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改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死气沉沉的气氛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燃情,也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本文以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例谈燃情的重要性及方法。
课堂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们貌似听得津津有味,但让学生畅谈感受时,班上立即“满座寂然”,无敢言者,即使有个别举手发言的,也总是同样几个人,寥寥数语。于是,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何时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呢”?这时我们把失败归罪于学生是苍白无力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激情燃烧的地方。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学生才能情绪饱满、敞开心扉地融入政治课堂的学习中,我们的课堂才有了生机和活力。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从国家层面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道路,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这节课内容的政治性特别强,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很远,一个怎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选择了“中国梦”为主线,用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为情境探究材料。 中国近代前期,仁人志士对“中国梦”的曲折探索,这是“救国之梦”;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这是“建国之梦”; 步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是“强国之梦”。用对“中国梦”的求索呈现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带着学生与那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相遇,我们为中国面对的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惨痛经历而悲愤,为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艰难求索而感动,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正确的文化复兴之路而安慰,为我们取得的伟大文化成就而骄傲。让学生带着情感来学习知识,学生自然而然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氛围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学生爱上你的课堂,自然也会爱上这门学科,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呈现出起伏,在课堂语言的设计上笔者也下了一番工夫。例如在“救国之梦”到“建国之梦”篇章的过渡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言:事实反复证明,“全盘西化”是一种错误观点,文化复古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中国又一天天沉入黑暗中。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一下子从那段黑暗的历史中犹如看到了光明,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性。经过情感的转折,学生会带着疑问: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什么道路呢?这种情绪吸引着学生投入接下来的学习。
在“强国之梦”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辩论,正方观点是“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出于理性”,反方观点是“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出于热情”。为了在辩论中获胜,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基础好的学生会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分享给别人,而基础差的学生为了能使自己有话说,也会去主动地看书找内容。通过双方的辩论让所有学生都分享了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且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通过辩论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的热情。可见,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作用颇大。
由于导入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课堂采访,“你有梦想吗?为什么有这个梦想?你准备怎样实现你的梦想?”接着由个人到国家提出“中国梦”这个主线。在这堂课的最后我设计的思路是走出历史再次回到生活中,给学生展示现在我国社会存在的许多文化矛盾,让学生思考“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使我们担忧,中华民族是否会陷入到一个悲惨的轮回中?甲午战争的阴影会不会再次笼罩我们民族的天空?这样的担忧也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在经济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后在文化上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问题,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思索却没有结束。我们的文化复兴,文化强国之梦的实现是一帆风顺了吗?我们该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作为中学生能做什么呢?这些问题还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出现,这让学生对这堂课学的知识有更多更深的冷静思索,也对下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课堂的情感也在这里沉淀下来,也在这里彰显了教育的意义。
教师也应该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
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情绪,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种种激情。如果学生走上社会后还会怀念那曾经激情燃烧的课堂,而不是认为课堂学习是一种煎熬,这说明我们成功了,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机和活力的,是可以用享受来形容的。燃情,这也是我们政治课堂的出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课堂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们貌似听得津津有味,但让学生畅谈感受时,班上立即“满座寂然”,无敢言者,即使有个别举手发言的,也总是同样几个人,寥寥数语。于是,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何时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呢”?这时我们把失败归罪于学生是苍白无力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激情燃烧的地方。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学生才能情绪饱满、敞开心扉地融入政治课堂的学习中,我们的课堂才有了生机和活力。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从国家层面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道路,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这节课内容的政治性特别强,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很远,一个怎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选择了“中国梦”为主线,用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为情境探究材料。 中国近代前期,仁人志士对“中国梦”的曲折探索,这是“救国之梦”;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这是“建国之梦”; 步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是“强国之梦”。用对“中国梦”的求索呈现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带着学生与那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相遇,我们为中国面对的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惨痛经历而悲愤,为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艰难求索而感动,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正确的文化复兴之路而安慰,为我们取得的伟大文化成就而骄傲。让学生带着情感来学习知识,学生自然而然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氛围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学生爱上你的课堂,自然也会爱上这门学科,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呈现出起伏,在课堂语言的设计上笔者也下了一番工夫。例如在“救国之梦”到“建国之梦”篇章的过渡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言:事实反复证明,“全盘西化”是一种错误观点,文化复古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中国又一天天沉入黑暗中。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一下子从那段黑暗的历史中犹如看到了光明,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性。经过情感的转折,学生会带着疑问: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什么道路呢?这种情绪吸引着学生投入接下来的学习。
在“强国之梦”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辩论,正方观点是“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出于理性”,反方观点是“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出于热情”。为了在辩论中获胜,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基础好的学生会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分享给别人,而基础差的学生为了能使自己有话说,也会去主动地看书找内容。通过双方的辩论让所有学生都分享了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且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效果。通过辩论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的热情。可见,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作用颇大。
由于导入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课堂采访,“你有梦想吗?为什么有这个梦想?你准备怎样实现你的梦想?”接着由个人到国家提出“中国梦”这个主线。在这堂课的最后我设计的思路是走出历史再次回到生活中,给学生展示现在我国社会存在的许多文化矛盾,让学生思考“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使我们担忧,中华民族是否会陷入到一个悲惨的轮回中?甲午战争的阴影会不会再次笼罩我们民族的天空?这样的担忧也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在经济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后在文化上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问题,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思索却没有结束。我们的文化复兴,文化强国之梦的实现是一帆风顺了吗?我们该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作为中学生能做什么呢?这些问题还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出现,这让学生对这堂课学的知识有更多更深的冷静思索,也对下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课堂的情感也在这里沉淀下来,也在这里彰显了教育的意义。
教师也应该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
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情绪,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种种激情。如果学生走上社会后还会怀念那曾经激情燃烧的课堂,而不是认为课堂学习是一种煎熬,这说明我们成功了,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机和活力的,是可以用享受来形容的。燃情,这也是我们政治课堂的出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