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不只作为计算的工具,而是作为每个人应有的素养。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张齐华老师说:数学课是一个充满想象、激情、诗意的广袤天地。“数学是什么?数学课堂可以给孩子留下什么?”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应看到隐含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让数学教育过程成为学习者文化素养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提升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中体现数学文化呢?
一、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不等同于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容易把数学文化狭义地理解为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和数学事件。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就主张文化应当结合课程内容来展开。以文学为例,对称和对联,就有共同之处。清风对明月,上联变下联,正如对称图形,变过去相互重合一样,都是变换后的不变性质。徐利治先生把“孤帆远影碧空尽”当作“极限”的意境;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结合;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语道出数学实践活动的真谛。
创设什么样的数学育人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数学环境影响,让我们校园处处有数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博客及班级博客、图书馆、图书角、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数学文化”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耳濡目染,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文化”。日常教学中,也可以意渗透数学史料,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趣性,又让学生了解了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学习了“年、月、日”之后,笔者可以利用课后的数学文化,让学生在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纯粹抽象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由此可见,数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性的“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活动是这样要求的: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式多样,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探索性的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妙和神奇,引领他们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精神,启迪科学思维,开拓知识视野。
1、举行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可以讲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讲华罗庚从小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故事;讲陈景润摘取“数学王冠”的故事.
2、开展游戏竞赛。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漫游数学宫、猜数学谜、玩七巧板、玩数学扑克、开数学“门诊”、数学小魔术、举行数学24点比赛等等。
在各种活动中,结合数学史上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数学的功用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了解数学和各科之间的联系。如:数学和文学,数学中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又如:数学和语言,“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作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也就受到了教師的潜移默化。
总之,在数学文化已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的今天,我们将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浸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切实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迎来数学学习的春天。《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让我们眼前的数字、符号、概念……等等都赋予了新的“精神元素”,彰显着数学的文化魅力,弥漫着诗意般的人性光辉,让数学教学变得灵动与飘逸。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我们坚信:数学教学会变得愈加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参考文献:
[1]李改杨等编.数学文化的赏析,科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制订.
[3]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布连河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张齐华老师说:数学课是一个充满想象、激情、诗意的广袤天地。“数学是什么?数学课堂可以给孩子留下什么?”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应看到隐含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让数学教育过程成为学习者文化素养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提升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中体现数学文化呢?
一、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不等同于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容易把数学文化狭义地理解为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和数学事件。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就主张文化应当结合课程内容来展开。以文学为例,对称和对联,就有共同之处。清风对明月,上联变下联,正如对称图形,变过去相互重合一样,都是变换后的不变性质。徐利治先生把“孤帆远影碧空尽”当作“极限”的意境;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结合;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语道出数学实践活动的真谛。
创设什么样的数学育人环境,实施什么样的数学环境影响,让我们校园处处有数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博客及班级博客、图书馆、图书角、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数学文化”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耳濡目染,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文化”。日常教学中,也可以意渗透数学史料,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趣性,又让学生了解了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学习了“年、月、日”之后,笔者可以利用课后的数学文化,让学生在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纯粹抽象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由此可见,数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性的“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活动是这样要求的: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式多样,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探索性的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妙和神奇,引领他们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精神,启迪科学思维,开拓知识视野。
1、举行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可以讲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讲华罗庚从小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故事;讲陈景润摘取“数学王冠”的故事.
2、开展游戏竞赛。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漫游数学宫、猜数学谜、玩七巧板、玩数学扑克、开数学“门诊”、数学小魔术、举行数学24点比赛等等。
在各种活动中,结合数学史上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数学的功用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了解数学和各科之间的联系。如:数学和文学,数学中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又如:数学和语言,“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作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也就受到了教師的潜移默化。
总之,在数学文化已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的今天,我们将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浸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切实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迎来数学学习的春天。《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让我们眼前的数字、符号、概念……等等都赋予了新的“精神元素”,彰显着数学的文化魅力,弥漫着诗意般的人性光辉,让数学教学变得灵动与飘逸。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我们坚信:数学教学会变得愈加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参考文献:
[1]李改杨等编.数学文化的赏析,科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制订.
[3]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布连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