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许多高校仍然存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等少数部门的责任,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相违背。文章就当前高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论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内所有部门联动,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支持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才能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最根本的保障
高校只有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才能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才能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1.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能否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衡量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时刻掌握師生思想动态,积极宣扬正能量,主动赢取话语权,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对于在课堂及校内各类公共场合公然违背有关纪律的要严肃追责。
2.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要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让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落地生根,只有这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所需的强大精神动力才会源源不竭。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高悬利剑,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查、有责必究。要让我们的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3.要确保高校党委对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委的主业,要实行全面领导,更好地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要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重点,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不断加强高校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
4.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抓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创新和加强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使教师党员能做“四有”好教师的典型,使学生党员能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使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言党。
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应有之义
1.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高校应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要不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并以此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并以诚信建设为要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
3.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必然要求
“大思政”工作格局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并与社会相关部门联动,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指的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都要兢兢业业将这项任务落实好。无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管队伍、党员干部,还是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非党员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职责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职能上有所区分,大家共同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培育好。在学生眼中,只要在学校工作,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老师的身份,既然是老师,那就有义务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举个简单例子,就拿我们的保安队伍和清洁队伍来说,虽然不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所以既然在学校工作那就是老师,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指的是从学生进校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始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让思想政治工作“不下线”,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指的是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做好顶层设计,从校内来说就是要求各部门共同联动、德育课程形成有机整体、“第二课堂”体系规范、设计合理;就社会来讲就是指无论是政府机构、公益组织、新闻媒体还是家庭教育都是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校外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改革创新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生机之源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一是感染力不强,学生“低头族”太多;二是内容不精,没有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教学当中,甚至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一知半解;三是创新力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但目前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是将其当成了养家糊口的工作,我讲我的,学生玩学生的,这样的效果当然不会好。要真正以学生为本,真正为学生着想,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指引方向。同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科建设和相关教材建设,尽力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明显、有益学生身心健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2.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学生管理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校园文化育人的体系,提升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前提,以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第二课堂”取得实效。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思想政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要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朝着科学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使每个辅导员都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3.加强非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这就明确指出,非思想政治专业课也有着相当重要的育人功能,对高校能否“立德树人”,对“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思想政治育人过程,要站在社会主义的高度,把牢大局、把好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养德修身,为学生树好表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识,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4.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时代的潮流和趋势,更是学生们乐此不疲的“阵地”。当前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势而为,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当前部分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并没有跟上学生的需求,少数教师老师认也为互联网是耽误学生学习的大害,要坚决抵制,这种想法就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我们要主动出击,建设好网络阵地,而不是被动地监管和制止,要让学生们愿意在我们的网络阵地上学习、娱乐,牢牢把握住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 波.高职院校师生共育的大思政育人模式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1):46-48.
[2]陈 婧.多维发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体系[J].高校后勤研究,2017(7).
[3]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4]沈定军.新形势下高校整体育人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
[5]李建伟.“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學院学报,2017(5).
[6]卢范一妮.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育人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
[7]梁 勇.制定有效措施 扎实推进高校大思政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7(6).
[8]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4-36.
[9]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内所有部门联动,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支持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才能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最根本的保障
高校只有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才能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才能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1.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能否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衡量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时刻掌握師生思想动态,积极宣扬正能量,主动赢取话语权,引导师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对于在课堂及校内各类公共场合公然违背有关纪律的要严肃追责。
2.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要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让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落地生根,只有这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所需的强大精神动力才会源源不竭。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高悬利剑,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查、有责必究。要让我们的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3.要确保高校党委对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委的主业,要实行全面领导,更好地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要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重点,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不断加强高校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
4.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抓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创新和加强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使教师党员能做“四有”好教师的典型,使学生党员能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使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言党。
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应有之义
1.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高校应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要不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并以此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并以诚信建设为要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
3.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必然要求
“大思政”工作格局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并与社会相关部门联动,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指的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都要兢兢业业将这项任务落实好。无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管队伍、党员干部,还是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非党员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职责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职能上有所区分,大家共同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培育好。在学生眼中,只要在学校工作,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老师的身份,既然是老师,那就有义务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举个简单例子,就拿我们的保安队伍和清洁队伍来说,虽然不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所以既然在学校工作那就是老师,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指的是从学生进校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始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让思想政治工作“不下线”,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指的是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做好顶层设计,从校内来说就是要求各部门共同联动、德育课程形成有机整体、“第二课堂”体系规范、设计合理;就社会来讲就是指无论是政府机构、公益组织、新闻媒体还是家庭教育都是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校外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改革创新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生机之源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一是感染力不强,学生“低头族”太多;二是内容不精,没有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教学当中,甚至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一知半解;三是创新力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但目前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是将其当成了养家糊口的工作,我讲我的,学生玩学生的,这样的效果当然不会好。要真正以学生为本,真正为学生着想,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指引方向。同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科建设和相关教材建设,尽力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明显、有益学生身心健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2.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学生管理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校园文化育人的体系,提升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前提,以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第二课堂”取得实效。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思想政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要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朝着科学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使每个辅导员都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3.加强非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这就明确指出,非思想政治专业课也有着相当重要的育人功能,对高校能否“立德树人”,对“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思想政治育人过程,要站在社会主义的高度,把牢大局、把好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养德修身,为学生树好表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识,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4.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时代的潮流和趋势,更是学生们乐此不疲的“阵地”。当前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势而为,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当前部分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并没有跟上学生的需求,少数教师老师认也为互联网是耽误学生学习的大害,要坚决抵制,这种想法就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我们要主动出击,建设好网络阵地,而不是被动地监管和制止,要让学生们愿意在我们的网络阵地上学习、娱乐,牢牢把握住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 波.高职院校师生共育的大思政育人模式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1):46-48.
[2]陈 婧.多维发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体系[J].高校后勤研究,2017(7).
[3]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4]沈定军.新形势下高校整体育人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
[5]李建伟.“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學院学报,2017(5).
[6]卢范一妮.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育人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
[7]梁 勇.制定有效措施 扎实推进高校大思政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7(6).
[8]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4-36.
[9]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