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首先,分析当前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其次,介绍项目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情况,最后,对改革后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模式不是所有软件应用课程都适合,应用于专业拓展课程效果较好,能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效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深度,提升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软件应用;项目教学模式;专业拓展课程
引言:软件应用课程分为基础应用及拓展应用,基础应用课程即学生操作基础练习,旨在增加学生操作经验及熟练程度,为后期软件的拓展应用打下基础,目前这类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仍然按照传统知识体系,如果专业拓展应用课还是传统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按照传统走流程的方式组织教学,那么很难达到专业认知拓展应用的目的,做为专业拓展应用课的老师,务必转变教学模式,将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职责串联起来,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亲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课程开设与就业岗位零距离,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的零距离,实现软件应用项目化模式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情况
目前,虽然会计工作的需求量较大,但是高职毕业生还是严重存在着找工作难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使毕业生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管理软件应用》这门课程为建设重点,经过对多位企业专家进行访谈等社会调研,摸清了现代用人单位的岗位分布和用人要求,为课程改革收集第一手资料,打破传统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重新组织管理软件相关课程的内容结构,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工作中会遇到的典型项目。学会会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管理软件的应用,建立总账和报表的深度核算,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诊断,为会计管理和决策做好支持。
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会计职业操守、德才兼备的会计高级技术复合型人才。围绕工作过程为主线,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对《管理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让学生学习课程之后能够胜任会计信息化应用为目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对电算化岗位体系有一个完整、深刻而不脱离实际的认识。
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体现项目化;第二,教学组织体现项目化。基于会电软件应用课程的特点,将项目分为三种类型: (1)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指客户在第一次使用管理软件产品时个性化设置的内容。这需要企业提供典型具体的案例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知道不同情况下的系统初始化如何实现。(2)管理软件的操作应用,指对管理软件产品分模块对功能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单独系统学习后进行分岗操作,让学生知道不同岗位人员具体的日常业务处理如何分工进行。(3)数据管理和决策,指报表数据的分析、提取与诊断,满足相关会计信息的需求, 让他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进而指导他们做出准确的生产与经营决策。一系列的统计分析表、业务执行表、管理全视图等都做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通过行业管理软件实现数据挖掘。
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组项目汇报式教学。将课程内容项目化,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在老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将授课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划分为若干项目组,抽取项目题目,以组长牵头,进行讨论汇总,寻求解决方案,形成项目汇报演示文稿,最后进行答辩展示。由于此类项目取材于企业真实案例,不再是简单的某个功能模块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思考,灵活应变才能找到出路,因此,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的品质;划分小组进行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注重学生与人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很多问题都能依靠团队力量解决;在项目汇报展示环节,除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外,重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力,如表达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提高抗压能力等。总的说来,项目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软件应用流程式教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组织课堂,让教师授课内容不再感觉乏味,学生学习起来也不再感觉枯燥,很好地将企业项目搬进课堂,与行业互为依托,为行业提供服务。
二、学生反馈评估
进行以《管理软件应用》课程为代表的专业课程改革,重新设计职业活动导向型教材,重新构造教学模式,形成以职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打破传统大部分高职院校以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采用项目化模式的教学方式,让会计电算化专业从核算领域真正过渡到信息化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管理,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尽快的适应岗位,将课改创新的内容迅速使用,大胆创新教法,积极推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
目前本人教学过程中内容取材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应用的基础上,组织项目汇报教学,内容符合会计信息化阶段项目任务。对学院2013级会电专业和2014级会电专业授课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如图3-1和3-2所示,80%以上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学习更贴近工作内容、比原来更易理解,认为按照项目化模式组织安排软件应用拓展课程,更提起学习兴趣、对管理软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很快、更注重学习方法与意识的提高。这正是在对企业调研过程中,企业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结语: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会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专业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将企业真实案例搬进课堂,重组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工作实际,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发挥项目团队力量,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应变,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也解决了专业限选课老师的困惑,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老师引导为主,让学生不再难教;也为产学研融合奠定了基础,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口的人才,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技术工作。当然,项目教学模式在软件应用课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项目的取源是否能够持续长远,其次,是否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进去,从中有所收获,再次,单纯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展示,形式是否单调了些,能否把课堂搬到企业,最后,这种模式是否可以推广到大多数软件应用课程中,这些都是后期值得研究的问题。总之,目前本人在承担专业拓展课程时,采用此教学模式,明显感觉教学双方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加帮助他们了解了学以致用之处。
参考文献:
[1] 徐峰.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关键词:高职;软件应用;项目教学模式;专业拓展课程
引言:软件应用课程分为基础应用及拓展应用,基础应用课程即学生操作基础练习,旨在增加学生操作经验及熟练程度,为后期软件的拓展应用打下基础,目前这类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仍然按照传统知识体系,如果专业拓展应用课还是传统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按照传统走流程的方式组织教学,那么很难达到专业认知拓展应用的目的,做为专业拓展应用课的老师,务必转变教学模式,将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职责串联起来,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亲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课程开设与就业岗位零距离,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的零距离,实现软件应用项目化模式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情况
目前,虽然会计工作的需求量较大,但是高职毕业生还是严重存在着找工作难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使毕业生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管理软件应用》这门课程为建设重点,经过对多位企业专家进行访谈等社会调研,摸清了现代用人单位的岗位分布和用人要求,为课程改革收集第一手资料,打破传统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重新组织管理软件相关课程的内容结构,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工作中会遇到的典型项目。学会会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管理软件的应用,建立总账和报表的深度核算,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诊断,为会计管理和决策做好支持。
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会计职业操守、德才兼备的会计高级技术复合型人才。围绕工作过程为主线,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对《管理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让学生学习课程之后能够胜任会计信息化应用为目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对电算化岗位体系有一个完整、深刻而不脱离实际的认识。
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体现项目化;第二,教学组织体现项目化。基于会电软件应用课程的特点,将项目分为三种类型: (1)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指客户在第一次使用管理软件产品时个性化设置的内容。这需要企业提供典型具体的案例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知道不同情况下的系统初始化如何实现。(2)管理软件的操作应用,指对管理软件产品分模块对功能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单独系统学习后进行分岗操作,让学生知道不同岗位人员具体的日常业务处理如何分工进行。(3)数据管理和决策,指报表数据的分析、提取与诊断,满足相关会计信息的需求, 让他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进而指导他们做出准确的生产与经营决策。一系列的统计分析表、业务执行表、管理全视图等都做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通过行业管理软件实现数据挖掘。
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组项目汇报式教学。将课程内容项目化,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在老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将授课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划分为若干项目组,抽取项目题目,以组长牵头,进行讨论汇总,寻求解决方案,形成项目汇报演示文稿,最后进行答辩展示。由于此类项目取材于企业真实案例,不再是简单的某个功能模块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思考,灵活应变才能找到出路,因此,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的品质;划分小组进行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注重学生与人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很多问题都能依靠团队力量解决;在项目汇报展示环节,除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外,重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力,如表达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提高抗压能力等。总的说来,项目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软件应用流程式教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组织课堂,让教师授课内容不再感觉乏味,学生学习起来也不再感觉枯燥,很好地将企业项目搬进课堂,与行业互为依托,为行业提供服务。
二、学生反馈评估
进行以《管理软件应用》课程为代表的专业课程改革,重新设计职业活动导向型教材,重新构造教学模式,形成以职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打破传统大部分高职院校以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采用项目化模式的教学方式,让会计电算化专业从核算领域真正过渡到信息化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管理,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尽快的适应岗位,将课改创新的内容迅速使用,大胆创新教法,积极推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
目前本人教学过程中内容取材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应用的基础上,组织项目汇报教学,内容符合会计信息化阶段项目任务。对学院2013级会电专业和2014级会电专业授课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如图3-1和3-2所示,80%以上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学习更贴近工作内容、比原来更易理解,认为按照项目化模式组织安排软件应用拓展课程,更提起学习兴趣、对管理软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很快、更注重学习方法与意识的提高。这正是在对企业调研过程中,企业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结语: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会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专业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将企业真实案例搬进课堂,重组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应工作实际,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发挥项目团队力量,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应变,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也解决了专业限选课老师的困惑,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老师引导为主,让学生不再难教;也为产学研融合奠定了基础,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口的人才,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技术工作。当然,项目教学模式在软件应用课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项目的取源是否能够持续长远,其次,是否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进去,从中有所收获,再次,单纯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展示,形式是否单调了些,能否把课堂搬到企业,最后,这种模式是否可以推广到大多数软件应用课程中,这些都是后期值得研究的问题。总之,目前本人在承担专业拓展课程时,采用此教学模式,明显感觉教学双方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加帮助他们了解了学以致用之处。
参考文献:
[1] 徐峰.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