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Q84》是村上春树致敬奥威尔《1984》所写的作品。由“老大哥”推衍至“小小人”隐喻着社会权力的极端持有者,人的自然发展欲望总是受到各种“体制性”的规训,人的主体性逐步丧失。无独有偶,电影作品《看上去很美》则是以“小人物”方枪枪的视角切入,通过叙述其与学校教育秩序的归顺与反抗,表现社会权力、规则对个体的操控与压制。两部作品分别从宏观到微观,探讨社会极权背景下现代人面临主体困境如何探寻突围之路,本文将从两部不同文艺形式的作品出发,探寻在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社会“秩序”下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在体制禁锢、个体反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与相异。
关键词:社会秩序;体制性;人的主体性;归顺与反叛
作者简介:黄嘉文(1997.7-),女,汉,河南省安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海啸(1995.12-),女,回,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在《1Q84》中类似人类本源般存在的“小小人”,可以说是将作为主体的“人”置身于某种权力结构之中,其以建构的“先驱”宗教团体为社会秩序与极权的载体,从而全景描绘人性之牢笼;《看上去很美》则以小见大,从传统教育模式的视角入手,反映了现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极度制约。由此推及,当今社会中个体发展制约性的突出、独特性的湮灭以及独立思考的缺失与人格主体性的萎缩。
一、《1Q84》:“民主时代”的个体毁灭
村上春树的《1Q84》中,致力于以塑造施暴的男性角色以及凌辱少女的狂热宗教领袖来暗喻社会对个体思想、行为的极端控制。“先驱”与“证人会”的存在对深绘里及青豆的童年成长所带来的精神阴影伴随二人成长的整个动态过程,幼年时受作为狂热信徒的父母逼迫加入宗教团体,接受教义的极端思想控制,并在行为上严格遵守教派的各项“清规戒律”,甚至“献身”。身为社会各领域精英人物的“先驱”信徒们在没有明确教义的基础上却被“领袖”的完全颠覆、错误的思想引领,竟毫无质疑与反抗。这令人联想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认为“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还存在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这一虚构的宗教团体所接受的种种思想控制象征着现代社会中对人主体性构成侵蚀的体制。
“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有切实存在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体制中所不具备的。我们不能接受体制的压榨,不能纵容体制的横冲直撞。不是体制制造了我们,而是我们知道了体制。”村上春树如是说道。《1Q84》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秩序与规则推极化,将个人主体性丧失的恶果表现为宗教团体内部的暴力行为和反伦理道德行为。在1Q84年,当所谓社会秩序确定,则不可独立判断、质疑反抗,只能一味遵循,个体的发展与价值实现只能建立于整个社会利益之上,不存在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也就是深绘里成为“先驱”第一个牺牲品的缘由所在。
二、《看上去很美》:方槍枪与幼儿园的“小红花”
电影《看上去很美》将社会浓缩于一个全托制幼儿园的日常,方枪枪则代表了每一个个体的独立存在。影片从方枪枪进院第一天被由老师“引领”的全体小朋友围攻而剪去小辮子的反抗,到因评比榜上小红花数量的落后而主动遵循幼儿园的种种规矩争取小红花,到逐渐边缘化再度反抗的过程,体现了个体与秩序制度的归顺与反抗。全托制的幼儿园是一个体制明确的“小社会”:班主任老师是管理者,拥有绝对权力,而诸位小朋友为被管理阶层,由此受到制度的约束。
从规范化的日常生活习惯的规定,例如:按规定时间上厕所、吃饭时有需求要举哪只手、玩游戏时遵循怎样的要求等等;其次,包含从精神上对人的操控,例如,班主任老师明确说明“得五朵小红花就当班长”、每朵小红花则代表着按规矩“吃饭、穿衣、睡觉”。方枪枪也就是在这样的“小红花”的奖励机制之下,慢慢向体制规则靠拢,自由的人格、独立的个性慢慢被抹杀。
而放眼于当今社会,个体正是在由体制和规则构建的大背景下去生存和发展。各形各色的方枪枪最终都在向上层阶级靠拢,需求社会地位与各种奖罚制度周旋的过程中变成了丧失主体性的个体。似乎对于规则的反叛只能招致孤立无援的境遇以及“特立独行”的社会评价,而一步步被驯化的“听话”的孩子则似乎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三、结语
村上春树的《1Q84》以及杨朔的《看上去很美》以当今社会为原型将其浓缩于宗教团体及全托制幼儿园,以其为载体向我们展示在社会体制和秩序的压制之下个人主体性的毁灭,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与真实性,民主社会背景下个人思想如何被制约和束缚,社会权力与体制共同压抑着人性、侵蚀着个人的思想和肌体。无论是被教徒狂热信奉的教义,抑或是被孩子们追逐的小红花,他妈似乎是作为真理、权力的代表被社会绝大多数人所追捧、维护。个体发展的主体性、个人思想的独立性、思想意识的自由性才是由个体到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它将跨越国家、民族、地域的局限,是人类创造性精神向前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源泉。
参考文献:
[1]孟亭含.对教育规训与现代秩序的归顺与反抗——对影片《看上去很美》的解读[J].开封大学学报,2013(3).
[2]周佩鑫.从《1984》到《1Q84》:论人的主体性丧失与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社会秩序;体制性;人的主体性;归顺与反叛
作者简介:黄嘉文(1997.7-),女,汉,河南省安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海啸(1995.12-),女,回,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在《1Q84》中类似人类本源般存在的“小小人”,可以说是将作为主体的“人”置身于某种权力结构之中,其以建构的“先驱”宗教团体为社会秩序与极权的载体,从而全景描绘人性之牢笼;《看上去很美》则以小见大,从传统教育模式的视角入手,反映了现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极度制约。由此推及,当今社会中个体发展制约性的突出、独特性的湮灭以及独立思考的缺失与人格主体性的萎缩。
一、《1Q84》:“民主时代”的个体毁灭
村上春树的《1Q84》中,致力于以塑造施暴的男性角色以及凌辱少女的狂热宗教领袖来暗喻社会对个体思想、行为的极端控制。“先驱”与“证人会”的存在对深绘里及青豆的童年成长所带来的精神阴影伴随二人成长的整个动态过程,幼年时受作为狂热信徒的父母逼迫加入宗教团体,接受教义的极端思想控制,并在行为上严格遵守教派的各项“清规戒律”,甚至“献身”。身为社会各领域精英人物的“先驱”信徒们在没有明确教义的基础上却被“领袖”的完全颠覆、错误的思想引领,竟毫无质疑与反抗。这令人联想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认为“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还存在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这一虚构的宗教团体所接受的种种思想控制象征着现代社会中对人主体性构成侵蚀的体制。
“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有切实存在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体制中所不具备的。我们不能接受体制的压榨,不能纵容体制的横冲直撞。不是体制制造了我们,而是我们知道了体制。”村上春树如是说道。《1Q84》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秩序与规则推极化,将个人主体性丧失的恶果表现为宗教团体内部的暴力行为和反伦理道德行为。在1Q84年,当所谓社会秩序确定,则不可独立判断、质疑反抗,只能一味遵循,个体的发展与价值实现只能建立于整个社会利益之上,不存在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也就是深绘里成为“先驱”第一个牺牲品的缘由所在。
二、《看上去很美》:方槍枪与幼儿园的“小红花”
电影《看上去很美》将社会浓缩于一个全托制幼儿园的日常,方枪枪则代表了每一个个体的独立存在。影片从方枪枪进院第一天被由老师“引领”的全体小朋友围攻而剪去小辮子的反抗,到因评比榜上小红花数量的落后而主动遵循幼儿园的种种规矩争取小红花,到逐渐边缘化再度反抗的过程,体现了个体与秩序制度的归顺与反抗。全托制的幼儿园是一个体制明确的“小社会”:班主任老师是管理者,拥有绝对权力,而诸位小朋友为被管理阶层,由此受到制度的约束。
从规范化的日常生活习惯的规定,例如:按规定时间上厕所、吃饭时有需求要举哪只手、玩游戏时遵循怎样的要求等等;其次,包含从精神上对人的操控,例如,班主任老师明确说明“得五朵小红花就当班长”、每朵小红花则代表着按规矩“吃饭、穿衣、睡觉”。方枪枪也就是在这样的“小红花”的奖励机制之下,慢慢向体制规则靠拢,自由的人格、独立的个性慢慢被抹杀。
而放眼于当今社会,个体正是在由体制和规则构建的大背景下去生存和发展。各形各色的方枪枪最终都在向上层阶级靠拢,需求社会地位与各种奖罚制度周旋的过程中变成了丧失主体性的个体。似乎对于规则的反叛只能招致孤立无援的境遇以及“特立独行”的社会评价,而一步步被驯化的“听话”的孩子则似乎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三、结语
村上春树的《1Q84》以及杨朔的《看上去很美》以当今社会为原型将其浓缩于宗教团体及全托制幼儿园,以其为载体向我们展示在社会体制和秩序的压制之下个人主体性的毁灭,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与真实性,民主社会背景下个人思想如何被制约和束缚,社会权力与体制共同压抑着人性、侵蚀着个人的思想和肌体。无论是被教徒狂热信奉的教义,抑或是被孩子们追逐的小红花,他妈似乎是作为真理、权力的代表被社会绝大多数人所追捧、维护。个体发展的主体性、个人思想的独立性、思想意识的自由性才是由个体到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它将跨越国家、民族、地域的局限,是人类创造性精神向前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源泉。
参考文献:
[1]孟亭含.对教育规训与现代秩序的归顺与反抗——对影片《看上去很美》的解读[J].开封大学学报,2013(3).
[2]周佩鑫.从《1984》到《1Q84》:论人的主体性丧失与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