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问题优化设计,主要指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交流、尝试、得出结果后总结心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掌握核心知识的过程。相比教师直接给出核心问题及解题思路,这种做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探索欲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核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88-02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教师和学生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三所公办小学和私立小学部分3-6年级的学生,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形成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教师和学生课堂提问现状的初步了解。第一,就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来看,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提问过于频繁;20%的学生认为提问次数有点少;剩下30%的同学则认为刚刚好。第二,就学生是否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来看,45%的学生认为提问难度适宜,愿意回答;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提问无聊或太过简单,不想回答。第三,就教师提问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来看,2/3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提问能够刺激他们提高注意力;然而只有不到20%的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有助于他们理解课堂内容。综合以上数据来看,教师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但在提问频率、提问方式、提问效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核心问题设计的原则研究
面对调查结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拉近师生距离,数学新授课中核心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是问题数量适度性原则。在课时为一节课的新课学习中,教师应尽量将核心知识点浓缩为1-2个,避免因知识点过多而导致提问次数频繁。这样会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紧张情绪中,不利于其学习。第二是问题难度适度性原则。即使有课前预习,但大部分学生对新课的熟悉程度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准确地把握核心问题的难度,设计一些既有一定挑战性、学生思考一下又能回答的问题。难度适中的问题才会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第三是对核心问题的提问包含技巧性原则。教师在授课中没有铺垫地直接提问,有时会使学生来不及反应而选择不回答问题;提问语气过于平淡也无法有效、及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的提问时要变换语气和方式,声音略高一点,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方法研究
除了遵循核心问题设计的原则,教师在授课中还应把握一些核心问题设计的方法。第一,教师带领学生浏览课本,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能够在预习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对象,对核心问题形成初步印象。第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核心问题。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会使学生想继续学习以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围绕核心问题设计认知冲突或知识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到核心问题的讨论中来。
四、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核心问题设计的案例分析研究
第一,抓住教學重难点,提炼核心问题。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和讲授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抓住教学重难点,提炼核心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把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又将核心问题与重难点结合在一起,学生只要理解了核心问题,就掌握了重难点。例如,在“求圆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人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提炼出核心问题:如何将圆变成长方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剪出一个圆形,沿任意一条直径将圆平分成两个半圆,再将每个半圆剪成尽可能多的大小相同的扇形,然后将剪好的扇形依次拼接起来。这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发现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学生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教师及时总结道:剪的扇形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近似于长方形。此时半圆形的长度(圆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教师带领示范和学生亲自动手,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二,总结学情状况,设置核心问题。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讲,前期的知识都是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数学尤其如此。因此,数学教师要学会时时回顾总结已教授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和知识面,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实现由旧及新的过渡。在教授新课时,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学情状况,将新课知识点设置为核心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第三,围绕教学目标,发现核心问题。在教学大纲的统摄下,教师的每节课都会提前设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建立本节课的教学框架,填充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核心问题处于教学目标的中心位置,引导学生从教学目标出发,发现核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不失为一次好的教学实践。因此,教师要反复研读课本,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在众多琐碎的知识点中发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讲授中核心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能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贾妍.核心素养驱动教学,优化设计核心问题——例谈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
[2]李志超,马甜甜.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板块的变迁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6).
(责编张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核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088-02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教师和学生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三所公办小学和私立小学部分3-6年级的学生,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形成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教师和学生课堂提问现状的初步了解。第一,就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来看,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提问过于频繁;20%的学生认为提问次数有点少;剩下30%的同学则认为刚刚好。第二,就学生是否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来看,45%的学生认为提问难度适宜,愿意回答;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提问无聊或太过简单,不想回答。第三,就教师提问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来看,2/3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提问能够刺激他们提高注意力;然而只有不到20%的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有助于他们理解课堂内容。综合以上数据来看,教师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但在提问频率、提问方式、提问效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核心问题设计的原则研究
面对调查结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拉近师生距离,数学新授课中核心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是问题数量适度性原则。在课时为一节课的新课学习中,教师应尽量将核心知识点浓缩为1-2个,避免因知识点过多而导致提问次数频繁。这样会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紧张情绪中,不利于其学习。第二是问题难度适度性原则。即使有课前预习,但大部分学生对新课的熟悉程度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准确地把握核心问题的难度,设计一些既有一定挑战性、学生思考一下又能回答的问题。难度适中的问题才会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第三是对核心问题的提问包含技巧性原则。教师在授课中没有铺垫地直接提问,有时会使学生来不及反应而选择不回答问题;提问语气过于平淡也无法有效、及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的提问时要变换语气和方式,声音略高一点,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方法研究
除了遵循核心问题设计的原则,教师在授课中还应把握一些核心问题设计的方法。第一,教师带领学生浏览课本,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能够在预习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对象,对核心问题形成初步印象。第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核心问题。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会使学生想继续学习以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围绕核心问题设计认知冲突或知识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到核心问题的讨论中来。
四、小学高年级数学新授课核心问题设计的案例分析研究
第一,抓住教學重难点,提炼核心问题。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和讲授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抓住教学重难点,提炼核心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把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又将核心问题与重难点结合在一起,学生只要理解了核心问题,就掌握了重难点。例如,在“求圆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人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提炼出核心问题:如何将圆变成长方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剪出一个圆形,沿任意一条直径将圆平分成两个半圆,再将每个半圆剪成尽可能多的大小相同的扇形,然后将剪好的扇形依次拼接起来。这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发现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学生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教师及时总结道:剪的扇形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近似于长方形。此时半圆形的长度(圆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教师带领示范和学生亲自动手,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二,总结学情状况,设置核心问题。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讲,前期的知识都是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数学尤其如此。因此,数学教师要学会时时回顾总结已教授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和知识面,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实现由旧及新的过渡。在教授新课时,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学情状况,将新课知识点设置为核心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第三,围绕教学目标,发现核心问题。在教学大纲的统摄下,教师的每节课都会提前设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建立本节课的教学框架,填充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核心问题处于教学目标的中心位置,引导学生从教学目标出发,发现核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不失为一次好的教学实践。因此,教师要反复研读课本,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在众多琐碎的知识点中发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讲授中核心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能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贾妍.核心素养驱动教学,优化设计核心问题——例谈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
[2]李志超,马甜甜.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板块的变迁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6).
(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