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促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从朗读和想象中发现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关键词】自主探究 朗读感悟 意境
古诗语句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而且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都是历代诗歌中的名篇,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与其他体裁的教学内容相比,篇幅短小,一首古诗只有短短数十字,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要么被认为太难而不知如何教,要么不受重视而没被当成一堂课来上。往往都是先由老师讲解,然后学生识记,最后熟读背诵。这样的教学,也能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理解肤浅,所得有限,且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因而失去了“发现”的快乐,从而使古诗教材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古诗文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下面以《望洞庭》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理解和看法。
一、创景激趣,借机导入
古诗文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因而在教学中也应避免刻板,上出情趣来。如在导入《望洞庭》一文时,老师可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使学生对洞庭湖有初步的了解,再出示教学挂图或录像,让学生对洞庭湖有进一步的主观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对着图画(录像),用以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洞庭湖,说出自己对洞庭湖的理解(皓月当空、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水天一色、朦朦胧胧、宁静和谐……),最后揭题,看看大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洞庭的。如此导入,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主参与,自主探索,既领略了洞庭湖的美,又对诗人所描绘的洞庭湖美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二、朗读诗文,自主感悟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且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理解古诗,首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 “ 不求甚解 ” 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文节奏,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诗文大意。如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到《望洞庭》所写的是秋天月夜洞庭湖景色,作者是从远处观赏洞庭湖的等。
三、自主理解,探究诗意
在读通诗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探究诗句的意思。如通过对“相、和、湖光、潭面、未”等字词的理解,探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句意;通过对“遥望、青螺、白银盘”等词语的理解,探究对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理解。在理解诗句意思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同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四、感情朗读,品评诗美
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而需要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和事理,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在理解了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 ,如教师范读,讲读,学生领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教学中,可运用配乐、挂图、影像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诗文的感悟理解。
五、说说写写,体验创新
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同时,还要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学完《望洞庭》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洞庭湖秋夜美丽景色,便写下了这么一首优美的诗歌,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
对于部分对诗歌有兴趣,并对诗歌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同学,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歌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如在教学《望洞庭》结束时,鼓励学生结合挂图及影像资料对诗文进行改写,得到了“湖光月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微磨。欲问洞庭风景美,君山遥望似青螺。”“秋空辽阔洒银光,潭面微风月影长。遥望洞庭山水色,青螺隐隐水茫茫。”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传统的“填灌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提高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词】自主探究 朗读感悟 意境
古诗语句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而且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都是历代诗歌中的名篇,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与其他体裁的教学内容相比,篇幅短小,一首古诗只有短短数十字,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要么被认为太难而不知如何教,要么不受重视而没被当成一堂课来上。往往都是先由老师讲解,然后学生识记,最后熟读背诵。这样的教学,也能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理解肤浅,所得有限,且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因而失去了“发现”的快乐,从而使古诗教材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古诗文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下面以《望洞庭》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理解和看法。
一、创景激趣,借机导入
古诗文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因而在教学中也应避免刻板,上出情趣来。如在导入《望洞庭》一文时,老师可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使学生对洞庭湖有初步的了解,再出示教学挂图或录像,让学生对洞庭湖有进一步的主观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对着图画(录像),用以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洞庭湖,说出自己对洞庭湖的理解(皓月当空、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水天一色、朦朦胧胧、宁静和谐……),最后揭题,看看大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洞庭的。如此导入,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主参与,自主探索,既领略了洞庭湖的美,又对诗人所描绘的洞庭湖美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二、朗读诗文,自主感悟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且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理解古诗,首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 “ 不求甚解 ” 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文节奏,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诗文大意。如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到《望洞庭》所写的是秋天月夜洞庭湖景色,作者是从远处观赏洞庭湖的等。
三、自主理解,探究诗意
在读通诗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探究诗句的意思。如通过对“相、和、湖光、潭面、未”等字词的理解,探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句意;通过对“遥望、青螺、白银盘”等词语的理解,探究对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理解。在理解诗句意思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同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四、感情朗读,品评诗美
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而需要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和事理,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在理解了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 ,如教师范读,讲读,学生领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教学中,可运用配乐、挂图、影像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诗文的感悟理解。
五、说说写写,体验创新
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同时,还要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学完《望洞庭》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洞庭湖秋夜美丽景色,便写下了这么一首优美的诗歌,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
对于部分对诗歌有兴趣,并对诗歌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同学,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歌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如在教学《望洞庭》结束时,鼓励学生结合挂图及影像资料对诗文进行改写,得到了“湖光月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微磨。欲问洞庭风景美,君山遥望似青螺。”“秋空辽阔洒银光,潭面微风月影长。遥望洞庭山水色,青螺隐隐水茫茫。”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传统的“填灌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提高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