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学语文教材插图用起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活泼,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语文老师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教育资源开展多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使课堂活力四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插图使用率却非常低,辅助教学的功效远没有实现。“务实”的老师和学生往往对文本中的插图视而不见,简单的把插图理解为装饰;即使偶有教师注意到插图的使用,也仅仅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并没有对插图进行必要的挖掘,更谈不上对插图背后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拓展。在中学教材中,插图似乎已由“鸡汤”变为一根“鸡肋”。
  1.就教师而言,中学语文老师更看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他们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课文的分析和指导上,因而常常忽视插图的作用。其实对绝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还远不是忽视的问题,更多的是轻视的问题。功利化倾向让诸多老师往往是为考点而教学,既然插图本身难作为考点,便谈不上对插图的使用进行研究。另外,多媒体的大量使用,无疑也从形式上替代了插图。
  2.就学生而言,中学生心理趋向成熟,理性逐渐取代感性,莫说是对插图开始不感兴趣,就是色彩缤纷的网络对其都不能产生太大的反应。插图在学生眼里成了一页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这种变化很正常,但也反映出中学生兴趣转移的极端性。他们企图用轻视或拒绝过去来体现成熟和理性。而这恰恰暴露了中学生的不成熟心理。
  3.就插图本身而言,中学语文教材的插图多为黑白两色的粗线条勾勒图,远不如小学教材丰富多彩。这也许是编者本身已经注意到中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变化,所以不再使用高投入的彩图,但这无形中也便降低了插图的地位,给老师和学生对插图的忽略使用提供了视觉依据。当然,插图本身仅是客观因素,如何充分利用好插图资源,关键还在老师和学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既然插图是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便不可忽视这一教学资源。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一语中的,文本中的插图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学阶段,究竟从哪些方面挖掘插图资源并进行适合中学课堂的教学?
  1.借助插图,导入文本
  案例一:在教授《给我的孩子们》一文时,我这样导入:“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书中的两幅插图(九年级下,P133、134),一幅是孩子把父母的扇子当车轱辘,一幅是孩子把父母的鞋拿去给板凳‘穿’。幼稚的我们总会有许多新鲜的想法和做法,充实了我们的童年,也快乐了我们的父母。同学们结合这图画,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两幅插图让学生感同身受,迅速勾起自己对童年的记忆。这堂课从一开始,学生们便积极发言,气氛非常活跃。巧借插图,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既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又为学生的说话搭建了平台。
  2.借助插图,链接文本
  案例二:《岳阳楼记》第2-4段是描写洞庭湖美景的段落。
  师:请同学们欣赏插图(九年级上,p4彩图),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色。
  生:远处的山脉若隐若现,湖面广阔无垠,有点点白帆驶过,眼前的岳阳楼坐拥在一片翠绿之中。
  师:这幅图展现的景色如果用文章中的语言来描述,是哪几句?湖面上的白帆是什么船?湖中有鱼吗?
  生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生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师:能不能用四字短语来表现眼前的这幅图?
  生1:烟波浩渺、湖光山色、山水相拥。
  生2:百舸争流、水天一色、绿水青山。
  师:看到这幅图景,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同学们还知道描写洞庭湖的其他诗句吗?
  生:……
  由欣赏图片而引出一系列的问题,顺其自然的把图和文链接到了一起。学生在老师的链接提问中把握了文本的内容,领略了春和景明时的洞庭美景,进入了文章创设的意境:同时,问题拓展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感受能力。插图是静止的,无声的,但作为课文内容的体现,只要教师链接得当,课文插图就“括”起来了。而同时,“活”起来的插图又会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本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借助插图,活化文本
  案例三:《背影》一文的插图(八年级上,P95)是穿着长袍的父亲正在铁路边努力攀爬站台,表现的是为儿子买橘子的情节,这也是该文感人至深的地方。在带领学生阅读父亲攀爬站台情节后,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师:为什么文章要选择父亲攀爬站台这个情节作为插图?说说看过之后的感想?
  生1:父亲为儿子如此辛苦的买橘子,表现了父子情深。
  生2:父亲虽然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但为了儿子,他冒着危险给儿子买橘子,儿子终身难忘,也是最让读者感动的地方。
  生3:我觉得只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看不出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父亲既然年纪那么大了,儿子为什么不阻止父亲至少也该提醒一下父亲过铁路时要小心,而儿子此时却还想着流泪被别人看见。
  生4:我觉得父亲的做法也欠妥。他的爱子之情可以理解,但穿越铁路,攀爬站台这一行为是不允许的,在今天更是违法的。
  生5:我觉得文章贵在真实,虽然父亲攀爬铁路的行为有待商讨,即使在今天看来是不对的,那也是真实的。真实的力量最感人。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思考的角度非常广。看待同一件事情,我们往往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能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但是,就本文而言,老师还是觉得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更真实饱满的表现了一位爱子情深的父亲形象。
  这个借助插图而引出的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在辩论、讨论中把握了文本的主题,也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理解更有深度和廣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真正把“探究、质疑”型学习理念落到了实处。学生信文本又不唯文本,学会了批判地接受。而对于教师而言,在活化问题的同时,又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放得开又收得拢,教师在课堂中“主导”的作用得到发挥,吸引住学生的同时,又把学生活化成一个个有自己思考的个性学生。
  4.借助插图,升华文本   案例四: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看插图(九年级下,P184),要求学生结合本文知识和杜甫生平,对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讨论社甫仰室长叹时的心情。
  学生讨论后的答案是这样的:
  生1:他在为自己的屋破又遭夜雨的痛苦境遇而感慨。
  生2:他在企求夜雨早点停歇,漫漫长夜快早些过去。
  生3:因为杜甫是个心系天下苍生的人,此时他应该既是为自己的境遇而悲苦,也为和他一样的穷苦百姓而悲苦。
  生4:杜甫写作该诗时,已是晚年,他或许也在为自己的年老体衰、报国无门而哀叹。
  生5:杜甫从来是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爱国诗人,当时面临安史之乱,他的仰室长叹不可能为自己,应该是为动荡不安曲唐王朝。
  生6:杜甫流寓成都,时局艰难,长夜难眠,此时的他应该也在为思念家乡亲人而哀伤。
  学生的发言,大大丰厚了文本本身想要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使更多的学生开阔了眼界,让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文本的界限。借助插图,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这个平台,不是游离文本之外的附加物,而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机延伸。由插图展开的联想或讨论,升华并拓宽了文章的内涵,也激活、深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心灵,语文教学也有了活力和深度。
  5.借助插图,创新文本
  案例五:请结合《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内容和插图(八年级上,P148),用优美的语言把诗歌表现的美景展现出来。
  案例五要求学生对诗歌内容及图画所表现出来的景色和意境重新演绎。这个要求不能简单等同于把诗歌内容翻译出来。這个重新演绎的过程,需要加入修辞手法,融入大量的情感性词语,对于部分语句还要作适合的联想或想象。这个再创造过程,包含了想象力、语言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案例六:面对蜿蜒的万里长城(八年级上,P1彩图),假如请你为奥运观光的游客作介绍,你该怎么说?
  案例七:请结合《藤野先生》一文的介绍,为悬挂在鲁迅先生纪念馆的藤野先生的图像(九年级下P2彩图)配一段文字。
  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对中学生而言,无论是说话能力还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已经远不是小学阶段言通句顺的那般简单了。案例六和案例七涉及的文本创新之处,在于把静态的图画变为动态的交流和写作,以此来训练学生在语言、观点、情感及材料等方面的表达和筛选能力。
  总之,一个好的教师,总是试着从各个方面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事实上,插图虽小却大有用处。它不是一根不起眼的鸡肋,而是一碗飘着浓浓香味的鸡汤。只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像对待文字那样去精心教学,巧妙利用,就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滋味,更富韵味。
  高志刚,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本文编校:王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