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将考生贴上“地域”标签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了解,2009年的自主招生将分成优惠30分、20分和5分三个档次。三档加分中,最终通过北大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的同学,都能享受20分以上的加分政策,并且他们无论在高考中成绩如何,都将享有在原始考分的基础上加10分进行专业录取的优惠政策。至于是加20分还是30分,则按填报志愿时间分不同情况对待,其中北京等考前填报志愿的省份,考生原则上加30分。
  高校自主招生从一定意义上讲,改变了我国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并由此拓宽了人才录取渠道,可以使更多人才得以进入高校学习。虽然许多人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一些顾虑,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自主招生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改革和进步。任何进步,都值得我们庆贺和欣喜。
  然而,让人有些不解的是,无论北大还是清华,都在人才的地域身份上来了个区别对待。传统的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上存在地域区别,莫非高校自主招生仍然走不出这个“魔咒”?自从高考录取有地域身份区别后,在我国便出现了诸如高考移民的怪现象。为了在同等条件下享受不同等的待遇,考生家长们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内”移民”。这种以地域身份区别录取,不仅导致了高考录取的不公平不公正,也使得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更为重要的是,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道是,英雄不论出处。人才和地域本没有必然联系。高校录取的是人才,而非一个人的地域身份。况且,北大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她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大学,并不是某个地方大学。但北大的省份优惠政策,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讯息?北大是在录取人才,还是在录取外地人、本地人?古人在选拔人才方面尚且知道不拘一格,而我们为何偏偏将人才人为地划出个三六九等呢?
  按理说,高校自主招生作为传统高考录取模式的补充或另一条不同路径,自然区别于传统高考录取方式。它除了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还应摒弃和克服传统录取的种种弊端。如果依然遵循守旧搞传统高考录取的一套,那么高校自主招生的意义在哪里?岂不是从此以后,又敞开了一道不公平不公正的大门?因此,广开选拔人才之门,还需首先将某些标签撕去为好。
其他文献
从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4类场地的320条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采用BISPEC程序对非线性单自由度(SDOF)体系(周期T=0.05—5s)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相应的残余位移反应谱(Dres)
0引言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播出效率和覆盖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广播电视自我监督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安全播出,需要
从板式橡胶支座及混凝土挡块抗震设计角度,以一座典型的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结合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桥墩、支座等抗震关键构件极限破坏状态,建立不同支座及挡块分析
随着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来临,有线电视数字化不仅是一个从模拟到数字的生产革命,不仅仅是多收看几十套甚至上百套节目,关键在于它与模拟电视的区别在于其增值业务的拓展,对于
打开常州数字电视进入“701”频道,就可轻松地“走进”常州图书馆,免费观看“名家大师讲堂”等精彩内容,这是该馆自2011年7月建成江苏嘲首家电视图书馆后的又一创新之举。据悉,全
广电行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新产品新设备,如何保证这些设备良好地运行,对播出环境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广州有线数字播出机房的设计施工,结合相关的国标要求,对播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