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我曾经不止一次有过夸口,认为自己熟悉几乎所有宁波诗人的作品,无论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甚至老年一辈,也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先锋主义的,并对他们的生活和写作情况有所了解。这既因自己原籍奉化,有着地缘方面的情感因素,也跟个人目前在省文学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有关。然而,这种盲目的自负在半个月前已经彻底宣告结束了,原因是那天荣荣于夜深时分打来电话,建议我好好读一下一个叫寒寒的诗人的作品时,记忆中居然出现了短暂的空白。电话里她语调急促,略带几分激动地告诉我:“这是我们宁波又一位新冒出来的诗人,写得相当成熟,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我为她的热情所感染,也为自己的失职歉疚,收到诗稿当晚就开始看,而且看了还不止一遍,几天后出差也不忘带在身边。确实,这是平时很少见到的读了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仅因为文本外形的简约得体,包括语调,叙述,形式,写作方向,似都无可挑剔,符合自己的审美胃口;更因为诗中那种特有的气质,比如说,既有古典的清丽蕴涵的余韵,又洋溢着日常生活的真实气息,犹如一个情感、经验和想象力的有机混合体。内心的先锋性善于通过传统题材来表现,在温情的叙述中,又总是略略带了那么一丝痛楚,让人读了心里沉甸甸的。此外,视野的开阔,思考的深入,也有别于一般的女性诗人,构成她诗作最显著的特色。
如果说她的题材是个人化的,她的语言更是个人化的。并且擅长以看似随意实则颇见匠心的方式说出来。字里行间充满智慧和理性,且往往有题外之义,言外之旨。或许,读者对一个诗人的最大要求,不是期待他告诉我们一些不知道的事情,而是将我们知道的事情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揭示出来。就这一点而言,作者已做得相当优秀。比如在《母亲的礼物》这首诗中,她对鲁迅与原配朱安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专家汗颜。首先是开头部分五个惊心动魄的短句“不翻动,不品尝/不擦拭,也不丢弃/更不忏悔”,然后是第二段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过渡“那么久暗夜的凜冽过后/那枚高处的蜗牛突然跌落下来/短暂的惊悸失措。在凯旋者到来之前”。这枚神奇的蜗牛出现在诗的中间部分,犹如一个古老的寓言,同时也成为两颗冷漠的心灵之间唯一的温暖部分。一方是“他本已不再需要练习/那些虚无的爱”,另一方是“而你,独自善良和干净”。经过这样一番惨淡经营,最后作者本人的感慨:“光阴啊,为何只能在喉底独自颤抖?/——并不是所有铿锵的词语/能成就如此古老和隐忍的修持。”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种简约而神奇的处理方法也出现在《雨夜》里,诗中诗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女儿,面对自己大病出院后在家休养的母亲。当时天色将晚,又刚下过一场暴雨,因此这首令人难忘的诗是从“傍晚的大雨覆盖了两代人”这样一个漂亮而意味深长的陈述句开始的,然后她和母亲坐在圆桌两端,无助地相互对望着,犹如“两个乳鸽,曲着脖子/蜷卧在精致的砂锅底——/它们,早在雨水到来之前/献出了莫须有的牺牲”。
我久久注视着她
结着深红色疤痂的喉颈
——我病愈中的母亲
不知为何,却想起了
那满脸忧郁的叶赛宁
亲情和家庭只是她喜欢的诗歌题材的一部分,在关注它们的同时,她同样也关注自己的邻居,友人,家乡的山水,草木,街道以及县城现实中的变化,包括每天上班所乘坐的慢悠悠的公交车,初夏晚上的一场名家讲座,深夜的台风,春天的火车,寺庙的僧人。她的工作单位是在医院,因此病房的白色走廊和X光机的寒光,有时也会将沉重的影子投射在她诗中。总之,作为一名真实而朴素的写作者所应该关注的一切,她都主动去关注了。她甚至还是一名品味不低的美食家,擅长烹调和以素菜为原料的佐餐冷盘,且时常能做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尤为不易。有一天下班后家人出去了,她一个人进晚餐,为自己做的主食是免放蒜末姜片的花椰菜,佐以香辣肉酱,饰加三色甜椒:
那盲目、那分明、那风情中的突兀
竟然不可名状
窗外无月,夜色难赋
她开始摸索到自己,愈来愈凉
舌尖颓然之际
忽接故人短信:“不如等他骑马归来”
这是一种典型的唐诗的写法,不妨可以看作是向王昌龄的名作《闺怨》表示致敬的作品。与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对生活经验和日常景观的诗意描述实际上并非为她所满足,或者说,这种方式在她诗中往往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过作为一个谦卑主体与远大目标之间的某种过渡物,而她的本事就在于无事生非和借力打力,善于用感官手段来抓住那种难以抓住的东西,从而赋予生活中的细节和事件以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这或许正是罗伯特布莱曾经所描述过的那种“各个层次的知觉能够静悄悄地混合起来。它们不是像冬天湖水那样分成一层又一层,而是不知怎的都流在一起了”的境界。尤为可贵的是,这样情感丰富,内容深刻的文字,外表又是那样朴素,读起来一点也不感到沉重,甚至轻盈得如同雨过无痕风过无声,却能直接引起读者的感官共鸣。
这种擅长在后半部分突然发力的技能在《天色破晓之前》一诗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杭州,内容应该跟爱情相关——在诗集里为数无多——这又是她作品多少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的一个标志。也就是说,对其他女性诗人所热衷的个性张扬和情感宣泄,她似乎刻意保持了某种距离。黎明时分,惺忪醒来,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又将回到现实原有的轨道,她在窗前眺望、感慨,“那片百余公里之外的梅香雪海/又怎能抵得过生活中的滚滚洪流?”
所以。那般寂寥、那般落寞的流水青坞
那些关于孤山林和靖的争执种种
变幻着各种形状的雷峰塔,正蹉跎中的断桥白堤
以及,熠熠生辉、所有黑暗中凝成的夜的精灵们
……如此之多,纷纷化作两翼绚烂多彩的飞蛾
开始向夜的洞穴一一道别。而你起身
看见那盏灯,正迎着曙光
是什么成就了像寒寒这样一位成熟老练,一出手就能引人瞩目的诗人,才华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是低调和好学,以及多年持之以恒的在滚滚红尘中对文学的坚持。她真名孙建娣,职业护士,浙江作协会员,为人妻为人母,年近四十,而写作年龄差不多占了其中的一半。尽管这些都是在拿到这本诗集后才了解到的,但也恰好证明了艾略特当年所谓“诗歌这行业,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全神贯注”,以及奥顿的教导“不是为生活而写作,而是为写作而生活”是多么的英明和意味深长。或许,将自己的新作定名为《唯物主义者的山水》,既表明了她的写作态度,更暗示着她的写作抱负。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在四十岁时已写成这样的诗人到四十五岁或五十岁时会怎么样?这是个有兴趣的话题,但应该不难想象。而事实上答案或许早就已经有了,这就是她在《一盏茶的成长史》这首诗的结尾所含蓄告诉我们的:
如此险峻、群峰之间的广袤空间
如何让这位并不高大的异乡育茶人执着不息?
重现来时路径,孤独的脚印积垒下的历史
清晰、坚定。无论枯荣
皆保持谦卑和飞翔的姿态
终于,那番艰苦卓绝的对峙中渗出了甜
那是十余年光景沉淀在喉底的音乐
历久弥新,一曲又一曲
我为她的热情所感染,也为自己的失职歉疚,收到诗稿当晚就开始看,而且看了还不止一遍,几天后出差也不忘带在身边。确实,这是平时很少见到的读了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仅因为文本外形的简约得体,包括语调,叙述,形式,写作方向,似都无可挑剔,符合自己的审美胃口;更因为诗中那种特有的气质,比如说,既有古典的清丽蕴涵的余韵,又洋溢着日常生活的真实气息,犹如一个情感、经验和想象力的有机混合体。内心的先锋性善于通过传统题材来表现,在温情的叙述中,又总是略略带了那么一丝痛楚,让人读了心里沉甸甸的。此外,视野的开阔,思考的深入,也有别于一般的女性诗人,构成她诗作最显著的特色。
如果说她的题材是个人化的,她的语言更是个人化的。并且擅长以看似随意实则颇见匠心的方式说出来。字里行间充满智慧和理性,且往往有题外之义,言外之旨。或许,读者对一个诗人的最大要求,不是期待他告诉我们一些不知道的事情,而是将我们知道的事情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揭示出来。就这一点而言,作者已做得相当优秀。比如在《母亲的礼物》这首诗中,她对鲁迅与原配朱安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专家汗颜。首先是开头部分五个惊心动魄的短句“不翻动,不品尝/不擦拭,也不丢弃/更不忏悔”,然后是第二段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过渡“那么久暗夜的凜冽过后/那枚高处的蜗牛突然跌落下来/短暂的惊悸失措。在凯旋者到来之前”。这枚神奇的蜗牛出现在诗的中间部分,犹如一个古老的寓言,同时也成为两颗冷漠的心灵之间唯一的温暖部分。一方是“他本已不再需要练习/那些虚无的爱”,另一方是“而你,独自善良和干净”。经过这样一番惨淡经营,最后作者本人的感慨:“光阴啊,为何只能在喉底独自颤抖?/——并不是所有铿锵的词语/能成就如此古老和隐忍的修持。”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种简约而神奇的处理方法也出现在《雨夜》里,诗中诗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女儿,面对自己大病出院后在家休养的母亲。当时天色将晚,又刚下过一场暴雨,因此这首令人难忘的诗是从“傍晚的大雨覆盖了两代人”这样一个漂亮而意味深长的陈述句开始的,然后她和母亲坐在圆桌两端,无助地相互对望着,犹如“两个乳鸽,曲着脖子/蜷卧在精致的砂锅底——/它们,早在雨水到来之前/献出了莫须有的牺牲”。
我久久注视着她
结着深红色疤痂的喉颈
——我病愈中的母亲
不知为何,却想起了
那满脸忧郁的叶赛宁
亲情和家庭只是她喜欢的诗歌题材的一部分,在关注它们的同时,她同样也关注自己的邻居,友人,家乡的山水,草木,街道以及县城现实中的变化,包括每天上班所乘坐的慢悠悠的公交车,初夏晚上的一场名家讲座,深夜的台风,春天的火车,寺庙的僧人。她的工作单位是在医院,因此病房的白色走廊和X光机的寒光,有时也会将沉重的影子投射在她诗中。总之,作为一名真实而朴素的写作者所应该关注的一切,她都主动去关注了。她甚至还是一名品味不低的美食家,擅长烹调和以素菜为原料的佐餐冷盘,且时常能做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尤为不易。有一天下班后家人出去了,她一个人进晚餐,为自己做的主食是免放蒜末姜片的花椰菜,佐以香辣肉酱,饰加三色甜椒:
那盲目、那分明、那风情中的突兀
竟然不可名状
窗外无月,夜色难赋
她开始摸索到自己,愈来愈凉
舌尖颓然之际
忽接故人短信:“不如等他骑马归来”
这是一种典型的唐诗的写法,不妨可以看作是向王昌龄的名作《闺怨》表示致敬的作品。与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对生活经验和日常景观的诗意描述实际上并非为她所满足,或者说,这种方式在她诗中往往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过作为一个谦卑主体与远大目标之间的某种过渡物,而她的本事就在于无事生非和借力打力,善于用感官手段来抓住那种难以抓住的东西,从而赋予生活中的细节和事件以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这或许正是罗伯特布莱曾经所描述过的那种“各个层次的知觉能够静悄悄地混合起来。它们不是像冬天湖水那样分成一层又一层,而是不知怎的都流在一起了”的境界。尤为可贵的是,这样情感丰富,内容深刻的文字,外表又是那样朴素,读起来一点也不感到沉重,甚至轻盈得如同雨过无痕风过无声,却能直接引起读者的感官共鸣。
这种擅长在后半部分突然发力的技能在《天色破晓之前》一诗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杭州,内容应该跟爱情相关——在诗集里为数无多——这又是她作品多少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的一个标志。也就是说,对其他女性诗人所热衷的个性张扬和情感宣泄,她似乎刻意保持了某种距离。黎明时分,惺忪醒来,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又将回到现实原有的轨道,她在窗前眺望、感慨,“那片百余公里之外的梅香雪海/又怎能抵得过生活中的滚滚洪流?”
所以。那般寂寥、那般落寞的流水青坞
那些关于孤山林和靖的争执种种
变幻着各种形状的雷峰塔,正蹉跎中的断桥白堤
以及,熠熠生辉、所有黑暗中凝成的夜的精灵们
……如此之多,纷纷化作两翼绚烂多彩的飞蛾
开始向夜的洞穴一一道别。而你起身
看见那盏灯,正迎着曙光
是什么成就了像寒寒这样一位成熟老练,一出手就能引人瞩目的诗人,才华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是低调和好学,以及多年持之以恒的在滚滚红尘中对文学的坚持。她真名孙建娣,职业护士,浙江作协会员,为人妻为人母,年近四十,而写作年龄差不多占了其中的一半。尽管这些都是在拿到这本诗集后才了解到的,但也恰好证明了艾略特当年所谓“诗歌这行业,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全神贯注”,以及奥顿的教导“不是为生活而写作,而是为写作而生活”是多么的英明和意味深长。或许,将自己的新作定名为《唯物主义者的山水》,既表明了她的写作态度,更暗示着她的写作抱负。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在四十岁时已写成这样的诗人到四十五岁或五十岁时会怎么样?这是个有兴趣的话题,但应该不难想象。而事实上答案或许早就已经有了,这就是她在《一盏茶的成长史》这首诗的结尾所含蓄告诉我们的:
如此险峻、群峰之间的广袤空间
如何让这位并不高大的异乡育茶人执着不息?
重现来时路径,孤独的脚印积垒下的历史
清晰、坚定。无论枯荣
皆保持谦卑和飞翔的姿态
终于,那番艰苦卓绝的对峙中渗出了甜
那是十余年光景沉淀在喉底的音乐
历久弥新,一曲又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