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基于此背景,对深研教材内容,找准“群文阅读”方向;关注语言实践,提升“群文阅读”质量;链接其它作品,拓展“群文阅读”空间的优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优化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然而,由于阅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希望倾其所有、倾囊传授,但却难以实现对所有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具体教学缺少全面性以及深入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会选择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视自身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实现教学的完全把控,这样能够分配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对较少,自然也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选择单篇教学的方式,有时会耗费几个课时用于讲解同一篇文章,所以学习效能极低,既削弱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而群文阅读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不需要完全依靠教师地讲解,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阅读空间以及思考时间,能够更充分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深研教材内容,找准“群文阅读”方向
和之前的教材相比较而言,2017年所发行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严格遵循新教材改革的方向,不管是单元设计、还是具体的选文原则,亦或者是顶层设计,集中体现的是改革的攻坚点,是立足于语文统编体系而实现的课程整合实践。在实践探索中,必须立足于语言运用以及思维拓展这一关键基础,基于群文阅读的课程实践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要落实的关键。
首先,需要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形成更层面的认知,其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具有五个典型特征:其一,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其二,更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知识体系的重建与完善,突出强调的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其三,在选文上突显经典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更适合组织教学;其四,严格遵循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规律,以实现语文学习的具体板块以及内容进行合理布局;第五,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以利于学生使用。自2017年开始,国家不断拓展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覆盖范围,并就此架构“教读、课内自读以及课外阅读”三者有机融合的阅读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既要读好书,也要能够读完整本书。
其次,单元结构的典型特征。结合之前的四册课文,我们可以发现,统编版语文教材所实施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的方式,新版本的版块设置和之前相比更清晰、融合更深入,综合也性更强。而且与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相比较来看,统编本在教材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改变,所选择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其中既包括以内容为主题单元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在同一单元中的课文所体现的主题具有相关性或者统一性,而且能够就此形成一条贯穿整本教材的显性线索;其二,深入渗透语文综合素养中的各项基本元素,既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同时也包括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习惯等等,并就此化解成为若干个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以由浅入深的方式深入渗透于每一个单元的导读或者习题设计中。对于统编本语文教材而言,更关注多元阅读方法的教学。例如,教材特别编排了“我们一起读”等学习板块,学生可以和老师或家长共同完成阅读。除此之外,对于阅读方法的教学也有适当的增加,督促教师更多地聚焦于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速度相关的教学。
群文阅读的突出教学优势是由教师有针对性的筛选并聚集一组文本,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其呈现于学生,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文本或者书籍并不是盲目地堆砌,也不是孤立的阅读行为;而是基于一篇文本拓展到“一群”。因此,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理念,深入透彻的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突破传统的单篇教学的方式以及单元教学的框架。这样,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散发群文教学的生命力以及创新性,使其以全新的教学形态呈现于学生面前。
二、关注语言实践,提升“群文阅读”质量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基于丰富的语言实践,通过自主积累完成梳理和整合,这样才能够更深入、更透彻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了解具体的運用规律,能够在恰当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进行完善的表达、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多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语言实践情境。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单元主题为“学习描写景物”。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春季或者回忆春季,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忆完成描写。如果选择这种指导方式,学生所写出的习作往往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必然会缺乏个性化感受与感悟。我所执教的《别样的春天》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要求学生写一小段和春季相关的文字,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几个同学在阅读完之后发现自己的春天和其他的学生并无差异,都展现的是美好的情怀以及勃勃的生机。随后教师向学生呈现一组文本,其中既包括《北国的春风》(林斤澜),也包括《多情的雨》(彦火)以及《又是一年春草绿》(梁遇春),这是三篇风格完全不同的文本:《北国的春风》所展现的是北方春季所独有的阳刚之气;而《多情的雨》则是描写江南的春季,充满着柔美温婉,又有酣畅淋漓的痛快;《又是一年春草绿》实际上所呈现的是作者在春季所抒发的一些个人感悟。学生在阅读这些文本的过程中,必然能够突破风格模式的禁锢,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春季。通过多篇同类文本组合的教学指导,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些文本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特色,同时也能够基于其他不同的视角深化对春季的认知。这一环节结束之后,可指导学生展开第二次习作,这样学生们的写作必然不会再千篇一律。在完成了多篇文本的组合阅读以及学习之后,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笔下所展现的也是自己对春天的真实感受,能够烙上鲜明的个性化印记。
在群文阅读中,不管是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还是为了表达思想认知,亦或者是为了实现实用写作,都会基于语言的建构以及实际运用这一目标,对教学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既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表达欲望,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智慧。个性化表达才是确保语言建构以及运用的最高层面的要求,所以,群文阅读必然需要负担起语言建构以及运用这一艰巨的任务。
三、链接其它作品,拓展“群文阅读”空间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大多数文本都是来自于著名作家的散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很多学生在完成一篇文本的阅读之后,仍然会感到意犹未尽,为了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入相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既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鉴赏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帮助其深入透彻地体会文本的主旨和思想。
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同时引入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以《骆驼祥子》为例,可以就文本中的相关段落展开更深层面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把握老舍先生独有的写作风格。特别是文本中针对祥子的描写“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不要旧车见过新的”。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老舍对于底层劳动人民形象的准确把握,而且在心理刻画方面非常细致、生动,能够充分体现祥子的坚定信念,也能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祥子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幸福的期盼,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劳动者的赞扬。老舍先生的用词准确到位,语言表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对人物形象以及心理方面的刻画非常细致,具有非常突出的文学色彩。基于这些分析以及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
总之,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而言,和当前的阅读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实践已完全不能匹配,教师必须充分体会到群文阅读的价值,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灵活的运用,这样就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妍伶.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2]李元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
[3]栾力娜.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朱自清《春》为例[J].科教文汇.2018(07)。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优化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然而,由于阅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希望倾其所有、倾囊传授,但却难以实现对所有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具体教学缺少全面性以及深入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会选择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视自身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实现教学的完全把控,这样能够分配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对较少,自然也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选择单篇教学的方式,有时会耗费几个课时用于讲解同一篇文章,所以学习效能极低,既削弱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而群文阅读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不需要完全依靠教师地讲解,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阅读空间以及思考时间,能够更充分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深研教材内容,找准“群文阅读”方向
和之前的教材相比较而言,2017年所发行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严格遵循新教材改革的方向,不管是单元设计、还是具体的选文原则,亦或者是顶层设计,集中体现的是改革的攻坚点,是立足于语文统编体系而实现的课程整合实践。在实践探索中,必须立足于语言运用以及思维拓展这一关键基础,基于群文阅读的课程实践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要落实的关键。
首先,需要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形成更层面的认知,其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具有五个典型特征:其一,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其二,更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知识体系的重建与完善,突出强调的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其三,在选文上突显经典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更适合组织教学;其四,严格遵循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规律,以实现语文学习的具体板块以及内容进行合理布局;第五,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以利于学生使用。自2017年开始,国家不断拓展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覆盖范围,并就此架构“教读、课内自读以及课外阅读”三者有机融合的阅读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既要读好书,也要能够读完整本书。
其次,单元结构的典型特征。结合之前的四册课文,我们可以发现,统编版语文教材所实施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的方式,新版本的版块设置和之前相比更清晰、融合更深入,综合也性更强。而且与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相比较来看,统编本在教材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改变,所选择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其中既包括以内容为主题单元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在同一单元中的课文所体现的主题具有相关性或者统一性,而且能够就此形成一条贯穿整本教材的显性线索;其二,深入渗透语文综合素养中的各项基本元素,既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同时也包括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习惯等等,并就此化解成为若干个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以由浅入深的方式深入渗透于每一个单元的导读或者习题设计中。对于统编本语文教材而言,更关注多元阅读方法的教学。例如,教材特别编排了“我们一起读”等学习板块,学生可以和老师或家长共同完成阅读。除此之外,对于阅读方法的教学也有适当的增加,督促教师更多地聚焦于阅读方法以及阅读速度相关的教学。
群文阅读的突出教学优势是由教师有针对性的筛选并聚集一组文本,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其呈现于学生,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文本或者书籍并不是盲目地堆砌,也不是孤立的阅读行为;而是基于一篇文本拓展到“一群”。因此,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理念,深入透彻的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突破传统的单篇教学的方式以及单元教学的框架。这样,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散发群文教学的生命力以及创新性,使其以全新的教学形态呈现于学生面前。
二、关注语言实践,提升“群文阅读”质量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基于丰富的语言实践,通过自主积累完成梳理和整合,这样才能够更深入、更透彻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了解具体的運用规律,能够在恰当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进行完善的表达、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多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语言实践情境。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单元主题为“学习描写景物”。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春季或者回忆春季,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忆完成描写。如果选择这种指导方式,学生所写出的习作往往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必然会缺乏个性化感受与感悟。我所执教的《别样的春天》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要求学生写一小段和春季相关的文字,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几个同学在阅读完之后发现自己的春天和其他的学生并无差异,都展现的是美好的情怀以及勃勃的生机。随后教师向学生呈现一组文本,其中既包括《北国的春风》(林斤澜),也包括《多情的雨》(彦火)以及《又是一年春草绿》(梁遇春),这是三篇风格完全不同的文本:《北国的春风》所展现的是北方春季所独有的阳刚之气;而《多情的雨》则是描写江南的春季,充满着柔美温婉,又有酣畅淋漓的痛快;《又是一年春草绿》实际上所呈现的是作者在春季所抒发的一些个人感悟。学生在阅读这些文本的过程中,必然能够突破风格模式的禁锢,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春季。通过多篇同类文本组合的教学指导,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些文本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特色,同时也能够基于其他不同的视角深化对春季的认知。这一环节结束之后,可指导学生展开第二次习作,这样学生们的写作必然不会再千篇一律。在完成了多篇文本的组合阅读以及学习之后,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笔下所展现的也是自己对春天的真实感受,能够烙上鲜明的个性化印记。
在群文阅读中,不管是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还是为了表达思想认知,亦或者是为了实现实用写作,都会基于语言的建构以及实际运用这一目标,对教学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既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表达欲望,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智慧。个性化表达才是确保语言建构以及运用的最高层面的要求,所以,群文阅读必然需要负担起语言建构以及运用这一艰巨的任务。
三、链接其它作品,拓展“群文阅读”空间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大多数文本都是来自于著名作家的散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很多学生在完成一篇文本的阅读之后,仍然会感到意犹未尽,为了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入相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既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鉴赏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帮助其深入透彻地体会文本的主旨和思想。
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同时引入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以《骆驼祥子》为例,可以就文本中的相关段落展开更深层面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把握老舍先生独有的写作风格。特别是文本中针对祥子的描写“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不要旧车见过新的”。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老舍对于底层劳动人民形象的准确把握,而且在心理刻画方面非常细致、生动,能够充分体现祥子的坚定信念,也能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祥子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幸福的期盼,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劳动者的赞扬。老舍先生的用词准确到位,语言表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对人物形象以及心理方面的刻画非常细致,具有非常突出的文学色彩。基于这些分析以及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
总之,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而言,和当前的阅读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实践已完全不能匹配,教师必须充分体会到群文阅读的价值,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灵活的运用,这样就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妍伶.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2]李元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
[3]栾力娜.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朱自清《春》为例[J].科教文汇.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