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少年起便读《红楼梦》,几十年来,百读不厌,对书中贾宝玉说过的一句话“女儿是水做的骨头”特别欣赏。于是,推而广之,对水的清纯、水的温柔、水的无坚不摧的坚韧、水的无孔不入的执着,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再推而广之,对江、河、湖、海,对水城、水乡、水街等等与水相关的风景,也便有着一厢情愿的向往。
全世界有八大著名水城,我走过五个: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苏州、曼谷。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威尼斯,它是中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乡,有叹息桥的冷艳、古迹遍地的哥特式建筑、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教堂;拿破仑称它是“举世罕见的奇城”,歌德和拜伦对它赞扬备至,莎士比亚为它写下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 最难忘是圣马可广场,那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迷人的时候是上潮时光,一片潮水漫来,整个广场如同铺上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有的建筑物犹如镶嵌在水晶、琉璃之中,真是绚丽极了!
半个世纪以来,行旅所至的水乡,那就多了,我最心仪的地方是乌镇、周庄和丽江。
乌镇的水水相连,桥桥相通,纤巧的乌篷船,枕河而居的木屋,乌镇的可以让你漫步、让你沉思、让你静静地与心灵对话的长长的青石板路,还有那“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诗情与画意,这一切,常常徘徊在我梦里。周庄古称“摇城”,那徽派浮雕、粉墙黛瓦、厅堂陪弄,那临河的蠡窗、入水的台阶,那双桥的杨柳丝、穿屋而过的箬泾河,那吴侬软语、阿婆茶香、橹声欸乃、昆曲悠远——画中的周庄,是我心中永远的外婆桥! 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相连的地方,千年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彩云之南的丽江,实在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举世无双的玉龙雪山、虎跳峡,那无边无际野花芳香的草甸,那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木楼人家,那醉人心魂的纳西古乐,那长裙摇曳的普米女、摩梭女……这是一个悠闲之都一个艳遇之城,这是一个可以让你心猿意马忘却时光流逝的家园,这是我常常思念的地方!
今年仲秋时节,我来福州台江。
当地文化官员提到台江上下杭是名闻天下的古渡,水多桥多商埠林立,自南宋至民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也是闽省最大的商贸重镇。当年,长袖善舞的商贾把“双杭”经营得活色生香,如果把台江比作一顶皇冠,那双杭便是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如今,重新改造的双杭,人称东方的威尼斯呢——这充满魅力的介绍,让我满怀兴趣,也触动了我的水情怀我的威尼斯情结,我决心前往探胜。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与我同行的是导游小陈。
我告诉小陈,从前,我只知福州有三坊七巷,不知有曾经如此辉煌的双杭。小陈说:台江古称南台,面江临海,自古就是八闽各地商品进入省城的集散中心;双杭呢,便是闽江停泊船只、起卸货物的水运埠岸,也是闽商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萧条零落,近几年政府发力修复改造,旧貌新颜、天翻地覆了!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西到白马路,南至苍霞新城、合春弄、三捷河、中平路,东临三通路,北傍学军路,用地总面积31.73公顷。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们来到三通路口三通桥边,先下杭后上杭一路探访。
三通桥是一座兴建于清嘉庆丙寅年(1180年)的石拱桥,桥身风雨沧桑苔痕漶漫,桥下流淌着静静的三捷河,河上有福船娓娓穿过。桥的左边是高楼林立的通街大衢,右边却是蜿蜒数里、沿河而筑的黑瓦白墙、翘脊凌空、恍如徽派建筑的房舍。一路走去,其间,也穿插着本土特有的雕窗巧绘、阳台垂绿的木楼、高墙大院的名人故居、富商巨贾的豪宅亭榭、香火氤氲的庙宇梵宫;当然,也有当年原住民津津乐道的奶婆弄、汤房巷;有五色繁花、常绿藤萝和爬墙虎,一丛丛、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不問季节、不拘炎凉、不管高峻低卑,自得其乐地烂漫开放;有数百年老榕盘根错节长髯飘飘;有三两老者,悠悠然心无旁骛地雨中垂钓;船娘则一苇轻舟,悄然来去;偶尔,也有市井民居流出管弦悠扬,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这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乌镇、周庄、丽江,想起唐诗宋词,想起温庭筠《忆江南》里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想起徐志摩笔下撑一把小伞走过江南水乡的丁香一般的姑娘……至于威尼斯,纵然水乡水街水韵相似,毕竟國情民情时空天差地别,就不敢妄加攀比了!
“城南十里沙为岸,鳞次千家拥钓台”,漫漫千秋,双杭人凭借闽江四通八达的水系、凭借各种商船可以停泊各种大小码头的天然优势,风霜雨露、胼手胝足,发挥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也开拓了他们不同凡响的经商天赋,从而使双杭成为各地商帮的集中地、成为大宗茶、笋、纸、纺织品、南北货、药材、杂货等等行业的集散中心,这些货物,除辐射全国外,还远销东南亚和欧洲许多国家。
“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当时的双杭街,拥有商行、京果行、布行、颜料行、国药行、茶行、糖行、纸行、海味干货行、钱庄、船务行、汽车运输行等等各行各业共130家,拥有洋行、保险公司、邮电局、商会、救火会、学校、名人故居、会馆、酒楼、庙坛、祠堂等共65家。当年,以双杭为首的福州商帮的兴盛辉煌,实在不亚于晋商、徽商、粤商、浙商。
小陈带我走进上杭路100号的魁星楼——亭台楼阁、彩塑墨绘、庭园榕樟,“林花着雨、水荇牵风”,真是美轮美奂,犹如三坊七巷古建筑!那是清光绪年间富商张秋舫等人首创组织福州商务总会时,集体捐资买地兴建。
在下杭路与隆平路交叉口,有一座高大气派的老式花岗岩楼房,这是当地声名赫赫的咸康药行。那红木门窗、雕龙镂凤的楼房,是民国螺州张桂荣兄弟开办的、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大药房,规模宏大,气派非凡。张家的二、三代,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设庄经商。
我们来到福州近代富商、马来西亚侨领杨鸿斌的旧宅采峰别墅——宅院坐落当地大庙山,背靠乌石山,面对藤山,左有鼓山,右有旗山,是风水绝佳之处。别墅名意即采纳五峰之灵气。别墅建筑是中西合璧的典范:西洋式的坊门,进门有斜坡向上的马道;门窗雕刻,则是中国式的梅兰松竹古典花卉;室内的屏风、太师椅、罗汉床、茶几,室外的花园、草坪、假山、亭台等等,都是中国风。
全世界有八大著名水城,我走过五个: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苏州、曼谷。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威尼斯,它是中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乡,有叹息桥的冷艳、古迹遍地的哥特式建筑、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教堂;拿破仑称它是“举世罕见的奇城”,歌德和拜伦对它赞扬备至,莎士比亚为它写下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 最难忘是圣马可广场,那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迷人的时候是上潮时光,一片潮水漫来,整个广场如同铺上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有的建筑物犹如镶嵌在水晶、琉璃之中,真是绚丽极了!
半个世纪以来,行旅所至的水乡,那就多了,我最心仪的地方是乌镇、周庄和丽江。
乌镇的水水相连,桥桥相通,纤巧的乌篷船,枕河而居的木屋,乌镇的可以让你漫步、让你沉思、让你静静地与心灵对话的长长的青石板路,还有那“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诗情与画意,这一切,常常徘徊在我梦里。周庄古称“摇城”,那徽派浮雕、粉墙黛瓦、厅堂陪弄,那临河的蠡窗、入水的台阶,那双桥的杨柳丝、穿屋而过的箬泾河,那吴侬软语、阿婆茶香、橹声欸乃、昆曲悠远——画中的周庄,是我心中永远的外婆桥! 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相连的地方,千年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彩云之南的丽江,实在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举世无双的玉龙雪山、虎跳峡,那无边无际野花芳香的草甸,那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木楼人家,那醉人心魂的纳西古乐,那长裙摇曳的普米女、摩梭女……这是一个悠闲之都一个艳遇之城,这是一个可以让你心猿意马忘却时光流逝的家园,这是我常常思念的地方!
今年仲秋时节,我来福州台江。
当地文化官员提到台江上下杭是名闻天下的古渡,水多桥多商埠林立,自南宋至民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也是闽省最大的商贸重镇。当年,长袖善舞的商贾把“双杭”经营得活色生香,如果把台江比作一顶皇冠,那双杭便是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如今,重新改造的双杭,人称东方的威尼斯呢——这充满魅力的介绍,让我满怀兴趣,也触动了我的水情怀我的威尼斯情结,我决心前往探胜。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与我同行的是导游小陈。
我告诉小陈,从前,我只知福州有三坊七巷,不知有曾经如此辉煌的双杭。小陈说:台江古称南台,面江临海,自古就是八闽各地商品进入省城的集散中心;双杭呢,便是闽江停泊船只、起卸货物的水运埠岸,也是闽商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萧条零落,近几年政府发力修复改造,旧貌新颜、天翻地覆了!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西到白马路,南至苍霞新城、合春弄、三捷河、中平路,东临三通路,北傍学军路,用地总面积31.73公顷。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们来到三通路口三通桥边,先下杭后上杭一路探访。
三通桥是一座兴建于清嘉庆丙寅年(1180年)的石拱桥,桥身风雨沧桑苔痕漶漫,桥下流淌着静静的三捷河,河上有福船娓娓穿过。桥的左边是高楼林立的通街大衢,右边却是蜿蜒数里、沿河而筑的黑瓦白墙、翘脊凌空、恍如徽派建筑的房舍。一路走去,其间,也穿插着本土特有的雕窗巧绘、阳台垂绿的木楼、高墙大院的名人故居、富商巨贾的豪宅亭榭、香火氤氲的庙宇梵宫;当然,也有当年原住民津津乐道的奶婆弄、汤房巷;有五色繁花、常绿藤萝和爬墙虎,一丛丛、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不問季节、不拘炎凉、不管高峻低卑,自得其乐地烂漫开放;有数百年老榕盘根错节长髯飘飘;有三两老者,悠悠然心无旁骛地雨中垂钓;船娘则一苇轻舟,悄然来去;偶尔,也有市井民居流出管弦悠扬,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这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乌镇、周庄、丽江,想起唐诗宋词,想起温庭筠《忆江南》里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想起徐志摩笔下撑一把小伞走过江南水乡的丁香一般的姑娘……至于威尼斯,纵然水乡水街水韵相似,毕竟國情民情时空天差地别,就不敢妄加攀比了!
“城南十里沙为岸,鳞次千家拥钓台”,漫漫千秋,双杭人凭借闽江四通八达的水系、凭借各种商船可以停泊各种大小码头的天然优势,风霜雨露、胼手胝足,发挥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也开拓了他们不同凡响的经商天赋,从而使双杭成为各地商帮的集中地、成为大宗茶、笋、纸、纺织品、南北货、药材、杂货等等行业的集散中心,这些货物,除辐射全国外,还远销东南亚和欧洲许多国家。
“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当时的双杭街,拥有商行、京果行、布行、颜料行、国药行、茶行、糖行、纸行、海味干货行、钱庄、船务行、汽车运输行等等各行各业共130家,拥有洋行、保险公司、邮电局、商会、救火会、学校、名人故居、会馆、酒楼、庙坛、祠堂等共65家。当年,以双杭为首的福州商帮的兴盛辉煌,实在不亚于晋商、徽商、粤商、浙商。
小陈带我走进上杭路100号的魁星楼——亭台楼阁、彩塑墨绘、庭园榕樟,“林花着雨、水荇牵风”,真是美轮美奂,犹如三坊七巷古建筑!那是清光绪年间富商张秋舫等人首创组织福州商务总会时,集体捐资买地兴建。
在下杭路与隆平路交叉口,有一座高大气派的老式花岗岩楼房,这是当地声名赫赫的咸康药行。那红木门窗、雕龙镂凤的楼房,是民国螺州张桂荣兄弟开办的、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大药房,规模宏大,气派非凡。张家的二、三代,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设庄经商。
我们来到福州近代富商、马来西亚侨领杨鸿斌的旧宅采峰别墅——宅院坐落当地大庙山,背靠乌石山,面对藤山,左有鼓山,右有旗山,是风水绝佳之处。别墅名意即采纳五峰之灵气。别墅建筑是中西合璧的典范:西洋式的坊门,进门有斜坡向上的马道;门窗雕刻,则是中国式的梅兰松竹古典花卉;室内的屏风、太师椅、罗汉床、茶几,室外的花园、草坪、假山、亭台等等,都是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