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在媒体报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民摄影成为图片传播新兴的力量,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不断涌现,对传统的图片采编和传播方式构成严峻挑战,受众的图片消费需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作为国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创刊36年来始终坚持大图片采编格局,引领业界潮流。本文以笔者亲身经历的天津大爆炸采访所感所悟,讨论当下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摄影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以及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新闻摄影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1.新技术的涌现突显传统摄影方式的局限性。当下的新媒体产品,如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图片采集方式以及传播媒介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读图时代,无人机航拍凭借智能轻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无人机航拍操作方便,起飞、降落等受场地限制较小,航拍画面也能满足高清要求。相较传统摄影,有着无可比拟的高度和角度优势。过去的航拍需要租用直升飞机来实现,费用高昂且不易操作。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中央以及地方新闻单位派出摄影记者前往天津,记录了大量一手影像资料,但大多只能完成局部性的内容拍摄。其中,新华社、《新京报》《法制晚报》等媒体通过遥控无人机,从空中航拍了爆炸现场留下的废墟,场面触目惊心。而新京报首席摄影记者陈杰航拍的巨大水坑,视觉冲击力震撼,一举获得包括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内的多个摄影奖项。在“东方之星”客轮翻沉、江苏盐城龙卷风事件、南方抗洪抢险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无人机成为更多媒体的“标配”,在新闻摄影领域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2.全民摄影成为图片传播新兴的力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网上广泛流传的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图片,并不是出自专业记者之手。在天津大爆炸事故中,最早流传于网络的“火烧半边天”蘑菇云影像,就是当地网友用手机拍摄到的。笔者多次参加重大突发事件采访,个别地方政府出于对灾情处理及安全的考虑,会在受灾区域外设置“警戒线”,无形当中给媒体的采访报道带来了一些阻碍和不便。由于在距离天津爆炸核心区五公里处,无证车辆就已经无法通行,笔者只能徒步进入核心区采访。与此同时,身处核心区的人们不断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向外界传播着鲜活的影像。正是全民摄影的兴起,让更多人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更加真实的新闻现场。
  3.图片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近年来,电子书、手机阅读、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多种数字出版产品迅速崛起,大量受众在移动设备上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平面媒体,图片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众多地方纸质媒体倒闭、停刊或者合并,其生存发展状况引起各界人士关注。笔者供职的《中国日报》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起步较早,拥有报纸、中英文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海外社交媒体等全媒体发布平台,并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了杂志化、数字化包装,拓展了视觉元素和新闻图片的空间,更充分地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二、突发状况对摄影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据国际记者联盟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至少有100多名记者身亡,或死于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或为了向世界报道有关战争、枪击事件和突发灾难而不幸遇难。这不禁让人思考,如何保证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摄影记者的安全。在天津大爆炸采访中,最大的困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有毒的空气和数千吨化学品等危险因素。即便如此,摄影记者还是必须千方百计深入现场。
  近年来,新闻媒体也在不断努力探索,最大力度保障记者安全。一般而言,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救援人员穿着专业设备,而记者的安保装备普遍落后,防护措施普遍不到位,自我保护意识也有待提高。笔者注意到,第一批抵达天津采访的摄影记者只戴着口罩就进入了核心区,没有其他防护措施。当中国日报社得知现场存放着有毒化学品,还有辐射、积水等危险后,迅速要求前方记者配备防毒面具、手套、头盔、护目镜等专业防护设备。笔者有幸得到了宝贵的名额跟随“全副武装”的防化兵进入核心区开展摄影报道,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安全顾虑。关心笔者的同行朋友一直在询问:可以不去吗?可以换人吗?在得知笔者会坚守现场后,他们送上了温暖的一句:那就注意安全吧。结束天津采访回到北京的大部分记者,都被安排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抽血查毒,这也体现了各新闻单位对记者权益和人身安全的关怀。
  三、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不在新闻摄影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摄影记者的状态。如何全面提升新闻摄影和图片采编人员的专业水平,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做好新闻图片报道,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满足海内外受众的影像需求,这是每个新闻摄影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新闻媒体应当完善突发应急机制
  随着我国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了提高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反应和处置能力,新闻媒体应进一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完善新闻“中央厨房”,打造全媒体发展体系。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快速有效调动媒体资源,并通过全媒体平台发布及时、生动、权威的多形式资讯报道。
  2.更积极地拥抱新技术新趋势
  为了提高新闻摄影和图片采编人员的全媒体意识,打造技术型采编人才队伍,新闻单位应该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使用前的专业培训,适应传媒产业的发展变革。如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配备无人机、VR头盔、全景相机等设备。中央电视台等国内许多媒体率先将航拍纳入常规新闻手段中,以多维视角采集新闻,形成了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采集和传播新机制,这一举措值得国内各新闻单位密切关注。
  3.图片采编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图片采编人员不仅需要较高的摄影技能、深厚的知识储备,还得拥有过硬的政治素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秉持职业精神,培养国际化的采编视野,成为专家型图片采编从业者。在天津爆炸发生后的数小时内,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上充斥着大量的事故现场图片,还有被烧焦的尸体等极易引起受众不适的“问题照片”,甚至出现了张冠李戴的假照片和不靠谱的虚假信息,微信朋友圈几乎成了“谣言圈”,网络谣言随之滋生。所以,图片采编人员在图片编发过程中更需始终谨记,以多渠道核实新闻真实性为第一要务,尊重摄影师著作权,防止假新闻和谣言的产生。
  4.摄影记者强化安全意識技能
  摄影记者应当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加强事前安全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比如防毒面具、专业防护服的正确使用,还有地震、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中的避险防护措施;新闻单位应当给赴突发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配备简易药品、强光手电、无线定位、海事卫星发稿设备等,还需要给记者购买人身保险。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过去一年半了。这是笔者作为新闻从业者第一次穿着专业防护服、头戴防毒面具进行采访拍摄,危险和困难是不言而喻的,经历和认识是深刻的。在一次采访中,防化小组刚开始清理危化品的工作还不到半小时,大雨悄然而至,黑烟再次冒起,突如其来的情况给他们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指挥部立即发来命令,要求全体救援人员撤出爆炸点100米以外。8月的盛夏,全密封的防化服内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笔者和防化小组成员不仅要时刻警惕现场再次发生爆炸的风险,还要忍受严酷的自然环境考验。通过这次报道,笔者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摄影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作为图片采编人员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观念,在对外报道实践中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让影像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但在“奔百”俄罗斯老人尼娜的身上,沉重与她无缘。我们感受并记住的,是被皱纹紧紧包裹的笑容和暗哑却依然动听的歌声。  尼娜不久前成为中国媒体的焦点。她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在中国度过,在这里变成一位真正的中国女人。91岁,来华84年,她或许是在中国生活时间最长的俄罗斯人。  尼娜出生在苏联沃洛格达省瓦赫涅沃村,从战争的硝烟中一路走来,她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和
期刊
跨文化传播是基于文化差异性的交流活动。这种差异性有时会给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但也常常碰撞出流光溢彩的火花。而艺术是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代表了人类对情感和所处环境的思考。来自异域的人文土壤往往培植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而这种碰撞往往是对双方都有益的。  2016年11月20日,中国美术馆拟与德国驻华大使馆合
期刊
2014年,利比里亚等一些西非国家因为受到埃博拉病毒的严重影响而获得世界普遍关注,许多国际性新闻媒体纷纷对疫情进行了报道和评论。在美国,以《纽约时报》为首的新闻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对这场疫情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报道及分析点评。《纽约时报》历史数据显示,仅在2014年之中,其对埃博拉疫情的新闻报道及局势评论竟逾500篇,供稿的重量级记者、专家、学者等接连亮相。《纽约时报》驻中西非新闻站还因为对埃博拉疫
期刊
在国家形象的对外推广过程中,旅游因其行业和产品的特殊性承载了更多推广国家形象的使命。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显示,2015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逾13%。同出境游相比,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自2012以来连续下跌(跌幅分别为2.5%、2.2%和0.45%),2015年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入境旅游人数首次呈现复苏迹象(同
期刊
近年来,重庆市委外宣办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工作方向、整合资源平台、依托市场主体、重视现代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打造“重庆与世界·文化嘉年华”“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文化行(媒体行)”“逐梦他乡重庆人”等活动品牌。  一、找准主题,让中国故事更有生命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庆外宣办近年来结
期刊
随着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快,聚焦地方区域,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持续效应的对外交流文化品牌,开展长期稳定的交流项目,以期实现有效的精准传播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国、各地区政府及公共机构的共识。  在国外,欧洲自1983年开始就有“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的评选活动,用以推广当选城市的文化及发展内容。而英国则是由文化传媒体育部组织策划每四年评选一次“英
期刊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开幕前夕,内容丰富、印刷精美且限量发行的《中国关键词》短短一小时就被各国记者和工作人员取阅一空。《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图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共计九册,包括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语、日语和韩语10个语种,分五个专题,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呈现。该书的内容选编自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创建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
期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落实与推进,许多国家落后贫穷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东南亚地区的柬埔寨、东非地区的埃塞俄比亚、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等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而来自中国的贸易与投资正在成为这些奇迹背后最主要的动力。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经贸的相通并不总是能够自然而然地带来民心的相通。在近几年“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当中,在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挑唆之下,中国的企业与项目往往遭
期刊
2014年10月24日,21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正式签署文件,共同筹资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随即引发国际媒体关注。特别是在英国2015年3月宣布加入“亚投行”后,因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使亚投行更是成为英美媒体报道的热点。作为在“新型大国关系”外交语境下的标志性新闻事件,研究外媒如何围绕其进行议题设置,有利于提升我国外交以及对外传播的议题设置能力。本文选取《今日美国》(4篇)、《
期刊
《透视中国:洞察当代中国50个人的故事》  Inside the Middle Kingdom: Insights into Modern China-a Collection of 50 Personal Stories  英国LID出版社将于2017年8月1日出版  作者庄达(Jon Geldart)是致同国际(原均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发展执行董事,过去五年一直在中国工作,曾出版书籍《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