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疫情,就是炸开时代真实面目的原子弹。”[1]
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人可以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我要说的是,从职业角度,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文学该以何种姿态干预现实——如何反映疫情热度?
文学反映现实,较于新闻,是相对滞后的,不像新闻必须考虑保鲜期,时刻冲杀在事件现场、第一线,保持着“蹭”热点的积极干预姿态,追求事件背后“真”的本质。文学,对社会热点,当然不是坐视不管。干预现实、反映现实,一贯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可贵品质。各大主流媒体、网站、副刊、自媒体,可谓反应迅速,几乎无一例外地策划、刊载了与疫情有关的专栏,朋友圈也不乏各类“抗疫文艺作品”。那些过于功利的宣传、喊口号式的谄媚,失去姿态的歌功颂德、刻意迎风的文学作品,闹出了不少笑话——被人诟病为“添乱”“蹭”热度。但那些没有建设性一边倒的批判和消极解构的“喷子”式批判文艺,难道又是可取的吗?文学反映“疫情”这一热点的尺度应该在哪里?
真正的文艺家,我认为,越是在“热度”面前,越需冷静、克制。毕竟,文学最终追求的极致是“美”。新闻题材所用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毫无疑问,它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和同情共振程度要远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几句诗[2]。前者是直抒胸臆的“真”,后者是曲径通幽的艺术“美”。央视新闻新媒体特别策划的《疫情之下的生活切面》,透过一个个个体背后的真实生活,用文艺的笔调呈现,既保持了新闻的“真”,又有艺术性的“美”。
灾难既是照妖镜也是放大镜。放眼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和传染病抗争的血泪史。天花、鼠疫、禽流感、登革热、埃博拉……如影相随,曾经闻之色变,如今逐渐被人类控制。我们打败非典也只是17年前的事而已。盛世的华服下,跳蚤从未走远。类似今天的灾难,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疫情照出了人类中心主义者的高傲、贪婪、自私与狭隘。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现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端正生而为人的我们在万物中的位置?不要再拿食物链顶端者的傲慢姿态滥杀无辜,生为肉身的我们本和其他物种一样脆弱卑微。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再次唤醒老祖宗那一套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另一方面,疫情让几乎所有的普罗大众直面生命的脆弱、荒诞和虚无。“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方方)远在疫区的我们,是无法真正体会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面对死亡时的恐惧、疑惧甚至绝望的。套用日本导演北野武回忆日本地震时说的话:灾难并不是死了一百人或二百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眼睁睁地在我们面前发生了200次。大数据统计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吧!
恰恰因为人生无常,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那些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医务工作者、逆风而行冲在前线的警卫人员、媒体记者、社会管理者、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志愿者……令人落泪的坚强,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善良的人性,他们的智慧、勇气、牺牲与坚毅不屈,超越狭隘小我的正向积极能量,我们难道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借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台词:“你看,在野蛮的战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在闪动,那就是人性所在。”此时,需要文字来照亮。
在“战疫”攻坚时刻,诗歌、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以轻骑兵的形象快速反映,激发人们的斗志和积极能量,我认为是可取的。在实际的编稿中,我们得到过不少无病呻吟的应景之作,但确也不乏好文字。比如四川哑鸣的《白蝙蝠》:“满大街的口罩/朋友说像一只倒挂在嘴上的白蝙蝠/黑蝙蝠带来病毒/白蝙蝠阻止病毒/而我向来讨厌蝙蝠/不敢触碰甚至有些怕蝙蝠/时至今日/不论是否害怕/已经麻木/黑蝙蝠倒挂在远方的山洞中/白蝙蝠倒挂在我们身体上/它们的交叉点/都集中在/我们这张嘴上。”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疫情场景和大众心理。河南王东照的《疫区里记者的N个手记》,以一线记者的身份和诗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武汉肺闹出的炎症,张着口,望着天,/中国的高速公路也生病了,/人们体内的方向感一夜间失灵。/稀疏的几辆车从出口驰出,/等待已久的医护人员赶忙上前,/测量体温,登记身份,/寡言者,没来得及把祝福送到亲人的身旁,/拉开车窗,抖落下一粒尘埃,/是尊严,更是这个春节活着的理由。”没有谄媚,没有煽情,但却直达人心底。那些被困在湖北的作者的封村记,个体的写实,感人落泪的文字,令人强烈地震撼:历史的长河见不到一滴水的光泽,但文学的褶皱里可以听见普通人的叹息。
但灾难造成的无法估量、不可逆转的损失,最终该由谁承担?病毒可以追溯至华南市场的野味,但疫情不是。“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3] 文学不是万能的,但灾后的彻底反思、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伤痛过后的精神重建,是必须的。伟大的民族都是反省的民族、经历精神炼狱的民族。作家该拿起笔来战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正因在《雾都孤儿》等作品中深刻反映了200多年前工业社会的复杂现实,而受到尊重。俄罗斯文学中浸润着深深的“罪与罚”的反思意识令我们起敬。现当代文学中,“文革”后涌现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对苦难的叙述和表达,并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显示出悲悯的人道主义终极关怀,从而对一个时代集体的记忆伤痕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弥合。
因此,我们期待经过时间洗礼,深刻反省的“慢半拍”的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呼吁能体现中华民族之魂、有较高美学品质的深沉的“抗疫”之作。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期刊出版总社))
注释
[1] 摘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图片文字,关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说法:https://mp.weixin.qq.com/s/ cykNOWfl87OQncrwl_HRUg
[2] 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日本捐赠中国物资包装上写上了中国的诗句,从而引发了国人大议论。“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3]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求是》杂志,2020年第4期;转引自https://c.m.163.com/news/a/F5EGLKK4000189FH.html?spss=newsapp
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人可以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我要说的是,从职业角度,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文学该以何种姿态干预现实——如何反映疫情热度?
文学反映现实,较于新闻,是相对滞后的,不像新闻必须考虑保鲜期,时刻冲杀在事件现场、第一线,保持着“蹭”热点的积极干预姿态,追求事件背后“真”的本质。文学,对社会热点,当然不是坐视不管。干预现实、反映现实,一贯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可贵品质。各大主流媒体、网站、副刊、自媒体,可谓反应迅速,几乎无一例外地策划、刊载了与疫情有关的专栏,朋友圈也不乏各类“抗疫文艺作品”。那些过于功利的宣传、喊口号式的谄媚,失去姿态的歌功颂德、刻意迎风的文学作品,闹出了不少笑话——被人诟病为“添乱”“蹭”热度。但那些没有建设性一边倒的批判和消极解构的“喷子”式批判文艺,难道又是可取的吗?文学反映“疫情”这一热点的尺度应该在哪里?
真正的文艺家,我认为,越是在“热度”面前,越需冷静、克制。毕竟,文学最终追求的极致是“美”。新闻题材所用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毫无疑问,它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和同情共振程度要远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几句诗[2]。前者是直抒胸臆的“真”,后者是曲径通幽的艺术“美”。央视新闻新媒体特别策划的《疫情之下的生活切面》,透过一个个个体背后的真实生活,用文艺的笔调呈现,既保持了新闻的“真”,又有艺术性的“美”。
灾难既是照妖镜也是放大镜。放眼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各种灾难和传染病抗争的血泪史。天花、鼠疫、禽流感、登革热、埃博拉……如影相随,曾经闻之色变,如今逐渐被人类控制。我们打败非典也只是17年前的事而已。盛世的华服下,跳蚤从未走远。类似今天的灾难,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疫情照出了人类中心主义者的高傲、贪婪、自私与狭隘。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现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端正生而为人的我们在万物中的位置?不要再拿食物链顶端者的傲慢姿态滥杀无辜,生为肉身的我们本和其他物种一样脆弱卑微。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再次唤醒老祖宗那一套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另一方面,疫情让几乎所有的普罗大众直面生命的脆弱、荒诞和虚无。“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方方)远在疫区的我们,是无法真正体会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面对死亡时的恐惧、疑惧甚至绝望的。套用日本导演北野武回忆日本地震时说的话:灾难并不是死了一百人或二百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眼睁睁地在我们面前发生了200次。大数据统计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吧!
恰恰因为人生无常,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那些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医务工作者、逆风而行冲在前线的警卫人员、媒体记者、社会管理者、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志愿者……令人落泪的坚强,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善良的人性,他们的智慧、勇气、牺牲与坚毅不屈,超越狭隘小我的正向积极能量,我们难道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借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台词:“你看,在野蛮的战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在闪动,那就是人性所在。”此时,需要文字来照亮。
在“战疫”攻坚时刻,诗歌、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以轻骑兵的形象快速反映,激发人们的斗志和积极能量,我认为是可取的。在实际的编稿中,我们得到过不少无病呻吟的应景之作,但确也不乏好文字。比如四川哑鸣的《白蝙蝠》:“满大街的口罩/朋友说像一只倒挂在嘴上的白蝙蝠/黑蝙蝠带来病毒/白蝙蝠阻止病毒/而我向来讨厌蝙蝠/不敢触碰甚至有些怕蝙蝠/时至今日/不论是否害怕/已经麻木/黑蝙蝠倒挂在远方的山洞中/白蝙蝠倒挂在我们身体上/它们的交叉点/都集中在/我们这张嘴上。”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疫情场景和大众心理。河南王东照的《疫区里记者的N个手记》,以一线记者的身份和诗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武汉肺闹出的炎症,张着口,望着天,/中国的高速公路也生病了,/人们体内的方向感一夜间失灵。/稀疏的几辆车从出口驰出,/等待已久的医护人员赶忙上前,/测量体温,登记身份,/寡言者,没来得及把祝福送到亲人的身旁,/拉开车窗,抖落下一粒尘埃,/是尊严,更是这个春节活着的理由。”没有谄媚,没有煽情,但却直达人心底。那些被困在湖北的作者的封村记,个体的写实,感人落泪的文字,令人强烈地震撼:历史的长河见不到一滴水的光泽,但文学的褶皱里可以听见普通人的叹息。
但灾难造成的无法估量、不可逆转的损失,最终该由谁承担?病毒可以追溯至华南市场的野味,但疫情不是。“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3] 文学不是万能的,但灾后的彻底反思、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伤痛过后的精神重建,是必须的。伟大的民族都是反省的民族、经历精神炼狱的民族。作家该拿起笔来战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正因在《雾都孤儿》等作品中深刻反映了200多年前工业社会的复杂现实,而受到尊重。俄罗斯文学中浸润着深深的“罪与罚”的反思意识令我们起敬。现当代文学中,“文革”后涌现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对苦难的叙述和表达,并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显示出悲悯的人道主义终极关怀,从而对一个时代集体的记忆伤痕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弥合。
因此,我们期待经过时间洗礼,深刻反省的“慢半拍”的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呼吁能体现中华民族之魂、有较高美学品质的深沉的“抗疫”之作。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期刊出版总社))
注释
[1] 摘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图片文字,关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说法:https://mp.weixin.qq.com/s/ cykNOWfl87OQncrwl_HRUg
[2] 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日本捐赠中国物资包装上写上了中国的诗句,从而引发了国人大议论。“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3]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求是》杂志,2020年第4期;转引自https://c.m.163.com/news/a/F5EGLKK4000189FH.html?spss=new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