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竞技能力对比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竞技能力进行了分析,初步证明中国女排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对发球阵型、进攻结构以及扣球问题进行调整,提升中国女排的竞技能力,在现代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女排 世界强队 竞技能力 对比分析
  随着2014年世界锦标赛结束,中国女排成绩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纵观本次比赛,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合理配备队员、团队之间相互协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风格加以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还应该认识到,中国女排要想在世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要通过与世界其他强队进行对比分析,有针对性的加强本团队的训练和培训,提升自身竞技能力,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发球技术方面的对比分析
  在排球训练中,发球是一项先发制人的进攻性技术,特别是随着现代排球竞技事业的发展以及排球竞技比赛战术日趋成熟,发球对于比赛的影响愈加明显,意义更为重大。从14年世锦赛的具体表现看,接应选手曾春蕾是唯一一位进入到排球发球榜前十名的中国队员,其每局的效率为0.31,位列第五。而排球竞技强国的美国、意大利和巴西则均有3人进入到发球前10的排行榜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女排在发球方面与世界强国相比存在弱势,在实际比赛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对手的有效压制,也不能及时为拦防创造有利机会。同时,在本次世锦赛中,世界四强之间的比赛中国均存在发球弱势,特别是在与意大利对阵的过程中,小组赛2比8的成绩明显处于下风,半决赛虽然凭借其他优势取得了胜利,但是仅发球一项仍然与对手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通过对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在与巴西队对阵的过程中,中国女排在发球方面根本无法威胁对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极高,各种战术得到了相应的运用和发挥,最终将中国队击败。
  这充分表明中国女排在发球方面的攻击性和稳定性都还相对较差,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后期的战术发挥和比赛主动性的获取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针对发球问题存在的弊端,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发球意识训练的重视,通过相应的目的性训练,结合比赛模拟情况完成高质量发球,提高本队发球效率和效果。
  二、接发球数据对比
  高质量的接发球对排球战略战术的有效发挥、竞技能力的提升等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下一步进攻取得成功的先行条件。对于排球竞技运动来说,到位的接发球具体指能够顺利进行下一步進攻的高质量接发球,而有效则指虽然能够将球接起,但是发球处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及时的组织下一步有效进攻。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女排的接发球成功率相对较高,在世界四强中排名第二,并且除了美国女排以外,其他三个主要国家排球队存在的失分率和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中国女排比赛进行分析和观察,可以发现,在实际比赛过程,其他女排比较喜欢应用找人的发球战术,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对中国队的比赛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所有队员中,张娴和张磊等3名队员一共接发球714次,占中国队所有接发球的95%以上,同时张娴虽然是中国女排的自由防守队员,但是实质上队员张磊的接发球次数却相对较多,仅个人就占全队接发球次数的45%,并且接发球的到位率却相对较低甚至低于全队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对手通过对中国队队员的个人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张磊在整个团队中接发球技术相对较弱,并且是进攻部分的主要人员,所以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其应用找人战术,促使张磊不得不进行接发球,影响全队的整体进攻效果。由此可见,找人战术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中国女排在比赛中的接发球成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中国女排为应对不同对手而制定的进攻战术,削弱了中国女排的实际竞争能力。
  为了应对这种战术,中国女排应该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充分的分析和考虑两个主要问题:合理布置和控制接发球队形,并对主要接发球队员进行技术精细化训练,干扰对手的扰人战术,提升本队队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对中国女排竞技能力的提升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拦网技术对比分析
  拦网是排球竞技运动中组织和防守,并进行适当反击的第一道防线。高质量的拦网不仅可以产生拦死、拦回、极大打击对方信心的效果,还能进一步强化本队士气,增强本队比赛凝聚力,为后排的防守和下一次进攻的组织协调创造有利条件。调查研究现实,在中国排球队中处于副攻位置是的杨增筑和袁新,分别位列世界排球拦网的二位和六位,拦网效率出现了一定的提升,主要为0.81和0.56。季军巴西女排在拦网方面的优势相对较为明显,有四名队员在本项目中排名前十,副攻队员塔伊萨更以每局效率0.86的绝对优势位于榜单首位。而从和意大利的对比看,中国女排的拦网能力仅仅在得分方面与意大利女排相比相对较高,但是与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相关比赛录像也可以看出,中国女排的拦网高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拦网效果还差强人意,有效性偏低,对球队竞技能力的强化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练人员应该自觉承担起拦网效果训练,对拦网动作基本功进行勤加练习,进一步提升运动员对与比赛的积极性和感悟能力,最终形成分析对手的习惯等,增强拦网效果,促使我国排球竞技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扣球技术国内外对比研究
  扣球是排球竞技运动中最优有效和直接的进攻手段,高质量的排球扣球不仅能够直接获得相应的分数,还可以增加对手的防守压力,降低本队压力,进而鼓舞士气,获得良好的竞技效果。从2014年的世锦赛比赛可以看出,接应曾春蕾以及担任主攻的朱婷在世界扣球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七,扣球效率基本为42%左右,并且从扣球的具体数量上来说,朱婷以超过180次的扣球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队友,甚至成为本次世锦赛排球竞技比赛的最佳得分手。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排球竞技中强攻已经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之一,主攻和接应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主攻和接应的能力虽然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其与世界一流的主攻和接应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提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中国女排队员身体更为高大,传统的战略技术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整个团队中主攻和接应所承担的进攻任务更为繁重,对一传和防守的依赖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因此,现阶段我国女排在竞技比赛训练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各个队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扣球线路、形式变化等方面的训练,进而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强攻能力,力求在未来的国际性比赛中培养更多的世界级主攻选手,为中国女排在世界上的重新崛起做出相应的贡献,促使中国排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女排与世界其他强国相比,发球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小,并且针对比赛对手提出的找人战术,中国女排在实际训练中应该加强对队员接发球训练的重视,提升接发球能力。同时,基于当前我国排球进攻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应该在保证强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后排的进攻能力,从而对中国女排的团体结构进行优化增强进攻的成功率。此外,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应该明确,中国女排同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巴西、意大利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通过强化训练加以弥补,保证我国女排的竞技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为世界级荣誉的获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卢光保.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竞技能力对比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4):116-119.
  [2] 张兴林.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竞技能力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1):58-60.
  [3] 王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技术运用比较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 李远.新一届中国女排竞技能力现状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 邢玉璐.第十六届女排世锦赛中外接应二传队员竞技能力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6] 袁彤.中外女排主二传队员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心理素质对百米跑成绩的影响和提高、控制心理素质的对策以及心理素质在百米跑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教练员只注重训练方法的同时不注重或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这种弊端再重大赛事上就能暴露无遗,造成比赛成绩与训练成绩相差甚远。通过本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刊阅览室和过刊阅览室,查阅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已成为新世纪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也日益显著。但由于女性自身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的制约,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尤以办公室久坐女性为主,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问题随着工作时间积累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痛或负面心理情绪。办公室一族因为长
中图分类号:G81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对我国健身器材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讨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健身器材的发展历程,整理不同类型健身器材的发展规律 ,研究中国的健身器材及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健身器材在我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发展中,确定和完善健身器材的发展策略,以及更好地开发、研
中图分类号:G804.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集体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大学校园课余活动中,成为学生最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但是,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篮球运动时。由于缺乏篮球运动损伤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预防意识,导致学生发生损伤的病率逐年增加。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而且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造成一些不便。因此,采取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音乐起着关键的作用。健美操音乐节奏鲜明,能烘托气氛,激发人的情绪,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了健美操课堂教学中音乐的作用、健美操与音乐选择的关系;结合参考文献总结如何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通过对男女11~25岁学生共6249人。男生3073人,女生3176人的测试数据的分析,选取5项主要灵敏速度素质指标(50米跑,30秒跳绳,绕杆跑,女800米跑男1000米跑)找出每个青少年灵敏速度素质发展的高峰年龄,并进行的统计比较,获取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等信息,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