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教学,点亮语文课堂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应运而生且风靡一时,很多教师都领略到了微课的魅力。微课种类繁多,本文主要探讨比较实用的微课类型,并结合教学实践进一步延伸探讨其使用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微课类型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近几年随着“微时代”的来临,教学科技日益进步,“微课”应运而生且风靡一时,像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整个教学界。它的强针对性、强灵活性、强直观性、强稳定性,让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对其青睐有加。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它的诞生就像是为学武者打通了任、督二脉,以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许多语文教学中常碰到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纵观微课教学,其种类如万花筒般绚丽多彩,那么,哪些类型的微课比较实用,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最青睐的“菜”呢?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感悟,下面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用得比较得心应手的几种类型。
  一、化解重难点型
  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知识的理解、把控能力还不够,所以课文中的重难点常常难以掌握。课堂的时间十分有限,而微课的优点正在于“精”和“微”,能以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讲明关键问题。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些重难点做成微课进行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抓住“精要所在”,掌握打通疑难的要诀。
  如教学《雾凇》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是必须突破的难点。可是生活在江南的孩子们,连厚重一点的寒霜都难得一见,理解这个自然就更困难。有经验的教师会选择将吉林雾凇的形成环境和形成过程用微课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入冬后松花江畔天气如何寒冷,发电厂的雾气如何蒸腾弥漫,又如何遇冷凝结,接着由银线变银条,这样揭示科学原理的直观教学避免了“空口说白话”,节省了大量的说教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表达,学的人兴趣盎然,教的人也收获了更多的惊喜。
  二、感悟知识点型
  语文教学仅局限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立足课本的同时,还应跳出课堂,跳出课本。尤其是一些课文的知识点琐碎、庞杂,如果我们能做到将课本与课外丰富的资源信息结合起来,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会让知识有了深度、广度,也会让知识系统化、明晰化,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因此,我探索并尝试将一些知识点拎出来并制作成微课。
  例如,比喻和拟人是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但这两种修辞手法比较容易混淆,尤其是刚刚接触这两种修辞的三年级学生。那么怎样使他们学会轻松区分呢?我特意做了一个介绍比喻句和拟人句特点,并详细介绍其区分方法的微课,还给出了一些判断的思路。在这样一个微课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成果果然令人满意,合格率达到98%。
  语文教学中许多知识和技能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这些技能的逐步学习渗透而编写的。而相当一部分微课就是这些知识点式的解析,所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无论将来教材是否变,变化有多大,都不会影响语文学习中这些固定知识点掌握的教学。如: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标点符号的认识与运用、各类作文中描写手法的认识与技能等等。这些知识点的教学一旦做成微课,便是语文教学中的永久资源。
  三、技巧解说型
  身为一线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中一些技巧的学习是比较复杂而难教的,许多学生往往今天教了明天忘,学课文时知道,自己运用时又忘。以往教师总是用“开小灶”的方法,下课后对那些不能及时掌握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再讲解,或是占用全班同学时间一再巩固复习,这样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和耐心也被一点点消耗殆尽。怎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迁移规律便捷、有效地让学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呢?在与“微课”亲密接触的这段时间里,我也想到了用微课解决这类教学问题的方法。如一些写作的方法:开头的写作方法,结尾点明中心的方法,“总——分”的构段方式,过渡句的写法,心理、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的方法,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等,有了微课,学生能灵活地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回到家里看教师发布的微课,灵活地挑选并下载自己需要的内容,处在熟悉又轻松的学习空间中,如果某个知识点、技巧没听懂,还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认真思考,大大减轻了复习的负担。充分发挥微课群的整体优势,为作文教学引路,难题不攻自破。
  四、资料拓展型
  小学生受年龄和生活圈子的限制,生活经验有限,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却十分丰富,涉及地域之广、时空之大不言而喻。孩子们在有限的文字信息量中要脑补教材上那些五花八门的人文、地理等常识确实很难。而微课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甚至有许多热爱微课的教师们,常常为这类课文制作了文质兼美的微课视频,然后发到网上共享。以往教师们看到好的PPT课件,下载后必须得根据自己的教学流程重新设计和修改,费时费力。而短小精悍的微课针对性强,基本不会受教师教学设计的局限,可以随时拿来插入自己的教学或用于课前的自学、欣赏及课后的巩固、拓展中。
  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时,笔者利用网上下载的介绍迪拜的微课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们好好游览了一番迪拜风光,感受了一下阿联酋人民创造的奇迹。“太神奇了,在沙漠中竟然能建造出这么生机勃勃的绿色王國,建设出这么美的现代化都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疑问在孩子们心中油然而生。在一片惊叹声中,我开始了“顺风顺水”的课堂教学。
  像《黄河的主人》《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如果使用资料拓展型的微课来辅助教学,就能使原来平板、单调的课堂变得立体起来,牢牢地吸引住孩子们求知的目光,避免教师空洞说教的无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地运用微课,能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都说“教无止境”,即使是一节花费我们自己百般精力,凝聚优秀团队万分心血打磨出来的示范课,仍会留下一些教学缺憾,既然如此,我们不防把这些课中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某一环节的设计或某一内容的安排独立地再现出来,与大家共享,为语文教学提供资源,让它们在语文微课中发光发热!只要愿意探索和尝试,向来被我们称为“遗憾的艺术”的语文课,也可以减少缺憾,趋于完美,让学生在情、趣中,在更灵活、更广阔的空间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今天下午,读完台湾作家王淑芬的《我是白痴》,突然想起了许多事情,现在总是不知不觉就会想到“以前”“当年”“曾经”这些字眼,这大概就是老了的标志吧。  这本书封底的内容很吸引人:  我每天都很快乐。我认得“中”“大”“一”,我每天去给同学们提开水,路过操场时,我会停下来偷听榕树上的鸟叫。我还有一个朋友,叫“跛腳”,不过,你不能这么叫,他会生气的。  我有一个妹妹,她不许我告诉别人我是她哥哥,也不许我
期刊
【摘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在五六年级增设了Culture time文化学习板块,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化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如何巧妙设计构建Culture time板块高效文化教学,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教学。  【关键词】Culture time 语构文化 高效文化课堂  英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知识,
期刊
曾在一次研讨会上听到一位历史专业的教授说:“我从自己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感觉到,任何一个学科和专业,只有建立在哲学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发展。”笔者深以为然。作为教师来说,仅有出于提升职业素养而进行的专业阅读是不够的,真正能给你更深层次的思考、体验、感悟,让你对教育的本质有更深刻认知的,还需要有哲学阅读。  谈起哲学,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艰深晦涩的长篇论述,让人如坠雾中,似懂非懂。但
期刊
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成长为老师,而每一位老师都是从学生成长起来的。刚刚踏入教师行列不久的我,当然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不必说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也不必说精湛的教学技能,更不必说严谨的工作态度,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便是如何让学生喜欢我。  为什么要让学生喜欢我呢?据我对身边学生的调查,学生是否喜欢这门科目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这门科目的成绩。于是,我开始回忆自己当学生时的想法和感受,反过来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之首,可见他对其之重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好课的开端总是从“兴趣”开始,课堂上学生是否愿学、乐学,以及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是否有情趣。  漫步在《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一书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趣味十足”。 徜徉书中,感觉于老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的课轻松、自在,细品之后忽然发现那是因为于老师有一
期刊
【摘要】思維导图的呈现方式较为直观,尤其能将多重思维显性化,符合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和思维记忆的特点,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本文主要讨论了思维导图的功用,以及如何以思维导图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 梳理文脉 人物关系 人物品质 思维能力  新课标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
期刊
【摘要】根據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基于整体视角解构文本:品文题,领悟命题的独特匠心;探谋篇,体悟结构的精致巧妙;摸思路,习得顺序的严谨紧密;理情节,领略艺术的独特智慧;揣组材,洞察主旨的凸显内容,最终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领悟匠心 探究布局 摸清思路 揣摩组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形式缺乏新意、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目标承载过重、教学评价急功近利”等问题,提出面对相应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教学创新,永不止步”“鼓励真实,张扬个性”“目标简化,洗尽铅华”“等待,让改变发生”四种对策。本文就此谈论笔者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形式 内容 目标 评价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形式缺乏新意、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目标承载过重、教学评价急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视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亮点,其革新至今已实施了十几个年头,各教育主管部门及基层学校对于课程的研究已从总体架构走向细致化深入开发与实施。纵观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指导,教师们可谓渐入佳境,课堂效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有些看似成功,气氛活跃的课堂仍然缺少真实性。我们应还课堂于真,让孩子在真实活动中学习,在真实世界中成长。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话题引入要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如何在解读教材阶段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呢?教师可以从典型性的表达特征、表达规则、语言美感、逻辑规律四个方面研读言语形式的秘密。无论文本选用什么言语形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言语形式必须与文本的主题、内容的特质、文本的语体风格、语言形式相协调。  【关键词】典型性 表达规则 语言美感 逻辑规律  文艺美学家宗白华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