、注重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协同发展
教学与教研是教师的两个基本功,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学对教研起到促进作用,是有效教研的基础和保障;反之,教研又对教学起到支撑作用,是使教学灵动和生趣的源泉。
基于此,“聚焦课堂以研促教”理念便提出来了,即按照年龄段组来开展园本课程模式研究。以“设计教案——观摩课堂——研讨改进——形成案例”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与教研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试教——修改——试教——修改,最后逐步完善。年段备课组有义务帮助年青的教师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寻求最佳的方法与策略,然后提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案设计,继续进行观察、分析和改进。在“聚焦课堂,以研促教”的教学研讨过程中,大家在共同分享经验中,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达到了教学与教研协同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总之,青年教师是当今校园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主力军,他们发展的水平将影响着校园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校园管理者,我们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协同发展,铺就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龙献忠.教学和教研关系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迪[J].江苏高教,2003(4).
[3]张红兵.论中国高等院校教学与教研的失衡[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 范娱艳)
【关键词】幼儿园;专业发展;青年教师;教学;教研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幼儿园招聘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地扩大,于是大量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各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来。青年教师已成了幼儿园发展的主力军,她们专业技能素质的高和低,直接影响到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优和劣,这些青年教师虽然参加过短期的岗前培训或上岗脱产进修,但由于缺乏幼儿园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立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能力,许多人无法立即胜任幼儿教师这一角色,出现了许多问题,贻误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成为当下幼儿园亟须解决的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园青年教师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教学与教研的基本要求呢?我将从如何培养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的能力进行解析。
一、以课堂为基石,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
幼儿园青年教师课堂执教能力的提升,需要以课堂为基石,从学习人手,小步递进,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一)学会听课,促进青年教师理解课堂模式
幼儿园要实行互相听课制度。园领导要多下班听课,这样有利于督促教师认真备好课。教师听课时做到:记录听到的主要内容、重点环节有旁评、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疑义进行点评,并将听课作为期末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的参考资料,形成激励机制。
1.听公开课。组织青年教师听县、园级公开课,依据听课内容在交流活动中谈谈自己对公开课各个环节的认识。
2.听导师课。作为徒弟应抱着好学的心态,常听导师的常规课(每学期至少听3节师傅课),学习导师在课堂上处理问题的好方法,做到有问题及时请教。
3.听优质课。青年教师应多听听园内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因为,优质课是经过探讨、论证后的课,其构思、语言、问题设置与评价都比较完整,是经得起推敲的课,可学之处甚多,对青年教师的启发可谓是经验学习“大餐”。
4.听常态课。常态课不同于公开课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在于它不是有准备的课堂,教师必须依据简单的教具、通过问题的设置、语言的感染,逐步引导幼儿实现教学目标。常态课中的许多情景是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碰见的,青年教师听常态课更能引起教学策略的共鸣,“这个问题我也是这样解决的”“这个环节原来也可以设计成操作活动”,这些共鸣在听常态课中打开青年教师的思路,效果不言而喻。
(二)学会开课,规范青年教师教学环节程序
1.学会复制课。青年教师听课后,必须学会复制课。第一步:指导师傅帮助青年教师徒弟将听到的课整理成教案(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其掌握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引题、学习过程、巩固练习、结束部分。第二步:结合课堂具体内容师徒一起进行反思,对课堂上合理有效的环节进行肯定,对影响课堂效果的不良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三步:经过改进后,由青年教师执教再现相同的课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第四步:教研组内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听课后集体评课,帮助亲年教师掌握规范的教学程序。
2.学习上创新课。创新课是为培养青年教师的个性教学魅力而设定,目的在于挖掘青年教师课堂执教能力的闪光点,促进青年教师的独立执教能力。
要放手让青年教师自己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做好准备、课堂呈现,课后再由本人谈教学后自己的感受与反思,再由听课教师认真评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在创新课中青年教师独具个人魅力的执教能力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形成,为今后创设优质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3.参加教学比武课。有压力才有动力,青年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课堂教学比武,幼儿园要为她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学比武课体现的是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學能力,每个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在这种氛围下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二、在研究和反思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在研究中促进青年教师研讨教材、理解教材的能力
青年教师因为经验不足,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为达到课堂的趣味性,有些青年教师绞尽脑汁设计出有趣味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显得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内容的传授,幼儿看似学得快乐,兴趣浓厚,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可见,研究和处理教材是青年教师必不可少的教研能力。 在培养青年教师研究和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应强调注意几个问题:
1.忌“复制”“粘贴”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切不可机械地将教材“搬家”到课堂,要在认真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抛弃不可用的建议,或把不能执行的建议更改成现实容易操作的方法。
2.忌目标繁多,主次杂乱。培养青年教师研究和处理教材时注意:抓住主要目标(重点),弱化次要目标,突出主要目标的实践情况(突破难点)。切忌对所有教学目标的设置面面俱到,这样就会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收效甚微。
3.忌教材至上,唯书是从。 “教材不是幼儿学习的世界,世界才是幼儿学习的教材”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研究和处理教材时,我们应该活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引领幼儿走向教材之外,联系现实生活,拓宽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更广阔的领域,锻炼自己的能力。只有青年教师对教材研究透彻,才能自如地运用教材,教材在青年教师手中才会活了起来、美了起来、深了起来,价值就多了起来,幼儿才能在有效、有用的课堂中学习,长此以往,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又怎能不得以提升呢?
(二)在反思中促进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很害怕反思,把教学反思当成负担,流于形式。青年教师的反思能力要通过集体反思的力量促进成长,学会在反思中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反思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青年教师研讨质量和经验总结能力才能得以慢慢提高。
三、注重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协同发展
教学与教研是教师的两个基本功,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学对教研起到促进作用,是有效教研的基础和保障;反之,教研又对教学起到支撑作用,是使教学灵动和生趣的源泉。
基于此,“聚焦课堂以研促教”理念便提出来了,即按照年龄段组来开展园本课程模式研究。以“设计教案——观摩课堂——研讨改进——形成案例”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与教研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试教——修改——试教——修改,最后逐步完善。年段备课组有义务帮助年青的教师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寻求最佳的方法与策略,然后提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案设计,继续进行观察、分析和改进。在“聚焦课堂,以研促教”的教学研讨过程中,大家在共同分享经验中,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达到了教学与教研协同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总之,青年教师是当今校园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主力军,他们发展的水平将影响着校园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校园管理者,我们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协同发展,铺就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龙献忠.教学和教研关系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迪[J].江苏高教,2003(4).
[3]张红兵.论中国高等院校教学与教研的失衡[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