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水井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o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合街住百余户人家,有南头街和北头街之称呼,但是无明显地理界限。南头的供销社院子里有一口水井,北头的管理所也有一口水井,今天我要纪念的是北头街水井,我是喝它汁液长大的。
  管理所有两进坐北朝南的砖瓦房,很是排场,南面一排房子把院子分成南院和北院,它的前后各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树,北面房子前面也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树。我们的水井位于南面房子最西边那间作厨房的后窗边,一棵梧桐树下。管理所的大门朝东,位于两排房子之间,走进钢筋焊接的大门(这大门有一扇中还焊了一扇小门,大多时我们就从小门进出。),你一定会被我们的井辘轳,井台吸引去目光。
  这辘轳直径一米多,架在井台上就是一面圆铁盘,像古时候的日晷,支撑它的井台高有一米多宽约一米,井沿离地面约二尺。从井里打出水需要技术,在这里不述。这井的宏伟超过了南头供销社院子里那口,也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庄重的井。
  据说先有井后有管理所。肥西县水利局要在六合街设一个分局,地址未定,有人提建议,哪里能打出好井水就在哪盖单位,众人觉得有道理,吃水是大事,先找来了打井专家。专家们绕着街道探测,最终在我家四百米远的一块高地上安下机器。
  井的成功经过了好事多磨。第一天开始非常顺利,第二天也顺利,第三天当然还是顺利,但是按照计算,该能见水了,这时没有任何雨露现象,还碰到了岩石层。顿时人们哗然,议论这专家真是令人想不通,到低洼的地方打井才正常,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么。但是专家仍然坚持,虽然心里也有点急躁。工程继续。第五天总工程师正在检测深度时,听到取土的工人喊,出水了,是一股泉水。这里哪来泉水?最近的山离六合也有十二里,但这真是来自北方的十二里远的大潜山泉水。风水先生来定屋向时,见到这井赞不绝口,说是大潜山的北部精华在刘老圩,南面精华都流到了这口井里。
  我们的水井地面上有高大的井台,结实的铁辘轳,光滑的水泥井沿,有两面是三米宽的水泥场地。至于井下,我当年都是双手扶在井台上才敢向下看,顺着一层层灰砖砌的井壁,微微地能见到波光荡漾的井水,碰到水面的水桶却小得变了型,还想多看几眼,头早晕了。
  夏天的井水清凉爽口,我小时候口渴了,到厨房的水缸边拿起葫芦瓢舀出半瓢,送到嘴边咕噜咕噜喝下去,好不痛快。我的姐妹弟弟也是这样,街上的小孩几乎都是这样。天气炎热,用井水泡饭,就上咸豇豆或者咸黄瓜,非常开胃。冬天从井里提出水桶,可见微微地热气正飘飘摇摇,很想伸手去捉住这片刻的温暖。
  大半条街的人都来这井挑水,天微微亮就有叮叮的摇辘轳声,紧接着是嗖嗖的放井绳声。早晨挑水的人多,傍晚更是川流不息。街后面有塘,但是塘水不够洁净,每家吃水洗漱必须是井水,因为难挑,我们用水非常节约。管理所南面二里远处有三户人家,他们也来这挑水,我那时一直想问问,这么远的路,中间要不要休息?管理所北面二里远有户人家,居然也来挑水,震惊我了,因为这户人家所在的村庄人多,有自己的井,为何舍近求远?这家男主人是下放教师,他喝过我们的井水就认定了这味道。我见过他瘦小的妻子挑着一担水稳稳地迈着步子,也见过他高大的女儿晃着俩木桶急匆匆赶路。
  1986年大旱,先是街后水塘干涸,人们很高兴下塘逮鱼捉虾,紧接着村外大塘见底,孩子们更是高兴,多年蓄水必定有大鱼大鳖。每家将逮到的鱼虾拎到井边清洗,有人说,现在只有这口井了,连牲畜也要喝井水。南頭的井水枯竭,整条街从凌晨开始排队打水,三里路之外的路东村也加入了长长的队伍。连续三天不停向外输出清水,我们的水井开始浑浊。街道上一个十七岁的男孩自告奋勇下去清井。在众人的保护下,男孩站在一只水桶里,手握住一根井绳,腰里系着另一根井绳,缓缓降落,井上的人把男孩清的淤泥摇上来,再把男孩摇上来,井水又清了许多。不管怎样,有这口井,大家就不怕吃水问题,人心稍安。
  我们的井水非常洁净,人人自觉爱护,下水的水桶必须干净,所以很少见到挑水的人路上歇肩,免去桶底粘上泥土;井沿离地面高,外面污水绝对不得流进;井台的遮挡,落叶都难漂入。大年三十晚,最后一个挑水的人会点上香烛,叫作“封井”;年初二或年初三,第一个来挑水的人也会点上香烛,此为“开井”。如此郑重,因为井水关系我们的生活。
  我在八岁时就和大姐去抬井水。十一岁的大姐要烧晚饭,见到水缸是空的,她拿起一只水桶一圈井绳一根扁担和一只链钩,喊我一道去抬水。我们不会摇辘轳,就直接用手放下水桶再一步一步拉上来。拉上来的水桶只有半桶水,因为我们不会“撞水”,木桶不沉水。但是我俩抬动满桶的水,这样回到家里把水倒进缸里再出发时,我俩就多带了一只桶。拉上来半桶水,用另只桶再拉上来半桶水,我俩把合成满桶的水抬回家,很是开心。不知什么时候起,大姐就挑水了,我跟在后面帮忙摇水,她摇辘轳,我站在井台下用双手搬辘轳。高二那年一个周末,我一口气来回挑八担水。因为这些原故吧,多年来念念不忘家乡的井。
  1996年前后,街道兴起打井风潮,家家都在自家院里打井,我家也一样,院里有了和管理所那口一样粗细的井,但不及它的深度。井里放了发动机,拉上电源,水就顺着塑料水管流到缸里。夏天时,我们把西瓜装在铁桶里放下去,井成了暂时的冰箱。人人喝着自家的水不免要念叨管理所的水味道,可是没人愿意挑。2013年暑假,街道组织安装自来水,这样太阳能用水就方便了,我的老家也安了自来水。
  这个月我的新家安了净水器,有人说自来水需要净化才能饮用,又有人说长期用净化水不好,还有人说桶装水实际上是自来水。无奈,离老家远了,否则我天天去那里运水。但是现在只有几家用我们的老井水,可惜了,这是真正的有点甜的泉水啊。六合街道应该有懂得当地财富的人才,不能处处随商品经济;或者换个角度,当地的财富应该变成商品经济。
  我家乡的井此刻正沐浴在月光下,它是否在追忆它的繁华它的贡献它的光荣历史呢?如果是,它一定也在轻轻叹息。
  我想有多少离乡背井的人不能忘怀这口井呵。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北纬38度,东经108度,千古疆城鄂托克前旗  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7万年前古河套人繁衍生息于此  这里有见证大唐开元盛世的宥州古城  策马,领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的起点  驻足,象征炎黄子孙勤劳智慧的明长城就在你脚下  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孕育了鄂前旗人独有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这也成为鄂前旗人建设大美前旗最有力的文化支撑  如果说德善草原、大美前旗是崇尚自然的善和天人合一的美的完美
期刊
从青藏高原富饶的青山上流淌出来的雪水,浩浩荡荡,几经回转,来到黄土高原一个名叫壶口的地方。  不管曾是白河、黑河,还是湟河,不管那里的土地肥沃,还是贫瘠,生息着多少儿女,埋藏着多少宝藏,它们都听从黄河母亲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默默地融入身边的土地,从容地面对各种考验,在强烈的撞击与跌宕起伏中,用豪情和大气谱写出一首荡气回肠的大歌。  站在古渡口远远望去,上游的河水宽阔而平静,像柔软的绸带缠
期刊
春天来了,禁闭了一个冬天的花花草草,此时都争先恐后地跑出家门,走上田野,把充满朝气的绿洒向人间,让娇艳的花儿装扮大天世界。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花草是自然界中最纯净、最姣美,也是最朴实的生命了。她们像一个个精灵,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又在安然淡静中去,不表功、不喧哗,呈现给大自然的,无不是朝气和美好。不信,你看看吧,那些花草,或雍容华贵,或淡雅质朴,或生于富丽人家厅堂,或长于山野悬崖边上,都怀有
期刊
恰逢狗年,我竟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曾经养过的狗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着小笨狗,颜色以黄色、灰色和黑色居多,黑白相间的很少。我家养的第一条狗是阿黄,听母亲讲是二哥从姥姥家抱来的。这条狗从小到大,看家本领不小,特点就是光瞎汪汪,从不咬人,深受左邻右舍的喜爱。阿黄最好的狗友就是堂哥那家的大黑狗,两条狗天天粘在一起,关系特别的好,并且结为同盟同仇敌忾,所以大多数的狗都不敢欺负它俩。但
期刊
寻访山间,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幽静,也是对自我心灵的一种放逐。阳光很刺眼,空气很闷热,是炎炎夏日惯有的标志。然而,在溪野山林,可并非如此。  似乎是一种常态,又或者说叫做惯性,我总爱到山中寻幽问水。听灵雀在枝头轻唱,看山石草木的荣枯有定。偶尔携带一壶野茶、一卷书册,端坐于岩石上,细品宁静致远的真谛。一俯一仰之间,皆是世相百态。林间风穿竹而过,石边花尽情地盛放。碧潭清澈,入眼处尽是水中云;杯中
期刊
28年前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可我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因为我参加了邹县(现为邹城市)公开招干考试,并顺利考入了税务系统,被分配去了邹县西南部山区的古路口税务所,从一位农村小学民办教师成为了一名国家税务干部。  元旦过后,自己一个人去税务所报到,我是第一次去那里,也是第一次出远门,算是我一生远征的开始吧,更是我扎根基层奉献青春踏踏实实干税务的起点了。铁棱大门内,青石的院墙里东西向坐落着四间石墙青瓦屋,
期刊
秋日,天际高远,柔风淡淡。  大地之上,萎蔫的蜀葵之上依然有花在鲜艳地绽放。  你瞧,心里美的叶子日渐变黄,萝卜却依然藏匿在厚实的土地里。可爱的葫芦爬满陡直的院墙,那摇曳在边边角角的枸杞结出一对对红彤彤的硕果,随风飘荡。  田地之中,饱满的玉米在风里偷偷地笑着,还有葵花晒足了阳光谦虚地低头注视着疲惫的土壤。  远处,蓝汪汪的海子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  一匹匹骏马水足草饱后,悠闲地在操场上漫步,骏
期刊
惊闻冯公驾鹤去,  八十有七获圆寂。  传奇一生善始终,  成仙飞入天堂里。  吾兄诗斌勿悲戚,  家父寿寝得安息。  节哀顺变皆平安,  福荫惠及冯后裔。  这是我的好朋友《广西军事志》主编、军旅作家钟锋于2018年7月15日为父亲仙逝而写的《悼冯公》。父亲离开已有一个多月了,我时常想起他,甚至希望梦里也能见到他,他却一次也没有走进我梦中。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便开始了写作,时有豆腐片在杂志或报
期刊
这次青海之行,有很多方面的收获,不仅仅是荣誉、知识、视野和心情,更值得珍惜的是此行以文会友,结交了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甚至有很深悟道的朋友。虽然参会几天没有过多交流,但是,一些文友彼此凭借良好的印象加了微信。这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结伴同行,不再孤独,沟通交流是一种快乐,也会给彼此带来力量。  尽管我在许多个作家群里,但是,都没有去做多少交流。因为陌生,也不适应过多的恭维和寒暄客
期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自从多年前误打误撞地走进那个园子,心便再也没有走出来。每每梦里游走于江南时,总能看到一支红梅在那个园子的水钵池边怒放,热烈,独秀,雅致,  而当年黄昏的夜里,董小宛应该也是在款款作细步的妩媚中,吟诵着“孤山回首已无家,不做人间解语花。处士美女同一哭,梅将水雪误生涯”的诗句来这个园子里踏雪寻梅的。从浆声欸乃、月笼寒烟的秦淮河畔到这荷花夹岸,桃柳交荫的水绘园里,她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