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赤日稻花香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说,蒲之风,竹之雨,荷之露都是世间极美的景致。可若与稻花相比,还是少了那么一点人间的烟火气,尤其是圩乡的水稻之美,应是人间的绝品。黄菊倚风村酒俗,柴门临水稻花香。圩乡不知从何时起被贴上了鱼米之乡的标签,可又确确实实名副其实。
  在圩乡,每年冬季,从清冽冽的沟渠中捞起的淤泥,堆晒田角,来年春上敷撒田间,积年渐厚,形成独特的耕作层,稻禾生长便有了滋养之源。所产稻米,米粒椭圆,如冰似玉,柴火土灶,炊烟袅袅,煮熟后焖在铁锅,透过杉木锅盖,喷香扑鼻,半里路顺风可闻饭香,碗到嘴边,米饭滚滚而下,甜糯爽口。
  20世纪80年代,从出校门,又返回到学校,期间,我连头带尾整整在圩乡老家,实打实地当了四年农民,寒来暑往中,用汗水催育过一季又一季的稻谷之香。
  圩乡的水稻是两季,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越南占城稻引进后,即变单季为双季。金宝圩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百姓勤劳,种双季稻,自然抢风气之先。复种指数提升后,粮食总产量便会大幅增加。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去年年初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恢复种植双季稻。
  早稻要抢早。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田间的油菜,挣脱了淡黄色花瓣的束缚,伸出一只只明亮的菜荚,慢慢的像新嫁娘日渐隆起的肚皮,田里的猪链草,也凋尽淡淡的白花结上可摘了当哨子吹的绿荚,稻种,便到了浸泡的最佳时机了。
  秧田一般选在村子南边避风向阳的田块,翻犁过的泥土冒着热气,散发着特殊的气息。冻了一冬的土疙瘩,用锄头一敲就碎裂开来,冬翻、春捣已有数遍。每一个土块已被锄头敲得粉碎,每一棵试图趁着春光出来透透气的杂草,也被果断的清除。再晒上几个太阳,上满水,泥土粉成了泥浆。二叔便带上我,用锨斛先将完整的田块拾掇成垄状,然后,我们弯腰赤脚在田垄上,用手把没碎的土块都捏成泥,一边捏一边往后退。再用耘耙像熨斗一样又在垄上耘一遍,直至一块块水平如镜的秧模子平展展地排列田间,才把稻种均匀地撒在田垄上。一粒粒谷种,像天女散花,落入泥中,溅起一朵朵的小水花,也激溅起春天的气息……一季水稻的生长就从这里开始了。
  随后,每一个春意蒙蒙的清晨,二叔都会走在窄细的田埂,去看它们定根、长叶、分蘖……终于,一株株翠绿的秧苗,郁郁葱葱起来,风一吹,碧波荡漾,生机勃勃。
  有时,一夜春雨,清晨,秧田里的水会哗哗地从缺口流向沟里,水入沟中的交集处准有鱼噼噼啪啪地戏水,一群群,争先恐后。这时,我会兴奋地去“捞田缺”。斜风扫雨,触面微凉,也不撑伞,戴一斗笠,持一捞兜,赤着脚一个秧田一个秧田地奔波、蹲守、捕捞,看着一条条银光灿灿的大鲫鱼在我的网兜里活蹦乱跳,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条鲜活快乐的鱼。也有体力足冲劲猛的鲤鱼或鲫鱼,顺着田缺流水的小瀑布,错把秧田当龙门,跃进田头,便是真的“虎落平阳,龙搁浅滩”了,过几天放水烤田,它们就几无回到老家那清澈的沟水的可能了。
  早稻又称籼稻,生长期短,产量不高。但因早,气温较低,害虫少,基本不打农药,耐涨锅(即同样的米比晚稻做饭多),虽然口感差一点,农户还是喜欢自己家中留用。一般是早稻作为家中的口粮,晚稻自然就作为经济稻,除了交公粮就是换钱过日子了。
  籼稻草也是一个宝,铺床,盖屋,喂牛都用它,不像现在要焚烧下田,脱粒后的稻草,晒干后捆起来要抢在雨前堆成草堆。一个个金黄的稻草堆兀立于田野上,也是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自然,圩乡人对早稻种植也就特别重视。在乡镇工作时,有一次和一位周姓的村民聊天,他告诉我:早稻从浸种、催芽、育秧,移栽到大田,这个时候受倒春寒影响,容易出现烂秧死苗,影响后期产量。(晚稻在孕穗、灌浆结实期也容易遭遇寒露风,直接影响产量)。1958年,当时的整个社会风气都是急躁冒进,为多打粮食早下秧,社里的干部,要求各家各户把自家的席子簟子找出来,拿到秧田边挡风,又在田边架起铁锅烧水往田沟里倒,晚上派劳动力在秧田边值班,有的队还把粪放在锅里,煮熟了往田里施,他说,是谁发明?到底有无效果?不得而知。


  稻田的田间管理比起棉花等农作物不算烦琐,不外乎灌溉、烤田、薅草、施肥、拔稗子等等。灌溉,在乡村没有通农用电之前,这是稻田种植中一项重活,沟里的水全凭水车抽上来,也有用牛车的,一盘牛车能管三五十亩地。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电线架到田间地头,灌溉就有电动机抽水了。水车、牛车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现在只有到农耕博物馆才能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队已没有了专业的电工,到一家一户的地头全是220伏全裸铝线,普遍私拉乱接,很危险。
  1982年暑假结束,同学卞忠飞约好了要送另一位同学到水阳高中报名。起了个大早的小伙子,准备把头天稻田里没有完工的两趟田的草薅完后再出发。
  东方渐泛白,垾子寂无人。在通往他家稻田的田埂两旁,黄豆秧上厚厚的露水沾湿了他卷起的裤脚,晨风怡人,一片清凉,他匆匆行走,也不看地,直奔田间。哪知,一根带电的铝线断落在田埂中央,他一脚踩上去,强大的电流把他击倒在稻田中,铝线缠绕在身上,田间正拔节生长的稻棵被压到了一大片……一場悲剧在这个安静的乡村早晨发生了。16岁的花季少年,生命在这绿茵茵的稻田中消失了。卞忠飞的死亡,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了人生如此无常,面对灾难,人,犹如稻叶上的一顶露水。这个清晨,也让圩乡的农耕在接近现代化耕作的征途中,遭遇了惨痛的一页。后来,也还时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在汗水飞溅的稻田中发生。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稻田的施肥一般是一次性底肥加抽穗时的追肥,底肥以农家肥或塘泥为主。塘泥是在早稻下秧前,一担担挑着撒进田间,再灌水敲碎。后季稻的底肥就是猪笼粪了,村民是一家一头猪,全是笼养,为的是踩粪积肥,半年攒一笼猪粪,几十担,一担担挑到田中,又脏、又臭、又累。16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和两位叔叔及姑父,像跑接力赛般打换肩,把一笼粪挑到一里外的责任田,前后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当时,心中已抱定彻底放弃跳出农门的念头,铁下心来要一心一意在家务农了,种田是不能嫌脏嫌臭的。这个下午仿佛就成了我当农民的成人礼,沉沉的担子压得肩膀生疼,我没有吭一声。从此,没什么农活不参加了。现在的大户种田已很少有这样施有机肥的了,喜种卫生田,敢种风险田,汗水少流了,粮食的品质自然也下降了。   “拔不尽的稗子,讲不完的话”,稻田的稗子是永远拔不净的。稗子与稻子争肥,伪装性十分强,最难认的是在秧田里,几乎差不多,有经验的老农远远地就能分出来。稗子要比秧苗颜色略深,节上无茸毛。像是汲取了更多的肥力,大概是因人不喜,更需自身生命力旺盛,从而汲取更多的养分来成长自己。当然出穗以后就无法伪装了,走在田埂,稻稗立分。稻子粒粒饱满,而稗子举着那瘦瘦的细小的一丝可怜的果实,昂着头在风中摇曳。此时也要拔,不拔,待到成熟了,籽粒落在田里,来年就会长出更多的稗子。也有懒的人家,从不去田间细致的拔掉稗子,结果是,垂穗的稻子上一片齐扎扎的稗子,举在天空,极骄傲地昂着头,一点也不低调,风一吹沙沙有声。第二年,田里自然是要多滋生不少稗草了。
  田中拔稗,是一件轻巧但又要十分耐心的活。开始,我是静不下心来分辨,一片晃眼的绿色很难锁定目标,拔过的田块总会有稗子不断冒头。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拔稗子这个活,是贯穿于水稻生长从秧苗到垂穗一辈子的事。人也是这样,不断地拔去心中萌生的稗子,也是一辈子的事。
  晚稻因成熟期长,气温高,害虫较多。最讨厌的就是稻飞虱,稻飞虱成灾的田块,稻子出穗后会大面积倒伏,导致肥力供给稻穗不畅,收获后稻粒不饱满,有大量的瘪壳,减产严重。治稻飞虱最厉害的农药,20世纪70年代是“666”粉,剧毒。20世纪80年代已禁止使用,市场没有销售了。20世纪80年代用的是有机磷农药甲胺磷、1605等,也是剧毒,稀释后用一个农药桶背在身上,一般是田里灌水寸许,把喷淋头插进稻棵的下部喷药。赤脚踩在稻子已齐胯长的稻田里,肩背几十斤重的农药桶,来回不断地把药杆扫来扫去。五、六亩田喷一次药要大半天,辛苦而磨人,脚被水泡得苍白,农药散发的气味也是刺得人头眩。我对有一种菊酯类农药“敌杀死”特别过敏,每一次打完了,背部都会如万针灼刺,弄得彻夜难眠,直至第二天才会慢慢消解。打农药自然成了我最怕干的农活了。
  当时一种新型的固体农药呋喃丹刚出来。使用很简单,把红砂一样的呋喃丹放在一个容器中,潺水搅拌,滗出溶液,倒入药水桶中,稀释后喷雾杀虫,对杀灭飞虱类害虫效果特别好,许多农户一般用烘锅(一种陶瓷的取暖用具)泡药。呋喃丹的残留性非常强,用过的烘锅洗净后,下半年又烘过火后,第二年春天使用仍有毒性残留。一次,大妈到灌溉的田里捡了一烘锅蚯蚓,一笼鸭吃完了,不一会儿全死在笼里,弄得大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了一场。原来大伯曾用这个烘锅泡过呋喃丹。


  早稻收割之日,就是双抢拉开序幕之时。“双抢”就是抢收抢种。
  “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弧浆,相随饷田去,丁状在南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历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是午季收获季节,节令应在“芒种”,诗中所吹南风之日,已是一片繁忙和辛苦了。不知白居易有没有参加过这些劳作,可比起千年之后的“双抢”,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辛劳,哪有诗意?有的只是干不透的繁重农活和望不到天黑的焦虑。
  吃得双抢苦,万事皆可为!我总认为经过双抢魔鬼训练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会觉得云淡风轻,总会一望无前。双抢,磨炼了人的坚强意志,对人生是一种淬炼。
  晨起,拿一条毛巾到门前的沟中,抄一把水,洗去浓浓睡意,别着锯镰刀来到自家稻田。晨曦未露,微风轻拂,泛黄的稻浪一望无边。下田弯腰,飞镰收割,只听见一片”嚓嚓”声响,一排排稻子“刷刷”倒下,像获知敌情的士兵整齐地排在田间。这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也是干活最出活的时段。大家默不作声,你追我赶。有时,一不小心割破手指,便飞奔而回,从门旮旯里捞了一片蛛网,揉成团作为止血膏,再缚上布条,回头继续干。也有用火柴蜡或泥土止血的,挺管用。胳膊上,胸腹上,脖子上,会留下一条条被稻草划破的条痕,汗水流过,有一种刺啦啦的疼痛。
  割完的早稻在烈日的暴晒下,草干稻脆。这时,就把斛桶扛进稻田,开始掼稻。临桶掼稻一般是四个劳力为主,一人一角。摞一把稻子,成马步状立于一角,下盘如石,扭腰带臂,把稻子高高地举过头顶,掼向桶壁,再猛地一抖,蹦脆的稻粒哗啦啦地溅向桶底。三五下,稻草分离,手里就剩了一把稻草了。多年后,到了球场陪打高尔夫,发现球员发球和这个动作十分相似。我想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生产劳动,都是讲究一个动作协调,动作分解后,技术要领和打高尔夫差不多,只是把杆子当作稻把,球就是稻粒了。以腰带臂发力就猛,稻子脱得就干净。此时,就盼望着烈日天晴,越是赤日烘烤,越易脱粒。
  汗水像山头上的溪流涓涓而下,冲破眉毛的封锁,涉眼而过,不能用手揩。一揩,会把手上的汗水黏着的稻草屑引进,眼睛会辣得睁不开。任汗水顺着脸颊涓涓地流到嘴角,张嘴一吹,一半飞溅而去,一半趁势钻进嘴里,一股咸涩的味道像淡盐水般冲咽进肚里,炽热暴晒下,却并不厌恶。
  掼桶中稻子渐满,我就用簸箕把桶中的稻装进稻箩,挑上船。这是一个力气活,一担稻子约150斤左右,若田湿未干,挑着一担稻,一脚一个坑,跨上田埂再上船,一船挑满四担,再往稻场上划。挑着稻子上船,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注意重心,脚踏上小船不偏不倚。四个主舱八只稻箩,摆放也是一门掌握平衡的技术。船行沟渠,清风扑面,这应该是烈日下较舒服的工作了。但很快到了稻场的岸边,又要一担一担地把稻子挑上去,
  挑担,扁担很重要。太软,就不能载重,太硬则没有弹性,挑担行走不轻松,挑在肩上有弹性,要软硬适中,有弹性,韧性好,行走起来,有一定的弧度,这才是好扁担。一个地道的农民,都有一条与自己肩膀高度磨合的专用扁担。我17岁时,父亲专门请木匠为我精工细作了一根柳木扁担。因为扁担是新出,还没挑熟,肩膀很快被磨破了,汗水一浸,每挑一担都疼得龇牙咧嘴。
  当然,谷粒也有故意不脱干净的时候。不脱干净的稻草堆在田埂上,曾救过一圩人的命。1959年收获季节,十七岁的学生许锡照被安排到昝村“监打监收”,专管姜家圩。他每天例行公事地沿圩堤绕圩一圈,远远地看着农民在圩田里抢收稻子,也不走近检查。社员们趁机故意把稻子只掼下七、八成,余下的就随稻草堆在了田埂。到了年底,粮食已十分紧张,大家悄悄地从稻草上搓稻充饥,一圩人居然勉勉强强地安然度过了那个荒年,和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对比。直到2016年,我到姜家圩防汛,当地村民还在说着这个故事。我和已从安徽日報社退休寓居南京的许老说起此事,他说,我那时还是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也是无心插柳。看来,忘了初心的“经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夏天“打暴”也是常有的事。立秋前是一暴热一暴,立秋后又是一暴凉一暴。
  黄灿灿的稻子晒在稻场上。午后时光,突然天边起云,闪电催着雷声而至。顿时,稻场上,人声鼎沸,锨掀,帚扫,人人忙得满头大汗,把稻堆成小山一样,盖上草把。刚想喘口气,雨便哗哗下来了,又淋得像落汤鸡。雨霁天晴,一道彩虹斜挂在东方的半天中,渐渐地拉成了一个半圆,空气分外清新。
  当然,有时也是虚惊一场,风卷乌云后便是赤天大晴,我们说这是“风暴”,此时觉得太阳格外刺眼,天气也更加闷热。
  圩乡的地畴平展如砥,夏天雷电特别多,也偶有人在田中被击倒的事发生。那年夏天,大雨倾盆,魏家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魏有青暴雨来时没有回家,钻在竖起的斛桶中躲雨。待雨过雷停,大家从村上返回田里,发现他已没有了气息,浑身发黑,居然被雷电击中在斛桶中。


  “绿遍山原白满川……才了蚕桑又插田”,稻子打完后,就要插秧了。四年时间,我把圩区种田的各种农活,什么犁耙水耖、栽秧割稻等都操练了一遍,可以说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操作,这其中最厉害的还是栽秧。
  栽秧又叫栽田,栽田先拔秧,拔秧看上去很轻松,可以坐在秧板凳上。秧板凳与平时坐的小板凳不同,底部有一块两头翘的木板垫着,这样坐在上面就不会下陷,一把扎秧草放在板凳旁,把秧苗成片状拔成两把,放在水中,洗去根部的泥土,交叉在一起,用一根扎秧草一绕,丢在身后。拔秧,一般利用晚上时间,一人一模田。月光下,夜风凉爽,除了有蚊子叮咬,还算舒畅。蚊子实在多,就搽点儿“蚊子油”。大家边拔边聊着天南地北,过去未来,时间长了,实在疲乏了,也就不再作声,只听到秧田里一片“啪嗒啪嗒”的洗秧声了。
  第二天清晨,即来挑秧入田。
  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沟埂旁一簇簇野蔷薇花淡淡的清香,人行埂上,神清气爽,牛筋草上凝结的露珠不时洒落在脚背,晨曦正孕育着田野的希望。昨晚拔好的一排排的秧把,是一行行队列整齐的小战士,矗立田中,头顶着一颗颗晶亮的露珠,像缀满无数只误落凡间的星辰。我把秧把码好,一担一担地挑到大田,按照行间距抛洒到田间。
  栽秧是一种体力活,更是一种技术活。一块田,四五亩,七八个人。田横头处,一边一根一样齐的竹竿子作标杆,尼龙线一拉,一格内分上下两趟,格外又是两趟。依次排开,一趟六棵稻,卷裤,赤脚下田,马步状弯腰下蹲。胯下两行,两边各两行。左手拿秧把紧贴水面,紧随右手而行分苗,右手则如蜻蜓点水,飞梭上下。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左右循环。很快,平展展的白水被点染成了绿色的画图。
  那一片有节奏的击水声,是秧苗向稻棵的裂变声。握在手里叫秧,栽进田中即为稻,就像女儿在娘家称姑娘,嫁到婆家就是新娘子。虽然人还是那个人。
  栽秧不仅要快,横竖一条线,方见本事。竖是竖,横是横,横平竖直一般齐。这就一靠拉栽秧线,线拉对弓了,趟子才直;二靠有节奏的后退,秧把到左边,右脚往后退,秧把到右边,左脚往后退,如此反复,左手攥着的秧把随着拇指与中指剔秧的节奏,在手心里转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也有节奏地把分棵的秧苗插进水田。手指与水中泥土的接触只是瞬息之间,像弹琴一样,一片简单快捷的啪啪声持续不断。高手栽秧,寸劲功夫,每个动作分解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最后几无差距。栽得快慢凭的是腰功。有的人,一弯腰,再长的趟子也不直腰,一直栽到头。有的栽不到几行,就要直腰看天,那功夫就耽误了。我栽秧是从不输人,皆因再长的田也是一次不直腰,这就省下了许多时间。不是俗话说的“赖谷子没屌,小孩子没腰”,而是掌握了让腰得到休息的诀窍。那就是每次换秧把,都下蹲胯部,抬头挺胸,让腰身直起来,在解秧把的过程中就让腰得到了休息,很管用。当然,纵是这样,一趟田到头,还是累,得在那绿茸茸铺满溝埂的狗牙根草上一躺,四脚八叉,仰面朝天,眯眼观天外云卷云舒,任凭蚂蚁在耳际爬来爬去也不管,只让腰彻底舒坦一番,好开始下一趟的酣战。
  此时,特盼望实现农业机械化,最想的还是插秧机。希望有插秧机,把我们农民从繁重的弯腰运动中解放出来,看电视,听广播,翻图书,最想找的也是此内容。甚至有传言,某某木匠发明了插秧机,都心生向往。如今,这些已不成问题,可又不知什么时候起,已“双改单”,普遍是一稻一麦(或一油)的种植模式了。栽秧有的已变成了直播了。
  最佩服的当然是小姨、表姐她们几个大姑娘。花衬衫的衣袖扣子扣着,百十米一趟田栽下来,轻轻巧巧,衣袖上没有一点点泥水。我是不行,小拇指不直,总是带水,栽插时自然噼里啪啦响声大,衣袖和胸前一片泥。
  没有撒化肥的田有蚂蟥。上了田埂,卷起裤脚,小姨们白皙的腿肚子上,往往会吸附着滚圆滚圆的蚂蟥,也不惊诈,一巴掌打下去,吸足了血的蚂蟥就滚落在晒得干裂的田埂。被咬的腿会有一缕嫣红的血流下来,依然不惊不叫,俯身抓一把泥揉在伤处,一会血就止住了。这时我会找一根细枝条把蚂蟥插在路中间,放在火辣辣的太阳下炙烤。继续拉线,放格下田。再回头,它就晒成了肉干了。
  中午,烈日炙烤,稻田的水像煮沸一样滚烫,赤脚踩下去,浑身会电击般的一个哆嗦。当双脚深入柔糯的泥土,一股沁凉便涌上心头,于是,一只百灵鸟在胸间舒畅地唱起了动人的歌,大家便又捏起秧把,你追我赶地栽起来......
  总结栽秧的经验,首先是节奏,也就是频率。太快,则体力消耗大,有极限。同时,不做无用功,省略掉每一个可能耽误时间又无用的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如行云流水,没有半丝多余的空间。还有就是不浪费时间,有毅力。
  参加工作后,常以此为鉴,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事,都不喜拖沓,不讲废话,注重流程,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叫苦叫累。
  多少年来,我的书房一直挂着一位朋友书赠的五代僧人契此的插秧歌:“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望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后退原来是向前,它既是千百年农耕时代农民插秧的真实写照,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同时又是一句充满哲理的偈语,看似浅白平易,却富含哲理,饱蕴禅机。生活和工作中,每遇烦节,读之,常一片豁然。自觉双脚依然踩在沁凉的泥土中,天空,白云悠悠,满眼是星星点点的绿意。   后来看到耕织图,有插秧诗曰:“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谿南与谿北,啸歌插新秧。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我将教秧马,代老民莫忘。”知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在临安於潜为令所作。想临安於潜,离圩乡不远,又在同一纬度,南宋时期,圩乡正是开发之时,想必诗中所叙插秧场景大体相当,插秧是弯腰撅屁股的活,怎可啸歌?实在匪夷所思。圩乡倒有打夯歌,打麦歌,水上船歌,辽远而高亢,有节奏感,置身期间,精神倍觉振奋。记得父亲就是打夯时的领歌者。


  晚稻收割后,并不在田里脱粒,而是很快把它们扎成一捆捆的小靶子,装运到稻场上,堆起来,一笼笼的有半人高,人行其间,像一排排的战壕。这时腾出的田,立即挖沟培垄,栽上油菜,这一茬叫午季。午季种完,让那些油菜苗在寒风中慢慢生长时,才腾出时间,一家家地轮流着把稻场上的战壕用打稻机清理掉。那时,几乎也是不分日夜,大家相互帮忙,打完一家的稻子,又打另一家。
  此时,收割过稻子的稻田里,枯白的稻桩,像垂暮的老人,呵护着翠绿的一行行油菜苗。一场大雪覆盖着茫茫的田野,露出一个个的小黑点,来年春暖,这些小黑点就会迎风茁壮成长,那时,一片金色的花海又会在圩乡的稻田蔓延开来。
  如此四年,辛勤劳作,在我工作的年份中,再也没有比这更耗体力的了。以后,每一段时光的经营,都磨不掉那烈日炙烤下挥汗如雨的映像,它已成了我人生不可分割的一段经历,已如芯片深深地植入心底。但在我的工作简历中却从无填写,自然也不算工龄,和我的父老乡亲一样。
  而千百年来,有多少圩乡人如此循环往复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这片肥沃的稻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为却仅仅是果腹而已,但每天依然像东边的日出,越过层层山峦,从心底升起那缕曦光。
  “布谷,布谷”,布谷鳥的叫声撕破了黎明的安静,裹着春风朝露,把我从睡梦中拽醒,我知道,又到了圩乡农耕忙碌的时候了。一刹那,宛如梦回少年,远接那一片悠悠的清风和温馨的乡土田野,一种战士出征般的紧张感迅速地蔓延上心头,像晴日里忽而乌云密布于头顶,有风雨欲来之势。几十年了,每当这个声音回荡在耳际,眼前总会有一幅立体的画卷徐徐展开。赤日下,那随风摇曳的白莹莹的稻花泛着淡淡的清香,一株株饱浸汗珠的稻穗,在广袤的圩乡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作者简介:
  时国金,有作品先后发表于《钟山》《清明》《安徽文学》《青春》《人民论坛》《生态文化》《中国散文家》等几十家刊物媒体。曾获“全国党建文稿征文”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新视野散文大奖赛二等奖,首届羡林杯生态散文大赛一等奖等。
其他文献
我拿怎样一支沉重的笔,揣怎样一顆沉重的心,来写这些沉重的字。想起陆志坤牺牲整整五十年了。  1971年10月7日,部队进行实弹演习。大炮轰鸣。“敌”阵地遭到我方炮火覆盖,正在延伸射击。陆志坤带领战友跃出战壕,向“敌”阵地冲去。突然,一发大炮射出的炮弹落在他们前方不远的地方。这炮弹因故障是近弹且没有立即爆炸。陆志坤任排长,他见状高举双手大喊:“快卧倒!”反应快的立即卧倒,幸免于难,慢一点的身负重伤,
期刊
房室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是最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之一,可因并发严重室性心律紊乱、阿斯综合征等导致猝死,对人的危害性较大。AVB可以是获得性的,如继发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他形式心肌损伤。还有许多AVB病例无明显原因,被认为是特发性的。业已发现AVB可有家庭聚集性,在临床实践中可见一些典型的系谱,一般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rate adaptive pacemaker)具有运动时起搏频率相应加快,以适应机体代谢需求的特点,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理论上讲,由于频率适应性心率的增加可导致心肌耗氧增加,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对合并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植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处理是不适合的。为进一步了解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2%~5%患者有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这些患者室速常反复发作,40%以上病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预防复发,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击终止心动过速,挽救生命,但不能预防复发,且存在价格昂贵、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不足。在高度选择的患者中,外科手术可根治此种心律失常,但手术相关的
患者男性,45岁,在外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发现严重的窦性停搏,拟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转我院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白天易困,偶有心悸,无黑朦、晕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家人诉患者睡眠时打鼾较重,无其他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形较胖,血压142/88mmHg(1mmHg=1.33kPa),无发绀,心界不大,心率73次/min,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两肺呼
“矮子理发店”生意兴隆,吸引顾客的不是矮子师傅的手艺,也不是矮子自黑的店名,而是悬挂店堂的一只竹篮。  竹篮褪去岁月的青翠,变得黄中带黑。竹篮四围和底部有几根竹篾干枯折断,看上去像缺了牙的垂暮老人。若不是有一个密封的钢化玻璃壳罩住,估计竹篮早就散了架。竹篮像一件古老的文物,安然高踞在发廊的中央。  一天,一个身高一米九几的男子来理发,一抬头撞上了,惊问何物,矮子师傅说竹篮。男人颇为好奇,追问篮内何
期刊
心脏性猝死是上世纪和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心律失常性猝死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者占83%,心室颤动(室颤)是这些人最终的致死原因,及时有效的电除颤是挽回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抢救措施。资料表明,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颤发生后20~30S内迅速除颤,几乎100%能获成功而使病人得以幸存。除颤在1~2min内实施时,生存率80%~90%,而大于10min的电除颤治疗使患者最终的生存率
“人生七十古来稀”。  老寄娘邹兰英活了102岁。102岁的老寄娘,64岁那年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还是她女儿给她起的名,堪称“绝无仅有”。  1950年初,她被评为“烈军属模范”’进京参加全国政协召开的会议,可她当时连个名字也没有。她女儿邹爱英对县里的领导说,我娘一生普通实在,她爱兰花,就起名“兰英”吧。县里的领导笑着说,这个名字好,兰花香远益清,正符合老寄娘革命一生,不求一己私利的高尚品格。  从
期刊
由香港心脏专科学院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主办的“Cardio Rhythm 20O7”论坛,将于2007年2月2日至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期刊
患儿男性,6岁,因腹痛、腹泻、胸闷不适半天入院。4年前曾患“川崎病”。急查标准12导联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Or型,伴ST段斜上行抬高0.1~0.3mV,同时可见Ⅰ、aVL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0.2mV等相应改变。心电图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