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研模式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后,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作为教育信息化2.0的八大行动之一,延续了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三通两平台”的要求,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成为“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教育管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依据永州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实际,以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优课教研活动的个案为切入点,探究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创新网络教研模式,从而反向推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创新融合发展。
   一、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现状
   在国家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稳步推进。以永州市为例,根据永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数据,截至2021年3月,该市已开通学校空间65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8个、省级平台409个、市级平台9个、县级平台133个、校级平台22个、企业平台14个;开通学生空间670384个,开通率达71.965%;开通教师空间54965个,开通率达90.9%,其中用于网络教研的有50091个,占比91.13%,用于教学的有49971个,占比90.91%。但学生空间的计数多为湘教云EEID的注册数,实际数额不容乐观,学校、教师空间的闲置率较高,学生、教师空间的交互量低。
   二、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精细的优质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各级资源平台及市面上的教学资源种类和数量较多,从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教案、作业、课件几类,缺少微课、音频和视频等碎片化精品素材以及分门别类的归档整理,资源不能预览而要下载后才能进行观看、使用。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从数量庞大的文件名录中寻找和下载资料,而得到的优质资源很少,无法满足差异化的使用需求,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免费的不好用,好用的要收费”。
   2.对信息化教学的学科工具应用不足
   教师对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仅仅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来上传和下载资源,对网络学习空间里的信息化教学中的学科工具应用不足。以永州市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为例,该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具备“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研训”“智慧管理”等应用及系列学科工具,而教师对这些工具的使用率普遍较低。
   3.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两极分化
   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优课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教研实践的主体,即一线教师的观念和态度的改变。以永州市为例,该市的优质教师集中在城区,且教师的专业技能实力校际分布不均,与此同时,教师对网络教研的态度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如永州市开展的网络学习空间普及行动中,每年申报优秀空间及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教师都集中在名校或新成立的学校,农村学校及其他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处于缺位状态。
   4.教师之间在空间中互动少
   互动是教研活动的核心,只有增强互动,才能让不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交流。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的教研互动深度不够,大多只是相互留言或“撒花”,缺乏深层互动,没有构建起大型网络空间群和教研共同体。
   5.缺少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
   目前,大部分参加网络教研的教师缺少自觉,没有养成自主、坚持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习惯,往往是参加在线备课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空间评比或职称评聘时临时使用。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持久的网络教研权威评价机制。
   三、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优课教研活动的意义
   1.有益于打造优质教师团队,提升晒课质量
   对教师来说,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教研是促使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的优课教研活动中,教师能从不同角度,依据研究主题来找不足、找亮点,并提出有价值的教学建议和改进意见,执教者取长补短,完善各环节,这样有利于提升晒课质量,打磨出质量更高的“优课”,从而凝聚起区域内教师的集体智慧,打造出优质教师团队。
   2.有助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优质资源应用效益
   硬件是基础,资源是辅助,关键在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仍是一个艰巨任务。如何让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教师将其用于存储内生资源和记录日常,进行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机构与个人之间的交互,完成优质资源和他人资源的联通,既可以打造“网红”教师,又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一举多得。
   3.有利于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创新教研模式
   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优课教研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构建起一个开放、包容、高效、共享、互补的教研群,并让人人都成为主体。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的优课教研活动交流密度高、交互面广,参加网络教研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开展研究、共享成果,更加體现以人为本的教研模式。
   四、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优课教研活动的策略
   1.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磨课,开展在线教研
   永州市某县区为大力提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质量,以“人人参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主题开展校内磨课活动,围绕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细节等方面,各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科分别安排主备人,组内科任教师全部参与。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各教师对磨课教师的教案、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复斟酌、交流,在线留痕修改,达成共识,完善教案,主备人收集建议与意见,形成磨课稿,再进行授课。通过集体研讨,大大提高了晒课质量,磨课后,该县区在市级“优课”的获奖率较往年提高了近一倍。
   2.打造在线点播课堂,学优课用优课
   通过开展以“学优课、用优课”为主题的在线备课室、特级教师上优课、优课应用、说课竞赛等系列活动,教师进入国家资源云平台研习、模仿、剖析“部优”“省优”课例,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做成说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打造优课教研点播课堂,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方法和模式,促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
   3.明确网络教研机制,规范组织制度
   通过明确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活动的组织制度、约束制度及奖励制度,实现网络教研有明确的组织,有专人负责策划、安排和实施,并对组织者、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将其与评优评先、晋职晋升的分数挂钩,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奖励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参与度高、效果好的学校与教师,并授予“试点校”“主持人”“首席名师”等荣誉称号,让他们带动兄弟学校及其他教师共同发展,激发网络教研互动的积极性。
   本文以永州市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优课教研活动情况为切入口,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开展优课网络教研活动的意义,并对标提出可操作的策略,以期为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建言。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仍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作为其中最关键一环的作用,建好、用好网络学习空间,推进“互联网+教育”提质增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现代化成功转型。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9年度课题的部分成果(课题立项号:HNETR19021)】
其他文献
本报讯 日前,广东省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交流活动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縣举行。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出席交流活动并讲话。  广东省自2018年启动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以来,注重完善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实行多措并举,通过上下联动、各方努力,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截至2020年12月底,该省计划建设的149所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已报当地政府同意建设和编制部门批复的有14
期刊
本报讯 为进一步优化网络联校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日前,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学校举行了网络联校线上联合教研會。   本次会议采用专递同步课堂+钉钉会议直播的形式进行。首先,井坡镇学校副校长宋小刚强调了本次会议的意义,讲解了会议议程。   随后,井坡镇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宋志芳对网络联校活动月的主题进行了说明。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邓羡君进行了“如何常态化、高效化开展网络联校工作”的主题培训。  
期刊
本报讯 日前,2021年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下称提升工程2.0)推进校业务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长沙教育学院举行。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邓芸、教师工作处处长陈利群,长沙教育学院院长肖万祥、副院长许月良,长沙市提升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胡续伯、首席专家朱涌等出席开班仪式。长沙市各区、县(市)教育局分管领导、信息中心主任,长沙市部分学校校长及教务主任参加开班仪式。   肖万祥认为,长沙
期刊
本报讯 近日,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公布了2020年度岳阳市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项目名单。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中学、湘阴县第四中学、平江县桂花学校、华容县教师进修学校、岳阳县城南小学、汨罗市正则学校、临湘市第六完全小学以及岳阳市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岳阳市第十八中学10所学校入选该项目。   岳阳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根
期刊
马涛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审专家。  从教研视角看待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  笔者从事教研员工作二十余年,面对新技术时,会更多地考虑这一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学是分学科、有内容的,不同的内容有其课堂专有的形式,而新技术的应用无疑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活动的落实,并实现课堂评价的反馈。不同教学目标的
期刊
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指导。网络教研活动能帮助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尽快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网络教研为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服务,旨在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网络教研是解决现阶段教育教学问题的源泉  一所农村普通小学,一到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师三到五人,老教师和年轻教师观点不同,教研活动避重就轻,教研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基于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需求,我认为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
期刊
本报讯 日前,湘潭市雨湖区网络联校群应用培训会在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召开。雨湖区教育局教研员、雨湖区网络联校主分校教学负责人和信息技术教师、雨湖区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培训专家对网络联校的实施方法、创新应用、保障措施、评价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網络联校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提高雨湖区网络联校融合应用效率
期刊
问题化课堂,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变多了,朗读训练却变少了。低年级的朗读是阅读的起步,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由此可见,做好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师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作者丰富的感情都寄寓于课文生动优美的语句中。每讲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教育形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1.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们走出
期刊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實施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法治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客观要求   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道德与法治课流于形式,致使校园法治教育缺失,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在家庭生活中,当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或常用武断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时,孩子受环境影响,也会滋生暴力、易冲动等负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