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名许建树,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服装设计系,后留学巴黎,法国知名服装设计师、艺术家弗兰西斯·德洛克郎的得意门生。以为范冰冰、张静初、周韵、闫妮等明星设计国际红毯礼服而声名鹊起,曾为多部电影制作全套戏服,作品“龙袍”被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伦敦市长约翰逊的邀请于伦敦奥运会期间在巴比肯艺术中心举行个人服装秀。
一个戴帽子的人
麓镇时装周,下午3点40,离开场还有近4个小时。对劳伦斯的印象仅限于“红毯礼服制造者”,与范冰冰这个完全不能回避的名字以及其他众一线明星搭上关系。工作人员口中的他和蔼礼貌,极好聊天,不过他们还是叮嘱我在这种设计师情绪非常不稳定的关键时刻不要去“惹”他为好。
进入正在彩排的秀场,在有些暗的灯光里寻找那个“戴帽子的男人”。眼前的华服流水一样倾泻在眼前,不是意外的摩登奇异,就只是惊艳,因为高级定制的精美和意料之中东方感太自然的流露,当然这时候,观看者那所谓的感官还很平面。当拖着白色长纱的模特走得有点吃力时,劳伦斯恰好地出现了——在她身后仔细地取掉了那块纱,又为她理了理裙摆。然后转过身,调整外模的服装。那是他专门“空运”过来的三个外模之一,因为本地模特身材干瘦,撑不起服装,主办方一直希望他能亲自对衣服的尺寸做些小改动——无非就是多装几颗别针而已。但他表示毫无商量余地,从北京工作室带了自己的“御用模特”。后来问起他为何如此坚决,他说,“人和华服是合二为一的,是长在身上的,不是size大小合适的问题,是和气质的融合——不能把范冰冰的衣服穿到张静初身上。那种1000个人穿了都合适的衣服,就应该去摆在到处都有的商场里,那不是定制。”
如果说初见的劳伦斯温文尔雅,有几分腼腆,那么后来在经纪人不算提醒与打断下依然侃侃而谈的那个他,才更鲜活显露一个设计师应有的风格,与傲气。
一场华丽梦
劳伦斯原名许建树,山东枣庄市人,身为建筑设计师的父亲对儿子给予厚望,希望他能承父业进入建筑行业,却不料他偏偏喜欢跟着做戏曲演员的母亲转,躲在戏台子背后,沉醉于戏子、故事、舞台所营造的华丽世界里,跟着演员学腔调拿捏,学兰花指手势,这无疑是换来了父亲的一顿棒打。
“活活把戏曲梦给砸灭了”,他笑着说。已过而立之年的劳伦斯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鱼尾纹,黝黑的皮肤,消瘦的面颊以及身材。而他的手,像是上年纪的老人的手一般,伤痕累累,这大概是设计师的常态,与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相比而言的一个小小代价。
少年劳伦斯从那件“教育事故”中吸取教训,婉转地打着小算盘,进入了中央工艺美院学服装设计——不能唱戏,总能做“戏服”吧?此后他留学法国,有趣的是指导老师是一位兼顾服装与建筑的跨界设计师,被他理解为“始终逃不出父亲的‘魔掌’”。
除了先进而多样的设计理念,劳伦斯在海外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念念不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风格在海外是如此吃香,这渐渐成为他设计的核心题材。而童年时对戏曲的痴迷也注定了作品风格带有舞台的华丽感,擅长于此让他更加自信。
“我们每天都穿着‘洋服’,看不到中国的设计,难道我们的东西就没范儿吗?这样这个世界是记不住我们的。我要将中国尘封的过去变成最新的时尚,用古老云锦或者刺绣做成华丽丽的服装,让它走向世界。这种华丽的精神,要符合现代审美才能让人家接受,才可以传承下去。”
一夜成名
相比起其他设计者,劳伦斯深知眼球经济的效应。他的风格中西合璧,完全西化的立体裁剪加上极其古典、东方的设计元素,恰好满足了明星们在红毯上独树一帜的欲望,用张静初的话来讲,他天生适合做“哗众取宠”的衣服。
但在刚回国的时候,劳伦斯偏爱的华丽大胆的设计风格并没有得到圈内人士的认可,作品甚至被谩骂为行为艺术。他只好做了一段时间的设计销售,然后去做影视剧服装设计,也因此涉入娱乐圈,跟众明星有了扯不开的关系。为电影《诺玛的十七岁》女主角扮演者李敏设计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红毯礼服是他打响国际知名度的首件作品,登上国外杂志,可惜在国内反映平平。直到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礼上张静初身着“孔雀礼服”轰动国外内,劳伦斯才算真正出名。
也是在这一年,他接了一笔大单,为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设计全部服装。姜文第一次见他,觉得他“太年轻,没阅历”,这让劳伦斯很不服气,下功夫翻阅历史资料,走遍全国,到民间寻找设计元素和原材料——女主角有一件衣服就是用少数民族的床单做成。过程中劳伦斯前后画了近2000张设计图,“很多时候,姜文会直接说一个设计‘太土’。而假如他说‘有点陌生’,那就表示他感到满意。”
好运接踵而来。63届戛纳电影节的红毯上,范冰冰身着劳伦斯设计的“龙袍”礼服,秒杀现场所有人的菲林。这件衣服由30个绣工花了整整11天时间刺绣完成,第一次绣完后发现绣工不够密实,又做第二次补绣,最后工艺师们三夜未眠加班赶制最终完成。“冰冰亮相时胸前有一把扇子,头上有一把扇子,手里还拿了我预留的一把扇子,三把扇在一起,加上浓艳的妆,有点过份了。其实在拍定妆照时,身上只有一把扇子,那样的感觉才不错。”不过设计师追求完美的心情并不妨碍杜莎夫人蜡像馆和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先后收藏“龙袍”。
问什么是这一路上来最难捱的挫折,劳伦斯一脸轻松,“只要是在做设计,我每天都会很高兴,能不断发现新的材料有新的设计灵感。最让我痛苦的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但是成名这件事,你需要更多的是坚持,当你等待它长出鲜花的时候,可能遭受的更多的是别人的质疑和批评。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总是引人好奇,就像Lady Ga Ga也是在骂声中成长,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还被人效仿。你能够破天荒地发现一种美,那就要坚持自己的道路。”
一根傲骨
劳伦斯说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对颜色非常敏感,如果光靠给明星做红毯礼服早就饿死了;他说女明星来找我是因为她们喜欢我的作品,知道在我的衣服包裹下,她们的身材不会有缺陷;他说把我老是和明星扯在一起是你们这些媒体的导向问题,如果国内整体艺术素养达到了国外的水平,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有了自己的大师,就会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设计师的作品而不是明星身上……看着这个斯文和蔼的男人,没想到他说话这样大胆,连一旁的经纪人也不住提示,你渐渐感到他心里的坚定以及那股难以压制的傲气。
在麓镇时装周上,劳伦斯选择了以一身红绿相配的华服作为开场,用产于杭州的香云纱面料来做了这件衣服——一种奇怪而古老的中国面料,需要在土里埋藏两到三年,因此颜色绚烂,魅力浓郁。“我有个法国朋友,接触到这种面料之后专程来到杭州找寻,并因此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我很喜欢具有传奇色彩的东西,这种绿色同故宫墙壁的红色一样,都能很好的代表中国。我给了它耸肩的设计,背后一片披风,像是将军出征,霸气十足。”
面料是设计的第一基础,劳伦斯在对于面料的选择上有着近乎追求完美的苛刻,在这个唯美主义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苏绣、顾绣、京秀、盘丝秀、浮雕秀等各派绣法,使用的也大多是传统而珍贵的材料,“面料首先要及格,你才能在上面发挥、增补。人们常说没有云锦就没有《红楼梦》,曹雪芹家世代为官、做云锦,经历从华丽到衰败的过程,他也是受此感染才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人们都爱回忆,为什么不能让回忆延展出更多传承文化的东西?我选择的传统面料就代表着中国的历史。”
相比起谈及与明星的合作,此时的劳伦斯更卸下防御,显露活跃的初心,以及关于设计这件事从骨子里头散发出的热爱。他和设计早就融为一体了。
一个戴帽子的人
麓镇时装周,下午3点40,离开场还有近4个小时。对劳伦斯的印象仅限于“红毯礼服制造者”,与范冰冰这个完全不能回避的名字以及其他众一线明星搭上关系。工作人员口中的他和蔼礼貌,极好聊天,不过他们还是叮嘱我在这种设计师情绪非常不稳定的关键时刻不要去“惹”他为好。
进入正在彩排的秀场,在有些暗的灯光里寻找那个“戴帽子的男人”。眼前的华服流水一样倾泻在眼前,不是意外的摩登奇异,就只是惊艳,因为高级定制的精美和意料之中东方感太自然的流露,当然这时候,观看者那所谓的感官还很平面。当拖着白色长纱的模特走得有点吃力时,劳伦斯恰好地出现了——在她身后仔细地取掉了那块纱,又为她理了理裙摆。然后转过身,调整外模的服装。那是他专门“空运”过来的三个外模之一,因为本地模特身材干瘦,撑不起服装,主办方一直希望他能亲自对衣服的尺寸做些小改动——无非就是多装几颗别针而已。但他表示毫无商量余地,从北京工作室带了自己的“御用模特”。后来问起他为何如此坚决,他说,“人和华服是合二为一的,是长在身上的,不是size大小合适的问题,是和气质的融合——不能把范冰冰的衣服穿到张静初身上。那种1000个人穿了都合适的衣服,就应该去摆在到处都有的商场里,那不是定制。”
如果说初见的劳伦斯温文尔雅,有几分腼腆,那么后来在经纪人不算提醒与打断下依然侃侃而谈的那个他,才更鲜活显露一个设计师应有的风格,与傲气。
一场华丽梦
劳伦斯原名许建树,山东枣庄市人,身为建筑设计师的父亲对儿子给予厚望,希望他能承父业进入建筑行业,却不料他偏偏喜欢跟着做戏曲演员的母亲转,躲在戏台子背后,沉醉于戏子、故事、舞台所营造的华丽世界里,跟着演员学腔调拿捏,学兰花指手势,这无疑是换来了父亲的一顿棒打。
“活活把戏曲梦给砸灭了”,他笑着说。已过而立之年的劳伦斯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鱼尾纹,黝黑的皮肤,消瘦的面颊以及身材。而他的手,像是上年纪的老人的手一般,伤痕累累,这大概是设计师的常态,与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相比而言的一个小小代价。
少年劳伦斯从那件“教育事故”中吸取教训,婉转地打着小算盘,进入了中央工艺美院学服装设计——不能唱戏,总能做“戏服”吧?此后他留学法国,有趣的是指导老师是一位兼顾服装与建筑的跨界设计师,被他理解为“始终逃不出父亲的‘魔掌’”。
除了先进而多样的设计理念,劳伦斯在海外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念念不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风格在海外是如此吃香,这渐渐成为他设计的核心题材。而童年时对戏曲的痴迷也注定了作品风格带有舞台的华丽感,擅长于此让他更加自信。
“我们每天都穿着‘洋服’,看不到中国的设计,难道我们的东西就没范儿吗?这样这个世界是记不住我们的。我要将中国尘封的过去变成最新的时尚,用古老云锦或者刺绣做成华丽丽的服装,让它走向世界。这种华丽的精神,要符合现代审美才能让人家接受,才可以传承下去。”
一夜成名
相比起其他设计者,劳伦斯深知眼球经济的效应。他的风格中西合璧,完全西化的立体裁剪加上极其古典、东方的设计元素,恰好满足了明星们在红毯上独树一帜的欲望,用张静初的话来讲,他天生适合做“哗众取宠”的衣服。
但在刚回国的时候,劳伦斯偏爱的华丽大胆的设计风格并没有得到圈内人士的认可,作品甚至被谩骂为行为艺术。他只好做了一段时间的设计销售,然后去做影视剧服装设计,也因此涉入娱乐圈,跟众明星有了扯不开的关系。为电影《诺玛的十七岁》女主角扮演者李敏设计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红毯礼服是他打响国际知名度的首件作品,登上国外杂志,可惜在国内反映平平。直到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礼上张静初身着“孔雀礼服”轰动国外内,劳伦斯才算真正出名。
也是在这一年,他接了一笔大单,为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设计全部服装。姜文第一次见他,觉得他“太年轻,没阅历”,这让劳伦斯很不服气,下功夫翻阅历史资料,走遍全国,到民间寻找设计元素和原材料——女主角有一件衣服就是用少数民族的床单做成。过程中劳伦斯前后画了近2000张设计图,“很多时候,姜文会直接说一个设计‘太土’。而假如他说‘有点陌生’,那就表示他感到满意。”
好运接踵而来。63届戛纳电影节的红毯上,范冰冰身着劳伦斯设计的“龙袍”礼服,秒杀现场所有人的菲林。这件衣服由30个绣工花了整整11天时间刺绣完成,第一次绣完后发现绣工不够密实,又做第二次补绣,最后工艺师们三夜未眠加班赶制最终完成。“冰冰亮相时胸前有一把扇子,头上有一把扇子,手里还拿了我预留的一把扇子,三把扇在一起,加上浓艳的妆,有点过份了。其实在拍定妆照时,身上只有一把扇子,那样的感觉才不错。”不过设计师追求完美的心情并不妨碍杜莎夫人蜡像馆和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先后收藏“龙袍”。
问什么是这一路上来最难捱的挫折,劳伦斯一脸轻松,“只要是在做设计,我每天都会很高兴,能不断发现新的材料有新的设计灵感。最让我痛苦的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但是成名这件事,你需要更多的是坚持,当你等待它长出鲜花的时候,可能遭受的更多的是别人的质疑和批评。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总是引人好奇,就像Lady Ga Ga也是在骂声中成长,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还被人效仿。你能够破天荒地发现一种美,那就要坚持自己的道路。”
一根傲骨
劳伦斯说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对颜色非常敏感,如果光靠给明星做红毯礼服早就饿死了;他说女明星来找我是因为她们喜欢我的作品,知道在我的衣服包裹下,她们的身材不会有缺陷;他说把我老是和明星扯在一起是你们这些媒体的导向问题,如果国内整体艺术素养达到了国外的水平,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有了自己的大师,就会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设计师的作品而不是明星身上……看着这个斯文和蔼的男人,没想到他说话这样大胆,连一旁的经纪人也不住提示,你渐渐感到他心里的坚定以及那股难以压制的傲气。
在麓镇时装周上,劳伦斯选择了以一身红绿相配的华服作为开场,用产于杭州的香云纱面料来做了这件衣服——一种奇怪而古老的中国面料,需要在土里埋藏两到三年,因此颜色绚烂,魅力浓郁。“我有个法国朋友,接触到这种面料之后专程来到杭州找寻,并因此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我很喜欢具有传奇色彩的东西,这种绿色同故宫墙壁的红色一样,都能很好的代表中国。我给了它耸肩的设计,背后一片披风,像是将军出征,霸气十足。”
面料是设计的第一基础,劳伦斯在对于面料的选择上有着近乎追求完美的苛刻,在这个唯美主义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苏绣、顾绣、京秀、盘丝秀、浮雕秀等各派绣法,使用的也大多是传统而珍贵的材料,“面料首先要及格,你才能在上面发挥、增补。人们常说没有云锦就没有《红楼梦》,曹雪芹家世代为官、做云锦,经历从华丽到衰败的过程,他也是受此感染才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人们都爱回忆,为什么不能让回忆延展出更多传承文化的东西?我选择的传统面料就代表着中国的历史。”
相比起谈及与明星的合作,此时的劳伦斯更卸下防御,显露活跃的初心,以及关于设计这件事从骨子里头散发出的热爱。他和设计早就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