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设计实践,对某公路改建为市政道路,从建设意义、总体设计思路、各分项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和心得。
关键词:公路 改建 市政道路
0 引言
本项目现状为一级公路,道路宽度为24.5m,双向四车道公路,目前一级公路的已建成通车,一级公路的建设提升了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但项目区位于城市开发区内,与城市规划中对其城市主干路的功能定位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慢行交通混乱、交通安全有一定隐患,幅路系统不健全,社会及区域内车辆交通比较集中,同时因慢行交通混乱和幅路系统不健全,反过来造成主路通行能力的大大降低,难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同时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城市主干路的建设需求日益紧迫。
1 建设意义
项目的实施,对缓解区域路网压力,改善区间路网稀疏的不利局面,带动区域地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域内沿线周边有众多工矿企业等单位,但区域内路网稀疏东西向道路较少,出行相对困难,因此从区域发展和路网结构上分析,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本条道路的实施,可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将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从而带动该区域地块的进一步开发。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快速便捷的沟通区域东西交通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开拓了新空间,不但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同时开启一个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区城市的窗口,实现环境、交通、人的有机融合,使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沿线的绿化景观带的设置,不但增加城市绿化和优化道路驾驶环境,且开启一个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大都市窗口,通过“人、环境、交通”的有机结合,大大改善了原有道路两侧的景观面貌,同时也提升了沿线地块的使用价值,为城市发展开拓新空间。
2 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所处的区域特点,总体方案设计应全面考虑到项目功能定位、与其它骨干路网的相互关系、总体路网规模、交通发展适应性等要求,同时应重视项目区域内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环境,贯彻“技术可行、实施可能、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及成功经验,将本项目建设成“安全畅通、自然和谐、节约资源、兼顾发展”的新理念之路。在符合城市路网布局、交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本项目功能定位,使本项目设计方案更加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集散和疏散,有利于均衡路网流量,有利于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有利于沿线区域规划的开发和协调。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使适用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佳结合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2.1 道路总体方案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本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功能定位进行研究,确定本次方案切实可行。平面方案在规划线位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合理避让相关构造物;纵面方案结合道路功能、交通组织以及结合道路两侧土地开发,综合确定。
2.2 交通设计 ①横断面路幅分配与项目交通组织设计密切相关,在对交通量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断面方案。②与快速路相交,应结合道路现状考虑合理选择上跨或下穿方案,保证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被交道路为主干路,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离立交、渠划实体交通岛或标线渠划方式处理;被交道路为次干路,采用加铺转角方案;被交道路为支路时,采用右入右出方案。③结合项目两侧场地规划,公交港湾设计一般结合交叉口渠化采用一体化设计,在相邻交叉口间距较大时,补充设置人行过街,充分满足慢行交通的通行需求。
2.3 路基路面方案 充分分析既有路面结构,结合新区新建成道路出现路面坑槽、剥落等病害,通过收集交通量、交通组成、老路弯沉等基础资料,采取经济合理的路面方案;路基处理应充分重视拼接处理方案。
2.4 排水 根据排水规划,合理确定本工程排水体制;同时结合地形条件及相交道路建设情况,合理制订排水方案。
2.5 环境景观 充分重视道路景观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本项目与城市环境和谐相融,同时作好道路绿化,保护好环境。
3 各分项工程设计
3.1 道路平面及竖向设计 本项目根据区域道路网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工程特点、功能定位,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原则:①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的要求,还要体现出合理性、实施性和经济性,即要便于近期建设,又要充分考虑到与远期的结合,使本项目能适应未来交通的发展要求。②妥善处理好道路与地形、地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路线平、纵、横的组合,节约工程投资。③注重交通分析与组织,解决好各主要交通节点的交叉方案选型。④贯彻城市设计理念,力求设计达到与城市风貌的融合,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时代气息。
本项目为公路改建为城市主干路,本着满足道路交通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同时尽量减少拆迁和工程数量,节约工程投资。
3.2 道路横断面布置 由于该段位于开发区内,根据开发区路网规划和项目所处的地理、经济环境,24.5m宽一级公路形式满足不了该段道路应具有的城市道路功能,道路横断面布置原则应综合考虑现状断面、道路等级、规划红线、交通功能、用地、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因素,本次方案设计结合规划断面进行方案比选。结合规划要求和项目区域内交通量分析,合理确定了道路横断面。
3.3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是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类似项目经验(设计和施工),遵循“安全经济、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美观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选择合理的方案和材料,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危害,确保路基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
为防止新旧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调整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状态,保证加宽路基与老路基的良好衔接,使其成为一个变形协调的整体,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新旧路基之间拼接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本次设计对新旧路基拼接部分采用挖台阶处理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将老路土路肩挖除,再对原有边坡进行平行削坡处理,除掉边坡腐植土,削坡厚度根据边坡植物根系确定,清除的土方和清表土方一起用于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等工程。然后沿老路土路肩向下开挖台阶,台阶数量由边坡高度确定,台阶高60~80cm,向内倾斜4%,宽不小于1.5m,当高度较高时,还需增设单向土工格栅。
3.4 排水工程 本工程雨水管道的主要技术标准与雨水工程专项规划的技术标准一致;污水管道的主要技术标准与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确定的标准一致;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和标准。雨水排水出路采用近远期结合,近期就近排放与远期规划实施统筹考虑,分别排入现状保留水系。污水根据已有污水专业规划,污水管道按照规划管道进行敷设,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为便于两侧建设用地雨污水支管接入,每隔一定距离(約120m)预留雨、污水支管。雨水管起始端覆土厚度不小于1.5m,污水管起始端覆土厚度不小于2.2m。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参考文献:
[1]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2]岑乐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公路 改建 市政道路
0 引言
本项目现状为一级公路,道路宽度为24.5m,双向四车道公路,目前一级公路的已建成通车,一级公路的建设提升了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但项目区位于城市开发区内,与城市规划中对其城市主干路的功能定位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慢行交通混乱、交通安全有一定隐患,幅路系统不健全,社会及区域内车辆交通比较集中,同时因慢行交通混乱和幅路系统不健全,反过来造成主路通行能力的大大降低,难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同时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城市主干路的建设需求日益紧迫。
1 建设意义
项目的实施,对缓解区域路网压力,改善区间路网稀疏的不利局面,带动区域地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域内沿线周边有众多工矿企业等单位,但区域内路网稀疏东西向道路较少,出行相对困难,因此从区域发展和路网结构上分析,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本条道路的实施,可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将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从而带动该区域地块的进一步开发。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快速便捷的沟通区域东西交通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开拓了新空间,不但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同时开启一个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区城市的窗口,实现环境、交通、人的有机融合,使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沿线的绿化景观带的设置,不但增加城市绿化和优化道路驾驶环境,且开启一个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大都市窗口,通过“人、环境、交通”的有机结合,大大改善了原有道路两侧的景观面貌,同时也提升了沿线地块的使用价值,为城市发展开拓新空间。
2 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所处的区域特点,总体方案设计应全面考虑到项目功能定位、与其它骨干路网的相互关系、总体路网规模、交通发展适应性等要求,同时应重视项目区域内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环境,贯彻“技术可行、实施可能、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及成功经验,将本项目建设成“安全畅通、自然和谐、节约资源、兼顾发展”的新理念之路。在符合城市路网布局、交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本项目功能定位,使本项目设计方案更加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集散和疏散,有利于均衡路网流量,有利于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有利于沿线区域规划的开发和协调。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使适用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佳结合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2.1 道路总体方案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本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功能定位进行研究,确定本次方案切实可行。平面方案在规划线位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合理避让相关构造物;纵面方案结合道路功能、交通组织以及结合道路两侧土地开发,综合确定。
2.2 交通设计 ①横断面路幅分配与项目交通组织设计密切相关,在对交通量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断面方案。②与快速路相交,应结合道路现状考虑合理选择上跨或下穿方案,保证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被交道路为主干路,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离立交、渠划实体交通岛或标线渠划方式处理;被交道路为次干路,采用加铺转角方案;被交道路为支路时,采用右入右出方案。③结合项目两侧场地规划,公交港湾设计一般结合交叉口渠化采用一体化设计,在相邻交叉口间距较大时,补充设置人行过街,充分满足慢行交通的通行需求。
2.3 路基路面方案 充分分析既有路面结构,结合新区新建成道路出现路面坑槽、剥落等病害,通过收集交通量、交通组成、老路弯沉等基础资料,采取经济合理的路面方案;路基处理应充分重视拼接处理方案。
2.4 排水 根据排水规划,合理确定本工程排水体制;同时结合地形条件及相交道路建设情况,合理制订排水方案。
2.5 环境景观 充分重视道路景观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本项目与城市环境和谐相融,同时作好道路绿化,保护好环境。
3 各分项工程设计
3.1 道路平面及竖向设计 本项目根据区域道路网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工程特点、功能定位,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原则:①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的要求,还要体现出合理性、实施性和经济性,即要便于近期建设,又要充分考虑到与远期的结合,使本项目能适应未来交通的发展要求。②妥善处理好道路与地形、地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路线平、纵、横的组合,节约工程投资。③注重交通分析与组织,解决好各主要交通节点的交叉方案选型。④贯彻城市设计理念,力求设计达到与城市风貌的融合,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时代气息。
本项目为公路改建为城市主干路,本着满足道路交通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同时尽量减少拆迁和工程数量,节约工程投资。
3.2 道路横断面布置 由于该段位于开发区内,根据开发区路网规划和项目所处的地理、经济环境,24.5m宽一级公路形式满足不了该段道路应具有的城市道路功能,道路横断面布置原则应综合考虑现状断面、道路等级、规划红线、交通功能、用地、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因素,本次方案设计结合规划断面进行方案比选。结合规划要求和项目区域内交通量分析,合理确定了道路横断面。
3.3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是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类似项目经验(设计和施工),遵循“安全经济、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美观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选择合理的方案和材料,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危害,确保路基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
为防止新旧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调整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状态,保证加宽路基与老路基的良好衔接,使其成为一个变形协调的整体,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新旧路基之间拼接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本次设计对新旧路基拼接部分采用挖台阶处理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将老路土路肩挖除,再对原有边坡进行平行削坡处理,除掉边坡腐植土,削坡厚度根据边坡植物根系确定,清除的土方和清表土方一起用于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等工程。然后沿老路土路肩向下开挖台阶,台阶数量由边坡高度确定,台阶高60~80cm,向内倾斜4%,宽不小于1.5m,当高度较高时,还需增设单向土工格栅。
3.4 排水工程 本工程雨水管道的主要技术标准与雨水工程专项规划的技术标准一致;污水管道的主要技术标准与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确定的标准一致;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和标准。雨水排水出路采用近远期结合,近期就近排放与远期规划实施统筹考虑,分别排入现状保留水系。污水根据已有污水专业规划,污水管道按照规划管道进行敷设,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为便于两侧建设用地雨污水支管接入,每隔一定距离(約120m)预留雨、污水支管。雨水管起始端覆土厚度不小于1.5m,污水管起始端覆土厚度不小于2.2m。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参考文献:
[1]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2]岑乐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