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地,曾经是法国最富庶的殖民地,当时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豆都产自海地。法国来自海地总收入在很长时間占到整个殖民地收入的50%以上,这样的比例一直维持了100多年。现代海地的贫穷与动乱,始于1957年开始独裁统治海地的杜瓦利埃父子时代。
海地前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生前就已为自己赢得“独裁者”恶名。人民无可压抑的愤怒在1986年爆发,杜瓦利埃被迫流亡海外25年。2011年,他突然回国,人们一度担心暴君统治卷土重来。
执政1 5年,这位昔日的“海地之子”曾经背负改革重任,却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迷失在对金钱和权力的狂热追逐中,因民众反抗被迫流亡海外,一走就是25年。虽然在此期间,他曾尝试在国外发表讲话,号召支持者做好准备,迎接他的回归,时任总统勒内·普雷瓦尔根本无视他的道歉和示好,称等待国家敌人的只能是严厉的审判和冰冷的监狱。
今年10月4日,这位走过荣耀也背负“独裁者”骂名的海地前总统在首都太子港心脏病发作过世,享年63岁。而海地的贫穷和政变依然没有出路。
家族斗争中上位的最年轻总统
1951年7月3日,杜瓦利埃出生于海地首都太子港,在其出生6年后,他的父亲、曾经的医生弗朗索瓦·杜瓦利埃(老杜瓦利埃)掌权成为终身总统,绰号“医生老爹”。
父亲权势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杜瓦利埃的成长,他一下成为众星捧月般的国民公子,被顺理成章地称为“医生小子”,过着富有、特权的奢侈生活,钟爱摩托车,以赛车为生活的最大乐趣。
总统的儿子没有那么容易当,杜瓦利埃也没机会一辈子做个无忧无虑的花花公子。父亲老杜瓦利埃为了维系家族统治,将儿子送入太子港圣路易德贡萨格学院和海地大学法学院接受著名教授教导。杜瓦利埃因此走进政治,并开始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为海地发展贡献毕生精力”的远大抱负。
1970年底,老杜瓦利埃将总统职位传给年仅19岁的儿子,又挟持议会修改宪法,把担任总统的年龄从40岁降至18岁,并于1971年2月通过选举骗局,扶植杜瓦利埃成为总统。“拉美后花园”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美国,在这场选举中,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老杜瓦利埃传位于他的儿子,在新旧交替期间,甚至调动军舰开赴两国之间的海域,防止流亡者回国发难。
尽管被看成“改革的可能”,在执政初期,杜瓦利埃的想法几乎被周围“辅佐者”的声音所淹没。以杜瓦利埃母亲西蒙娜为首的“恐龙派”和以杜瓦利埃姐姐玛丽为首的“现代派”,两派斗争趋于白热化,几乎所有国内外政策的制定都被他们包办。
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杜瓦利埃将天平向母亲倾斜,最后驱逐姐姐出境,致使其流亡美国。在目睹了至亲间的权力角逐游戏后,杜瓦利埃不甘心日后受制于人,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摩托车和赛车,将全部心思用于对付那些窥探他权力的人,包括他的母亲,而他选择的靠山正是当日扶持他上位的美国。
膨胀的独裁暴君
争权时代的杜瓦利埃为了得到美国支持以压制母亲的势力,提出自由化政策。一方面,“坐山观虎斗”,起用年轻的技术专家担任内阁重要成员,通过他们与“恐龙派”的争权夺利,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另一方面,打着“反共”的旗号,向美国求援。
这一时期,由于外国援助和海外投资的增多,海地的经济一度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看似年轻有为的新总统和稳定的政局也为海地积攒了人气,前往当地旅游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但是,建立在私欲基础上的发展无法长久,自由化进程也仅是昙花一现。杜瓦利埃羽翼渐丰,条件成熟时,将母亲驱逐出国,掌握海地的全部大权,走上独裁道路。1979年10月,海地政府实行《新闻检查法》,开始重新压制报刊的言论自由。
1980年11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下台后,杜瓦利埃更是肆无忌惮,封锁媒体,解散政府内阁,派出大批警察和军队对革命活动进行血腥镇压。11月28日晚,政府进行了几年来最大规模的搜捕,逮捕了包括反对党在内的近两百人。
此时,杜瓦利埃已经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因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永无止境的欲望使他变成无恶不作的恶魔和独裁暴君,之后,数千名海地人被枪杀、上万人受到严刑拷打、数十万人被流放,整个海地再次陷入黑暗和恐怖。
政治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1980年代,海地经济出现下滑。1980年到1985年,海地经济实际增长速度以每年2.5%锐减,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从6%上升到8%,饥荒开始蔓延,大部分海地人民对前景感到绝望。此时,海地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只有杜瓦利埃和他的卷钱家族。
政府的统治被愤怒的民众称为“盗窃政治”,杜瓦利埃将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出口劳工所得的巨额款项据为己有,甚至连外国每年给海地的大量经援也收入囊中。杜瓦利埃凭借这些财富穷奢极欲,挥金如土,1980年他举办婚礼就用掉财政收入700万美元,仅燃放礼炮和烟花一项就耗费10万美元。
1983年3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海地时,公开宣称:这里的情况必须改变。无奈,同年,“权力控”杜瓦利埃效法其父,操纵议会修改宪法,承认他为终身总统。1985年,他更是假民主,真独裁,搞“公民投票”,进行没有竞争对手的选举,并通过舞弊手段使自己以近100%的票数当选总统。
此时,民众的不满情绪也达到顶峰,海地几个省和许多城市的民众揭竿而起,连政府中一些杜瓦利埃的坚定支持者和大批商业领袖也相继与杜瓦利埃分道扬镳。美国担心局势恶化将导致一场革命,于是催促杜瓦利埃提前下台。杜瓦利埃见大势已去,卷走1亿多美元的现款逃往海外。
依旧动荡的海地
2011年,流亡国外25年的杜瓦利埃回到海地,不顾自己早前“想回到祖国而不是重新进入政坛”的公开发言,称有意参与政治。海地法院当即对这位前总统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秘密审讯,却出乎意料地释放了他。
一石激起千层浪:民间关于杜瓦利埃回归的讨论此起彼伏;与杜瓦利埃拥有相同经历的流亡总统们跃跃欲试;国际社会投入极大关注,担心当时连续遭受大地震、政治危机和霍乱袭击的海地再次因权力纷争而陷入社会秩序混乱。而杜瓦利埃的回归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只能说明一件事:即便独裁者走了,海地发展得依旧糟糕。
的确,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刺激这个国家衰弱的神经,在这里军事政变成为家常便饭,而民主成了最大的笑话。杜瓦利埃流亡海外后,几任领导者都曾遭遇军事政变而被迫下台。就算进入21世纪,海地政坛依旧难以消停。
2004年,海地出现严重暴力冲突,随后反对派宣布建立“主权国家”,美国向海地派兵保护本国使馆的安全,时任总统只得走上流亡老路。2011年杜瓦利埃宣布回归,其实是嗅到了海地权力真空的味道,此前的总统选举由于出现舞弊,陷入停顿调查状态,被无限延期,他就有了可乘之机。
如今,杜瓦利埃去世,不少年长者期待真正摆脱独裁者的海地能有新变化。不过墨西哥学者巴尔加斯·埃尔南德斯对此并不乐观,他用杜瓦利埃流亡后依旧动荡的国家现状指出海地的落后不在于某个人,而在于发展道路的选择,矛头直指这个国家错误的民主制度。
只是像埃尔南德斯看得如此清楚的人并不多,人们更多把矛头指向每次政变都会如约出现的美国,海地反美的声音日益增长。
遗憾的是,未来的路如何发展对海地人而言依旧难解。海地人口结构极为年轻化,人们更多是在不变的贫穷和频繁的政变中夹缝生存。他们看不到制度的错,因为觉得自己明明已走在“民主”的康庄大道上;他们更想不到改革的路,因为他们更多经历的是动乱和暴力;他们甚至难过,这位曾给海地带来过发展的前总统还没来得及重振海地经济就去世了。
海地前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生前就已为自己赢得“独裁者”恶名。人民无可压抑的愤怒在1986年爆发,杜瓦利埃被迫流亡海外25年。2011年,他突然回国,人们一度担心暴君统治卷土重来。
执政1 5年,这位昔日的“海地之子”曾经背负改革重任,却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迷失在对金钱和权力的狂热追逐中,因民众反抗被迫流亡海外,一走就是25年。虽然在此期间,他曾尝试在国外发表讲话,号召支持者做好准备,迎接他的回归,时任总统勒内·普雷瓦尔根本无视他的道歉和示好,称等待国家敌人的只能是严厉的审判和冰冷的监狱。
今年10月4日,这位走过荣耀也背负“独裁者”骂名的海地前总统在首都太子港心脏病发作过世,享年63岁。而海地的贫穷和政变依然没有出路。
家族斗争中上位的最年轻总统
1951年7月3日,杜瓦利埃出生于海地首都太子港,在其出生6年后,他的父亲、曾经的医生弗朗索瓦·杜瓦利埃(老杜瓦利埃)掌权成为终身总统,绰号“医生老爹”。
父亲权势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杜瓦利埃的成长,他一下成为众星捧月般的国民公子,被顺理成章地称为“医生小子”,过着富有、特权的奢侈生活,钟爱摩托车,以赛车为生活的最大乐趣。
总统的儿子没有那么容易当,杜瓦利埃也没机会一辈子做个无忧无虑的花花公子。父亲老杜瓦利埃为了维系家族统治,将儿子送入太子港圣路易德贡萨格学院和海地大学法学院接受著名教授教导。杜瓦利埃因此走进政治,并开始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为海地发展贡献毕生精力”的远大抱负。
1970年底,老杜瓦利埃将总统职位传给年仅19岁的儿子,又挟持议会修改宪法,把担任总统的年龄从40岁降至18岁,并于1971年2月通过选举骗局,扶植杜瓦利埃成为总统。“拉美后花园”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美国,在这场选举中,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老杜瓦利埃传位于他的儿子,在新旧交替期间,甚至调动军舰开赴两国之间的海域,防止流亡者回国发难。
尽管被看成“改革的可能”,在执政初期,杜瓦利埃的想法几乎被周围“辅佐者”的声音所淹没。以杜瓦利埃母亲西蒙娜为首的“恐龙派”和以杜瓦利埃姐姐玛丽为首的“现代派”,两派斗争趋于白热化,几乎所有国内外政策的制定都被他们包办。
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杜瓦利埃将天平向母亲倾斜,最后驱逐姐姐出境,致使其流亡美国。在目睹了至亲间的权力角逐游戏后,杜瓦利埃不甘心日后受制于人,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摩托车和赛车,将全部心思用于对付那些窥探他权力的人,包括他的母亲,而他选择的靠山正是当日扶持他上位的美国。
膨胀的独裁暴君
争权时代的杜瓦利埃为了得到美国支持以压制母亲的势力,提出自由化政策。一方面,“坐山观虎斗”,起用年轻的技术专家担任内阁重要成员,通过他们与“恐龙派”的争权夺利,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另一方面,打着“反共”的旗号,向美国求援。
这一时期,由于外国援助和海外投资的增多,海地的经济一度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看似年轻有为的新总统和稳定的政局也为海地积攒了人气,前往当地旅游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但是,建立在私欲基础上的发展无法长久,自由化进程也仅是昙花一现。杜瓦利埃羽翼渐丰,条件成熟时,将母亲驱逐出国,掌握海地的全部大权,走上独裁道路。1979年10月,海地政府实行《新闻检查法》,开始重新压制报刊的言论自由。
1980年11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下台后,杜瓦利埃更是肆无忌惮,封锁媒体,解散政府内阁,派出大批警察和军队对革命活动进行血腥镇压。11月28日晚,政府进行了几年来最大规模的搜捕,逮捕了包括反对党在内的近两百人。
此时,杜瓦利埃已经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因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永无止境的欲望使他变成无恶不作的恶魔和独裁暴君,之后,数千名海地人被枪杀、上万人受到严刑拷打、数十万人被流放,整个海地再次陷入黑暗和恐怖。
政治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1980年代,海地经济出现下滑。1980年到1985年,海地经济实际增长速度以每年2.5%锐减,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从6%上升到8%,饥荒开始蔓延,大部分海地人民对前景感到绝望。此时,海地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只有杜瓦利埃和他的卷钱家族。
政府的统治被愤怒的民众称为“盗窃政治”,杜瓦利埃将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出口劳工所得的巨额款项据为己有,甚至连外国每年给海地的大量经援也收入囊中。杜瓦利埃凭借这些财富穷奢极欲,挥金如土,1980年他举办婚礼就用掉财政收入700万美元,仅燃放礼炮和烟花一项就耗费10万美元。
1983年3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海地时,公开宣称:这里的情况必须改变。无奈,同年,“权力控”杜瓦利埃效法其父,操纵议会修改宪法,承认他为终身总统。1985年,他更是假民主,真独裁,搞“公民投票”,进行没有竞争对手的选举,并通过舞弊手段使自己以近100%的票数当选总统。
此时,民众的不满情绪也达到顶峰,海地几个省和许多城市的民众揭竿而起,连政府中一些杜瓦利埃的坚定支持者和大批商业领袖也相继与杜瓦利埃分道扬镳。美国担心局势恶化将导致一场革命,于是催促杜瓦利埃提前下台。杜瓦利埃见大势已去,卷走1亿多美元的现款逃往海外。
依旧动荡的海地
2011年,流亡国外25年的杜瓦利埃回到海地,不顾自己早前“想回到祖国而不是重新进入政坛”的公开发言,称有意参与政治。海地法院当即对这位前总统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秘密审讯,却出乎意料地释放了他。
一石激起千层浪:民间关于杜瓦利埃回归的讨论此起彼伏;与杜瓦利埃拥有相同经历的流亡总统们跃跃欲试;国际社会投入极大关注,担心当时连续遭受大地震、政治危机和霍乱袭击的海地再次因权力纷争而陷入社会秩序混乱。而杜瓦利埃的回归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只能说明一件事:即便独裁者走了,海地发展得依旧糟糕。
的确,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刺激这个国家衰弱的神经,在这里军事政变成为家常便饭,而民主成了最大的笑话。杜瓦利埃流亡海外后,几任领导者都曾遭遇军事政变而被迫下台。就算进入21世纪,海地政坛依旧难以消停。
2004年,海地出现严重暴力冲突,随后反对派宣布建立“主权国家”,美国向海地派兵保护本国使馆的安全,时任总统只得走上流亡老路。2011年杜瓦利埃宣布回归,其实是嗅到了海地权力真空的味道,此前的总统选举由于出现舞弊,陷入停顿调查状态,被无限延期,他就有了可乘之机。
如今,杜瓦利埃去世,不少年长者期待真正摆脱独裁者的海地能有新变化。不过墨西哥学者巴尔加斯·埃尔南德斯对此并不乐观,他用杜瓦利埃流亡后依旧动荡的国家现状指出海地的落后不在于某个人,而在于发展道路的选择,矛头直指这个国家错误的民主制度。
只是像埃尔南德斯看得如此清楚的人并不多,人们更多把矛头指向每次政变都会如约出现的美国,海地反美的声音日益增长。
遗憾的是,未来的路如何发展对海地人而言依旧难解。海地人口结构极为年轻化,人们更多是在不变的贫穷和频繁的政变中夹缝生存。他们看不到制度的错,因为觉得自己明明已走在“民主”的康庄大道上;他们更想不到改革的路,因为他们更多经历的是动乱和暴力;他们甚至难过,这位曾给海地带来过发展的前总统还没来得及重振海地经济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