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马拉松运动风靡全国。北京、上海、广州、上海……承办过赛事的城市名单越来越长。据业内人士估计,2017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有望超过600场,参赛人次超过500万。
随着越来越多“发烧友”的参与,马拉松赛也随之而来了很多问题。“马拉松热”一度让“猝死”“替跑”“赛事专业度”等成为新闻热搜词。城市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对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一场综合性、全方位、高强度的检验。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着力推进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供给。
一边是层出不穷的问题,一边是及时出台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马拉松赛究竟是城市的“虚火”,还是城市的“强心剂”?《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文学院副研究员、新锐学者曾念长博士。
民生周刊:2014年国内举行的在册马拉松及相关比赛共计46场,2015年达到51场,2016年更是达到了328场。马拉松赛近两年呈井喷态势,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曾念长:最直接的原因是商业力量的介入。马拉松赛不是一个人在跑,也不是一伙熟人在跑,而是一个城市和来自全球各地的海量陌生人挤在一条指定的道上跑。本质上,这是一个狂欢节,跟一场演唱会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商业力量的介入,这种大规模狂欢活动在组织和运作上都是没有保障的。
马拉松赛的商业模式与多数体育赛事无异,就是以人流量来换取广告投入。那么馬拉松赛为何在这几年迅速升温呢?如果没有积蓄起聚众跑步的意愿,商业力量也不可能因势利导,制造出如此壮观的场面。在马拉松赛兴盛之前,个体的跑和小群体的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市民景观。在过去,跑步是非常态现象,是一种应急的实用行为。而现代市民的跑步,其实大多是对过剩能量的排泄。如果不将这些过剩能量挥霍在涌动的人群中,它就会变成一种隐伏的压迫。
我们常见胖子为了减轻体重而跑,也会见到一个人为了排遣某种情绪或压力而跑。一个人独跑,在能量排泄上可能是物质性的,可能是精神性的,也有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可是如果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跑,跑出了快乐,跑出了存在感,就必然体现了能量排泄的双重含义,甚至可以说,精神的意义超过了物质的意义。一切狂欢性活动,都是人类对过剩的精神能量的挥霍。
城市人以狂欢形式来排泄过剩的精神能量,是以物质能量过剩为前提的。马拉松赛其实是一种狂欢机制,能够将两种过剩能量转化为一种可展示的虚拟商品,顺便也为商家带来了眼球经济,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品牌政绩。
民生周刊:有些体育赛事,承办方拉赞助很难,而马拉松赛事似乎很少有为此发愁的。马拉松赛事更被誉为赞助商的“乐土”,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曾念长:商家投入广告,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在各种测算都有可能失灵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加依赖“受众率”这样一种简单的评价指标。多数体育赛事,聚众效果并不理想,运动员就这么几个,而围观者在哪里,却很难预测。马拉松赛不同于其他赛事的最大特点是全民参与,海量运动员同时也是观众,聚众效果极好,广告投放的有效受众率也是能够被相对准确预期的。
事实上,马拉松赛的背后主导者是地方政府。一个地方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已不再是纯粹的体育赛事,而是关乎地方形象工程。有这样一个背景因素的存在,地方的商业资源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以广告赞助的形式参与到赛事中。
民生周刊:这些年,体育赛事甚至成为“城市名片”。地方政府对马拉松赛的踊跃参与是“跑马热”非常强劲的助推力,除了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的发展还有怎样的影响?
曾念长:前些年举办马拉松赛,对一个城市的品牌推广还是有些作用的,但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举办马拉松赛,品牌效应已经大大减弱了。
民生周刊:如今,马拉松中的猝死事件和受伤事件屡屡发生。从赛事举办者的角度,应该如何有效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曾念长:猝死和受伤事件的发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跑的狂热和对这种狂热的抑制,本身就是一种不能调和的矛盾。主办方能做的,也就是从技术层面考虑现场应急方案的尽量完善,让伤亡事件减少。
民生周刊:《行动方案》明确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而对比国外的马拉松赛事,则是百分之百由民间发起、主办的,您认为,我国的马拉松赛事从政府主导彻底走向民间主导还需要多久?对于现如今马拉松赛存在的问题,您有怎样的建议?
曾念长:马拉松赛是全民参与的赛事,在中国任何地方,都可以说是“兹事体大”,政府要退出主导地位,恐怕不是件易事。
尽管各地政府也是马拉松赛的受益者,甚至是背后主导者,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它们不可能直接介入,只能借助商业组织的执行能力。当然,商业机构也不是被动接受政府的委托。它们是主动策划,通过与官方的体育管理机构的体制对接,创造出一种被称为马拉松赛的业态。而一种业态能够快速成型并成熟,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它具有可预测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的商业模式。
建议培育专业的社工服务机构。通过服务购买的方式,保障赛事期间能够得到训练有素的现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主导、商业执行这一运作体制存在的不足。
随着越来越多“发烧友”的参与,马拉松赛也随之而来了很多问题。“马拉松热”一度让“猝死”“替跑”“赛事专业度”等成为新闻热搜词。城市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对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一场综合性、全方位、高强度的检验。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着力推进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供给。
一边是层出不穷的问题,一边是及时出台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马拉松赛究竟是城市的“虚火”,还是城市的“强心剂”?《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文学院副研究员、新锐学者曾念长博士。
民生周刊:2014年国内举行的在册马拉松及相关比赛共计46场,2015年达到51场,2016年更是达到了328场。马拉松赛近两年呈井喷态势,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曾念长:最直接的原因是商业力量的介入。马拉松赛不是一个人在跑,也不是一伙熟人在跑,而是一个城市和来自全球各地的海量陌生人挤在一条指定的道上跑。本质上,这是一个狂欢节,跟一场演唱会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商业力量的介入,这种大规模狂欢活动在组织和运作上都是没有保障的。
马拉松赛的商业模式与多数体育赛事无异,就是以人流量来换取广告投入。那么馬拉松赛为何在这几年迅速升温呢?如果没有积蓄起聚众跑步的意愿,商业力量也不可能因势利导,制造出如此壮观的场面。在马拉松赛兴盛之前,个体的跑和小群体的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市民景观。在过去,跑步是非常态现象,是一种应急的实用行为。而现代市民的跑步,其实大多是对过剩能量的排泄。如果不将这些过剩能量挥霍在涌动的人群中,它就会变成一种隐伏的压迫。
我们常见胖子为了减轻体重而跑,也会见到一个人为了排遣某种情绪或压力而跑。一个人独跑,在能量排泄上可能是物质性的,可能是精神性的,也有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可是如果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跑,跑出了快乐,跑出了存在感,就必然体现了能量排泄的双重含义,甚至可以说,精神的意义超过了物质的意义。一切狂欢性活动,都是人类对过剩的精神能量的挥霍。
城市人以狂欢形式来排泄过剩的精神能量,是以物质能量过剩为前提的。马拉松赛其实是一种狂欢机制,能够将两种过剩能量转化为一种可展示的虚拟商品,顺便也为商家带来了眼球经济,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品牌政绩。
民生周刊:有些体育赛事,承办方拉赞助很难,而马拉松赛事似乎很少有为此发愁的。马拉松赛事更被誉为赞助商的“乐土”,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曾念长:商家投入广告,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在各种测算都有可能失灵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加依赖“受众率”这样一种简单的评价指标。多数体育赛事,聚众效果并不理想,运动员就这么几个,而围观者在哪里,却很难预测。马拉松赛不同于其他赛事的最大特点是全民参与,海量运动员同时也是观众,聚众效果极好,广告投放的有效受众率也是能够被相对准确预期的。
事实上,马拉松赛的背后主导者是地方政府。一个地方举办一场马拉松赛,已不再是纯粹的体育赛事,而是关乎地方形象工程。有这样一个背景因素的存在,地方的商业资源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以广告赞助的形式参与到赛事中。
民生周刊:这些年,体育赛事甚至成为“城市名片”。地方政府对马拉松赛的踊跃参与是“跑马热”非常强劲的助推力,除了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的发展还有怎样的影响?
曾念长:前些年举办马拉松赛,对一个城市的品牌推广还是有些作用的,但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举办马拉松赛,品牌效应已经大大减弱了。
民生周刊:如今,马拉松中的猝死事件和受伤事件屡屡发生。从赛事举办者的角度,应该如何有效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曾念长:猝死和受伤事件的发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跑的狂热和对这种狂热的抑制,本身就是一种不能调和的矛盾。主办方能做的,也就是从技术层面考虑现场应急方案的尽量完善,让伤亡事件减少。
民生周刊:《行动方案》明确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而对比国外的马拉松赛事,则是百分之百由民间发起、主办的,您认为,我国的马拉松赛事从政府主导彻底走向民间主导还需要多久?对于现如今马拉松赛存在的问题,您有怎样的建议?
曾念长:马拉松赛是全民参与的赛事,在中国任何地方,都可以说是“兹事体大”,政府要退出主导地位,恐怕不是件易事。
尽管各地政府也是马拉松赛的受益者,甚至是背后主导者,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它们不可能直接介入,只能借助商业组织的执行能力。当然,商业机构也不是被动接受政府的委托。它们是主动策划,通过与官方的体育管理机构的体制对接,创造出一种被称为马拉松赛的业态。而一种业态能够快速成型并成熟,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它具有可预测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的商业模式。
建议培育专业的社工服务机构。通过服务购买的方式,保障赛事期间能够得到训练有素的现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主导、商业执行这一运作体制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