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 新视界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我向《湖北教育》编辑部试投了一篇有关语文教学的稿件,说实话,没抱太大希望。因为以往每次向别的期刊杂志投稿,得到的大多是机械式的自动回复:“……您的稿件我们已经收到,两个月内若无答复,请另投他刊……”但《湖北教育》不同,编辑部很快答复了我,热心且细致地指出我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在我所接触的众多报刊杂志中,《湖北教育》是最及时最热心的。2013年12月,《湖北教育》刊出拙文《“读”出来的精彩》,并在刊首封面上重点推介。3800字的文章,我知道,凝聚着编辑部老师们的心血。
  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我的专业写作之路不再寂寞无助,不再彷徨无依,一路走来,收获的是成长和掌声。
  关于写作,我始终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大体来说,我的读书方法有三种:第一“立足专业”。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自然要经常性地摆在案头,需深入钻研。这个不需要我赘言。第二“博观约取”。除了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文艺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等,各个领域的书都适当地有选择地读一点儿。视野扩大了,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自然有了自己的特点。不过,专业以外的书籍,有时只需要领悟著作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就可以了,不必太过深究。第三“阅读札记”,我读书有个习惯,喜欢随手拿一支铅笔,边读边做标记,或是注解或是旁批,或是表示赞同或是表示反对,形式自由,不拘一格,长短随意,思想在我。
  我想说:“无论风把柳絮吹得多么遥远,它的身体,它的灵魂,总是向往着大地,大地是它永恒的家园。”我的精神和情感的家园,永远都在《湖北教育》。
  (孝感市安陆二中 钱晓国)
其他文献
早读课,给学生们读了篇作文——《〈西游记〉背后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篇读后感。和往常一样,学生们一听读作文,兴致高昂。读之前,我给他们留了三个问题:谈谈你对这篇读后感的看法;听完后,对照自己,你有什么想法;猜猜这篇作文的作者有多大。学生们眨巴着眼睛,马上坐正。此刻,没有什么比激起他们听的欲望更重要的了。  打开手机的微信,我开始读作文了。这篇作文是孩子的爸爸用手机拍下的——洋洋洒洒五页半的方格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