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和中学或大学的班级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在学生的教育上下大功夫。教师要明确学生教育的目标,关心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文章介绍了班级管理中的“情绪”和“理性”分别是什么,着重探讨班级管理中的“情绪”和“理性”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情绪;理性
中图分类号:G62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12-01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这个学习阶段越来越受到家长、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会出现“情绪”与“理性”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认真地处理好这对矛盾,从而保证班级工作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一、班级管理中的“情绪”
(1)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情绪。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要为学生在学校中的各项行为负责。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十分活泼好动和非常调皮的,有的学生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课下打闹玩耍、成群结队,扰乱班级管理秩序。有的学生爱在私底下为着一些小事情找教师打小报告,要是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的教师就很难解决,这对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时候,有的教师就会产生情绪,比如有的教师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觉得学生们一点都不可爱;还有的教师会向扰乱秩序的学生发脾气,对学生进行怒斥,甚至惩罚学生,这些都是通常说的教师的情绪。在这样的状况下,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采取得当的措施处理好各种繁杂的班级事务,维持好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但是,这些经验也都是从一次次的磨砺中积累出来的。
(2)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情绪。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带有明显的一些性格特征的,他们的性格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喜欢玩耍;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的娇惯,在家里会为所欲为,胡乱发脾气,养成了不好的性情;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同学交往,也不喜欢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等。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处理不好这些贪玩好动和坏脾气的孩子,那么课堂就很难把控,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心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随便说话,无视课堂纪律,不注意听讲。有的时候,有些学生还会和班级上的同学吵架,甚至打闹。有的同学喜欢向教师打小报告,谁在班级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和谁在一起玩耍了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告诉老师。这些体现的都是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的情绪。这样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就是小孩子的性情。学生产生一些小情绪是他们的本能,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多加宽容,并予以理解。
二、班级管理中的“理性”
(1)班级管理中教师的理性。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十分值得尊重的职业,他们身上肩负着祖国的教育大业,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教师既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也要在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存在一定的理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人们把教师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人,但是与此同时,教师又是一份职业,因此,教师要有一定的理性,要遵循很多规范和规则,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面对班级管理中的各种事情时,要用理性的角度去面对,把教师的理性发挥得更加智慧和艺术。
(2)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理性。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学生特有的属性,比如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爱玩耍。如果学生不是这样,就可能失去了他们本身固有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学生虽然还是孩子,但是他们也是学生,在这个双重的角色下,孩子就是要拥有学生的本质和特性,学生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特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打架斗殴,课上随便和同学说话,没事私下就找教师打小报告,不尊重师长、撒谎、随便发脾气这些行为得不到教师的制止和管理,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项大的充满管理智慧的工程,教师充当着工程师的角色。这对于教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要提升管理班级的能力。教师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把情绪和理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理性。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生为本,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夏海鹰.班主任视野、境界、情怀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12).
[2]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3]王绪海,常静.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8(06).
[4]谷兴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學刊,2009(06). [5]李松涛,杨晓.小学班主任情绪倦怠发生机制与调节策略——基于情绪劳动的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1).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情绪;理性
中图分类号:G62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12-01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这个学习阶段越来越受到家长、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会出现“情绪”与“理性”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认真地处理好这对矛盾,从而保证班级工作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一、班级管理中的“情绪”
(1)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情绪。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要为学生在学校中的各项行为负责。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十分活泼好动和非常调皮的,有的学生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课下打闹玩耍、成群结队,扰乱班级管理秩序。有的学生爱在私底下为着一些小事情找教师打小报告,要是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的教师就很难解决,这对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时候,有的教师就会产生情绪,比如有的教师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觉得学生们一点都不可爱;还有的教师会向扰乱秩序的学生发脾气,对学生进行怒斥,甚至惩罚学生,这些都是通常说的教师的情绪。在这样的状况下,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采取得当的措施处理好各种繁杂的班级事务,维持好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但是,这些经验也都是从一次次的磨砺中积累出来的。
(2)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情绪。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带有明显的一些性格特征的,他们的性格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喜欢玩耍;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的娇惯,在家里会为所欲为,胡乱发脾气,养成了不好的性情;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同学交往,也不喜欢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等。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处理不好这些贪玩好动和坏脾气的孩子,那么课堂就很难把控,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心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随便说话,无视课堂纪律,不注意听讲。有的时候,有些学生还会和班级上的同学吵架,甚至打闹。有的同学喜欢向教师打小报告,谁在班级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和谁在一起玩耍了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告诉老师。这些体现的都是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的情绪。这样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就是小孩子的性情。学生产生一些小情绪是他们的本能,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多加宽容,并予以理解。
二、班级管理中的“理性”
(1)班级管理中教师的理性。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十分值得尊重的职业,他们身上肩负着祖国的教育大业,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教师既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也要在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存在一定的理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人们把教师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人,但是与此同时,教师又是一份职业,因此,教师要有一定的理性,要遵循很多规范和规则,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面对班级管理中的各种事情时,要用理性的角度去面对,把教师的理性发挥得更加智慧和艺术。
(2)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理性。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学生特有的属性,比如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爱玩耍。如果学生不是这样,就可能失去了他们本身固有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学生虽然还是孩子,但是他们也是学生,在这个双重的角色下,孩子就是要拥有学生的本质和特性,学生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特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打架斗殴,课上随便和同学说话,没事私下就找教师打小报告,不尊重师长、撒谎、随便发脾气这些行为得不到教师的制止和管理,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项大的充满管理智慧的工程,教师充当着工程师的角色。这对于教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要提升管理班级的能力。教师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把情绪和理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理性。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生为本,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夏海鹰.班主任视野、境界、情怀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12).
[2]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3]王绪海,常静.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8(06).
[4]谷兴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學刊,2009(06). [5]李松涛,杨晓.小学班主任情绪倦怠发生机制与调节策略——基于情绪劳动的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