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方式的基本形式. 就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的立足之本;就学生而言,课堂是其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和基本途径.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因此,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课堂效率;高效课堂;教师;学生
当前,大多数数学课堂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进行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进行自主的学习,更谈不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分享. 因此,学生不会将基本知识点、难点完全消化,更谈不上知识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 这样的课堂效率极低,而且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危害极其严重.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强的能力. 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名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可做.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一位专家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是真正有助于学生们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存.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浅谈几点教学看法:
一、教师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有一节成功的课堂,首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再仅仅是备课,重点是备学生,要了解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情感、认知过程和方法,从而根据其情况为学生准备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那教师究竟需要做什么课前准备?
1. 备课.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只掌握教学重难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才是关键,只有知道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过程,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知识.
2. 课件. 课件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课件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导学案. 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而生,它很好地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可以将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比如:在“认识分式”第一课时教学时,由于所教班级学生基础较差,理解和接受知识所需时间较多,所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笔者设计了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案和课件. 引入从分数的概念类比得到分式的概念,然后根据分式的概念延伸出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三种不同情况的具体含义,最后会进行分式求值运算. 这三个知识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较快、教容易掌握本节知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 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真实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 问题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3. 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设计问题.
4. 问题要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5. 问题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高效完成,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1. 小组活动——合作分享. 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4人为一组,有4种不同层次. 遇到有一定难度或需讨论的题启动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内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一名同学都真正、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学习知识,教师只需要提醒重、难点知识和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方法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能积极投身于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为提高,真正意义上去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 课堂效率;高效课堂;教师;学生
当前,大多数数学课堂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进行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进行自主的学习,更谈不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分享. 因此,学生不会将基本知识点、难点完全消化,更谈不上知识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 这样的课堂效率极低,而且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危害极其严重.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强的能力. 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名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可做.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一位专家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是真正有助于学生们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存.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浅谈几点教学看法:
一、教师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有一节成功的课堂,首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再仅仅是备课,重点是备学生,要了解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情感、认知过程和方法,从而根据其情况为学生准备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那教师究竟需要做什么课前准备?
1. 备课.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只掌握教学重难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才是关键,只有知道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过程,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该如何教,才能让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知识.
2. 课件. 课件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课件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导学案. 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而生,它很好地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可以将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比如:在“认识分式”第一课时教学时,由于所教班级学生基础较差,理解和接受知识所需时间较多,所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笔者设计了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案和课件. 引入从分数的概念类比得到分式的概念,然后根据分式的概念延伸出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三种不同情况的具体含义,最后会进行分式求值运算. 这三个知识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较快、教容易掌握本节知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 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真实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 问题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3. 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设计问题.
4. 问题要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5. 问题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高效完成,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1. 小组活动——合作分享. 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4人为一组,有4种不同层次. 遇到有一定难度或需讨论的题启动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内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一名同学都真正、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学习知识,教师只需要提醒重、难点知识和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方法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能积极投身于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为提高,真正意义上去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