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差中张力无限的葳蕤之《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是一个意象,一种特有的人生情感唤起,一般而言,它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发的,这些都可以从穆旦的诗歌《春》中找寻到,只是,在穆旦的《春》中,它不是主角。《春》是一首很立体的诗,我们如果以“反差”为扶梯,拾阶而上会发现别有洞天。
  一、反差中的层级空间
  春在开头的亮相让人吃惊,因为他成了跃动感十足的“绿色的火焰”,穆旦把“春”的节奏感具象地表达出来,春本身就予人蓬勃、祥和、愉悦、平静之感,作者用“火焰”一词,在视觉层面瞬间放大了他的动態之美和不言自明的野性,绿色的火焰不是张狂,没有肆意,而是“摇曳”,这种状态的强悍冲击偏偏与平缓轻柔的“摇曳”形成巨大的反差。因为力度十足的他(春)有一种迫切的期待,“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所以我们能会心地理解火焰做出的诚意巨大的改变是其来有自。春本身就是美好的,其中的花朵而迅疾地改变了她,这给人的想象空间填图了丰富的颜色:那如茵绿草上的百花该是怎样的曼妙,何等的神奇!诗歌起笔的寥寥两句,在内容呈现上就进行了转换,原来作者没有循着赞美的窠臼去简单直接地写春,而是由春引入,在递进中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由此我们得出:火焰——春——摇曳——花朵,火焰般的春为了美好的花朵而摇曳,事物和她在人们心里的固有存在方式的两次反差(春如火焰,如火焰之春却轻柔的摇曳)凸显出诗歌表达的重要角色,从而呈现出诗歌的第一个层级空间:让不同寻常的春变得一反常态的根源——花朵。
  穆旦接着有意倒置了语序,强调花朵的魅力所在:“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花朵不受土地的拘囿,不管外部的环境如何,她们在“反抗”。“反抗”背后的强硬姿态与花朵自身的娇羞纤弱又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春之所以能改变自己,就因为他痴迷于花朵这种反抗的精神状态和具体做法,但在这其中,我们在表层的反差背后,反而读出了火焰之春和反抗之花在力度和硬度两个维度的契合。这种契合依凭反差得以实现,被读者领悟。花朵的独特属性成为此诗的第二个层级空间。
  花朵的特质和独异性被隐藏、遮盖,因为她们并不存在于特定指向——“你”的视野关注中,所以花朵的存在和价值都是一种遗憾且可悲的缺失,因此当作者的假设成立,即“你”会醒来,同时还能主动“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那些让美好的春俯首称臣的花朵才有了意义的支撑和审美的可能。至此我们发现,具有独特属性的花朵也不是作者真正着力表达的对象,作为全诗的中心所在——暂时沉睡的“你”是此诗的第三个层级空间。
  二、反差中的主体凸显
  满园都是美丽,这种客观的存在要依凭主观的假设——“如果”——来完成。现实和想象彼此交合的反差之间开始较为清晰地弥散出诗人情感的真正味道:春是美好的,个性的,甚至狂野的,但春折服于花朵的强悍的姿态;花朵是美好的,娇羞的,甚至是强硬的,但花朵关联于“你”的自然醒来和主动观照,可事实是什么?真正的中心对象——“你”只是在假设中才让美好有质地、有生命,这种反差的言说方式传递出诗人的痛苦和无奈,诉求与期待。
  花朵因为反抗而美好,或者说,花朵因为美好才反抗。在美好和反抗的反差杂糅中,花朵的丰厚内蕴被凸显出来,可诗人在后文用了“欲望”来指代具有反抗特质的美好的花朵,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欲望指向索取,重在获得,根本在“立”,反抗则对应“破”,这种不同向度的词语在诗中成为了彼此的替身,结合诗歌的真正关注点及其情感,诗人试图召唤沉睡的“你”,唤醒的方式必须具有某种诱惑,以此才能让“你”一改常态,于是,“欲望”(花朵)的言说方式就可以被理解。当“你”能够目睹满园的欲望(花朵),其高扬的反抗姿态的特质就会有了震撼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碰撞,欲望(花朵)也就有了激发、启蒙、推动的效用。
  既然“你”让诗人动心费神,牵挂在乎,那么“你”到底是谁呢,诗歌以反差的方式又纠合了“你”“我们”“你们”这三个词语。它们本身是同一个对象,根据诗歌语境,那群“紧闭的肉体”的“我们”和被点燃又找不到归宿的“你们”,其收缩内敛,消极滞后的特点和前文沉睡封闭在室内的“你”说法各异,实质是殊途同归。诗歌前面以单数这种特定个体人称出现的“你”与后文的复数笼统概念的群体“我们”“你们”形成反差,这种“你”的表达,给人强烈的代入感,令人反思内省自己是不是“你”。客观地说,“你”被消解,不能沟通美好(花朵)进而绽放自身本来的美好,是因为睡在封闭的空间里,那么在浩渺的“藍天”这样开放的背景下,“你”即“我们”为何还是肉体紧闭呢?显然,无论是空间的封闭还是开放,这种反差都没能改变让人无法接受也无限感喟痛苦的肉体横陈,从沉睡和紧闭的肉体与“永远蛊惑”两相对照中形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反差,在这种反差中浓墨重彩着年轻一代身心的决裂和错位,因为能被“谜”“蛊惑”的“我们”,未尝不是思想疆域的跋涉者,而主动地分析,追寻和发掘就是对诱人的谜的最好致敬,这不正是醒着的凸显和明证吗?可惜的是,形而下的身体却不与之趋同,只是“紧闭”着。
  “我们”被谜蛊惑,谜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从中传递出“我们”这一主体的主动性信息,以此证明“我们”不是不可救药,但“我们”不能突破肉体的“紧闭”,所以“我们”不能在蓝天下释放自己,放纵自身,悲剧性油然而生。穆旦用反差来拿捏它:“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鸟鸣本有的清脆婉转变成了泥土般的灰暗干硬滞涩,最痛惜的是,这种由听觉到视觉的反差给人内心更强烈深远的冲击影响。穆旦爱自己,也深爱与之同样的年轻一代,因此他才这样决绝地表达。
  三、反差中的深情追问
  诗人关注的年轻群体不是没有特例,也有不是沉睡紧闭,无动于衷,死气沉沉的,“你们被点燃”,处在燃烧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激活,这种激活还具有迅疾的影响,成燎原之势,但看到其结果——“无处可依”,好的状态和坏的结果的反差不由得让人重新审视点燃的方式——“被”。“你们”本就是适合燃烧的好材质,能够燃烧固然好,可让人不安之处在于被动地开始和纯正的动机、持久的耐力、关注的范畴,最后的收效这些因子已然存有误差与隔阂,因此,穆旦恰切地用“卷曲”来形容,“卷曲又卷曲”的反复,意在强调“你们”主动燃烧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睡着还是被点燃,都不是年轻一代应有的理想存在状态。时间在无情地蚕食所有,本应多彩,浮夸的“光,影,声,色”却呈现“赤裸”的原生态,在反差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穆旦内心撕裂的声音。光,影,声,色都已“赤裸”,可见年轻一代对其“摒弃”之深,考量年轻群体本然就是属于繁华的“光,影,声,色”,这种反差怎能不让对年轻一代抱有希望的人扼腕疾首,当“光,影,声,色”都“痛苦”,我们可以推知这是怎样一个乏味单调黯淡的世界,我们怎能不察觉年轻群体在世界中的缺席是如何的遗憾与悲痛。当结尾说“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不禁让人感慨,“等待”有多久,物理的时间概念暂且不管,怀有对美好的世界需要年轻人参与想法的人,其心里的时间将会多长!“等待”有多虚幻,下一轮回就不会重蹈覆辙,就一定生机无限,千帆相竞吗?年轻一代面对这挚情的“等待”,怎能束手无谓,毫不触动。
  我们通过反差感悟穆旦《春》在节奏上的动人韵律:狂野之春的出场却偏偏摇曳,摇曳的理由是因为沉醉于花朵的美好,美好的花朵偏偏绽放出强悍的反抗,这种特质的花朵被披上“欲望”的外衣来吸引沉睡的“你”,“你”的紧闭固然让人心急痛恨,但“我们”自身对外部世界的绝缘不等同于“我们”思想的拘泥,思想上的自我博弈昭示出“我们”并非沉沦,至少“有药可救”。穆旦笔走龙蛇,让我们在反差中拾宝觅珍,其每一次的诉说都不是我们能够惯性认定的中心对象和蕴含体现,他不去简单一味地赞美,也没有冷冰粗暴地抨击,在反差中,诗人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定位和发现。
  《春》中没有铺陈点染常见的四季之春,却从隐喻维度亟待让年轻一代来主动印证自己的青春。诗歌以反差的张力写作,浮现出穆旦他自己真正关注的对象——“我们”。“我们”破蛹(绿色的火焰和反抗的花朵)而出,但“你”也好“我们”“你们”也罢,这个本应是美好的代名词依旧尘封在历史的语境中。诗人认可青春的美好,召唤青春的觉醒,感喟青春的力量,在《春》中,他张扬出“春”(年轻一代)就是融合、参与的宏大命题。“二十岁”的“我们”要有一种年轻人应有的担负,也许,正是穆旦的这种疾呼让《春》生机葳蕤,蕴涵深厚。
其他文献
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这一现象的直接反映就是知识分子形象一直活跃在各类文学作品中。但对中学语文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审视与分析一直显得较为单薄。其中绝大部分是一线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对《祝福》《故乡》《一件小事》等经典课文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的个案解读,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对近现代知识分子的软弱性进行了批判。如何红霞在《冲突与困顿——关于〈祝福〉中的新旧两代知识分子》中从知识接受、理想和价值
《祝福》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崇高地位、艺术高度、思想深度,都毋庸置疑。对它的解读,可谓多矣。笔者抛开一切参考书,素读文本,对于不是特别讨喜的祥林嫂形象,感到有好多话不吐不快,在此写下来,以就教于方家。  一、祥林嫂真的最后疑惑人有无魂灵?她希望有还是没有?  祥林嫂碰到“我”之后,忍不住进行了一番连续发问。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一问一答,皆是熟人口吻,曾经一个是老
“哎,可惜了,他们本来可以不死!”  学生在读完高尔斯华绥小说《品质》后发出一声长叹。  这声叹息很有价值,它道出了很多读者的真实感受。格斯拉兄弟是技艺精湛的鞋匠,机器大生产时代到来,他们只专注靴子的质量,一心专做最好的靴子,竟然因为追求高品质的“靴子梦”相继踏上死路。这与世俗的人生经验相去甚远。古今中外,但凡手艺人,一般不至于生计难以维系,一技之长至少可以让他们获得延续生命的必须物资。格斯拉兄弟
在初中学段,理念、口号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呼唤与回应似乎还有一点时差。可怜的初中学生依旧坐在课堂学语文,凭借课本学语文,以致学生只会做题,缺乏语用的经验和能力,视野狭窄,思想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如何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语文真正走近生活,走向实践,给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初中语文学科彰显其工具作用和人文色彩呢?笔者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其
古诗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革新,将其与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信息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古诗教学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一、编演剧本,是古诗教学的一股清新的风   由于年代的久远,古诗的内容、情感、语言与现代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着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教学中,笔者常组织学生根据古诗编演剧本,将古时的生活再现于课堂之上,不但充分活跃了课堂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并使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随着一大批专家学者解读后的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深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于“三维目标设计”走向“核心素养设计”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1]文言文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们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的底蕴,还包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精华。因此,高中
【案例背景】   一直以来,中考语文分数中作文都占很大比重,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掌握切实有效的方法,才能相对轻松地在作文上多拿分。近年来材料作文大热,但在作文复习中,学生明显表现出对材料作文的陌生和畏惧,感到无从下手。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复习从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等角度逐一进行训练,审读材料已成为语文中考考查写作能力的重点,写出切合材料立意的文章是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尺度。材料作文的审
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文阅读篇目,前者属于必修一文本研习中“与造物者游”这一板块,后者属于必修五问题探讨中“送怀千载”这一板块。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研读分析,笔者发现,不同时代的文人雅士,超越时空,所做文章竟有相似相异之处。  《赤壁赋》和《兰亭集序》均为作者游览风景名胜后所写,寄予了文人的山水情怀。但《兰亭集序》摆脱骈俪文体,采用散文形式书写;《赤壁赋》
段增勇,四川省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语文教研员,在《语文建设》《语文学习》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坚持教育随笔写作,编著各类图书多部,现为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全国高考四川阅卷场语文学科指导委员。  石焘(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语文教师):段老师,我读过您的很多文章,我觉得您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让语文回归,回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