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半生缘》中女性的命运悲剧之源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半生缘》中女主人公曼帧与曼璐几对原本如玉的璧人最终却是走上了离别乃至悲剧的结局,这一切究竟是时代造就还是命运使然?本文分别从社会原因,自身原因以及风格原因三个方面,对作品中女性命运悲剧的缘由进行剖析。
  【关键词】:半生缘;命运悲剧;根源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是悲凉的,她认为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同样是男权社会之下传统封建束缚与动乱的社会现状交织下女性命运悲剧的映射,也是张爱玲个人波折的生活经历酿就的独有艺术色彩。
  一、社会原因
  在当时20世纪40年代的旧上海,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浓郁的男权色彩,女性被迫被贴上“为人妻”“为人母”等标签,以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和维护父权、夫权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女性在男权高于一切的社会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在婚姻始终都要谨小慎微,屈服于男性的统治,从而逐渐成为男性附属品,失去了自身的反抗意识。
  整个小说中,曼璐的命运是悲剧的,而这一切无疑是与她当时所处的社会现状是息息相关的。在父亲去世后,曼璐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无奈之下沦为舞女。随着时间的流逝,男权社会之下污浊的现实渐渐将她整个灵魂都吞噬掉了。整日灯红酒绿的浑浊日子的包裹中她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顾曼璐,而这一切却是她不愿选择又是不得不去选择的。当她意识到自己已年老色衰到了婚嫁的年龄,可是又有哪个正当男人愿意娶她?在文中可以发现,她是向往有一段正式的婚姻的,即使她要嫁给祝鸿才,也是要求他对她明媒正娶,有一场像样的婚事,却事与愿违。当然她也有过自己的初恋,可是在当时社会现状的压力之下,这份爱情太过脆弱,太过单薄,以至于还未萌芽便是熄灭了。直到多年以后顾母再次提及,这件事就如同是曼璐心上的疤,一触即裂,里面汹涌着的血液却终是在岁月无奈的叹息中悄悄滴落。回首这一切,却是必然。
  相对于姐姐曼璐来说,曼帧似乎算是上帝的宠儿了,她能够去接受大学教育,有一份正规的工作以及拥有纯挚的爱情,可她最终未能摆脱社会的束缚与时代的禁锢。那个年代,姐姐的舞女身份间接的注定了她的爱情悲剧。通过沈家人的言行举止,作者张爱玲很自然地将当时所谓“门第”观念以及所谓“社会歧视”在曼帧身上刻画得极为淋漓尽致。顾曼帧与沈世均是张爱玲小说世界里唯一一对纯洁相爱过的恋人。在这段感情中沈世均是懦弱的,传统的父权意识让他屈从于家庭和门第的观念而放弃了曼帧,让自己的生活跌落到一个没有自主爱情的悲剧里。
  这些女人的悲哀在于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作弄,更在于当时男权社会之下对于女子自身命运的不平等。
  二、性格原因
  曼璐作为家里的老大,性格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当时男权社会之下,她过早地步入社会,肩负起家庭重担。一个弱女子,要想扛起家庭的重担是很困难的,可她别无选择沦为舞女,这也造就了她以后的命运悲剧。随着妹妹曼桢经济上独立,想要接替姐姐来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再加上她的洗手再嫁,她在家中的主体地位也随之逐渐转移。于是一场无形的父权地位的争夺便在姐妹之间展开。出于嫉妒,出于怨恨的她最终设计妹妹顾曼桢,以致亲手毁了她的幸福。而另一方面婚后,丈夫祝鸿才是她所有的经济来源,她的全部。丈夫的不忠使得她本已被畸形社会浸泡得腐烂的内心起了私心,想通过妹妹紧紧抓住丈夫祝鸿才的心,于是装病先是成功瞒过了母亲和奶奶,之后进一步设计妹妹曼桢,终使得丈夫奸计得逞。之后,她不惜用钱收买了顾妈,联合顾妈一同欺骗了所有人。整个小说中她是可敬又可悲的。她的自我牺牲,她在现实压迫之下生出的极端自卑以及嫉妒的心理,终将她完全吞没。为了婚姻,她甚至天真地想出了“两女共侍一夫”,她的自私,嫉妒心不仅毁了自己也同样毁了妹妹的幸福。
  小说中,曼帧的形象处于新女性与旧时代交岔口,一方面她是受过教育的职业女性,知书达理,善良孝顺,待人亲和,特别是对于姐姐牺牲自己来支撑整个家庭,她始终是心怀感恩的。面对沈家人对姐姐的偏见,她一直站在姐姐的这边。她是张爱玲笔下鲜有的给人如沐春风感觉的人物形象,倔强,具有时代反抗精神与追求自由恋爱的勇气,即使在沈家反对她与世钧的婚事的情况之下,她还是毅然选择与世钧在一起。在沈世均的思想里“门第”以及“阶级”观念还很浓厚的,对于曼桢姐姐的舞女身份,他要求曼桢暂时不和她姐姐曼璐来往,弄得两人闹矛盾。面对沈母对于他与曼桢爱情的质疑,他只是象征性地反驳过而终未再提及。正是这种门第和他不知反抗、懦弱的性格进一步将他和曼桢的爱情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另一方面,曼桢又深受传统女性思想观念的束缚,致使她被姐夫毁清誉,被顾家人软禁后,选择了妥协,选择了在小房间里度过余生,最后她怀孕生下孩子。成了时代和命运的牺牲品,在不堪重负的家庭背景下,在一群性格人物的推动之下,她终是逃不过命运的悲哀。这一切命运的悲剧,无疑是性格使然罢了。
  三、创作根源
  张爱玲出身于满清达官显宦名门自幼接受了现代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观念,英国伦敦求学之时,她深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于是她的作品带着一种古今,华洋杂错的新小说特征,加上正处于上海成为沦陷区的特殊时代,以及她自身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她的小说染上一层破碎的美感。她善于以一种女性的笔触去透视整个社会的黑暗面,是华丽之下腐蚀人性的勾勒,更是一种沉潜的生活反讽。
  小说《半生缘》中顾曼桢和顾曼璐无疑是作者张爱玲现实中的不同缩影,一个为了留住丈夫的心不惜牺牲妹妹,一个不顾沈家人反对,毅然跟随爱人。两人的爱情终是悲剧收场,这与作者张爱玲的坎坷情路有千絲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张爱玲对于感情同样是奋不顾身,当时动荡的时局之下,她顶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与汪伪政府要员胡兰成在一起。胡兰成汉奸的身份,有妻室,年龄大到可以做张爱玲的父亲,可是张爱玲信了,胡兰成向自己当时的第二任妻子提出离婚后,便与张爱玲以一纸婚书为证,没有进行任何法律程序。而这正是与小说情节中顾曼璐的经历不谋而合的。面对胡兰成一次次的背叛与欺骗,张爱玲还是忍下了,离开温州后她决心放下这段“倾城之恋”可是心里却是无法放下他,之后她与他偶有通信,她甚至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他,怕他在动乱之时受罪。爱情的结局固然是伤感的,胡兰成终是离开了她,最后连一封信也未能回。而她却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去释怀。
  可以说,张爱玲的小说很大程度上是借他人之语来书写自己。在刻画女性内心真实的同时,反映一种亦旧亦新,亦中亦洋的家庭式,婚姻式的爱情悲剧。透视上海浮华之下的情与爱,以家庭,婚姻为主线,书写人性,揭露社会。当时现代女性意识还未完全冲破传统思想的牢笼,文学作品亦会有相应的写照。
  纵观全局,在张爱玲《半生缘》中,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是一种个性化因素,更是一种社会化的现象。而究其《半生缘》中女性悲剧之源也无疑与社会造就,性格使然以及笔者自身的经历相关联了。(指导教师:陈丹)
  参考文献:
  [1]《半生缘》,张爱玲集/陈子善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
  [2]《半生缘/张爱玲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7月
  [3]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林丹娅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其他文献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是他在晚年创作的。这本书论述了关于善与恶、义务、奉献、尊严、荣誉、良心、自由、责任心、公民的觉悟、爱情等方面的伦理学问题。可以作为家长及学生的一本很好的培养孩子的一本有指导和具体操作意义的教科书。  人生的目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为的是长大成人后能在这个大地上留下痕迹,像个真正的人那样度
期刊
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重回布衣的灰姑娘看着她的南瓜马车弥散风中,满足且惆怅;通向自由的窗子打开,年华不在的温迪望着女儿与彼得潘渐飞渐远,怀念且感伤;当胡桃夹子重新变为一个僵直的木头人,小意达埋葬了她的花儿,童话消失了。泪水和着破碎的梦境流下,又有什么新的希望扶摇而上,这种绝望与希望,苦涩与甘美并存的味道,也许就叫做长大。  长大,就像在午后三四点钟的阳光抚摸下品味一杯焦糖玛奇朵。入口时,奶油泡沫和
期刊
【Abstract】:A Rose For Emily talks about the aristocratic lady Emily in the South after the Civil War. In this story, the black slave of Emily is one of the remains of the Old South, and William Faulkn
期刊
小溪向往大海的波澜壮阔,越过千山万水,它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侯鸟向往南国的鸟语花香,涉过崇山峻岭,它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沙子向往珍珠的流光溢彩,忍受千辛万苦,它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万物如此,若是心中有了向往,还会有什么能阻挡追求的脚步呢?  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他们甘心失去自己的生命。汩羅江畔,水光滔滔,三闾大夫屈原仰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有一腔热血报国,却遭奸人陷害,为了追
期刊
米兰·昆德拉曾说:“生命是一颗长满可能的树。”是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命道路。有的人常怀感恩幸福之心,心念自己拥有什么;有的人永远斗志昂扬,把目光放向那個自己不曾到达的远方。然而,正如白眼黑眸,唇柔齿坚,“满足”与“进取”似乎永远分离,其实却又终身相依,兼有“满足”的幸福与“进取”的追求才最相宜。  “满足”是对自己现在所拥之事的满意,常怀“满足”之心的人一定十分幸福。杨绛以百岁高龄走在人生边上,
期刊
【摘要】:网络屌丝文学是新时代的产物,尤能体现屌丝价值观、爱情观。本文以作品为基础,分析屌丝文学的某些理路,得出屌丝文学是回忆性的文学观点,它具有明显的悲剧性,主人公身上对于爱情和未来的纠结带来的撕裂感正是当下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屌丝文化;网络文学;逆袭;内涵  屌丝,一个不再火热的名词。没钱,没靠山,没长相,没未来,爱上网,爱游戏,爱开玩笑,更爱李毅大帝,这些人叫屌丝。我们很难
期刊
当夕阳余晖撒过曼哈顿岛西南方的自由女神像时,每一个靠在南海岸边凭栏隔海远望其手中火炬的纽约人以及全世界的游客,迷失在金色的阳光和金色的海水里,那一刻你会感到自由的光芒洒遍心田,由衷的为北美的独立和自由而感到伟大。几百年间自由的信念支撑着美国人,也支撑着全人类的进步。人类正因有着自由的信念,方能创造出不朽的奇迹,自由的力量如气势磅礴的山洪摧枯拉朽般的毁灭一切逆自由而生长的存在。自由的力量又如涓涓流淌
期刊
“如果你爱他,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当飞机上的我第一次鸟瞰纽约时,心里突然想起了一部热播剧中的那句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这句话,对于一个即将踏上这方颇具争议的热土的我来说,似乎意味着更多的东西。百老汇经久不衰的爵士乐,中央公园的传奇,抑或是那曼哈顿大街的万象众生?大苹果之城,似乎从来就是一直为有梦想的人,在渲染着它的五彩斑斓。远远看去,如此迷人,如
期刊
【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核心人物、中心人物。那隐于南阳,躬耕陇亩的诸葛亮为什么要出世。这可能首先与诸葛亮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分不开。其次与诸葛的宿命分不开。诸葛亮精通掐算,不仅能算出刘备虽是明君,但天不时。诸葛亮肯定也能算出自己即使出世也无用。反之同样说明诸葛亮能算出自己的出世的宿命。  【关键词】:诸葛亮;三国演义;价值观;宿命观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的角色。他是怎样
期刊
加冠未卸书生气,  只晓吟殇,  只晓吟殇,  梦醒何时向自强。  从戎不坠青云志,  无谓苍凉  若畏苍凉  怎可甘为苦戍郎!  青玉案  清明误落菊兰渡,  恰梦断潇湘路,  无奈音召光孤自戍。  暮花残树,  危阁高户。  但晓悲成赋。  红颜怨看东风怒,  几度魂归与君著,  离愁乱恨闲几许?  漫城涂素,  孤楼逢雾,  回首匆匆处。  好汉歌  风雨凄凄八年路,  回首挥别父老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