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机制体制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转移是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本文通过构建高职校企共育的知识转移模型,分析知识转移方式,进而研究在不同知识转移层次中的知识转移体制机制。
  关键词:知识转移;高职院校;校企共育;人才培养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由知识的传输和吸收两个过程组成的统一体。在知识经济中,只有当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造与获取融为一体时,知识的转移才有价值。学校在实现其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功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经济部门和社会其他部门(尤其是企业)发生知识转移。[1]在高职教育的校企共育过程中,知识转移是在学校和企业内部或相互之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它不是简单的知识扩散,而是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本文通过构建高职校企共育中知识转移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知识转移方式,进而研究在不同知识转移层次中这些知识转移方式的有机组合,即知识转移机制。
  一、高职校企共育中的知识转移模型
  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知识转移的主体有教师——知识源,学生——知识接受者;企业管理的工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的主体包括跨越校企边界的知识接受者和组织团队。以高职院校和企业这两个组织为研究对象并有机组合,可以构建一个宏观的校企共育知识转移模型(见图1)。
  知识源是知识的拥有者,要实现知识转移就必须有知识源,这是必要因素。高职院校中的知识源主要是教师,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传授知识、共享知识,将知识进行复制转移。知识接受者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受体,知识接受者吸收知识的动机和意愿、吸收知识的能力等因素都会对知识转移的结果产生影响。学生群体是高职院校中的知识接受者,接收知识的方式大多是通过课堂任务驱动。企业则主要是通过管理团队实现企业运作,想要推动企业中的知识转移,少不了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团队。企业中形成了管理团队才能进一步建立知识转移评价和激励系统。通过对各种知识转移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使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得到规范管理,从而推动知识转移的持续进行。
  总体来看,知识转移的过程即是知识源将知识通过媒介转移给知识接受者。当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建立联系,则形成知识内容转移的活动。当在校学生跨越校企边界时,即在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过程中,由企业提供岗位或其他学习、实践等机会,学生则将吸收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中,即学校、企业和知识接受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知识转移的环境系统,这一环境的形成拉动了知识转移的开展。
  二、高职校企共育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根据知识获取方式,组织知识可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种类。显性知识是指能够通过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的知识,如通过语言传播、书籍文字等方式,或通过视觉听觉、多媒体等各种渠道获取和学习的知识。隐形知识是指不能够通过编码方式转播和学习,需要由个人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隐形知识的获取同个人的经验和经历紧密相关,通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对象指的就是隐形知识,隐形知識的获取主要通过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80%左右的知识是文字化和公式化进行传递的显性知识,剩余20%的是未被表述而通过实训所传递的隐性知识。而企业中的知识传递则与高职教育中的知识传递互补,即80%左右的知识是未被表述,通过工作实践获得的隐性知识,剩余20%的才是能够文字化和公式化的显性知识。校企共育的实质则是让学生——知识接受者在校内、企业内或是跨越校企边界时,灵活地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其中,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相转化过程可参考由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过程(见图2)。
  1、群化(Socialization)即通过经验共享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过程,校企共育中典型的例子则是学徒制。知识接受者跨越校企边界逐步成为实践共同体的一员:其身份从学校的学生转变为企业中的一员,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从一个新手到一个着手做些常规而简单的工作,直到最后成为一个熟手甚至是精英。在其整个过程中,参与者通过观察、模仿和交流的方式获得隐性知识。
  2、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3]通过类比、隐喻、假设或深度谈话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一过程是典型的知识创新过程:把自己的各种认知及经验转化为可编码的知识,从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将认知、经验等格式化、规律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目的在于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通常操作性较强的、能够具体化或常规化的知识被认为是容易传播的,而深层次的、不能够具体化的知识则被认为是不易被获得的。因此,校企共育过程中,想要使得知识转移过程更加顺利,可优先采集和加工能够显性化的隐性知识。
  3、融合(Combination)即把显性知识进行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综合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主要就是知识的融合,是对显性知识的提炼和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更加强调信息采集、组织、管理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零散的知识不断聚合进而产生新的理念。显性知识中的有关观点和信息通过共享被知识接受者接收,知识接受者需要经过思考,并对知识深入理解和内化,然后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新知识。企业管理团队将从个体员工处获得的显性知识通过加工整理,形成更高层次的显性知识,最终提炼成企业的核心知识,再传播给个体员工,以实现个人知识的系统更新和组织的优化管理。
  4、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创新而来的显性知识通过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将显性知识隐性化,目的在于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在充分利用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进行实现知识的更新,这样循环往复,知识接收者通过知识内化阶段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身的知识系统管理。这一过程与“做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2]在内化过程中转移的知识需通过实践才能被理解,所以内在化从知识的教授转为使学习者进入可能需要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真实任务。[4]   三、高职校企共育中的知识转移机制
  高职校企共育中,根据知识转移层次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移。
  (一)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机制
  在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发送方为学校和企业,知识的接收方为学生。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层次及个人能力的发展,可将其划分为知情、知理、知行、知变四个层面。知情,是指了解问题的简单过程或知道问题的详细数据,即具备基本框架或足夠的碎片信息,这是深入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内部知识体系的基础;知理,是指对问题的总结和概括,是知情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内涵,更加着重对知识的分析和比较,从而引申出更高级别的知识;知行,是指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这一层次对学习者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要求;知变,这是个体层次知识转移机制中的最高层面,即通常所说的创新,要求学习者能温故知新,能前瞻应变并极富创造力。高职院校的校企共育中,学校通过融合的方式将显性知识转移给学生,实现知情、知理,再由学生通过内化将所学知识上升到知行,通过企业环境逐步融入实践,同时通过群化方式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上述过程即是在个体层次中的知识转移机制。
  (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移机制
  组织层次在实现知识转移时,企业扮演知识发送方的角色,学校则成为知识接收方。根据知识在其转移过程的性质演变,可将其划分为科学、判断、经验三个层面。科学主要包括规律、理论和程序。判断主要是政策规则、机会参数和启示。经验则是交易数据、历史数据和各种可观测到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受之于科学分析和判断偏好,而且也是建立新的科学和判断的基础。[5]高职院校的校企共育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从个人开始。第一阶段是企业中的个人通过群化方式实现交流,获取经验。第二阶段是通过外化方式识别有用的信息,在跨越校企边界时及时地更新知识,增加组织知识存储量,并转化为分析能力和判断意识。最后则是通过融合方式,由个人在企业中将获取的新知识,跨越校企边界后转移到学校,学校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升华,形成科研成果。上述过程即是在组织层次中的知识转移机制。(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5YB172)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5-146.
  [3]Ikujirō Nonaka,Ryoko Toyama,Noboru Konno.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 2000(33):5-34.
  [4][美]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44.
  [5]Michael J.Earl,”Knowledge as Strategy:Reflections on Skandia International and Shorko Films”in L.Prussk(ed.),Know ledge in Organization,Butterworth Heinenarm,1997:7.
其他文献
【摘要】海绵城市的意思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城市的发展模式。我们现有的城市沿用旧有的模式,产生严重不良生态后果。海绵城市是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的城市,在这种新型的城市中,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要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指导城市建设,各行各业都将被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范畴。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也应该是一个更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