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历练阅读能力的黄金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思维发展以及能力构建的起始阶段。针对这一学段的特殊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给予学生方法策略的指导外,还可以通过链接学生的实际生活,将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接触经典、亲近经典的过程中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链接生活场景,消除阅读障碍;巧妙设置问题,提升兴趣效度;转化视听资源,深化情感认知。唯有如此,才能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与经典的热情相拥。
链接生活场景,消除阅读障碍
任何作品都是其作者自身情感意蕴和世界认知能力的追问,承载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与思考。阅读主体只有运用细腻的生活之心悉心品味与斟酌,以生活感知为原点,才能建立与作者沟通、与作品对话的平台,才能真正地走进经典,探寻作品中的情感意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共鸣。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直观化的思维认知阶段,鲜活、直白是小学生感知世界、认知自然的基本策略。低年级的阅读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内在知识体系更新的过程,更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感知过程。鉴于此,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积极洞察,对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尤其是高于生活的体验成果也就无法下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生活这一甘甜之泉引入学生的阅读生活,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鲜活可感的形象性元素,消除学生的认知距离。例如:在学生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生活背景,将书中的故事呈现在生活中,尽可能地消除基于时代差异和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阅读障碍。在阅读了相应的寓言故事后,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了解书本中所蕴藏的道理。在这样的引导中,教师并没有一味地要求学生僵硬地死读书;而是在学生阅读之前,就以生活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阅读;在学生阅读之后,则又点拨学生以生活资源感悟书本哲理,从而起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设置问题,提升教学兴趣
对感兴趣和觉得好玩的东西爱不释手,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品性。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老师,他们往往都会习惯性地排斥。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儿童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加以完成,这对于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相对较短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较长时间的兴趣呢?笔者以为,除了借助外在形式的刺激外,依托作品本身开掘出契合学生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的问题,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度较为实用的策略。
例如:在学生阅读经典童话作品《小红帽》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问:“童话中的‘小红帽’是指谁呢?她为什么会叫‘小红帽’?她会有哪些经历呢?”在学生阅读之前,他们内心对于作品的认知处于一片空白之中,因此,想急于知道作品中人物的真实经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领,直接作用于学生内在认知的兴趣点上,从而契合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阅读兴趣。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顺水推舟,就势拉了学生一把,将学生的身心意识浸润在文本阅读之中。
转化视听资源,深化情感认知
俄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主要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思维。”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的。教师可以将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直观的视听资料,形成前所未有的内容信息,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与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书本中的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象性内容,采用能满足学生好玩、开朗、活泼的形式。试想,如果仅仅以书本为载体,学生必然会受到其枯燥无趣的影响,整个过程都会兴趣索然。如果教师在信息多媒体技术,将其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表演,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从而激活其内在的渴望意识。
例如:在引导阅读曹文轩《草房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出示书本中桑桑、纸月、杜小康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图片,对书本中的人物进行简单介绍,并将其重要的事件尝试读给孩子听。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草房子》,让学生对书本基本的情感基调,进行深入感知与思考,从而在表演中感受经典的情趣之美。这样的过程,学生在没有阅读作品之前,就已经对其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形成了积极高效的阅读期待。
结束语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之美,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了心灵滋养的磁场。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阅读内容生活化,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激活学生探究作品的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在心中埋下阅读的种子,促进学生与经典作品的亲密接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小学)
链接生活场景,消除阅读障碍
任何作品都是其作者自身情感意蕴和世界认知能力的追问,承载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与思考。阅读主体只有运用细腻的生活之心悉心品味与斟酌,以生活感知为原点,才能建立与作者沟通、与作品对话的平台,才能真正地走进经典,探寻作品中的情感意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共鸣。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直观化的思维认知阶段,鲜活、直白是小学生感知世界、认知自然的基本策略。低年级的阅读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内在知识体系更新的过程,更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感知过程。鉴于此,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积极洞察,对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尤其是高于生活的体验成果也就无法下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生活这一甘甜之泉引入学生的阅读生活,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鲜活可感的形象性元素,消除学生的认知距离。例如:在学生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生活背景,将书中的故事呈现在生活中,尽可能地消除基于时代差异和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阅读障碍。在阅读了相应的寓言故事后,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了解书本中所蕴藏的道理。在这样的引导中,教师并没有一味地要求学生僵硬地死读书;而是在学生阅读之前,就以生活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阅读;在学生阅读之后,则又点拨学生以生活资源感悟书本哲理,从而起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设置问题,提升教学兴趣
对感兴趣和觉得好玩的东西爱不释手,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品性。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老师,他们往往都会习惯性地排斥。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儿童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加以完成,这对于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相对较短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较长时间的兴趣呢?笔者以为,除了借助外在形式的刺激外,依托作品本身开掘出契合学生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的问题,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度较为实用的策略。
例如:在学生阅读经典童话作品《小红帽》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问:“童话中的‘小红帽’是指谁呢?她为什么会叫‘小红帽’?她会有哪些经历呢?”在学生阅读之前,他们内心对于作品的认知处于一片空白之中,因此,想急于知道作品中人物的真实经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领,直接作用于学生内在认知的兴趣点上,从而契合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阅读兴趣。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顺水推舟,就势拉了学生一把,将学生的身心意识浸润在文本阅读之中。
转化视听资源,深化情感认知
俄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主要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思维。”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的。教师可以将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直观的视听资料,形成前所未有的内容信息,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与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书本中的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象性内容,采用能满足学生好玩、开朗、活泼的形式。试想,如果仅仅以书本为载体,学生必然会受到其枯燥无趣的影响,整个过程都会兴趣索然。如果教师在信息多媒体技术,将其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表演,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从而激活其内在的渴望意识。
例如:在引导阅读曹文轩《草房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出示书本中桑桑、纸月、杜小康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图片,对书本中的人物进行简单介绍,并将其重要的事件尝试读给孩子听。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草房子》,让学生对书本基本的情感基调,进行深入感知与思考,从而在表演中感受经典的情趣之美。这样的过程,学生在没有阅读作品之前,就已经对其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形成了积极高效的阅读期待。
结束语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之美,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了心灵滋养的磁场。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阅读内容生活化,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激活学生探究作品的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在心中埋下阅读的种子,促进学生与经典作品的亲密接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