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爆米花崩出童年记忆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嘭”地一声响,所有的小伙伴都围过来争抢香甜可口的爆米花。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街头巷尾爆米花时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手工制作爆米花的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一个连接着鼓风机、燃烧正旺的小火炉,上面架上一台被熏得黑乎乎的葫芦状爆米花机,五六分钟后打开黑“葫芦”门,只听“嘭”一声响,一股热气过后,一大堆白花花的爆米花就从“葫芦”中蹦出,香气扑鼻……现场做爆米花的镜头成了市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路人围了过来,有的年轻人没见过黑“葫芦”,还拿起手机好奇地拍摄起来,而年纪较大者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爆米花,小时候就吃过,许多年没见了,今天突然看到,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这位崩爆米花的老人姓卞,来自江苏,卞师傅说,他来福州崩爆米花已经20多年了。这些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几乎每天都会伴着“转炉”,穿梭在榕城的街头巷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娃,很少有零食,爆米花因为价格便宜味道美,很受孩子们欢迎。别看这黑铁锅不大,可以崩玉米、大米等。”卞师傅说,那个年代崩爆米花的生意好得很,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前呼后拥地跟着一大群小孩。一般是家境较好的孩子从家中拿出一搪瓷缸玉米,而其他小孩子们则一边玩耍一边瞅机会,看谁家的爆米花出锅时,蜂拥而上抢几粒从袋子里或者网兜内漏出来的爆米花。“现在的孩子是不曾经历的,也不会知道这些。”卞师傅说。
  闲聊的空隙,只见卞师傅熟练地往大肚铁罐里放进玉米粒、糖,一手均匀地拉着风箱,一手不停地摇动大肚锅,眼睛不住地观察压力表,铁罐在火上不断地翻滚,大约十多分钟后,随着卞师傅一声“好咯”的吆喝声,便把大肚锅端起来拿到事先准备好的竹娄边,把锅口放入竹娄里,再用尼龙口袋严实裹住,然后麻利地打开压力锅,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竹娄里顿时升腾起一股巨大的热浪,一锅飘着香味的爆米花新鲜出炉了。
  卞师傅说,崩爆米花是他和老伴生活费的重要来源,“生意还算不错,一袋爆米花卖四五元,好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呢!”记者算了下,和卞师傅聊天的这半个多小时里,他已经卖出了10多袋爆米花,买爆米花的也不仅是小孩,有学生、情侣,甚至中年人。
  如今,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爆米花的场景在城市中已是不多见了。“只要我的身子骨还硬朗,我就要在福州一直干下去,因为我挺喜欢这个地方,也习惯了这个地方的生活。”卞师傅如是说。
其他文献
露天电影曾是中国人的文化休闲生活方式之一,也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记忆。  露天电影,是童年记忆里无法抹去的暗夜亮色,是带来童年欢欣和外面世界讯息的窗口,是寄托孩童走出去的一切力量,是大学周末的记忆……因此,如今许多年轻人、老年人,对露天电影仍有着“淡淡的怀念”,像夜深人静时蔡琴的歌曲一样,总会有某些情绪萦绕着,人群、嬉戏的孩童、电影胶片放映机的转动声、夏夜的蚊子、冬夜的月光。  上世纪70代末到上世
期刊
作为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剃头匠大多上了年纪,手艺精湛。这与现在那些门面光鲜的发廊和年轻时尚的发型师相比,尽管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街边剃头这个行业却仍然为小区所需,为中老年人所需。  在明媚的阳光下,街边剃头匠在客人的脸上涂上肥皂泡沫,手持明晃晃的剃头刀,在一块长条形的牛皮上刮得“哧哧”作响,几个来回下来,胡茬儿便被一扫而光,头发也被理得干干净净。许多年前,见到街边巷尾的剃头匠,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画
期刊
南非莫塞尔湾,一条好奇的大白鲨破水而出,吓坏了与之面面相觑的鲨笼潜水者。英国摄影师戴尔·莫里斯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说:“大白鲨十分狡猾,会让人们误以为它已经游走。当我们在船上看不到它时,它却突然从另一方向冒出来,跟我们来个近距离接触。”
期刊
昔日“天字第一”的百年老字号,如今能传承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且大多苦心经营。但是开创者与继承者所传递的那份“真”与“诚”,却是历史长河淘不掉的珍宝。  俗话说得好,行行出状元,“福剪”的状元就是百年老铺“郑兴利剪刀店”的第三代传人,已经80多岁的郑德官老人。制剪手艺还得追溯到郑老的家乡——晋安区鼓山镇后屿乡,乡里最多时有50多户人家从事剪刀的制作,郑老的祖父郑应梅一直在剪刀的锋利上下功夫,经过他们的
期刊
琢玉,只能磨雕,不能增添,从头到尾用的都是减法,遗憾无可弥补。琢玉的师傅,就是用减法,做一道答案无穷大的加法。  勾样、粗雕、细刻、抛光、清洗,一切有条不紊。在福州市安泰河边的朱紫坊里,一名年过半百的老人,戴着老花眼镜,或许是生活的重担让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他每天在自家门前,摆着个简易的作业台,默默地坐在那儿琢磨各式各样的小玉石。  他的这个露天“小店店招”为“伡玉”(又称玉雕)。街坊都说,由于是
期刊
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华尔街”,拥有属于自己的“摩天楼”——黄松,它生长于美国南部广大地区,树干拥有美观漂亮的自然纹理,木理纹路独特且优美。“华尔街”是岩层中的一条巨大裂缝,因水流冻结膨胀形成,深度可达到60米。
期刊
“磨剪子嘞,戗菜刀。”过去时常回荡在老街旧巷的吆喝声,经典得令人无法忘怀。但如今,这一古老的行当正一步步被现代化所淹没,而这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行当,也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福州法海路花园弄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专门磨剪刀的百年剪刀店。60岁的潘师傅,在这里磨了40年的剪刀。从哥哥手中接过这家剪刀店,潘依伯便把家安在了这里。  与我们熟知的流动磨剪人和磨刀人不同,潘师傅这家本土“老字号”磨剪店
期刊
匿名街头艺术家DALeast来自中国,他的工作便是周游世界,然后在各地的墙壁上留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几大洲,看起来这些作品非常有立体感,图案全部由金属碎片构成,这些街头涂鸦着实令国外的同行惊叹不已!  许多街头艺术家都是这个星球上最为神秘的“物种”,我们很难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他们,或者说除了他们的作品我们几乎对其本人一无所知。DALeast,神秘华裔匿名街头涂鸦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湖北
期刊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每当看起晶莹剔透的糖人,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  吹糖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为材料,制作出人物、动物、花草等各种造型,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形态。  “吹糖人最早源自北京一带,吹糖艺人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糖人卖给小孩解馋,赚点养家糊口钱。”糖人老师傅齐振义说,现在会吹糖人手艺的人已越来越少,吹糖人已演变成一种民间工艺。齐师傅
期刊
十多年前,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开始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那时候的涂鸦,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小广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中国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道新风景。  涂鸦起源于上世纪,住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送货小子德米特里,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达到了表现自己的目的。他随处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