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冠军喜欢上了被自己痛批的帅小伙
1957年11月17日上午11点23分,20岁的郑凤荣在北京市运动会女子跳高比赛中,跳过了1.77米的高度,一举打破了美国黑人运动员莫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女运动员。美联社当时惊呼:“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以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六亿中国人不会永远是落后选手了。”
当郑凤荣名满天下的时候,段其炎还只是北京一所中学的篮球队员。1956年,身高1.88米的段其炎被吸收到了学校篮球队,因为身手敏捷,弹跳力好,很快成为球队的主力大前锋。一次比赛中,他的优异表现打动了国家跳高队教练黄健,黄指导同时也是郑凤荣的教练。黄健觉得段其炎是练跳高的好苗子,就让他第二天到国家田径队去一趟。
第二天,段其炎如约而至。听了黄教练的用意,段其炎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我可不想学跳高,太枯燥了。篮球多好玩啊,一群人一起游戏……”话没说完,正在旁边休息的郑凤荣听到了,心直口快的她张口就说:“就冲他对跳高这个态度,咱们跳高队根本就不能要!”段其炎觉得郑凤荣说话太难听了,就狠狠瞪了她一眼,皮肤黝黑的郑凤荣也挑衅似的回了他一眼。
黄健教练做了大量工作,并通过了北京市体委,段其炎才同意到田径队报到,开始了紧张的跳高训练。
郑凤荣却一直在观察着沉默寡言而又长相清秀的段其炎,她发现段其炎训练刻苦,乐于助人。秋天到了,他经常给队友带来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冬枣,还有酸酸甜甜的紫葡萄,这些东西很对郑凤荣的胃口,她吃得不过瘾,段其炎憨憨地说:“你这么爱吃,干脆去我们家自己上树打得了!”
没想到,郑凤荣还真的登了门。她虽然大大咧咧,嘴却很甜,人也非常勤快,没过多久,段家人都喜欢上了这个开朗、大方知名度又很高的姑娘。时间一长,郑凤荣发现自己和段其炎共同兴趣还不少。就这样,一对有着共同志趣和爱好的年轻男女两颗心越靠越近。当时,运动队规定队员之间必须晚恋晚婚,两人地下恋爱了整整8年。
有趣的是,队员们知道郑凤荣谈恋爱后,都在猜她的对象是谁,可猜遍了运动队的小伙子,却没猜到平时一向不爱言语、性格较闷的段其炎竟独占花魁。
大男大女“过家家”
谈了8年的恋爱,段其炎也如愿获得了全运会的跳高冠军。他们决定在1966年12月24日登记结婚。那天上午,本来两人约好一起去民政局登记,可段其炎在家里等到近中午十一点,还没看到郑凤荣的人影,正当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郑凤荣才匆匆赶来,段其炎正要抱怨,郑凤荣却满脸歉意地说:“二段,我现在不能和你去登记了,改天——”
谁知,郑凤荣的话还没有说完,段其炎一个1.9米的大男人,竟然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他以为郑凤荣临阵变卦,不想和他结婚了。郑凤荣吓坏了,急忙说:“不是我不和你结婚了,是周总理的秘书来电话,要接见几个运动员代表,咱们改天再去,好吗?”听了郑凤荣的解释,段其炎这才破涕为笑,他的憨厚、可爱也逗乐了郑凤荣。
几天后两人终于领到了结婚证书,并把婚期定在1967年1月14日。当时段家住房紧张,给两人腾不出结婚用的房子,段其炎就因陋就简,在自家后院搭了间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大床一支几乎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当时,他们两人手头上没什么积蓄,连床新被子都置办不起,就把各自的被褥抱来放到一起,新房就算布置好了。
结婚那天,两人仅花50元钱买了些糖块、瓜子之类的东西,单位、邻居分发了一下,就算完成了终身大事。
郑凤荣婚后不久的一个周日,她邀请相声大师侯宝林、歌唱家郭兰英等众好友到家里吃饺子。郑凤荣擀饺子皮是高手,可从来没弄过馅儿,她觉得拌饺子馅儿放菜的种类越多越好吃,便指挥着丈夫买来芹菜、菠菜、韭菜、豆芽等,再放进去大肉,加上作料,调好了八种馅的饺子。
两人好一通忙活,等饺子下到锅里,才松了口气。然而,饺子馅儿太多了反而不好煮,煮得时间长了,饺子烂了大半,面对满锅的烂饺子,郑凤荣两口子充满了歉意,好友们当然也没有吃饱。善于逗乐的侯宝林大师后来对朋友们说:“郑凤荣家里招待客人包的是八种馅儿的饺子,还不管吃饱!”
郑凤荣练了多年的跳高,腹腰肌比男子还发达,第一次生孩子时吃了很多苦头。当时,郑凤荣在产房里痛得死去活来,一向好强的她不愿像其他产妇一样大哭小叫,痛得实在难以忍受时,她竟然一拳把床头的支架给打散了。用郑凤荣的话说,她生产时,一天都没能把孩子折腾下来,妇产科的医生排着队像看动物一样看她生产。身为丈夫,段其炎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一个人躲到一边默默祈祷,直到孩子生下来,看到又白又胖的女儿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妇唱夫随相伴百年
随着两个女儿来到人世,郑凤荣和丈夫的生活充满了忙碌。段其炎性格沉稳内向,不擅交际,最喜欢做的竟然是家务。郑凤荣泼辣能干,风风火火,又担任着领导职务,家里的事情很少过问,连孩子也都是丈夫接送,别人羡慕她找了个能干的丈夫,郑凤荣大大咧咧地说:“我管生孩子,他管养孩子,男女平等嘛!”说完,她得意地哈哈大笑。
在家里当大厨时间长了,段其炎切菜讲究刀功,炒菜讲究色香味。有一次,郑凤荣下班回家,看到丈夫在厨房里忙活,一时心血来潮,就走进厨房想去帮一下厨,段其炎递给她两个洗净的土豆,让她切成细丝。郑凤荣起初还很有耐心,可丈夫老抱怨她切得太粗,郑凤荣给唠叨恼了,菜刀一撂“罢工”了,一个人走到客厅里翘起二郎腿看起了电视。段其炎习惯了妻子的急脾气,他不气也不恼,依然有条不紊地做他的事情。郑凤荣急过之后,也觉得有些过分,便走过去给丈夫道个歉,段其炎当然不和她计较了。
生活中,段其炎和妻子从来没有因为吃、穿、用等琐碎事情拌过嘴,他对妻子意见最大的就是她心直口快,开会时经常“放炮”。段其炎就再三叮嘱妻子少表态,多听人家讲。可郑凤荣总依然故我,本色不改。
有一年,段其炎到加拿大探视刚生过孩子的大女儿,并顺便照顾外孙女。他每周都要打几次越洋电话给老伴。一次,他拨通北京家里的电话,郑凤荣说下午有个活动要参加,段其炎又叮嘱她在会上少表态,多听人家说。郑凤荣“腾”地一下火了,训斥万里之外的丈夫说:“长途电话这么贵,你整天唠叨这些烦不烦啊!”说完,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平时爱顶牛的老两口,退休以后倒变得妇唱夫随了。他们都喜欢京剧,经常到天坛公园找票友“飙戏”,段其炎拉,郑凤荣唱,老两口配合默契,让其他票友们艳羡。
郑凤荣和丈夫悠然自得地安享晚年,但并没有忘记祖国的体育事业。郑凤荣看到一些为祖国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老运动员,退役后因为伤病等原因境况非常不好,心情十分沉重,就在2003年提笔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了封信,建议提高老运动员的待遇和福利。让郑凤荣高兴的是,总书记很快就作出了批示,财政部、体育总局等六部委很快发文,对提高老运动员的待遇作了切实安排。
郑凤荣和丈夫晚年幸福和谐,她的家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运动之家”。大女儿在温哥华,二女儿在芝加哥,郑凤荣和老伴已经有三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子了。因为遗传了他们的优秀基因,孙辈们个个都是体育高手,一个孩子打冰球、一个练田径、另一个学习体操。郑凤荣经常和他们通电话,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突破。
郑凤荣和丈夫虽然年过七旬,但运动员出身打下的基础,仍然让他们精神焕发,身体健硕,两口子已牵手走过40载的婚姻岁月,郑凤荣说,她和老伴还会相伴走过百年。
(责编:辛娅)
1957年11月17日上午11点23分,20岁的郑凤荣在北京市运动会女子跳高比赛中,跳过了1.77米的高度,一举打破了美国黑人运动员莫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女运动员。美联社当时惊呼:“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以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六亿中国人不会永远是落后选手了。”
当郑凤荣名满天下的时候,段其炎还只是北京一所中学的篮球队员。1956年,身高1.88米的段其炎被吸收到了学校篮球队,因为身手敏捷,弹跳力好,很快成为球队的主力大前锋。一次比赛中,他的优异表现打动了国家跳高队教练黄健,黄指导同时也是郑凤荣的教练。黄健觉得段其炎是练跳高的好苗子,就让他第二天到国家田径队去一趟。
第二天,段其炎如约而至。听了黄教练的用意,段其炎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我可不想学跳高,太枯燥了。篮球多好玩啊,一群人一起游戏……”话没说完,正在旁边休息的郑凤荣听到了,心直口快的她张口就说:“就冲他对跳高这个态度,咱们跳高队根本就不能要!”段其炎觉得郑凤荣说话太难听了,就狠狠瞪了她一眼,皮肤黝黑的郑凤荣也挑衅似的回了他一眼。
黄健教练做了大量工作,并通过了北京市体委,段其炎才同意到田径队报到,开始了紧张的跳高训练。
郑凤荣却一直在观察着沉默寡言而又长相清秀的段其炎,她发现段其炎训练刻苦,乐于助人。秋天到了,他经常给队友带来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冬枣,还有酸酸甜甜的紫葡萄,这些东西很对郑凤荣的胃口,她吃得不过瘾,段其炎憨憨地说:“你这么爱吃,干脆去我们家自己上树打得了!”
没想到,郑凤荣还真的登了门。她虽然大大咧咧,嘴却很甜,人也非常勤快,没过多久,段家人都喜欢上了这个开朗、大方知名度又很高的姑娘。时间一长,郑凤荣发现自己和段其炎共同兴趣还不少。就这样,一对有着共同志趣和爱好的年轻男女两颗心越靠越近。当时,运动队规定队员之间必须晚恋晚婚,两人地下恋爱了整整8年。
有趣的是,队员们知道郑凤荣谈恋爱后,都在猜她的对象是谁,可猜遍了运动队的小伙子,却没猜到平时一向不爱言语、性格较闷的段其炎竟独占花魁。
大男大女“过家家”
谈了8年的恋爱,段其炎也如愿获得了全运会的跳高冠军。他们决定在1966年12月24日登记结婚。那天上午,本来两人约好一起去民政局登记,可段其炎在家里等到近中午十一点,还没看到郑凤荣的人影,正当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郑凤荣才匆匆赶来,段其炎正要抱怨,郑凤荣却满脸歉意地说:“二段,我现在不能和你去登记了,改天——”
谁知,郑凤荣的话还没有说完,段其炎一个1.9米的大男人,竟然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他以为郑凤荣临阵变卦,不想和他结婚了。郑凤荣吓坏了,急忙说:“不是我不和你结婚了,是周总理的秘书来电话,要接见几个运动员代表,咱们改天再去,好吗?”听了郑凤荣的解释,段其炎这才破涕为笑,他的憨厚、可爱也逗乐了郑凤荣。
几天后两人终于领到了结婚证书,并把婚期定在1967年1月14日。当时段家住房紧张,给两人腾不出结婚用的房子,段其炎就因陋就简,在自家后院搭了间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大床一支几乎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当时,他们两人手头上没什么积蓄,连床新被子都置办不起,就把各自的被褥抱来放到一起,新房就算布置好了。
结婚那天,两人仅花50元钱买了些糖块、瓜子之类的东西,单位、邻居分发了一下,就算完成了终身大事。
郑凤荣婚后不久的一个周日,她邀请相声大师侯宝林、歌唱家郭兰英等众好友到家里吃饺子。郑凤荣擀饺子皮是高手,可从来没弄过馅儿,她觉得拌饺子馅儿放菜的种类越多越好吃,便指挥着丈夫买来芹菜、菠菜、韭菜、豆芽等,再放进去大肉,加上作料,调好了八种馅的饺子。
两人好一通忙活,等饺子下到锅里,才松了口气。然而,饺子馅儿太多了反而不好煮,煮得时间长了,饺子烂了大半,面对满锅的烂饺子,郑凤荣两口子充满了歉意,好友们当然也没有吃饱。善于逗乐的侯宝林大师后来对朋友们说:“郑凤荣家里招待客人包的是八种馅儿的饺子,还不管吃饱!”
郑凤荣练了多年的跳高,腹腰肌比男子还发达,第一次生孩子时吃了很多苦头。当时,郑凤荣在产房里痛得死去活来,一向好强的她不愿像其他产妇一样大哭小叫,痛得实在难以忍受时,她竟然一拳把床头的支架给打散了。用郑凤荣的话说,她生产时,一天都没能把孩子折腾下来,妇产科的医生排着队像看动物一样看她生产。身为丈夫,段其炎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一个人躲到一边默默祈祷,直到孩子生下来,看到又白又胖的女儿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妇唱夫随相伴百年
随着两个女儿来到人世,郑凤荣和丈夫的生活充满了忙碌。段其炎性格沉稳内向,不擅交际,最喜欢做的竟然是家务。郑凤荣泼辣能干,风风火火,又担任着领导职务,家里的事情很少过问,连孩子也都是丈夫接送,别人羡慕她找了个能干的丈夫,郑凤荣大大咧咧地说:“我管生孩子,他管养孩子,男女平等嘛!”说完,她得意地哈哈大笑。
在家里当大厨时间长了,段其炎切菜讲究刀功,炒菜讲究色香味。有一次,郑凤荣下班回家,看到丈夫在厨房里忙活,一时心血来潮,就走进厨房想去帮一下厨,段其炎递给她两个洗净的土豆,让她切成细丝。郑凤荣起初还很有耐心,可丈夫老抱怨她切得太粗,郑凤荣给唠叨恼了,菜刀一撂“罢工”了,一个人走到客厅里翘起二郎腿看起了电视。段其炎习惯了妻子的急脾气,他不气也不恼,依然有条不紊地做他的事情。郑凤荣急过之后,也觉得有些过分,便走过去给丈夫道个歉,段其炎当然不和她计较了。
生活中,段其炎和妻子从来没有因为吃、穿、用等琐碎事情拌过嘴,他对妻子意见最大的就是她心直口快,开会时经常“放炮”。段其炎就再三叮嘱妻子少表态,多听人家讲。可郑凤荣总依然故我,本色不改。
有一年,段其炎到加拿大探视刚生过孩子的大女儿,并顺便照顾外孙女。他每周都要打几次越洋电话给老伴。一次,他拨通北京家里的电话,郑凤荣说下午有个活动要参加,段其炎又叮嘱她在会上少表态,多听人家说。郑凤荣“腾”地一下火了,训斥万里之外的丈夫说:“长途电话这么贵,你整天唠叨这些烦不烦啊!”说完,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平时爱顶牛的老两口,退休以后倒变得妇唱夫随了。他们都喜欢京剧,经常到天坛公园找票友“飙戏”,段其炎拉,郑凤荣唱,老两口配合默契,让其他票友们艳羡。
郑凤荣和丈夫悠然自得地安享晚年,但并没有忘记祖国的体育事业。郑凤荣看到一些为祖国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老运动员,退役后因为伤病等原因境况非常不好,心情十分沉重,就在2003年提笔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了封信,建议提高老运动员的待遇和福利。让郑凤荣高兴的是,总书记很快就作出了批示,财政部、体育总局等六部委很快发文,对提高老运动员的待遇作了切实安排。
郑凤荣和丈夫晚年幸福和谐,她的家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运动之家”。大女儿在温哥华,二女儿在芝加哥,郑凤荣和老伴已经有三个外孙女和一个外孙子了。因为遗传了他们的优秀基因,孙辈们个个都是体育高手,一个孩子打冰球、一个练田径、另一个学习体操。郑凤荣经常和他们通电话,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突破。
郑凤荣和丈夫虽然年过七旬,但运动员出身打下的基础,仍然让他们精神焕发,身体健硕,两口子已牵手走过40载的婚姻岁月,郑凤荣说,她和老伴还会相伴走过百年。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