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文学可以说是一门从文学角度,用文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的学问。从社会学角度解释教育文学在教育学分支学科中的缺场,对于形式的无视是分析的一个切入点。本文聚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关于一首现代诗《二倍距离》的试题事件,指出这一事件呈现出的重要现象是考生们只关注诗的内容理解而对诗的形式视而不见,进而以教学中"的"的故事作为案例,探讨内容与形式、自然与不自然的问题,并进一步思考教育文学为何不"诞生",揭示出了"视而不见的二重结构"。所谓的"二重",一是指当年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对于以形式与修辞来表述思想开启世界的诗以及诗人的视而不见,二是指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许多教育研究者、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对于这一"视而不见"现象的视而不见。按照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学科、知识乃为社会、时代的函数,视而不见的二重结构及其与之关联的教育文学的"不诞生",其实意味着我们身不由己地生活在一个理性主义、内容中心主义的时代和世界里,把对"内容"的把握、追问当作了"自然"而把对"形式"的追求、"修辞"的彰扬看作为"不自然"。本文认为,对于"内容中心"、"理性至上"的彻底反思,必然召唤教育文学。从学科角度讲,教育文学与所谓的"科学"刻意保持距离,其最为基本的研究思路是尝试将一切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看作为"文本"并做文本处理;其学科训练的基本要点是提升对于质性研究的亲近感,特别是对于文本的敏感以及文本分析的技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