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南下干部”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共同称为“南下干部”的老人们,仿佛已被时光带进历史的深处,而成为一种老毕节记忆,所以,我要追忆他们,缅怀他们。
  “南下干部”是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名词。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仿佛已龟缩进历史记忆的深处,可它却承载着老毕节发展中一段不可抹去的历史记忆。
  第一次听到“南下干部”这个词汇,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这一晃已是45年前的事情了。
  我童年的一个小伙伴名叫刘向东,乳名为小鲁阳,他不是南方人,他常常对我说,他爸爸是“南下干部”。听多了,在我的潜意识中,不觉滋生出一丝对“南下干部”好感。
  在后来的人生岁月中,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关注那些带着浓厚北方口音的在毕节工作的人群。渐渐的日积月累,我发现在毕节的父辈人中,这些被称为“南下干部”的外乡人还真不少。
  如今,这些被贴上“南下干部”标签的父辈们,许多都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的子孙却扎地生根,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毕节人。
  在毕节市阳山公园环山公路中段靠右背阴的山坳处,有几所南方典型的坟墓,它们隐藏在绿树掩映之中。许多市民都不知道,这里有一所有故事且承载着一段尘封历史的夫妻坟。他们不是毕节人,却把毕生的事业根植于毕节这块热土,并最终长眠于毕节这块热土之下。
  长眠在这里的是一对来自山东单县的老革命夫妻,男的叫刘福永,女的叫王玉兰。
  驻足在老革命夫妻坟前,墓碑上有这样一幅挽联:“五十载战齐鲁建乌蒙忠心报国,千秋业赖高风继传统激励后人。”碑联由已故老领导李登峰生前为他们撰写,“战齐鲁”指他们的出生地和投身革命的地方,“建乌蒙”指他们南下毕节并参与建设乌蒙山区的后半生人生经历。
  墓碑上还有另一幅挽联:“音容莫睹伤心难禁千行泪,养育未报哀痛不觉九回肠。”这是按毕节民间习俗,表达其子孙对这对老革命夫妻仙逝、养育之恩难报的哀惋之情。
  据史料记载,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百余天,全中国的解放胜利在望。在此特殊背景下,党中央作出了从解放区选派年轻干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
  当时,山东解放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1947年至1949年,先后8个批次近10万名青年干部加入南下大军,支援开辟新解放区的工作。其中有1949年南下赣东北和贵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南下、西进支队,1949年南下到云南、贵州和四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
  他们南下,抛家舍业,别妻离子,离开挚爱的家乡和熟悉的岗位,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新区“献了青春献终身”。他们无论是在征战征粮、土改反霸,还是在城市接管、剿匪肃特、发展经济等各項工作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革命转折时期,1921年12月出生于山东单县孔店村和1930年出生于张寨村两个贫农家庭的刘福永与王玉兰,分别在1945年和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山东单县湖西支队成员的身份,南下进入贵州,转战金沙、水城和毕节等地的解放事业,并在革命事业生涯中结为伉俪,扎根在乌蒙大地这块热土,参与了毕节解放初期轰轰烈烈的土改反霸、城市接管、剿匪肃特和发展经济等各项工作。
  南下后,刘福永先后任金沙水城等县区委书记、副县长、县委书记、行署副专员等职,1983年离休后享受正专级待遇,1996年3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毕节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刘福永青年时代积极投身革命,在半个多世纪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把毕生精力完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良品德,永远铭记在后代心中。
  南下后,王玉兰曾任水城县妇联主任、县委福利部长,毕节地区公安处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6年离休,2011年4月2日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2岁。
  王玉兰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国家建设时期,始终保持了党性和党的光荣传统,把毕生献给了党和人民,对子孙教育严格,对亲邻团结和善,慎人克己贤淑可亲的道德风范,永远为后人所敬仰。
  作为父辈一代人的他们,在我成长的记忆中,在毕节还有很多。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老人们的渐渐离世,他们这些共同称为“南下干部”的老人们,仿佛已被时光带进历史的深处,而成为一种老毕节记忆,所以,我要追忆他们,缅怀他们。
  (来源:《贵州民族报》)
其他文献
横空玉骨若为箫,  一曲清吹向遠郊。  依旧浅黄轻冷雪,  苍茫独立赋离骚。
期刊
人,无论多大年纪,只要母亲还在,就会觉得自己在这飘摇的人世是有根的,疲惫的时候,烦难的时候,就是有去处的。  上世纪60年代,爷爷和二爷爷分家,我们从原来那个大家族分离出来另过日子。父亲是爷爷奶奶的大儿子,所以,分家后,爷爷奶奶跟着我们一块过。父母亲生了六个儿女,加上爷爷奶奶,我们家十口人主要依靠父亲每月不到十元的工资度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让日子过得滋润一些,母亲整日里里外外忙碌着。农活
期刊
记者7月25日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根据国家相关精神,为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近日下发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对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将惠及全省104万企业退休人员和38万机关事业单
期刊
7月5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不再要求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进行认证。  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终于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门报到,“自己证明自己还活着了”。  目前,各地均已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集中认证工作。  原有养老金资格认证类似“年审”  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
期刊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黑龙江哈尔滨市警方最近打掉了一个以字画、纪念币等艺术品投资能够快速升值为幌子,专门游说老年人投资的诈骗团伙。被骗老人大多在60岁到80岁之间,不少老人含辛茹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都被骗走,有的甚至因此背负了难以偿还的巨债。在得知被骗以后,有的老人一病不起。  令人不安的是,现在在投资市场上,老年人似乎比年轻人更热衷于投资,各种江湖骗子也专门挑选老年人作为诈骗目标。这一代老年人尽管
期刊
“南下干部”大多都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军事上全面胜利的历史语境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控制着全中国绝大部分的战略资源,在军事上、经济上还得到美国的大量物质援助,其相对于人民解放军的武装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国民党“失道寡助”,不得民心,尤其是得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致使在战场上节节溃败。  1947年6月,中共中央确定了全国战略反
期刊
一  南下西进干部已经把根深情地扎在了第二故乡的土壤里。他们与贵州人民同命运、共患难,一起走过峥嵘岁月,一起走上辉煌之路……  1950年初,南下西进干部陆续接管贵州旧政权,摆在新政府面前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当时的贵州省会贵阳市,城市不大,二三十万人口,而国民党潜伏特务有900人,散兵悍匪9800多人,而我党的接管干部仅110人。此外,贵阳市有1000多家烟馆、几百家妓院。全市516
期刊
『详细规定』  第一,将充分运用全面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等已有监测数据,按月比对,分析判断领取人资格。  同时和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联系,在人口管理、就医、殡葬信息等方面进行合作,以及乘坐飞机、高铁的实名场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进行资格认证。  这样可以解决大多数人的认证问题,各地不得要求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到规定地点认证。  第二,通过服务进行信息核实。  通过信息
期刊
我与冀鲁豫南下干部一起走过的岁月,是与党和贵州人民同心、时代同步的岁月,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岁月,是心底无私、成就卓著的岁月,是弘扬传统、启迪未来的岁月,是终身难忘的岁月。  请缨南下  1928年正月十四,我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地区曹县韩集镇向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我的家乡是老革命根据地。1948年11月,鲁西南解放了,组织上任命我当保宁区的组织干事。调保宁区不久,组织上派我去地委(曹县城里)
期刊
这是一个红色团队伟大奉献精神的一个缩影。  69年前,1.5万名菏泽干部胸怀一腔热血,毅然放弃业已到来的和平生活,义无反顾地奔向百废待兴的异域他乡,完成挺进贵州、建设贵州的历史使命。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菏泽干部留下了青春年华,留下了赫赫功绩,留下了子孙后代……  一  1948年,冀鲁豫区党委驻扎在菏泽,辖区为太行山以东、泰山以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苏北、皖北的结合部。  这年12月,中共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